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大陆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的特定语境与方法论探讨

2015-03-26杨克青

关键词:方法论女性主义大陆

杨克青

(华南理工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1)



中国大陆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的特定语境与方法论探讨

杨克青

(华南理工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1)

梳理了当前中国大陆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中使用经验研究方法的若干特征,认为该领域的研究缺乏对方法论体系的探讨,无法更好地推进研究向前发展。对当前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的特定语境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阐释中国女性主义思潮发展的特点与文化的反思、信息技术与新媒体平台的发展、社会转型的多元复杂现象的基础上,提出需要发展相应的中层理论以解决经验研究与宏大叙事之间的矛盾,建立适应本土研究需要的方法论体系,使中国大陆的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继续推向前进。

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语境;中层理论;方法论体系

在中国大陆进行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必须扎根于中国社会的现实状况,结合信息时代技术快速更新带来的传播新现象,根据中国大陆女性主义思潮发展的特点建立一套适合于本土研究现实特点的方法论体系。

一、目前国内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的方法特征

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之后,中国大陆的女性主义研究经历近20年的发展,进入一个经验研究的兴盛时代。2004年6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是新阶段女性主义研究的典范,该书呈现了16位学者对女大学生就业、保姆的生存状况、流动女性的安全健康、贫困地区妇女生殖健康、家庭暴力、性骚扰、网络中女性的性别重构空间、女性写作等若干经验研究的结果。这些研究从跨学科的角度对特定历史时期中国妇女的生活世界、精神世界进行了描述和性别分析,充分展现了不同女性群体鲜活的生命体验。该书结合使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可谓以经验研究为基础的跨学科性别研究的一次成功实践。该书主编孟宪范在该书中将经济社会学“弱嵌入性”引入女性研究,并提出用“中层理论”指导经验研究,进行了方法论体系的探讨。

与社会学界的研究相比,传播学界的研究在方法的认识上则存在简单化的倾向,在分析维度上较为单一。中国大陆的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的兴起直接受到第四届联合国世界妇女大会的影响,在研究兴起的头十年间,媒介内容的性别分析、传播业中的女性、有关妇女媒介/栏目的研究、行动者研究、受众/效果研究等是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的主要内容类别*参见卜卫等学者有关中国大陆媒介与性别研究的研究。。这些研究虽然也采用了经验研究的方法,但在方法的使用上还存在简单化的倾向,“如用定质研究或意识形态分析方法等否定定量方法, 简单地将科学的方法等同于男性的方法, 因此得出结论说这种方法应该被废弃。”(卜卫,2005:86)尽管这种简单化的倾向随着更多研究的深化已经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善,但是非此即彼的倾向仍然存在,有的研究者甚至存在对某些方法的偏见,没有意识到方法的使用不当也会影响研究的质量。中国大陆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在运用方法体系进行理论框架与研究材料的结合分析上基本呈现以下几个特征:

(一)仅将“女性主义”当成研究视野,忽略构建方法论体系

多萝西·史密斯在她所提倡的女性社会学研究中,将女性社会学定义为一种“为女性的社会学”,她所指的“为女性”,就是指超越权力统治关系的基于女性立场的理解社会和社会关系的思维模式。强调女性研究的基点是女性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强调以女性的经验来探讨问题,否定了传统社会学以男权及其话语作为结构化的抽象知识模式[1]。从这个角度上讲,女性主义研究并不仅仅是一种研究视野,基于女性经验的话语体系实则是一种方法论体系,这种方法论可为我们提供一种新的认识范式。目前中国大陆的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有关这方面的探讨仍然不足,也没有意识到女性主义方法论的普适性,在方法论的探讨和方法体系的运用上仍然比较粗浅。女性主义视角从根本上讲属于一种规划性认同视角,属于一种从根本层次上去转化人类的关系的研究取向[2],其主旨在于突破父权制度下发展起来的文化局限,因此,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的研究路径势必属于跨学科范畴,基于女性主义的视角要求相关研究的分析具有更开阔的思路及社会文化成因分析视角。目前大陆地区的相关研究呈现了跨学科的特征,但这种特征在研究路径上的贡献还未得到明显成效。

(二)重方法技巧而轻方法论探讨

中国大陆的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在研究方法的使用上并不单一,内容分析、定量调查、深度访谈等等量化和质化的研究手段都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的研究大多忽略了女性研究本身的跨学科性。跨学科性是女性研究一个重要的特点,相比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社会学领域的女性研究则非常注重方法论的探讨。在社会学领域,女性研究不仅被视为一种研究视角,女性研究中注重女性生命体验,认为这种经验本身就是对男权文化为中心的主流文化的冲击,强调质化研究,主张采用常人方法论等等,同时也进行了女性主义方法论在普适性上的探讨(严静,2013:84-86)。相比社会学领域的研究,传播学和新闻学研究领域的性别研究更注重方法使用的技巧,而鲜有方法论上的思辨分析。

