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财政支出的行业收入差距研究
2015-03-26□文/梁霄吴越王斌
□文/梁 霄 吴 越 王 斌
(1.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2.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保定分行 河北·保定)
一、引言
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是收入分配领域的突出问题。影响行业收入差距的因素众多,笔者选取财政支出作为主要研究变量。在西方国家,调节收入差距主要依靠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制和转移支付。而我国当前贫富差距扩大反映的正是政府财税政策和福利政策改革的滞后。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以间接税为主,个人所得税调节力度弱。加之我国特殊国情和不完善的市场制度,政府对国民经济运行有巨大的影响,在社会和经济健康发展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入分析财政支出对于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有助于更清晰地认识财政对于促进居民收入公平的作用,
二、行业收入差距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依然延续之前的平均主义,各行业收入差距并不大。随着改革的推进,经济快速发展,各行业工资出现了较为同步的大幅增长,收入差距并没有扩大。而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在工资分配上更加注重效率而忽视公平,导致各行业工资增长幅度相去甚远,收入差距呈现逐步扩大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电力、采矿、房地产、金融、科技先后成为最高收入行业。其中金融业最近连续十年一直是各行业中平均收入最高的。而最低收入行业只有两个:服务业和农林牧渔业。自20 世纪80年代开始,农林牧渔业的平均收入一直是各行业中最低的。
行业间收入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对比中:一是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之间。金融业、科技业以及电力行业垄断程度较高,职工收入也较高。而农业、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近似于完全竞争市场,行业整体收入水平较低;二是高层次行业与低层次传统行业之间。金融、科技以及信息产业作为新兴的第三产业,处于较高的产业层次,相比于传统的工农业,具有更好的发展活力;三是知识密集型行业与劳动密集型行业之间。金融业、科技行业、文教业对于劳动力素质要求较高,高素质的劳动力带来产值高速增加,因而给予的工资待遇也较好。而农林牧渔业、制造业多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效率较低,工资收入也较低。
三、以行业收入变动为视角计量分析
本文通过研究财政支出对于行业收入变动的影响,来推导出财政支出对于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针对影响行业收入差距的因素,很多学者进行了专门的分析研究。笔者综合众多文献资料的观点,在财政支出之外,还选取了6 个因素作为解释变量,一共七个解释变量:财政支出、行业垄断程度、人力资本水平、行业开放水平、行业资本构成、行业层次水平、生产效率等。本文以1994~2010年为时间序列,用14 个行业作为横截面采集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模型如下:
其中,Y 表示该行业收入与全社会平均收入的比值,G 表示对应行业的财政支出,mon 表示行业垄断程度,edu 表示人力资本水平,open 表示行业开放程度,K 表示行业资本构成,lev表示行业层次水平,eff 表示生产效率。
对于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可以采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两种。经过Hausman 检验,拒绝原假设,因此此模型适用于固定效应模型。然后对模型进行异方差和自相关检验,结果发现面板数据存在异方差、序列相关和截面相关。因此,选用广义最小二乘法(GLS)。(表1)
表1 GLS 模型检验结果
从表4.3 中可以看出,财政支出、垄断程度、人力资本水平、生产效率与行业收入正相关,行业开放水平、行业资本构成和产业层次水平与行业收入呈负相关。方程(1)变为:
财政支出每变化1%,行业收入上升0.147%。财政支出对于不同行业的支持力度不同,从而引起的各行业收入变动也就不同。如果政府投入在某个行业的财政支出大幅度增加,则该行业的收入上升较多。如果政府在某行业的财政投入较少,则该行业收入上升较慢。不同行业的收入上升速度存在差异,则行业收入差距会逐渐拉大。从方程2 中可以看出,人力资本水平、生产效率和财政支出是引起行业收入变动的主要因素。人力资本水平影响最大,生产效率其次,第三重要因素是财政支出。这一结论与之前的行业收入差距理论研究基本相符。但是许多学者认为垄断程度是影响行业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而在本文的结果中,垄断程度的影响并不大,主要是由于我国的高收入行业一般为高垄断程度的行业,但是高垄断程度的行业并不一定有着高收入,例如采矿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医疗卫生教育事业等。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垄断程度对于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
四、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第一,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各行业收入都呈现出增长趋势。但是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总体上不断扩大。最高行业收入与最低行业收入比不断扩大,泰尔指数也不断提高。仅在改革开放初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市场活力得到空前激发,生产力迅速提高,各行业收入差距出现了短暂的减小。随后行业收入与国民收入一道逐渐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
第二,最高收入行业和最低收入行业变动较少,近年来一直是金融业和农林牧渔业占据收入的两极。此外,第三次产业、第二次产业、第一次产业的收入依次递减。电力、采矿、房地产、金融、科技都曾经先后成为最高收入行业。最近十年来都是金融业收入最高。金融业在我国是重要的服务型行业。目前我国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分配机制因素或垄断因素的影响,金融业在融资再融资、国家产业政策扶持等方面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但其给股东的现金分红回报却没有相应的跟上,而收入分配的高涨却向其高管、职工收入偏离。
第三,财政对于行业收入差距存在着显著影响。财政支出每变化1%,行业收入就会上升0.147%。如果政府投入在某个行业的财政支出大幅度增加,则该行业的收入上升较多。如果政府在某行业的财政投入较少,则该行业收入上升较慢。不同行业的收入上升速度存在差异,则行业收入差距会逐渐拉大。政府公共支出既能够通过财政资金、政策直接影响行业发展,也可以通过影响配套设施完善状况、垄断程度、人力资本水平等因素来间接对行业收入差距发生作用。因此国家财政对于不同行业的支持力度不同,会导致行业收入增长幅度不同,从而加剧行业收入差距。
(二)政策建议
第一,调整优化政府支出结构,完善预算支出管理制度。政府应该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政府预算投资政策取向,逐步减少对于垄断行业的资金支持力度,着力强化科技、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代表社会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社会公公公性开支。切实改善公共服务供给。
第二,将财政支出向农业领域倾斜,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支持力度。要重视农业和农村发展,扩大农民增收途径。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最好、最便利的条件。努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鼓励农业生产的投资多元化。
第三,建立行业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发挥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对各项优惠政策进行调整,对部分有失公平或者已经完成特殊使命的政策应该及时取消。同时,应该严格执行并改进税收制度,尽量避免或减少各行业因对生产要素占有的初始不平等而造成的不公平竞争和收入差距。
第四,推进垄断行业改革,规范国有企业分配机制。切实放松铁路、电信、电力等基础产业和金融等服务业以及部分城市公共事业的管制,通过市场竞争来改善供给和提高效率,有效缩小垄断行业与其他行业就业人员不合理的收入差距。对于确实关系国计民生的垄断或者自然垄断行业,要加快建立合理的定价机制和收益分配原则,避免获取垄断高价。
第五,要缩小行业收入差距,最根本的要从行业内部着手。要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创新和综合竞争能力,加大教育和科技投入,特别要重点支持高级技工培养和高端科研工作。随着我国廉价劳动力优势的逐步丧失,劳动密集型产业要逐步过渡到更高层次。劳动力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的提升既有利于产业长期发展,又能够保证劳动力获得更高的收入。
[1]张余文.中国行业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8.
[2]朱世宏.目前我国行业间职工工资收入差距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1998.5.
[3]黄泰岩,王检贵.居民收入差距测量指标体系的选择[J].当代经济研究,2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