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抠字眼”教学法在高校思政课中的恰当运用
2015-03-27肖雷波
肖雷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44)
论“抠字眼”教学法在高校思政课中的恰当运用
肖雷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44)
“抠字眼”教学法具有简单明了、形象直观、可操纵性强和逻辑严密等特点。它在中小学教学中运用较广泛,但在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文章总结了高校思政课中的六种“抠字眼”教学法,以期为同行提供一些有益的教学启示。
抠字眼;高校思政课;教学法
0 引言
我国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其主要目标是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历史观、法制观等。其课程内容设置历经几次比较大的调整。“1998方案”中它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后增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思想品德”和“法律基础”七门课程。2005年,根据教育部和中宣传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的通知》,高校思政课被压缩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四门课程。尽管思政课的主要课程目前有所压缩,然而其内容的丰富复杂性、思想教育性与政治导向性却丝毫没有减弱。师生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迅速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便成了高校思政课教师时常关注的热点与难点问题。笔者根据自身的哲学专业背景和多年高校思政课教学教研的实践经验,拟从“抠字眼”教学法的角度探讨这一问题。
1 何谓“抠字眼”教学法
逻辑哲学中,常常通过抠字眼来明确概念,这是哲学研究者的一项基本功[1]。而这样一项基本功同样可以移植到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方法中去。“抠字眼”教学法是指教师在其课堂教学中把一些关键性的词语或句子准确恰当地确定为“字眼”,并以此为切入点,以点带面,深入浅出地阐述其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简明扼要、提纲挈领地理解和把握教材内容。这种教学法在中小学教师常被采用,然而它在大学却没引起思政课教师们足够的重视。
一方面,对大学生而言,“抠字眼”教学法适合他们以过渡性为基本特征的心理特点和思维习惯,能积极有效地引导他们走出这时期的矛盾状态。“从心理上讲,大学生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过渡阶段,在心理发展上表现出许多过渡状态的矛盾性:第一,抽象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但易带主观片面性;第二,情绪情感日益丰富但波动性较大;第三,自我意识增强但发展还不够成熟;第四,独立性、闭锁性与依赖性、归属感同时存在。”[2]81正是“抠字眼”教学法的简明扼要和循循善诱特点,学生能快速地把握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条教学主线,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带着兴趣去学习,提高自身的自学能力和解题能力。
另一方面,对教师而言,“抠字眼”教学法摆脱了他们过去那种僵硬死板的填鸭式传统教学模式,以一种新颖有趣的启发式方式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同时又成功地完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这无疑提高了课堂效率和质量,也有利于大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思维、能力向深度和广度方面发展。
当然,要应用好“抠字眼”教学法,教师需要更好地认真钻研教材、教纲,找准“字眼”并加以突破解决,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2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抠字眼”
笔者根据自身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教研实践,总结出一些“抠字眼”教学法的基本经验。大体说来,有以下几类。
2.1 标题型字眼
所谓标题型字眼,就是指从课文标题中找出关键词,开门见山,循循导入。“很多课文中的课题其实就是文章的眼睛、窗户,更像隐藏在树叶丛中的瓜果。只要顺着题目中的关键词这根藤去搜索,一定能摘到丰硕的果实。”[3]比如,我们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课程第二章第一节“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2]39-40时,就可以先从爱国的“国”字入手,说明这里的“国”字指的就是“国家”,而“国家”这个词语实际上包括三重含义:1)作为政治概念的国家,即指强大的军事、合理的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2)作为历史文化概念的国家,即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秀的传统等,涉及共同的信仰、习俗、语言文字和历史渊源等;3)作为自然概念的国家,即包括疆域领土、山川气候、自然资源和民族同胞等。再自然引出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的合理解释:“爱祖国的大好河山”要求实际就是指国家的自然维度,“爱自己的骨肉同胞”则指国家的历史文化维度,爱祖国的灿烂文化则指国家的历史文化维度,爱自己的国家则指国家的政治维度。通过这样的合理解释,学生就能迅速加深对爱国主义内涵的理解,从而也避免了机械记忆。再如,我们在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中篇综述部分内容时,应抓住其标题“翻天覆地的三十年”[4]5中的“翻天覆地”这一字眼,说明它实际是指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的这段时期,中国历史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革命的领导权逐渐转移到无产阶级的代表中国共产党手中,它的革命前途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道路。