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波特五力模型的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研究
2015-03-27艾楚君
艾楚君,宋 新
(长沙理工大学,湖南 长沙 410114)
基于波特五力模型的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研究
艾楚君,宋 新
(长沙理工大学,湖南 长沙 410114)
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需要对高质量就业的内涵进行厘定。借鉴波特五力模型对大学生高质量就业进行结构分析,有助于把握影响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因素。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需要就业市场、高校、毕业生三维联动:政府和市场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转变发展方式、落实相关政策;高校要强化质量意识、对接市场需求、突出分类指导;大学生自身要提升核心竞争力、调整心态、规划职业生涯。
波特五力模型;大学生;高质量就业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是继党的十六大提出“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十七大提出 “实施扩大就业战略”之后,基于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国家政策宏观层面就业理念和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是推进“四个全面”的抉择战略。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迈克尔·波特的五力模型将大量不同的因素汇集于一个简便的模型中,以此分析一个行业的基本竞争态势。在市场就业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就业的核心竞争状态取决于五力模型中的五种作用力,而这些作用力共同决定着就业市场的核心竞争价值。
一、波特五力模型与高质量就业内涵厘定
(一)波特五力模型
五力模型是迈克尔·波特在《竞争战略》一书中所提出的,用于分析企业结构的竞争战略能力,从而有效地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竞争战略数据。五种力量分别是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供应商的侃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侃价还价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有的竞争能力[1]。如图1所示,这五种竞争力决定了行业的盈利能力,产品的价格、成本、必要的投资与之息息相关,同时它也决定了产业结构。企业如果要想拥有长期的获利能力,就必须先了解所处的产业结构,并塑造对企业有利的产业结构。
图1 波特五力模型
(二)高质量就业
就业质量的概念源于1999年国际劳工组织提出的“体面就业”。国内对就业质量的关注始于21世纪初,开展相关学理研究则始于本世纪初,如程蹊提出就业质量的层次“从劳动就业环境、 就业者生产效率、 就业者对经济生活的贡献程度”[2]来界定;刘素华认为“就业质量是反映就业过程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并取得报酬或收入的具体状况之优劣程度的综合性范畴。”[3]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后,国内学者深入开展相关研究,研究成果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高质量就业的内涵要素探究由单层面向多维度转变。最初的研究大多仅关注劳动者薪酬、工作性质、劳资关系,从“职业身份、工资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职业发展空间四个方面”[4]进行分析;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关注到高质量就业内涵要素是多维度的,如刘社建从经济学视角,提出了高质量就业的内涵包括“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劳动力市场公平、提高劳动者收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健全失业保障体系”[5];陈成文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提出高质量就业包括“人职匹配度、工作性质、劳动报酬、劳动条件、晋升机会、社会保护、工作挑战性、利益表达机制、工作决策的空间”[6]等九个方面。二是就业质量的衡量指标与评价体系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对就业质量的客观评价需要建立在科学的衡量指标与评价体系基础之上。杨何清、程惠娜、史淑姚、于任财等针对高校毕业生群体,对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衡量指标和评价体系进行了初步研究。刘素华提出的衡量就业质量的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评价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秦建国提出就业质量指标体系包括“就业前的主客观前提指标、就业岗位质量指标、就业满意度指标、就业宏观表现指标”[7]。陈晨等提出了“基于工资(G)、福利(F)、保障制度(B)、工作时间(S)及工作地点(D)的数学模型”[8]。三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路径选择由政府、市场、高校、学生某一方面的单向度探究向四者有机联动的转变。如张路杨、冯万里从大学生自身角度论述了实现高质量就业的着力点和实践路径。党志平从“高校加强就业指导,创建合作机制,调整人才培养定位,注重创业教育等方面提出毕业生基层就业质量的提升模式”[9]。此后,赵雷提出:“政府健全法律法规,制定就业政策;高校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10]杨丽娜、林青从“政府做好宏观指导、高校合理设置专业、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学生提升能力”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对策[11]。我国就业促进委员会特邀专家胡延“从国际视角解读高质量就业要考虑宏观经济方面、劳动力市场政策方面、就业市场方面、工作机会条件等五个因素”[12]。
