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隆阳区贫困山区实现农民收入倍增的几点思考
2015-03-27杨文新
杨文新
摘 要:在“十八大”报告中,中央首次提出“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十八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作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决策,这一战略决策从理论上彻底解决了农民种什么可以实现效益最大化问题。究竟怎样实现隆阳区贫困山区农民收入倍增,当务之急是要从“基础设施,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科技培训,发挥市场作用”等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贫困山区;种植结构;收入倍增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6-0029-02
自古以来,几乎“山”和“贫穷”就是一对孪生兄弟,2012年12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新闻发布会,《纲要》第10条明确指出:国家将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燕山—太行山区、吕梁山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等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扶贫攻坚主战场,其中,保山市隆阳区就位于“滇西边境山区”,在当地生产实践中,隆阳区又有进一步在辖区内划分为“坝区”和“山区”,隆阳区的山区聚山区、民族、贫困为一体,不仅贫困面大,而且贫困程度深,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提出关于隆阳区贫困山区实现农民收入倍增的四条对策,供领导在生产实践中参考。
一、隆阳区基本情况
云南西部边陲的隆阳区坐落在横断山南段,东经98度43分至99度26分,北纬24度46分至25度38分,东北边隔澜沧江与大理州相望,南边和保山市的施甸、龙陵县相连,西边以高黎贡山脊与腾冲县为界,北边顺怒江而上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毗邻。保山城系隆阳区政府所在地,位于320国道、大保高速公路旁,城区距昆明400多公里,离中缅边界200多公里。全境东西最宽78公里,南北最长96公里,总面积5 011平方公里,目前,人口总数达94万。全区有27个民族,属于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方。其中汉、彝、白、傈僳、苗、回、满、德昂、佤、纳西、壮等13个为世居民族。
全区年平均降水量1 205毫米,其中高黎贡山顶部年降水3 500毫米,潞江坝约700毫米,保山坝约1 000毫米,北部山区瓦窑、瓦马、汶上等地1 000~1 500毫米。
截至2013年底,隆阳区辖两个街道、6个镇、6个乡、 4个民族乡,其中,坝区乡镇(街道)10个,山区乡8个,在全区5 011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中,坝区2 640平方公里、占52.7%,山区2 371平方公里、占47.3%;总耕地64.9万亩,其中,坝区37.6万亩、占57.9%,山区27.3万亩、占42.1%。2013年全区粮食平均单产479千克,其中、坝区平均517千克、山区440千克,在山区乡中的瓦马乡、水寨乡两个乡2013年粮食平均单产分别为423千克和308千克;2013年全区人均粮食518千克,其中,坝区688千克、山区775千克,2013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7 214元,其中,坝区7 997.15元、山区6 499.26元,在山区乡中的瓦马乡、水寨乡两个乡分别为6 479.86元 、4 845.34元。
二、隆阳区贫困山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贫困山区交通及农业基础设施差。很多山区乡(镇)都是交通闭塞,物流、信息流滞后,流动人口较少,导致了流通市场不活跃,乡村居民消费水平低,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偏低。
农业基础设施差,投资建设力度不够,农业生产条件差。农业主要是靠天吃饭,在风调雨顺的年份里农民的收入要好一些。反之,则要差一些。如隆阳区瓦马乡就是一个典型的贫困山区乡,全乡25 500多人,分布在307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是集山高坡陡、交通闭塞、农业基础设施差于一身的贫困山区乡。
二是贫困山区产业结构单一,农民纯收入低。在山区乡(镇)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是全部经济的主体,也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第二产业工业在这些地方基本上是空白区,第三产业商业的发展也受到第一、第二产业的制约,市场活跃程度低。如隆阳区瓦马乡农业产业结构就比较单一,在现有的产业中,主要是以粮食生产为主。大春是玉米,小春是麦子,一年四季往返轮回。经济作物较少,零零星星有一点,也不成规模,经济效益较差。2013年隆阳区农民人均纯收入7 214元,其中,坝区7 997.15元、山区6 499.26元。
三是贫困山区农业科技适用技术缺乏,种植技术落后。现在仍然沿袭着多年来的人挖、牛耕广种薄收的粗放式经营模式。适用的农业科学技术缺乏。例如,在有些地方种粮食就像大家形容的一样“虽然种了几山坡,但是只收几箩箩”,又如,甘蔗种植不能按照技术要求规范种植,而是采用只要种下去就不讲究效果的方法,在种植过程中,有的开槽深度不够,株行距疏密不均等现象普遍存在。