(三)缺乏本土理论框架支撑,无法建立科学的方法论体系

“方法论是关于研究的操作化以及理论和分析开展的具体安排,即基本的理论框架如何在一个学科中加以应用。”(严静,2013:84)中国大陆的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鲜有方法论上的探讨,实际上也和理论探讨不足有关。目前中国的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并没有本土的理论框架进行支撑,而多数是借用西方的理论进行套用。这些理论往往借用西方女性主义流派中的一些现成的理论和观点,如用“他者”、“反抗”等等话语去进行分析,用“阶层”、“社会性别”等理论框架去进行阐释。然而,西方理论的套用却不一定能和中国的女性经验相契合。由于理论探讨的薄弱,有些研究存在对社会现象洞察不足的缺点,因此多数研究仅仅停留于方法技巧上的谈论,甚至是为了迎合主流而多采用经验研究。中国大陆的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更强调对经验研究的重视,而出现理论探讨不足的情况。

(四)社会性别概念成为主要的分析方法

社会性别理论是西方女性主义研究的核心概念,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自1970年代以来已随西方女权运动的发起而成为西方传播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在西方现存学科课程设计中,“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已经制度化地进入新闻传播类院校的具有深度理论的课程之中[3]。从1995年至今,中国大陆有关媒介与社会性别的研究成果甚多,也有不少知名的学者发起了一些具有里程碑式的研究。比如陈崇山、卜卫、刘伯红等学者因较早介入该领域而受到肯定;戴锦华有关电影媒介与女性形象的分析成为影视分析领域的经典,曹晋在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评述上见解独到,但这些研究都没有突破跨学科的范畴。大陆地区目前也存在一些从文艺学和社会学角度介入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的研究视角,但这些研究多为学生论文,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都难以成为典范。由于没有本土理论框架的缺失,这些研究通常只着重于社会性别概念的分析与探讨,并没有进行女性主义方法论层面上的探讨,在研究深度上有较大的局限性。

二、当前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的特定语境

(一)未竞的现代化——文化的反思

西方女性主义研究的发展与女权运动紧密结合在一起,中国大陆地区的女性主义研究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向的关系更为密切。经过太平天国运动、戊戌维新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历练,中国“男女平等”思想逐渐形成、不断深化并被积极地践行[4]。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女性主义话语与行动的主题无不与消除传统文化中对女性的禁锢相关联。五四时期的女权运动涉及开放女禁、婚姻自由等等涉及女性经济、教育、婚姻等方面的议题,同时也与救国存亡、文化现代化的命题紧扣在一起。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更加重视以立法的形式确立和保障女性的社会地位和权利,形成了以宪法为根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为主体,包括国家各种单行法律、地方性法规和政府各部门行政法规在内的一整套保护女性权益促进男女平等事业的法律体系。1949年之后,新中国的成立,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设计保障了男女平等的社会机制,比如同工同酬、平等就业等等,新中国成立之后甚至在文化上也刻意营造男女平等、男女无差别的“铁娘子”文化现象。但是,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政治因素对社会生活的干预减少,当下中国女性发展问题叠出。法律上的平等不等于事实上的平等;女性社会参与的“被边缘化”;社会参与之后的角色冲突与困惑;女性的主体意识已经觉醒,但女性“自觉自为”的发展尚需时日[4]。笔者认为当前社会现象中的男女不平等文化的根源之一就在于文化惯性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既存在儒家的“男尊女卑论”、也存在法家的“女性工具论”和道家正统派的“色、性欲观”[5], 除了社会经济结构变革中所引发的问题之外,文化观念的滞后和落后的文化惯性的影响不可忽视,文化的反思也应该成为当前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中需要重视的分析因素。媒介中的女性刻板印象、色情信息泛滥等等现象实际上都有着深层的文化结构原因。一些研究指出,中国的女权主义运动在20世纪兴起之初就已经充斥了“两性的共谋与冲突”[6]的色彩,笔者则认为,在中国大陆进行女性主义研究,必须在方法论上重视对于文化的反思,因为我们的研究实际上仍然处于一个文化的现代化转化的语境中,这条转化之路仍在未竞之时,采用文化反思的范式进行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也是中国女性主义研究的一个本土化阐释。

(二)技术的迷思——新技术与媒体形式

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女性主义思想发生了新的转向,其中的一个流派——赛伯女性主义( cyberfeminism)因与当代信息科技、国际互联网以及新媒体艺术具备广泛联系而显得格外引人瞩目[7]。赛伯女性主义理论对网络新媒体的出现持过分乐观的态度,主张技术完全可以为不同性别服务, 认为技术的进步对男权文化制度提出挑战,并提供了超越与颠覆性别的可能。2005年以后,我国的一些研究也对博客这种网络传播形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认为博客的传播可以成为女性主义传播的新基地(项国雄、曾晓虹,2005:104)、博客拓展了女性的话语空间(赵绮娣,2009:69)。这些研究在最初为新技术欢欣鼓舞之后迅速进入反思的阶段,有关数字鸿沟和网络空间女性话语的反思的探讨也引起了女性研究者的注意(赵莉,2007:46)。2010年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发现,在中国大陆,享用网络媒体及相关信息通信技术的人中,城乡差异高于性别差异。农村女性中只有10.8%的人上过网,比城镇女性低35.2个百分点(谭琳,2012),中国大陆妇女群体中存在数字鸿沟现象。