尽管高质量就业相关研究成果丰富,但由于研究者学科视野不同,研究视角各异。关于高质量就业的内涵,见仁见智,尚未取得共识。我们认为就业质量本质上是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情况的综合反映;主观上是劳动者对自身职业认同程度的心理感受;客观上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效能的状态,包括“工作的性质、工资水平、工作稳定性、工作环境、社会保险和劳动关系等”[13]。因此,高质量就业是指劳动者基于高度的职业认同与生产资料的有效结合,包括具有相对稳定的工作岗位、和谐的劳资关系、身心愉悦的工作环境,能获得合理的薪酬、职级晋升机会,并通过劳动技能积极贡献后产生职业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推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也应当理性地看到,当前制约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挑战与困境依然存在,利用波特五力模型对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形势进行客观分析,是提出推动实现高质量就业的有效路径的最佳方式。
二、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结构分析
图2是基于波特五力模型结合高质量就业的影响因子建立的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竞争模型图。对于当前形势下的就业市场而言,这五力分别是:就业市场供需能力、替代者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就业竞争者现在可雇佣能力。五种力量的不同组合变化不断牵动着就业形势的变化。
图2 高质量就业竞争模型图
(一)经济新常态下替代者的威胁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步入新常态,社会经济新常态下就业特征将呈现新变化。首先,新增就业岗位的数量存在不确定性。过去一段时间内我国就业岗位的增长主要依托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继续保持这种增长速度比较困难。因此,劳动力就业岗位的增长幅度能否对应经济速度的增长,存在不确定性。同时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升级,通过关停并转、重组等举措化解过剩产能也会对现有岗位造成新的冲击。这些不确定性决定了未来就业形势更为复杂,难以预测。其次,由于劳动者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不能适应以技术革命、创新创造为内核的创新驱动,劳动力将出现技术性失业。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创新驱动对就业的影响就是将降低一般劳动力资源的大量雇佣,转而对高技术、强本领人力资源的依赖。大学生实践技能的缺乏,导致企业更倾向于寻找有操作经验的员工,从而降低用人成本。高职专科生相对于大学生而言,就业期望更合理一些,更符合企业对“人力”的市场估值。且中国当前、以及今后的“精英”或“高管”来源趋势是“经验背后的能力”而非“理论背后的学历”,而职业技术教育、技能培训就成了新常态下大学生最强的替代品,他们能迅速适应岗位,实操能力强,就业心态谦虚,在就业竞争中对高校大学生形成了巨大的威胁。研究生、博士生相对大学本科生而言,在求职研究所和高校等研究型领域,无疑处于绝对替代优势;在求职事业单位、公务员领域,研究生、博士生选择职位余地更加宽广;在就业于跨国企业、国有大中型企业领域,其可替代性略高一筹。
(二)本科院校毕业生输出结构性矛盾
本科院校毕业生输出的结构性矛盾的存在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滞缓的阻力。首先,针对人才供应结构而言,“近年来,虽然城镇新增就业规模持续增长,但同比增幅也在缩小,从2010年的5.99%下降到2013年的3.48%,2014年较2013年仅增加了12万人,增幅不到1%。从净增就业指标看,2010年达到峰值1 365万人,此后逐年下降到2013年的1 138万人,2014年又降至1 070万人。”[14]近年来,我国本科毕业生总量逐年增加,2015年本科毕业生接近750万人,供需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局面在“十三五”期间也将存在。其次,在人才培养结构中,高校学生输出与需求存在错位现象,无业可就与有业不就的现象普遍存在。一方面,一些行业、地区、单位,大学生难以进入,而一些挑战性较强、风险高、劳动保障相对滞后的企业和单位又出现“人才荒”现象。另一方面,不同专业和学科门类之间的本科毕业生供求结构不一,这造成了高校在就业投入的成本因为专业就业不均而大幅度增长,目前,理工科专业应用型本科毕业生仍然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而人文社科、经管类专业毕业生供大于求,结构性矛盾突出。因此也一定程度上造成就业工资高低分层以及就业率的层次不齐。
(三)就业市场不够完善
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市场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我国就业制度的变化而建立起来的。尽管政府在政策层面加大了就业市场的规范,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当下大学生就业市场仍然存在影响推进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因素。一是相关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健全,尽管我国的《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和其他法规在维护大学生权益、推动就业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单位的执行力度不尽一致;而且对就业市场的组成部分、人力资源交换环节、大学生、雇主方、市场管理方相互均衡与作用、合理制约与平衡的机制尚未建立。二是近年来,一些单位和企业在增加岗位风险的同时,利用大学生阅历不足、经验不够、急于就业的心理,采取口头承诺、变相期满、拖延工时等手段侵害大学生生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人为损害了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三是就业市场中存在性别、学历、地域、年龄等就业歧视的现象,尽管政府三令五申严禁就业歧视,如教育部2013年下发的《关于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严禁就业歧视,保护毕业生合法权益,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15]但由于在人力资源交换的市场行为中,大学生这一卖方往往处于劣势地位,在一些公开或隐秘的就业歧视面前显得无可奈何。一些工程建设单位、设备制造企业“宁用武大郎,不要穆桂英”的思维定势深深地镶嵌在毕业生选用的过程中。