四是发展农业的观念落后,信心不足。几千年的农业生产历史,演义了一代又一代农民的沧桑历史变革。从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发展到今天的农业产业化。农业生产发展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的进步,促进了农业生产由原来的只求数量用于解决人们温饱的最低要求,向既要有数量又要有质量,注重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产业化方式转变。贫困山区的农民在思想观念上还处在较落后的封闭阶段,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意识淡薄,对新型农业产业的观念落后。与内地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仍然停留在传统方式、习惯性的粗放经营模式上。另外是发展农业的信心不足,都认为搞农业生产是不得已而为之,盘田种地只能维持简单的生计。靠搞农业生产是不可能发家致富的。信心不足,人们积极探索发展农业生产的方法较少。导致出现了收入偏低的必然结果。
三、隆阳区贫困山区实现农民收入倍增的四条对策
一是增加投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贫困山区乡(镇)需要改善的基础设施较多,而现在财力有限,投入的资金不足。笔者认为只有抓住公路建设和水利建设两个重点进行投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山区的脱贫致富问题。在交通上要做到村村通公路,以物流推动经济的全面发展。改善了交通条件,要发展经济作支撑,山区乡(镇)发展经济的着力点还是在农业。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只有改善了水利条件,改变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现状,才有可能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二是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措施来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结合各地自然气候特点因地制宜的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贫困山区往往在这方面是最薄弱的环节。一方面是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认识不足,引导农民如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法少,路子窄;另一方面没有经济实体(龙头企业)的支撑,农业产品难于实现从自然产品转化成商品。针对存在的问题,要注重做好两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大工作力度积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使贫困山区的农民认识市场,做市场经济的参与者和受益者;第二,努力创造条件,组织创建农业经济合作社,通过合作经济组织这一形式,把农民的生产、销售有机的结合起来。使贫困山区的农业产业按照市场要求,做到产品有规模,经济效益有提高,结构调整适应市场要求有序进行。
三是应用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生产力。贫困山区农业生产最缺乏的是先进的农业科学适用技术。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大对这方面的投入,要充分调动科技、农业部门的积极性,在优良品种引进推广,栽培技术的培训上下工夫,从田间地头最需要的基础工作抓起。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种植管理的传统模式和习惯性耕作方式,尽而走上科学规范的生产经营方式。例如,位于隆阳区西北部山区的杨柳白族彝族乡、瓦房彝族苗族乡、瓦马彝族白族乡是一个贫困人口集中分布的少数民族地区,这3个乡被人们称为“西山片”,是隆阳区乃至整个保山市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区域,“西山片”长久以来成了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区委、区政府2005年在“西山片”实施“3+2”扶贫攻坚战略(3是指“包谷+生猪+核桃”;2是指“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仅从玉米生产方面看,2005—2009年实施五年累计推广玉米新品种和新技术48.3644万亩、平均单产达到507.6千克,比未实施“3+2”战略前的2004年单产312.9千克增194.7千克,增62.2%。
四是充分发挥协会的作用,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有了好的产品,必须有好的销售渠道和市场价格,农民才会有好的经济效益。这就需要有一个组织(企业)在其中一头联系着农民,一头联系着市场,把农民的产品用市场这个无形的桥梁变成商品,从而实现农民收入的增加。在目前农村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采用组建农民协会的方式来运作,最有效果。这种方式农民容易接受,他具有投资小经营方式灵活,农民参与程度高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