这完全不同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命运走向。在此特别比较上篇综述中标题“风云变幻的八十年”,指出这里的“风云变幻”实际上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夜这段时期内,中国的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农民阶级、以曾国藩、李鸿章和张之洞等为代表的封建地主阶级、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分别发起和推动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等政治运动,并尝试性地提出了各自的救国方案。然而,这些政治运动无一不是昙花一现,都没有使中国真正完全摆脱这种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屈辱命运。
2.2 修饰词型字眼
历史教材中的一些修饰词往往用来形容限定历史事物,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挖掘分析历史事件背后的内在逻辑线索和相关背景。如在讲授“纲要”第五章第一节“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内容时,要抓住这句话:“它的统一是表面的和不稳定的”[4]122。这里用“表面的”和“不稳定的”修饰词来形容国民党在张学良东北易帜后所完成的全国统一。它实际上至少包含以下三层含义:首先,蒋介石为迅速统一中国,与当时比较进步的新军阀和谈,给他们地方性半独立地位的委任状,允许他们拥有其地盘的财政管理权和军事权等,以换取他们承认南京国民政府为中国的中央政权。“北伐所取得的国家统一只是徒具表明罢了。尽管有许多北方军阀被歼灭,但仍有一些军阀以支持北伐的名义而继续享有权力。”[5]1929年3月,当蒋介石决定在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宣布将军事权和财政权收归中央以作国家重建急需资源时,这些新军阀则强烈反对,认为决议剥夺了他们的权力,从而引发蒋、冯和阎之间的连年混战,故这样的统一是不稳定的;其次,当时国内仍存在一个由中国共产党控制的红色政权和农村革命根据地与国民党南京政权严重对峙;最后,当时西方帝国主义仍还直接占领和控制租界,俨然事实上的“国中之国”。如:英国仍占有镇江租界、威海卫租界和厦门租界,比利时则仍控制天津租界,等等。通过这样的合理分析,学生就能较为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当时中国时局的主要特点。
另外,要特别关注表示程度的修辞词。如在讲授“纲要”第五章第二节中的“土地革命战争的严重挫折”时,应首先提醒学生注意“严重”二字,它的主要表现是:王明等人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使“红军和根据地损失了90%,国民党统治区党的力量几乎损失了100%”[4]134。它最大的恶果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接着分析中国革命为何在土地革命战争中遭遇严重挫折,从而引出中国共产党党中央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之前,所犯下的三次“左”倾错误:第一次是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的“左”倾盲动错误,认为革命形势在不断高涨,盲目要求创造总暴动的局面;第二次是1930年6月至9月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地认为中国革命乃至世界革命进入高潮,盲目要求举行全国暴动和集中红军力量攻打武汉等中心城市;第三次是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
2.3 结论叙述型字眼
如在讲授“纲要”第五章第二节中的遵义会议内容时,有这样的结论表述:“会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同共产国际的联系中断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作出的。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4]135这里我们可以抓住“独立自主”“开始确立”“挽救”“转折点”这几个关键词引导学生分析。1)“独立自主”意味着遵义会议前中共的重要会议和决议大多数是远在莫斯科的共产国际指示命令帮助下作出的。然而有时这些共产国际的指示和命令与中国当时的革命形势和国情是不相符的,从而给中共带来重大损失。而遵义会议上,毛泽东、王稼祥和张闻天等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和具体的中国革命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第一次完全靠自身,创造性地解决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从而避免了可能的党内分裂。2)“开始确立”意味着中共认识到了过去三次“左”倾错误给党和红军带来的巨大灾难,重新肯定了毛泽东在革命道路和战略方针上的正确观点,实际确认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3)“挽救”则意味着:遵义会议之后,毛泽东等人领导红军摆脱了敌人的不断围剿,顺利到达陕北,成功地实现了战略大转移的目标,为我们党、红军和中国革命勾画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4)“转折点”意味着中共从幼稚开始走向成熟,摆脱了被国民党军队追打的被动局面以,不再完全听命于共产国际的遥控指挥,开始把命运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2.4 数字型字眼
教材中的数字对于学生理解课本内容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给予他们一种非常具体直观的印象。如“纲要”第七章第二节的“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内容中,就有这样的表述:“1947年7月,国民党军的总兵力由430万下降到373万,其中正规军由200万下降到150万人……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则由127万人增加为195万人,其中正规军近100万人。”[4]176这里可看出国民党军队人数呈下降趋势,士气也低落。而人民解放军军队人数呈上升趋势,士气正旺,深得人心,这为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反攻国民党军队阶段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2.5 引号型字眼
