APP下载

论汉代平民求学费用及解决

2015-03-27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私学太学后汉书

(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技术部,江苏 苏州215124)

教育事业的发展必然离不开相应的经济基础。在汉代的学校教育中,能否解决求学费用也成为学子能否顺利达成求学愿望的重要因素。本文拟对汉代学校教育中平民学子的求学费用及其解决方式略作探讨,以期进一步了解汉代学校教育的状况及当时的平民阶层的生活状况。

一、汉代平民求学之途径

两汉社会求学风气甚重,各类学校蓬勃发展。汉代学校主要有官、私两大系统。官学包括太学、宫邸学、鸿都门学和郡国学,私学一般被称为精庐或精舍。

汉武帝元朔五年创建太学,确立了我国的官立大学制度。此后,由于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太学得到了很大发展。王莽时更是扩建校舍,大力发展。太学在东汉时发展到鼎盛,最多时有三万人入学,远远超过当时世界上其他大学。直到东汉末年,由于社会极度动荡,太学才基本停止教学。

在太学之外,汉代在地方设立郡国学。汉武帝时,“乃下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1]3626。平帝元始三年,在王莽的主持下,朝廷正式颁布地方官学制度,郡国学普遍设立。郡国学得到许多地方官员的支持,因而发展也很快。

除了太学与郡国学,汉代的官学还有宫邸学和鸿都门学两类。宫邸学的学生大多出身贵族,故本文不做研究。鸿都门学是一种文学艺术专科学校,创建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因校址在洛阳鸿都门而得名。鸿都门学对于丰富整个社会的教育内容起到很大的作用。

在官学兴盛的同时,汉代的私学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当时社会上私人教学盛行。许多名儒在离任后都从事私人教学。如董仲舒,“及去位归居,终不问家产业,以修学著书为事”[1]2525。有些私学的建立者有很强的吸引力,很多人不惜跋涉千里访求名师。私学的学生人数众多,有的私学竟“著录且万人”[2]2553,私学的繁荣由此可见一斑。

汉代的官学和私学,大都面向平民招生。

汉代的官学中,除了宫邸学是为贵族而办的之外,其他的都对平民开放,最主要的是太学。汉代太学生很多都出身平民。当时有所谓“公卿弟子不养於太学,而任子尽隶光禄勋”[3]383的说法。虽有官宦子弟如李固求学于太学,但他并没有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

汉武帝兴办太学,公孙弘在奏议中明确提出了选拔太学生的途径。一是由太常直接选送:“太常择民十八以上仪状端正者,补博士弟子。”[1]3594二是由郡国县道邑选送:“郡国县官有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所闻,令相长丞上属所二千石。二千石谨察可者,常与计谐,诣太常,得受业如弟子。”[1]3594除此之外,“博士弟子还有以父任者”[4]207。《后汉书·伏湛传》记载:“湛性孝友,少传父业,教授数百人。成帝时,以父任为博士弟子。”[2]893当然这只是少数。东汉顺帝时扩建太学,扩大生源,增加公卿子弟及明经下第两种。这才使更多的官宦子弟进入太学。

受招生规模的限制,官学无法承担全部的教育任务,因而汉代的私学为平民阶层接受教育作出了突出贡献。两汉时期,许多官僚和民间的知识分子都积极投身于私学的事业。由于许多私学的教师本身就出身平民,他们更不会限制平民入学,甚至对于一些家境贫寒的学生,有的教师愿意免收学费。这样一来,便使得更多人有机会接受教育,汉代的学校教育也更为繁荣。

正是由于汉代各类学校的繁荣以及社会上浓厚的求学风气,汉代平民教育得到很大的发展。吕思勉先生指出:“东周以降,社会之等级渐平,人民之好学者日众,士大夫所专之学,渐次被及于氓庶,此乃自然之势,无可遏抑。”[5]641

二、平民求学费用状况

王符在《潜夫论·赞学》中指出:“夫道成于学而藏于书,学进于振而废于穷。是故董仲舒终身不问家事,景君明经年不出户庭,得锐精其学而显昭其业者,家富也。”[6]6-7就汉代而言,求学也是要有一定的经济支撑的。汉代学子通常要负担学费及生活与学习的其他费用。

(一)学费

汉代的学费收取大致有两种情况,相当于今天所说的公费和自费。

1.公费

所谓公费,即免除学生的学费,开支由政府承担。这主要体现在太学中。公孙弘在制定太学政策时建议:“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1]3594即这些博士弟子可享受免除徭役和赋税的优待。汉代在选拔人才进入太学时规定,由太常选送的太学生为正式生,享有俸禄。其他途径入学的为非正式生,费用自给。可见,公费是在一定范围内施行的。