(四)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错位为潜入者提供契机
不可否定,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造就了千百万的建设者与接班人。但是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断裂脱节,似乎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这种事实造成了一批又一批的毕业生在与其他潜在进入者的竞争中不具有竞争力。我国高校首先在人才培养的理念上,不同层次的大学存在同质化倾向,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都存在较大程度的同质化,造成大学人才培养缺乏应有的特色和内涵,毕业生也缺乏核心竞争力。其次,人才培养的类别上,大学与市场人力资源的需求脱节断裂,人才培养类别、专业设置或盲目跟风,或偏离市场需求,缺乏必要的科学论证,对人才市场需求的发展、变化趋势缺乏调查研究和前瞻预测。部分专业毕业生供大于求,加剧了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结构的失衡。再次在人才培养环节中,一些高校重学科建设,轻教学投入,重学术研究,轻技能培养,致使培养的大学生普遍存在“有理论,无技能”的现象;此外,教学内容改革相对滞后,课程体系更新不够及时,前沿理论未能充实教学,实践技能培养欠缺,一些所谓的教学改革表面上如火如荼,实际上是教的未改,改的没教。致使本科毕业生的可雇佣性不足,“人才培养模式跟不上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导致大学生就业能力不高,就业竞争力薄弱。”[16]这种常态意味着中国高等教育将发生革命性调整,中国研究型大学将往职业型学校转型,如此一来,可供用人单位选择的需求人才将不断增多,就业中为潜在进入者提供了优良的培育土壤。
(五)大学生自身可雇佣性有待提升
大学生自身可雇佣能力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核心,是在其他能力同等条件下脱颖而出的关键。本科毕业生在自身方面存在着影响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因素,一是部分学生核心竞争力不强,可雇佣性不够,或专业知识不够扎实,知识体系不够健全,或专业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不强,或创新意识不够,或人际交往能力不足,情商不高,等等,自身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不能达到市场的要求。二是就业观念影响到自身的职业认同,传统的就业观依然根深蒂固,“不愿去基层、不愿去不发达地区、不愿去冷门行业、不愿干累活、追求高收入等传统思想在学生中依然普遍存在。”[17]这些想法客观上影响了自身对职业的认同,甚至错失了就业机会。三是盲目考研和创业的人数增加。一些大学生不能正确全面的评价自我,不能从自身的专业实际、兴趣爱好、能力特长出发,科学合理地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也不能根据就业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要出发,盲目考研或创业。
三、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战略机制
(一)就业市场合理控盘:优先、转变与保障
第一,实施就业优先战略。2014年我国经济增长7.4%,创1990年以来的新低,2015年我国经济增速目标为7%,较过去的一年下调0.5个百分点,是2004年以来最低的预期目标。这是党中央国务院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上行动力不足,调低增速目标的务实之举。经济增速放缓对就业的影响也将逐步显现,因此,靠经济的高速增长带动就业将面临困境和难度。在这样的经济发展态势下,要实现高质量就业就要确保政府实施就业优先战略,采取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就是要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更加注重选择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18]同时把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作为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
第二,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实现高质量就业,不能单纯依托经济的增长,也不能仅仅依靠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因此,提高就业质量,要转变发展方式,调整、转型和升级产业结构。要加快传统产业的升级转型,在产业的升级转型中,既要保证主体产业的有序更替,又要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转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区域间无缝对接的并行。要用技术创新改造传统产业,将科学技术要素融入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相互交融,并行发展”[19]。要形成生产经营性服务产业与制造行业的良性互动机制,为生产经营性服务产业发展提质创造良好的环境和环境;优化升级制造业的就业结构,使制造行业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革新,将行业发展侧重于技术研发和核心零部件的生产,将一些带有服务经营性环节的生产剥离为专业社会化的服务,以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还要加快区域间的产业转移,促进劳动力资源在区域间的合理流动。
第三,落实政策保障推动实现高质量就业。要全面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有关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切实把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要加强就业立法,以法律体系来强化就业保障,为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提供法律保障。要做到大学生就业工作有法可依,可以通过制定专门的本科毕业生就业法律法规,把大学生就业质量管理纳入法制的框架,在保证本科毕业生和雇主双方自愿选择的前提下,为实现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提供法律支撑。同时要明确政府对劳动力市场中影响高质量就业的诸如就业歧视等不“公平就业行为的监管职责和遭遇不公平待遇者的诉讼权利、程序和救济措施,营造公平就业的良好氛围和秩序”[20]。同时还要建立健全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援助救济制度。
