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慢性腰腿痛病例280例临床回顾
2015-03-27李力军
李力军
(山西省大同市同煤总院煤峪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山西 大同 0370003)
针灸治疗慢性腰腿痛病例280例临床回顾
李力军
(山西省大同市同煤总院煤峪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山西 大同 0370003)
目的:分析慢性腰腿痛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等。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280例慢性腰腿痛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其发病原因、发病症状及临床治疗方法等。结果:慢性腰腿痛的主要病因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表现为腰酸、腿胀、活动不便等,临床上常采用针灸疗法进行对症治疗,治疗后有102例患者痊愈(36.4%)。结论:临床在治疗慢性腰腿痛时,应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从而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慢性腰腿痛;病因;治疗方法
慢性腰腿痛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症状,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增多,其发病率逐年升高,据相关资料统计,其发生率高达60%-80%[1]。本文对我院2011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280例慢性腰腿痛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探究致病原因及治疗方法等,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280例慢性腰腿痛患者,其中男性147例,女性133例,年龄23-81岁,平均年龄(56.5± 10.1)岁,病程1-17年,平均病程(6.9±2.7)年。
1.2 治疗方法
研究中患者主要采用以针灸为主,配合中药外敷、局部理疗、牵引固定、穴位注射、拔罐放血及康复功能训练等综合治疗方法。
针灸选穴以足少阳胆经和足太阳膀胱经穴为主。根据不同辩证随症选取:环跳、秩边、腰阳关、肾俞、夹脊穴、风市、阳辅、悬钟、昆仑及阿是穴等。选用28号毫针,针刺时以出现沿足太阳经、足少阳经向下放射为佳,针刺夹脊穴时,针尖刺向脊柱方向。针刺得气后连接电针仪,用密波或疏密波,刺激量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日一次,留针30分钟,10次为1疗程。
外敷药浴组成:生川乌、生草乌、独活、桑寄生、防风、川芎、当归、赤芍、牛膝、桂枝、乳香、乌药各30g,没药15g。用本方加水3000ml水煎取汁1000ml滤取药液,局部外敷至潮红发热为度,每次30分钟,每日2次,每剂可用2天,10天为1疗程。
穴位注射取肾俞、腰阳关、委中、阳陵泉穴。用维生素B12500μg、维生素B1100μg混合液注入穴位,每穴3~5ml,疼痛剧烈者可用1%普鲁卡因5~10ml注射于阿是穴。
2.结果
本研究中,患者的主要症状为腰腿疼痛、酸胀、麻木等。慢性腰腿痛的主要病因为:腰椎间盘突出症(143例,51.1%)、腰椎管狭窄(79例,28.2%)、腰椎崩裂(或滑脱)(42例,15.0%))、骨质疏松(16例,5.7%)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对症治疗,比如针灸、中药外敷、腰椎牵引、局部理疗、穴位注射、放血拔罐、推拿按摩及康复功能训练等,治疗后有102例患者痊愈(36.4%)。
3.讨论
3.1 慢性腰腿痛的致病原因
慢性腰腿痛病程较长,且易反复发作,长期过度劳累、腰部退行性改变、骨质疏松等都是导致慢性腰腿痛发生的原因,现阐述如下:
3.1.1 腰椎间盘突出症
本病是导致慢性腰腿疼痛的主要原因,常见于青壮年,男多于女,且反复发作,发病时轻重程度不一。腰椎间盘是由髓核、纤维环及上下软骨板组成的,由于髓核内具有糖蛋白、胶原及硫酸软骨素等,因而其含水量较高,弹性较好,能有效缓冲外力作用。随着年龄的增大,髓核的含水量逐渐下降,使髓核的抗震荡能力减弱,外力作用于腰椎结构,长期下来会导致腰椎发生退行性改变,进而引发慢性腰腿痛。
3.1.2 腰椎管狭窄
本病病史长,起病慢,一般见于40岁人群,主要以间歇性跛行为主要症状。患者步行一段时间后,双腿会出现酸痛、无力、麻木等症状,通常于休息后缓解。发生的原因为髓核含水量逐渐降低,椎间盘不能维持正常的高度,使椎间隙越来越狭窄,进而致使纤维环向四周膨出,同时黄韧带松弛变厚,进而导致腰椎崩裂或滑脱等,引发慢性腰腿痛。
3.1.3 腰椎峡部崩裂或滑脱
腰椎峡部处骨质比较薄弱,且其易受到前后两种力量的冲击,因而很容易发生崩裂现象,崩裂以后,椎弓被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二者失去了骨性连接,导致椎体发生移位,发生滑脱现象。滑脱时,通常伴有椎弓板的断裂及损伤,患者此处神经根受到挤压,并发生炎性浸润,因而发生水肿,腰椎疼痛等症状。
3.1.4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也为常见的致病原因,老年人由于机体的老化,体内性激素水平发生明显改变,尤其是老年女性,因而很容易发生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本身并不会引起慢性腰腿痛,而是患者在其基础上发生继发性改变,故临床在治疗时应对骨质疏松及脊柱退行性变分别进行治疗。
3.2 慢性腰腿痛的治疗方法
慢性腰腿痛患者多为老年人,由于其体质虚弱,且易合并多种内科疾病,因而为了降低风险,对于症状轻、病程短的患者可给予保守治疗,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讲,保守治疗效果较好,但仍具有较高的复发率。目前,常采用半椎板切除术与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此种方法不但能减少神经管的压力,使神经得到松解,同时也能使脊柱处于稳定状态,保障了手术治疗效果。
近年来,中医药方法也被引入到慢性腰腿痛的临床治疗中,并发挥着较好的效果。慢性腰腿痛在中医临床上属于痹症、伤筋的范畴,其中病因为肝肾虚弱,致使经络不畅,进而引发腰腿疼痛[2]。临床在治疗时,应以益气养血、滋补肝肾等为主。由于单一疗法的治疗效果不如综合疗法,因而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疾病表现,进行辨证施治,进而改善患者的腰腿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骨质疏松等使引起慢性腰腿痛的主要诱因,一般患者经过中西医疗法均可取得满意结果。临床在治疗慢性腰腿痛时,应充分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病史等,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促进患者的康复。
[1]林孟良,邢臻嵘.慢性腰腿痛500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09,20(05):231-232.
[2]张可欣.慢性腰腿痛的非手术治疗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
R246
B
1009-6019(2015)09-00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