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发展对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影响

2015-03-27刘伟刚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管理制度教材课程

刘伟刚

(沈阳工程学院 管理学院,沈阳 110136)

教学管理工作是高校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广大教师学生的工作、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工作。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已经深刻地影响了社会的整体发展,即使是在所谓象牙塔深处的高等教育也不能例外。任何一种管理方式方法,都是某个时间段、某个特定形势下的产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变化,现有的各项制度必然需要作出调整和修订,以适应新的形势,教学管理制度也不例外。随着互联网的影响深入到教学课堂上,深入到课后作业布置,教学内容准备,教学方法调整等方面,现有的教学管理制度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高校教学工作的发展和创新。本文将从教学管理制度的构成、教学管理制度在互联网环境下的不适应之处以及教学管理制度应当如何调整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阐述。

一、教学管理制度的构成

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教学管理制度通常可以分为五个组成部分:教学建设制度、教学运行制度、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和教材建设制度。教学建设制度是从最宏观的角度,考虑专业建设问题、课程建设问题以及这两者与学科建设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关系问题。教学运行制度是从培养方案运行的角度来落实学分制、课堂教学相关规定、考试考核方式等内容。教学质量管理制度是从教师本身和教学管理者角度出发,研究如何监控教学质量、如何保证考试考核公平。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是从实习、实验、毕业论文等角度出发,研究如何保证它们正常运行的制度。教材建设管理是针对教材的编写和使用,确定相应的规则,以保证教学使用教材得当的制度。

二、传统教学管理制度在互联网环境下的不适应之处

1.教学建设制度方面的不适应之处集中体现在课程建设方面。现有的课程建设基本是静态的,具体体现为教学大纲、教案、PPT、辅导题目等内容,其使用方式是通过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听讲的角色。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教师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来源,相反地,任何一名教师的信息量都远远不能和互联网相比,这使得学生如果有合适的方法,完全可以在很多问题上有独到的见解。这种客观形势要求课程不再是静态的课程,而应该是动态的,可以交互的,允许学生充分讨论的课程,而在这方面,各个高等院校都还明显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而且举步维艰,这明显不适应互联网时代对课程的要求,已经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了抑制,教师的授课效果有所削弱。

2.教学运行制度的不适应之处表现为对课堂教学的管理方面。目前中国高校的课堂教学管理基本是吸收了西方高校的教学管理方式,非常强调各种资料、文件的完善性,非常强调过程的完善性。而教师和学生又是生活在东方,从小深受东方哲学思想的影响,东方哲学对于教育方面更看重结果,不重过程,这导致了东西方两种思维方式在课堂教学方面的不协调。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情况下,信息高速膨胀,事实上对于很多课程而言,学生本身已经具有一定了解。传统的流水线加工式的课堂教学已经越来越不适合学生们的口味,而针对学生个性化的因材施教却又受制于各种规范和制度使得教师的创造力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压抑。课堂授课是一项非常耗费体力和脑力的活动,巨大的时间精力投入要求使得产生非常完备的课程体系比较艰难,而局部性的小改进又不符合管理制度,这使得教师处于宁可按部就班,宁可安于现状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效果产生了不利影响。

3.质量管理制度方面的不适用之处体现在各种教学事故的认定和处理方面。互联网时代要求教师和学生要平起平坐,互相研讨,而目前各高校仍然生硬地照搬各种教学事故认定办法,这不利于课堂上形成自由平等的协商式教学氛围,容易使教师陷入上行下效的生硬管理学生的老方式方法中,从而容易压制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4.实践教学管理方面的不适应之处体现在实验设备方面。尽管各高等院校都已经建设了很多的计算机机房,互联网已经分布在校园内很多场所,但受制于教学经费等因素,硬件方面的投入仍然在很多学校不够令人满意。具体表现在计算机数量、多媒体教室数量、网络带宽、无线网络、精品数字教学资源等硬件资源仍然不足以满足互联网时代的要求。另一方面,在软件方面,能够真正满足信息化时代要求的实验软件非常少。互联网时代要求软件应该具有交互性、开源性和兼容性,而目前用于教学实验用的软件几乎无法同时满足这些要求。