公费的名额也是有变动的,“昭帝时举贤良文学增博士弟子员满人,宣帝末倍增之。元帝好儒,能通一经者皆复。数年,以用度不足,更为设员千人,郡国置五经百石卒吏。成帝末,或言孔子布衣养徒三千人,今天子太学弟子少,于是增弟子员三千人。岁余,复如故”[1]3596。由此可见,公费生名额设置与政府政策密切相关。

《汉书·循吏传》记载文翁选送蜀地子弟到京师求学,这些学生是作为委培生到京师学习,他们的费用是从所在郡县的办公费用中支出。汉代在各郡县设立郡国学作为地方官学,对于在郡国学中求学者来说,应该也不必支付学费。如《后汉书·任延传》记载:“任延守武威……又造立校官,自掾吏子孙,皆令诣学受业,复其徭役。”[2]2463

2.自费

除了正式生,其他途径入学的为非正式生,其费用自给。他们既没有政府发放的廪食待遇,也不能免除赋税和徭役。因此,对于一些家境贫寒者来说,求学费用是很重的负担,“是故无董、景之才,倪、匡之志,而欲强捐家出身旷日师门者,必无几矣”[6]7。《汉书·朱买臣传》就记载了像朱买臣这样的读书人“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刈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1]2791,这些求学者只能自学了。

(二)生活与学习费用

学子们求学时的生活与学习费用也是一笔必要的支出。除了日常的衣、食、住宿等生活必需品方面的消费,还有学习方面的支出,如“文书工具费”[7]22与“图书消费”[7]24。

以太学生的日常生活为例,太学里是有学生宿舍的,学生一般住在学生宿舍里。但是对那些非正式生来说,太学是否提供住宿也是值得商榷的。饮食上,太学生是自己生火做饭,如梁鸿在太学读书时,“同房先炊已,呼鸿及热釜炊”[8]862。因而食宿等费用也是一项必要开支。太学里的正式生是有一定俸禄的,郡国学的学子也很有可能是免除生活费的。没有俸禄的学生要承担更大的经济压力。

学习方面的消费,除了学习必须的书写工具方面的支出外,还有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图书的消费。汉代社会中出现了很多的书肆,这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对图书的消费需求,而这种消费的主体,自然有很大一部分是以求学者为代表的知识分子。

总的来说,汉代的学费是很少的。除此之外,还要解决生活费用与学习费用。求学是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的,因而对于一部分平民学子,尤其是家境贫寒者来说,能否解决求学费用便成为能否实现求学的关键所在。

三、平民解决求学费用方式

面对求学带来的经济负担,贫寒学子们或是通过勤工俭学或是接受各种资助来解决求学费用问题。

(一)勤工俭学

汉代勤工俭学方式有许多,大致有以下几种:

1.佣作

这种勤工俭学的方式在汉代社会十分普遍。毛礼锐先生指出,汉代在选送博士弟子时,“家境贫寒无力径达的博士弟子,可以由郡国遣送,至太学后也允许一边求学一边靠劳作谋生”[9]81。汉代太学的管理是比较自由的,学生有很充足的课余时间。因此对于一些家境贫寒者,他们有充足的时间赚取求学费用。

《汉书·匡衡传》记载:“匡衡字稚圭,东海承人也。父世农夫,至衡好学,家贫,佣作以供资用,尤精力过绝人。”[1]3331东汉时也不乏打工以供求学资用者。《后汉书·吴祐传》中提到:“时公沙穆来游太学,无资粮,乃变服客佣,为祐赁舂,祐与语大惊,遂共定交于杵臼之间。”[2]2100这样的例子在当时存在较多。他们在求学之余,通过为人做工来赚取求学费用。

私学学子也有许多是边工边读。承宫,“少孤,年八岁为人牧豕,乡里徐子盛者,以《春秋经》教授诸生数百人,宫过息庐下,乐其业,因就听经,遂请留门下。为诸生拾薪,执苦数年,勤学不倦,经典既明,乃归家教授”[8]541-542。可见,在私学中也有勤工俭学的例子。

除了这些,汉代还有一种特别的佣作方式——佣书,通过为他人或者官府抄写书籍而取得一定报酬。《后汉书·班超传》载班超“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2]1571。对于学子来说,这种方式不仅使他们获得一定报酬,对他们的学业也有一定的帮助。