(二)高校转变就业模式:强化、对接与服务
第一,强化质量意识,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深刻认识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和提升,对加强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意义。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大学要回归育人的本位,牢固树立人才质量观,狠抓人才培养质量,把人才培养置于各项工作的首位。要努力“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改革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的长效机制,健全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只有高质量的毕业生,才能有高质量的就业。
第二,对接市场需求,提高大学生可雇佣性。高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类别要对接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以行业和市场需求为先导,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实现专业与行业、产业链的无缝对接,使人才培养主动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要进一步明确学生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劳动技能、职业素质、责任感、团队协作意识以及敬业风险精神等与市场需求、单位需要相适应,不断增强毕业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大学生毕业生的可雇佣性,培养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
第三,突出分类指导,服务毕业生就业。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将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和就业指导课程贯穿大学生大学阶段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要突出分类指导,对不同专业、地域、群体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要分析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性质单位的人才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差异性。要努力推荐优秀毕业生向高端市场进驻,建立稳固的就业合作联盟。要建立高校之间就业信息公共平台,实现市场资源的共享和优化。
(三)提高大学生可雇佣性:提升、调整与规划
第一,具备真才实学,提升核心竞争力。毕业生要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素质和能力等核心竞争力;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高的综合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务实的工作态度、良好的交际能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要锤炼良好的道德品德修养,展示出敬业务实、踏实进取、热情尽责的精神面貌。要拓宽自身的知识面,结合自身的爱好、特点、兴趣和性格,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技能培训,打造属于自己具有独特气质的“个性名片”。
第二,调整就业心态,客观评价自我。在巿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是人力资源巿场的主体,拥有人力资源选择、分配的自主权利。大学生要充分认识到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市场的竞争性、多样性,从而调整好就业心态。要客观评价自我,挑选就业岗位时,要根据自身条件、能力和巿场用工需求情况,量体裁衣,量力而行。要客观评价自我,要以多元的就业观念为指导,树立主动竞争、服务基层、自主创业的新观念,积极面对就业门槛;把就业目光下移,到基层和中小城市去寻求发展机遇,实现自身价值,将就业的方向转移到劳动力需求最旺盛和最具有活力的领域和行业。
第三,合理规划未来,科学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要合理规划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和人生发展目标,做好自我未来设计和规划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国家就业政策和社会提供的资源与条件,了解当前社会需求,查找自身素质与岗位要求之间的差距,找准自身发展的方向和奋斗目标。要认清就业形势,主动进行职业规划,正确进行社会定位,做好自己的职业发展生涯规划,明确人生未来的奋斗目标,按照自己的条件和生涯发展规划找到合适的工作。
(四)高校、就业市场、毕业生三维联动:合作、定位和共力
第一,高校市场协同合作,共建双赢就业平台。要加强高校与就业市场的合作机制,从高校层面而言,应该加强与各方就业需求方的联系,建立相应的合作机制,制定符合社会发展的教学计划,鼓励并要求学生、教师进入企业进行实践工作,从市场层面而言,应当充分利用高校文化力量,促进就业需求方的发展,高校的科技力量、人才力量、研究力量一直还是就业市场未完全开发的处女地,开辟校企合作,共建就业平台是实现高校、市场双赢之策。
第二,就业市场和毕业生互补定位,保证就业岗位契合。就业市场和毕业生保持合理的双向流动是就业的最佳状态,就业市场在岗位设置应当加快与市场改革相一致的步伐,避免闲职、虚衔占岗,推进能力为先的用人机制,毕业生在大学期间应当做好科学的职业规划,夯实自身的职业技能,提升与岗位的契合度以及适应力,避免成为职场“菜鸟”或“空白人”。
第三,高校与学生聚焦共力,细化高质量就业目标。高校在对就业市场进行研究和预测的基础上应当改革传统就业教育,阶段化、专业化、专家化、多元化的进行针对性就业指导,遵循大学生思想发展规律以及学习特点,针对学生而言驱除想象化的就业观梦魇是当务之急,主动学习学校专业及就业知识,积极思考并反馈就业想法或困惑,破除高校象牙塔的壁垒。高校和学生聚焦共力才能在经济市场的浩荡潮流中推动高质量就业的巨轮直渡沧海。