引号型字眼中的引号有着丰富的信息,有时表“引用强调”,有时却表“否定”之意。如“纲要”上篇综述部分第9页提到的“日不落殖民大帝国”也用了引号,实际引用了英国殖民者的说法,这也反映了他们内心自大无礼的傲慢态度。“纲要”第69页孙中山表示“十年不预政治”[6],这里引号表示引用的是孙中山的原话,当时的情形是:袁世凯接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后,为减轻南方革命领袖们的反对压力,友善邀请孙中山和黄兴北上拜访他。孙留在北京的26天里获得袁的热情招待,并先后13次聆听孙对土地改革、单一税理论和铁路建设等问题的看法,这导致孙认为袁是一个有能力和有诚心的人,发出感叹:“在未来十年间,总统一职非他莫属。”[7]并做出“十年不干预政治”而专心铁路建设的承诺。直到他得力助手宋教仁被暗杀后才幡然醒悟,重新投入政治活动。“纲要”第九章中“文化大革命”和“大跃进”都打上了引号,这引号实际上是表示否定之意,这场“文化大革命”并非真正的文化革命,实际上是一次全局性的、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与中国当时实际和国情并不相符。“大跃进”也并非是指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开创了一个跨越式发展的局面,而恰恰是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
2.6 跨文化型字眼
按照英国文化批判家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在其《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一书中的观点,关键词的理解与选择应结合其发展的历史文化和政治利益关怀。“这种词汇很明显不属于专门学科的专门词汇。虽然它与若干学科的词汇常有所重叠,但它涵盖范围普遍,包含了(一)日常用法中激烈的、难懂的、具有说服力的词语,以及(二)从专门的、特别的情境衍生出的极普遍语词——用来描述范围较大的思想领域及经验领域。”[8]我国学者冯天瑜也指出:“词语周游列国,历经多重翻译, 导致概念在异文化间的传递、重组和再创,这里既包括外来语的采纳(通过译音、译音加表意、译意、直接借用等方法),又包括古典词的变异(词义扩大、缩小,词义转移)。正是在内外沟通、既因且革的大化流行中,汉字文化得以丰富、升华。”[9]
我们在讲授“纲要”第四章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内容时,应将“民主”和“科学”确定为关键字眼,阐述它们如何跨越中西方文化旅行,其含义发生什么样的历史嬗变。在西方文化中“民主”和“科学”是其精髓的内核,前者是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制度及其思想,是一种狭隘的少数人的资产阶级民主,而后者则指西方自然科学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随着近代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西方文化中的“民主”和“科学”被陈独秀等中国先进分子引入中国以改造中国的“国民性”。根据音译,它们分别变成了“德先生”和“赛先生”。后来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五四运动的爆发,其中一些先进分子逐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在更高的层次上赋予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民主”和“科学”以新的内涵。此时的“民主”不再是狭隘的资产阶级民主,而是指多数人的民主、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民主。此时的“科学”更主要的是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
3 小结
“抠字眼”教学法因为其简单明了、形象直观、可操纵性强和逻辑严密等特点,深受中小学教师欢迎。然而这种教学法在高校人文教学教研中却并不多见。笔者搜索中国知网(CNKI)发现:截至2015年5月27日,只有宦盛奎的一篇文章[10]专门讨论了关键词教学方法在宪法学课程教学中如何运用。而在高校思政课的教研领域中却没有发现一篇文章讨论过它。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教研实践,尝试性地总结出以上六种“抠字眼”教学方法,以期为同行提供这方面的一些有益的教学启示。
[1]刘跃进.攀登理性的阶梯——逻辑方法谈[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刘佳.试论抓关键词展开阅读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2015(4):56.
[4]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5]徐中约.中国近现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M].计秋枫,朱庆葆,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542.
[6]邢增杰.孙中山“十年不预政治”论[J].新东方,2005(3).
[7]Hsiieh. chun-tu,Huang Hsing and the Chinese Revolution[M]. 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1:141.
[8]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M〗.刘建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作者导言.
[9]冯天瑜.新语探源——中西日文化互动与近代汉字术语生成[M].北京:中华书局,2004:30.
[10]宦盛奎.关键词教学方法在“宪法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林业教育,2014(4).
[责任编辑:李强]
2015-06-15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ZXB007)
肖雷波(1976-),男,江西吉安人,讲师,哲学博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E-mail:xiaoleibo2011@163.com
G642
:A
:1671-6876(2015)03-02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