2.经商

学子经商最著名的例子便是汉光武帝:“受尚书于大夫庐江许子威,资用乏,与同舍生韩子合钱买驴,令从者僦,以给诸公费。”[8]2《后汉书·文苑传》记载,刘梁“少孤贫,卖书于市以自资”[2]2635。可见以经商作为解决求学费用的一种方法在当时已经较为常见。平民经商的例子也有,《后汉书·张楷传》记载,张楷“家贫无以为业,常乘驴车至县卖药,足给食者,辄还乡里”[2]1243。

3.助教

在一些大儒兴办的私学中,求学者颇多。这些人往往没有精力亲自教授所有的学生,于是很多人采取“次相授受法”,即除了自己亲自面授的一些高材生外,其他的学生便由这些高材生来教授。这些高材生在当时被称为都讲生。《后汉书·郭丹传》记载,郭丹“既至京师,常为都讲。诸儒咸敬重之”[2]940。《后汉书·郑玄传》中也记载郑玄曾在马融门下求学,但三年未曾见过马融,都是由一些高足弟子教授。由于私学学生人数往往很多,所以这种情况应该比较普遍。可以肯定,这些担任助教的高材生都是会有一定报酬的。

(二)资助

除了勤工俭学,还有一些学生是接受各种资助来完成学业的。从这些资助来源看,除了家庭的资助外,还有老师和同学的资助以及社会上各种资助,政府也会提供资助。

1.家庭的资助

在学生接受的所有资助中,家庭的资助是最主要的。

《汉书·翟方进传》记载:“母怜其幼,随之长安,织履以给方进读,经博士受春秋。”[1]3411翟方进的继母资助他读书,这是父母资助下完成学业的典型。对于许多家境富裕的平民,更是由于家庭的支持得以完成学业。《后汉书·列女传》记载乐羊子妻“常躬耕养姑,又远馈羊子”[2]2793。妻子操持家务,丈夫外出求学,这在当时是很普遍的现象。《后汉书·列女传》记载:“(鲍)宣尝就少君父学,父奇其清苦,故以女妻之,装送资贿甚盛。”[2]2781东汉名士郭林宗“家贫,初欲游学,无资。就姊夫贷五千钱,乃远至成皋,从师受业”[10]998。汉初著名宰相陈平“少时家贫,好读书,有田三十亩,独与兄伯居。伯常耕田,纵平使游学”[11]2051。由于的国家选拔政策与经学结合在一起,许多人通过求学成功进入仕途,因而求学也获得了家庭的大力支持。这不仅仅是因为家族内的血缘关系,更因为一旦家庭内的某个成员读书进入仕途,不仅会光耀门楣,更现实的是会给这个家庭带来相当可观的物质利益。

2.老师同学的资助

总体说来,汉代师生关系是比较融洽的。两汉书中就有大儒把皇帝的赏赐转赠给自己学生的例子。如包咸,《后汉书·儒林传》记载:“显宗以咸有师傅恩,而素清苦,常特赏赐珍玩束帛,奉禄增于列卿,咸皆散与诸生之贫者。”[2]2570在一些私学中,由于开办者颇有权势或名望,因而求学者甚多。同时,很多私学都会募集资金,供来学者食宿,这样学生的负担大大减轻,也就使更多的人有能力来求学。

除了老师,同学之间也会互相帮助。承宫就是在诸生为他求情的情况下得以边工边读的,郭林宗作为当时太学生中的领袖人物也曾帮助同学找到谋生的途径以完成学业。因此,同学之间的资助也应该是存在的。

3.社会上的资助

汉代社会学习风气浓厚,读书人的社会地位也日益提高。社会上很多人出于各种目的会给这些学生以资助。

有来自社会上一些“好事者”,如《后汉书·逸民传》记载,向长“贫无资食,好事者更馈焉,受之取足而返其余”[2]2758-2759。当然,这些人的具体姓名我们无法考察,只是推测在当时这种风气应十分盛行。此外,由于学子在当时社会上具有较为广泛的影响力,因而许多朝中官员给这些学生以资助,以期在将来得到回报。王莽在发迹的过程中就将得到的官俸与赏赐赠给儿子或侄子的同学。《汉书·王莽传》记载,莽“迁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宿卫谨敕,爵位益尊,节操愈谦。散舆马衣裘,振施宾客,家无所余”[1]4040。他的这些举动在当时就为自己赢得了人们的赞扬。