[1][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4.
[2]程蹊,尹宁波.浅析农民工的就业质量与权益保护[J].农业经济,2003(11):37-38.
[3]刘素华.就业质量:内涵及其与就业数量的关系[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5(5):125- 128.
[4]范婧.国内外就业质量进展及评述[J].人力资源管理,2014(5):292-293.
[5]刘社建.深化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探讨[J].东南大学学报,2013(4):11-14.
[6]陈成文,周静雅.论就业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J].山东社会科学,2014(7):37-43.
[7]秦建国.本科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探析[J].改革与战略,2007(1):150-153.
[8]陈晨,朱志良,关洋.高质量就业标准建模分析与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3(10):70-73.
[9]党志平.高质量就业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质量提升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4(6):155-158.
[10]赵雷.本科生就业质量现状与改善对策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3(3):28-30.
[11]杨丽娜,林青.当前形势下如何推动实现本科生更高质量的就业[J].青年与社会,2014(1):242
[12]胡延.国际视角解读高质量就业[J].职业,2013(19):20-21.
[13]王阳.我国就业质量水平评价研究——兼析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政策导向[J].经济体制改革,2014(5):15-19.
[14]韩秉志.劳动力市场总体稳定,就业结构性问题显现[N]. 经济日报,2015-03-18
[15]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通知[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265/201 304/150998.html, [2013-04-16]/2015-04-28
[16]张令峰,吴辰华.推动高校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探析[J].科教文汇,2013(10):1-5.
[17]张路杨,冯万里.当代本科生高质量就业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6):111-113.
[18]北京东方资治文化传播中心,编.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M].北京:学习出版社,红旗出版社,2012.
[19]谭永生.向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转变[J].中国发展观察,2013(2):24-26.
[20]董琳.市场、政府和法治对就业公平保障之比较研究[J].法制与经济,2010(3):23-24.
Study of University and College Students' High Quality Employ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Five Forces Model
AIChu-jun,SONGXin
(Changsha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Changsha,Hunan410114,China)
In order to promote university students to realize high quality employment, it is necessary to determine the connotation of employment quality. Using Michael Porter's Five Forces Model for structural analysis of high quality for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will help to grasp the factors affecting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quality. To achieve high quality employment, job market,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graduates must build three-dimensional linkage:the government and market must adopt priority strategy,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 of development,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lated polici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ust strengthen the quality consciousness, dock the market demand, highlight the classified guidance while students need improve their core competitiveness, adjust the mentality, plan for their career.
Porter's Five Forces Model; college students;high quality employment
2015-04-15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 年度大中专学生就业创业研究专项课题(XJK014AJC006)
艾楚君(1976-),男,湖南平江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宋 新(1990-),女,湖南湘潭人,助教,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G647.38
A
1672-934X(2015)04-0135-07
10.16573/j.cnki.1672-934x.2015.04.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