5.在教材建设方面,目前比较严峻的问题是教材的内容比较滞后,理论不够鲜活,观点比较片面。应该说,在这方面,理工科教材受到的影响要比文史社科类受到的影响小。其原因是因为自然科学的发展速度相较于社会科学而言,是变化缓慢的。自然科学教材的内容更新也不可能像社科文史教材的更新速度那样快。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使得信息源过多,信息更新速度过快,教材的编写者在编写教材的时候,内容本身就已经落后了,等到教学环节使用的时候,内容更加落后。另外,现有教材完全是本着教师讲授角度来编写,完全没有从学生理解、吸收角度去编写教材,这对教师在课堂上使用讲授法以外的教学方法带来了难度。

三、互联网环境下对教学管理制度调整的建议

1.课程建设方面,应在制度层面鼓励教学资料的电子化,共享化。鼓励某些互联网应用方式能够和现有的课程进行全面或部分地对接。在具体的课程上,不要求全责备,可以鼓励教师和学生一点儿一点儿探索,靠时间来积累互联网环境下的课程建设。互联网环境下的课程最大的特点应该是允许教师和学生之间交互,允许教师学生和互联网进行交互,并且能够将互联网上的知识有效纳入课程各种资料的准备、使用之中,这些都是非常复杂的过程,可以考虑从政府层面积极引导相关企业开发类似教学平台,以满足飞速变化的世界对课程建设的新要求。

2.应从政府教学管理部门和学校教学管理部门两级自上而下地从制度方面和其他各项相关工作、如评估活动等方面为教学创新工作松绑,允许和鼓励不全面、不完善、不成系统甚至是未必正确的教学创新工作。适应互联网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绝不是某一个人、某几个人能够一蹴而就完成的,这需要一个长期的从量变到质变的不断积累的过程。在指导思想上,应该吸收传统东方哲学思想的精华,不完全依赖西方的教学管理方式,努力在两者之间寻求能够让教师和学生满意的平衡点。

3.应把计划体制下那种生硬的管理方式改变为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把居高临下的管理方式调整为引导、协商式的管理方式。这是一种互联网思维,这种管理思维可以影响教师的思考问题方式,可以释放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更加宽松自由地对待学生,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学习,从而实现有条件的因材施教。

4.应进一步加大信息化硬件和软件的投入。在投入过程中,应尽量向公共资源倾斜,如公共网络、公共平台等,对某些个别课程和个别专业使用的软硬件要谨慎投入,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的资金浪费。应该在公务资源的基础上,加强标准化建设。通过标准化,使各信息数字资源能够有良好的共享性和可编辑性,能够顺利调用外界互联网上的资料,并转化成自身内部的教学实验内容。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从国家层面、省教育管理部门层面和高校层面自上而下地全面协作,统一规划,保证资金和人员,才能顺利完成。与前几项建议一样,这同样也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工作,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需要有耐心和恒心,看清信息化的趋势已经不可阻挡,努力改变去适应新形势,才会更好地发展。

5.教材建设方面,应该鼓励电子版教材使用,允许数字设备上课堂。学生携带笔记本、电脑等数字设备上课堂,可以使用教师的电子版教材,可以方便调用网络上的丰富内容以弥补传统教材容量的不足,而且可以避免某些陈旧的知识和理论,避免陷入枯燥的教师讲,学生不爱听,老师不爱讲的恶性循环怪圈之中。最为传统的纸质教材,可以作为电子版教材的补充,只阐述那些最必要的理论和公式,计算等内容,对于那些时代性强、更新速度快的内容则完全交给电子教材和互联网的结合去解决,这样非常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提高,也将使教师可以使用的教学方法得以明显增加,有利于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教学要求。

[1]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组.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调研与战略研究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管理制度教材课程
教材精读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教材精读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