在汉代,尤其是东汉外戚与宦官争权的过程中,太学生无疑是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从两次党锢之祸中我们便可知晓其影响力。因而以太学生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成为拉拢的对象——“是时羌蛮寇乱难,岁俭饥民,武得两宫赏赐,悉散与太学诸生。”[2]2239也有来自诸侯或世家大族的资助,如《汉书·京房传》记载焦延寿“以好学得幸梁孝王,王共其资用,令极意学”[1]3160。受春秋战国养士之风的影响,汉代有许多贵族豪门募集宾客,这也是扩大政治势力的有效手段。据张保同先生考证:“东汉一代,凡在职官吏中的世家大族,几乎无不授徒讲经,借助于弟子门生扩大在士人中的影响,培植私人势力”。[12]

4.政府的资助

如前所述,作为正式学员的太学生是不用支付学费的,而且会有俸禄。皇帝巡行太学时也会给太学生们赏赐。如汉章帝经常巡游太学,每次都会给太学诸生以赏赐。当然,这种赏赐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除了中央对太学的扶持外,郡国学也受到地方政府的扶持。政府的资助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对教育事业的资助。“是时郡县长官,于吏民之好学者,多能加以资助。”[5]652著名学者郑玄,出身平民,但他从小就有志于学并得到了北海太守杜密的器重,被送到太学深造。“杨终字子山,蜀郡成都人也。年十三,为郡小吏,太守奇其才,遣诣京师受业,习《春秋》。”[2]1597

总之,为了求学,汉代学子或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或是接受资助来完成学业。这极大地促进了汉代教育,尤其是平民教育的发展。

结 语

平民甚至是一些贫寒学子能通过各种途径解决求学费用,对汉代教育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推动力,大大促进了汉代教育平民化进程。此外,大量贫寒学子的勤俭节约和面对困境并努力解决的精神对于当时的社会风气产生了积极影响。

学子在求学过程中的生活消费和学习用品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佣书是一种贫寒学子安身立命之业。”[13]政府为了保存征集来的书籍,会雇一些读书人抄写。同时,由于汉代教育事业的发展,社会上有读书需求的人很多,于是书籍市场很繁荣,但从文献记载来看,当时印刷术应尚未发明,至少是尚未普及,于是便出现了佣书业这个产业。由此可见,汉代学子在解决求学费用时的活动对于汉代社会经济结构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平民阶层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解决求学费用并走上“通经—入仕”之途,有利于统治者扩大统治基础,吸收更多有才能的人进入统治阶层。“夫施德者贵不德,受恩者尚必报。”[14]对贫寒学子的资助也使一些政治势力与这些学子之间形成了一种很微妙的关系,“这种关系具有强烈的依附性,实际就是一种在皇帝、血亲之外的君臣父子关系”[15]。从而加快了各种政治势力的形成及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统治集团内部的分化及斗争埋下了伏笔,在某种程度上也违背了统治者所希望的大一统政治的初衷。

此外,从教育投入的角度来说,政府的教育投入范围较为有限,往往局限于公立学校,对于更为普遍且承担了更大的社会教育责任的私学来说,办学经费基本由个人筹集。通过对汉代平民解决求学费用方式的探索,可以看出:汉代平民为完成求学,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筹措学习及生活费用;但对于广大平民来说,若想完成较高级别的教育,付出的艰辛也会更多。

[1][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3][元]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6.

[4]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

[5]吕思勉.秦汉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6][后汉]王符,[清]汪继培,彭铎.潜夫论笺校正[M].北京:中华书局,1985.

[7]晋文,胡小静.汉代官学教育与商品经济发展[J].文化产业研究,2010(4):18-26.

[8]刘珍.东观汉记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9]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

[10][宋]李昉.太平御览:卷485[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1][汉]司马迁.史记:卷56[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2]张保同.世家大族与东汉乡村教育[J].南都学坛,2010(3):25-27.

[13]贺巷超.汉代佣书业产生的历史条件[J].辽宁大学学报,2006(2):91-94.

[14]向宗鲁.说苑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7:116.

[15]晋文.以经治国与汉代社会[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1:182.

猜你喜欢

私学太学后汉书
克己奉公
汉代太学如何培养治国安邦之才
王符生平简述——《后汉书·王符传》释读附拾遗二则
嵇康·绝响
《后汉书》郭玉脉法校文
浅析东汉的私学与士人
私学模式对现代高职思政教育的启迪
“六艺”之“五射”新考
我国古代官办最高学府洛阳太学概况
中国古代私学管理对当今教育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