除了数字鸿沟方面的讨论,有关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平台的拓展的探讨仍在讨论之中,近年来由于微博、微信等新的技术形式的发展,新技术的发展与女性话语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新媒体如何使女性改变非自主性设定的传受结构、如何使女性获得充分表达的权力(张晨阳、郁慧玲,2011:106);新技术的发展究竟带来了怎样的契机?这种发展是否能从本质上成为话语权平等化的工具等等议题都成为研究的热点。面对网络平台上繁复多样的女性话语信息,研究者应该如何进行探析,这也是在目前这个特殊的时期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研究者在现阶段对女性话语进行研究,需要重视信息技术创新与话语传播之间的关系。

(三)社会转型期的多元分化与女性群体的异质性

与西方女性主义注重社会性别、种族、阶层三个重要的分析范畴不同,中国大陆的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需要结合中国的社会转型进行讨论。由于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女性群体并非一个匀质的群体,在进行媒介与社会性别分析中一定要注意结合社会多元结构的视角。目前中国社会的阶层分化现象严重,不同的女性群体在社会中的社会、经济地位迥异,生存状况的巨大差异,也使女性群体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上存在不同的选择。现实生活中的差异有些被媒介所夸大,而有些又被媒介所掩盖。因此,研究者在进行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的时候,必须结合社会多元分化的大背景进行探讨,否则会造成严重的研究偏差,甚至出现以偏概全的失误。

正是由于当下中国大陆女性群体的异质性,有的研究者认为女性主义研究应该更注重对于个体生命体验的挖掘,而不应该用量化研究方法进行概论。笔者认为研究方法的使用应与具体的研究内容相契合,而不是简单地归结为质化或量化的区别。笔者认为,在具体研究方法的适用上并没有孰优孰劣的区分,而只存在方法与研究主题的适用与否的问题。中国女性群体面对社会转型和快速的技术更新,其生命历程呈现复杂的多元分化的特征,对这些人群或媒介现象进行研究,更重要的是落实科学的方法论体系,使理论框架有效地通过方法论体系落实到实处,并通过恰当的方法获取研究材料。

三、发展中层理论,指导确立科学的方法论体系

孟宪范在《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一书中提出了发展中层理论,克服具体的经验研究与宏大理论难以对接的矛盾,这一观点具有新意,同时也符合中国大陆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的现实需要。

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关注女性群体的媒介呈现、话语空间等等议题,其终极的研究目的仍在于探索女性群体在各种权力纠缠中的抗争,以及她们真实的生存现状;探讨女性的话语如何在文化场域中发声、她们的声音是否在各种权力纠缠中被消解。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的研究范式旨在突破男权主流文化的原有构造,因此是具有战略性、本质主义的倾向。从文化空间上讲,中国女性主义的研究必须结合文化的反思;从时间维度上讲,当前的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无法绕开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深刻影响;从社会结构上讲,当前媒介现实背后的社会转型问题往往是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探讨诸多显在问题的背后根源的真实动因。基于这些因素,笔者认为,中国大陆的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必须重视本土中层理论的建构、建立科学的方法论体系,才能使该领域的研究继续向前推进。

[1] Smith Dorothy.The Everyday World As Problematic:A Feminist Sociology[M].Boston: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ress,1987:56-58.

[2] 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

[3] 曹晋:批判的视野: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Media and Gender Studies)评述[J].新闻大学,2005(冬季刊).

[4] 刘晓辉.当代中国女性发展探析[M].济南:山东大学,2010.

[5] 郭祖凤,刘龙:试论我国女性权力运动的思想[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1).

[6] 张文灿.两性的共谋与冲突——社会性别视角下20世纪初中国女性解放运动的本土化阐释[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5).

[7] 黄鸣奋:赛伯女性主义:数字化语境中的社会生态[J].文化研究,2008(9).

责任编辑:王飞霞

2015-01-03

湖北省民宗委民族文化研究课题“新媒体环境下民族文化传播策略研究”(课题编号:HBMW2014011)。

杨克青(1980- ),广东揭阳人,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传播研究方法。

G206

A

1004-941(2015)03-0156-03

猜你喜欢

方法论女性主义大陆
汉学方法论值得关注
IQ大陆
北方大陆向
UAF的方法论意义
抓改革落实,习近平的十大方法论
冰之大陆
简述黑格尔的哲学史观与方法论
《飘》的女性主义解读
女性主义视阈下小说《红字》多维解读
满足欲望,自我选择——西方的“生活方式” 女性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