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碍简析
2015-03-27温艳琼
温艳琼
(湖北省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卫生科 湖北 荆门 448000)
睡眠障碍简析
温艳琼
(湖北省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卫生科 湖北 荆门 448000)
睡眠是人体恢复精力的重要生理机制,睡眠障碍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及工作效率,损害身体健康。本文从诊断标准、发病原因、治疗方法等方面对睡眠障碍进行了简单分析,对于人们了解疾病、治疗疾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睡眠障碍;诊断标准;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
1.概述
睡眠是人体恢复体力、解除疲劳的重要生理机制,充足高质量的睡眠能有效地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然而,据不完全统计,世界范围内,约有近1/3的人饱受睡眠障碍的困扰。
失眠是睡眠障碍的主要表现。长期的失眠会导致人体神经、免疫、内分泌、消化、生殖系统的功能紊乱,并引起很多并发症。同时,长期失眠对人的生活和工作也有很大影响[1]。虽然睡眠障碍的发病率高,危害严重,但是患者中近一半的人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及时就诊。因此,正确认识睡眠障碍的诊断标准、原因和相关治疗方法,对预防与避免睡眠障碍有着重要作用。
2.睡眠障碍的诊断标准与定义
一般来说,睡眠障碍是指睡眠量的异常及睡眠质的异常或在睡眠时发生某些临床症状。对于不同的诊断标准,定义也有不同[2]。
目前,中国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对非器质性睡眠障碍及其他疾病伴发睡眠障碍应用的分类与诊断系统主要有4个: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WHO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美国的《精神类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SM-IV)及国际睡眠障碍分类第二版(ICSD-2)。
在CCMD-3中,失眠症是一种以失眠为主的睡眠质量不满意状态,其它症状,包括难以入睡、睡眠浅、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疲乏或白天困倦等,均继发于失眠。
ICD-10将非器质性睡眠障碍分为睡眠失调和睡眠失常两个大类[3]。前者被定义为心因性的症状,即为在睡眠的过程中出现发作性的异常行为。后者包括睡行症、睡惊和梦魇等。
DSM-IV中将睡眠障碍分为两大类:睡眠失调(dyssomnias)和睡眠异常(paranoia)。前者包括整体获得充分睡眠困难,试图睡眠时难以入睡和睡眠质量的满意度低,后者主要包括睡行症、梦惊和梦魇等。
ICSD-2把睡眠障碍分为8大类。其中失眠、过度睡眠、非呼吸睡眠障碍、异态睡眠障碍与DSM-IV中睡眠失常和睡眠失调相对应,此外它还包括自己独特的障碍分类:与呼吸相关的睡眠障碍、与运动相关的睡眠障碍、与昼夜节奏相关的睡眠障碍、单独症候群、正常变异以及尚未形成独立定义的种类等。
3.睡眠障碍的病因
睡眠障碍的病因有很多种,可粗略分为器质性、非器质性以及其他原因[4]。
器质性主要指躯体及神经系统等生理因素。主要包括:由于躯体疾病引起的不适,食品、药物因素,精神疾病伴随症状等。
非器质性主要指心理方面的原因。如精神紧张、焦虑、恐惧、兴奋,工作、睡眠环境的改变,噪音、光照等。
其他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和年龄因素等。比如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的遗尿症,以及儿童多夜惊,老人多失眠。
4.睡眠障碍的治疗方法
由于睡眠障碍有多种病因,因此治疗方案也必须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另外应首先考虑非药物治疗,如果无效,再考虑药物治疗,以尽量减少对身体的不良影响。
4.1 药物性治疗
目前,临床治疗睡眠障碍的主流药物是镇静催眠药。此类药物经历了三代的发展[5]。20世纪初,第一代药物巴比妥类被开发出来。它是一种普遍性中枢抑制药,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和麻醉作用。但是由于巴比妥类药物的副反应比较大,并且其极易出现成瘾性和耐受性,因此临床基本已不使用。
1960 年,第二代药物,即苯二氮卓类(BZD)药物出现了。随后,地西泮、硝西泮、三唑仑、阿普唑仑等苯二氮卓类药物相继被研发出来,成为了目前治疗失眠的常用药物。此类药物虽然副作用较小,但仍然有一定的成瘾性。
第三类药物为非苯二氮卓类,包括佐匹克隆、唑吡坦、扎来普隆等。新一代药物半衰期短、宿醉效应轻、不易成瘾等优点,临床广泛应用。
大部分失眠的患者往往伴有抑郁焦虑情绪,抑郁焦虑又加重失眠,形成恶性循环。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剂也在应用于失眠症[6]。
非苯二氮卓类催眠药还包括褪黑素受体激动剂,现已开始应用于临床。
4.2 非药物性治疗
由于抗失眠药具有一定的的副作用,失眠障碍的非药物治疗也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医学课题。
非药物治疗包括各种行为干预疗法,包括睡眠卫生教育、刺激控制训练、睡眠约束、认知疗法、渐进性放松训练、光照治疗、生物反馈疗法等等,这些疗法成本较低,较易采用,适合在家庭治疗中采用。实践证明,非药物治疗对于治疗睡眠障碍具有较好的疗效[7]。
5.结论
睡眠障碍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工作效率,并且可能导致一系列慢性疾病,危害身体健康,因此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随着科技的发展,导致睡眠障碍的深层原因将会进一步被揭示出来,科研工作者也必将会研发出疗效好、副作用小、成本低的药物,因此,只要认真对待,积极治疗,睡眠障碍终究会被治愈。
[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M].济南:山东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10thVersion[M].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994
[3]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ourth Edition(DSM-IV)[M].Washington:APA.1994.
[4]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Sleep Disorders Second edition(ICSD-2)[M].Westchester,IL 2005.
[5]刘春梓,张黎明.改善睡眠障碍的非药物治疗和护理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0):937-940.
[6]王泽民,王建女.睡眠障碍治疗药物的应用状况与评价[J].医药导报,2005,24(3):238-241.
[7]张亚琴.失眠的药物治疗[J].中国医药指南,2008,6(13):110 -111.
Sleeping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of restoring energy,however sleep disorder will seriously affect the quality of people's lives and work efficiency,and even damage to health.Diagnostic criteria and etiology and treatment of sleep disorders have been simply analyzed,and it has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people to disease understanding and treatment.
Sleep disorder;diagnostic criteria;drug therapy;non-drug therapy
R338.63
B
1009-6019(2015)09-02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