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企业性质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实证分析

2015-03-27张丹丹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数据包络分析

张丹丹

摘 要:将不同性质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作为生产决策单元,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不同企业性质的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效率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各性质的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是不同的,有的处于生产前沿面,有的则偏差很远。

关键词:企业性质;技术创新效率;数据包络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6-0010-02

引言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006年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1]。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体是企业,所以企业创新是提高国家创新力的关键。企业的创新中技术创新是核心,技术创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手段,因而,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要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效率是衡量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指标,工业企业的发展是中国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所以研究中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问题十分有意义。现有的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创新和行业创新领域,以区域创新领域的研究为主,对不同企业性质的技术创新效率的研究较少,所以研究不同企业性质的技术创新效率对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分析不同企业性质的创新现状,深化企业改革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可以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一、文献综述

1912年,美国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A.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理论”,他认为,所谓“创新”就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之中,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其目的是为了获取潜在的利润[2]。1972年,Afriat首次提出了技术创新效率的概念[3],技术创新效率是指研发创新活动的技术效率。目前,国内外学者在研究技术创新效率时主要采用的效率测度方法有两种:一是Charnes和Cooper等(1978)提出的非参数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4],二是Aigner等(1977)共同提出的参数方法——随机前沿函数法(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5]。现有文献中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进行研究的有池仁勇(2003)测算了浙江省大、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6],许敏等(2012)通过对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值的比较,探讨了区域技术效率差异[7]。郑坚(2008)分析了中国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8]。俞立平(2007)分析了企业性质与创新效率的关系[9]。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量。

二、技术创新评价效率评价分析

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由于技术创新过程的复杂性,国内外对技术创新效率的评价仍没有一个标准的指标体系,而科学合理的选择投入和产出指标对有效地使用DEA模型十分重要[10]。本文根据企业数据的科学性、可比性、完备性、可获得性等原则,选取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指标。

技术创新投入指标包括人力投入和资金投入。人力投入指标为R&D全时当量,资金投入指标为R&D经费内部支出和其他R&D经费支出。

技术创新产出指标包括经济产出和知识产出。经济产出可以用新产品产值作为衡量指标,知识产出的衡量指标为申请发明专利数。

2.数据收集及运算结果

本文以不同性质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为决策单元,所有数据均来自《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因为技术创新活动的投入和产出之间具有一定的时滞性,本文取时滞期为二年。投入指标为2008年数据,产出指标为2010年数据,其中2008年R&D全时当量数据无法获取,故取2007年和2009年的平均数代替。

采用DEAP2.1软件对数据进行DEA分析,参数设置为投入主导型,结果(如下页表1所示)。

纯技术效率是指DMU在规模一定的情况下,由于管理或技术等因素而影响的技术创新效率,从下页表1可以看出,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国有联营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和其他企业均达到了纯技术有效,其余企业除了国有企业外纯技术效率也较高。

规模效率指由于企业的规模因素影响的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表1中除其他企业外,各性质的企业的规模效率均较高,其中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达到了规模有效。

技术效率是对DMU的技术创新效率的综合评价,是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的综合,在数值上表现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乘积。技术效率等于1时为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即为DEA有效。DEA有效的企业有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国有企业、国有独资企业和其他企业的技术效率较低。

规模报酬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技术创新的投入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技术创新产出的变化,其变化可分为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递减、规模报酬不变。表1中大多数性质的企业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4个DEA有效的企业处于规模报酬不变阶段,说明这些企业的技术创新的投入及产出规模达到最优。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06,(2):3-9.

[2] 雷家骕,洪军.技术创新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6-8.

[3] Afriat S.N.,1972,Efficiency Estimation of Production Function [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13,568-598.

[4] Charnea A.,Cooper W.W.,Rhodes E.,1978,Mea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Decision Making Units [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Research,2,429-444.

[5] Aiger D.J.,Lovell C.A.K.,Schmidt P.,1977,Formulation and Estimation of 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Models [J],Journalof Econometrics,6,21-37.

[6] 池仁勇.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6):105-108.

[7] 许敏,谢玲玲.基于DEA的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2,(3):74-76.

[8] 郑坚.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的改进DEA方法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9] 俞立平.企业性质与创新效率——基于国家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5):108-115.

[10] 付野,张广胜,田慧勇.基于DEA的农业科技龙头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以辽宁省为例[J].社会科学辑刊,2011,(1):133-137.

[责任编辑 刘娇娇]

猜你喜欢

数据包络分析
长株潭地区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办学效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