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服务视角下竞技体育的社会服务属性研究

2015-03-26马华伟

湖北体育科技 2015年10期
关键词:竞技公共服务供给

张 鲲,马华伟,吴 琼

公共服务视角下竞技体育的社会服务属性研究

张鲲,马华伟,吴琼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从竞技体育的投资主体、管理主体及需求主体对竞技体育的社会服务属性进行研究,认为:竞技体育既有在政府主导下的公共属性又有在社会和市场供给下的非公共属性,同时竞技体育也显示出它具有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功能,进一步实现了其社会服务属性,同时促进社会及人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公共服务理论的角度又可以将竞技体育的属性剥离为竞技体育所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及准公共服务。而且竞技体育这些属性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关系。

竞技体育;社会服务;公共属性

胡锦涛总书记在提出了促进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奋斗目标之后,竞技体育的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新发展就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话题。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及政府职能的转变,我国竞技体育公共服务已逐渐渗入群众,而竞技体育的社会服务属性也逐渐多元化。

1 竞技体育的公共属性

1.1政府主导下的竞技体育

政府供给竞技体育是有一定的原因的,政府对竞技体育背负着一定的责任。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属性及其政府自身的职能就决定了政府对竞技体育的供给。以国家为代表的一些大型体育赛事,如奥运会、各单项的国际级比赛等,运动员在比赛中所取得的优异成绩不仅是给国家争光,还可以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众的凝聚力,扩大国际间的影响力,展示国家实力。比如当时我国女排的五连冠,对民众来说是个极大的鼓舞。政府正是通过这些竞赛形式实现了竞技体育的政治目的,竞技体育的蓬勃发展必然会给群众体育一种良好的示范引领,促进群众体育的良好发展,进一步促进了体育产业的发展。这些则是政府主导下实现竞技体育的经济及社会目的。以上竞技体育政治经济及社会目的的实现都是在政府的供给下供全体人民所共同享有的,满足的是社会的公共需求,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是一种具有外部性的社会公共产品[1]。政府就是人民的公仆,其职能就是实现社会的公共利益,满足公众的社会需求。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政府就有责任担负起公共服务的供给。虽然政府有责任供给公共服务产品但也不一定必须由政府自己单独承担,必要的时候还需要市场和社会的支持。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对竞技体育公共服务产品的供给责无旁贷,主要是供给纯公共产品。

1.2新公共服务理论下的竞技体育公共属性

新公共服务理论强调的是政府治理角色的转变即服务而不是掌舵,将公民致力于整个治理体系的中心,重视政府与社区、公民之间的对话沟通与合作共治,重视公民社会与公民身份,旨在提升公共服务的尊严与价值[2]。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核心理念主要包括:1)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竞技体育应该为公众提供最需要的基本纳服务,深度了解公众的需求,并整合自身资源使竞技体育的资源可以被公众所享有,并使竞技体育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追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2)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非掌舵。政府强调的是服务,服务的对象是全体公民,只是政府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角色发生了改变,由原来的决定者转变为安排者,真正参与到各种提议中,安排各种服务的提供,打破原有对公共问题处理的垄断地位,与公共部门、私营部门与非盈利机构协商解决。政府应以协调和调节的方式尽可能地满足绝大多数公众的共同需求。3)公共服务提倡公民参与。在尊重每个公民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和共同领导的方式来实现竞技体育公共服务的社会化。新公共服务关注的是民主治理与公民参与,使公民在参与政策的各个方面的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目前我国的竞技体育一直以来就是政府投资、组织与管理。这三位一体的角色不仅使政府不堪重负,而且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并没有提高,反而忽视了公民参与竞技体育事业的力量。因此,以新公共服务为鉴,让公民参与到竞技体育的公共服务中去。

2 竞技体育的非公共属性

2.1社会条件下的竞技体育

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供给不仅有政府供给与市场供给,对于一些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竞技体育公共服务产品,如以国家为代表参加的国际级比赛,市场机制难以发挥作用,会出现“市场失灵”。由于经费的限制使得政府在提供竞技体育服务产品时不可能供给所有的类型及数量的选择。在提供竞技体育公共服务产品时,政府存在着政府机制的固有缺陷,出现了“政府失灵”。在双重失灵的情况下就为社会供给创造了现实需求。这时,在一定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下,那些无法通过政府来满足竞技体育服务需求的个体就会建立一种“自治”组织。组织内的成员通过一种互惠互利的机制实现他们对某一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共同需求[3]。这些“自治”组织多数是自发形成的,能够满足不同民众的各种需求,这样也会相对降低政府投资竞技体育的成本。现在的竞技持续增长使得社会供给拥有充足的资金来源,这又进一步推动了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社会供给。社会条件下可以举办一些社会性的公益活动,借助竞技体育的平台,可以通过民间组织,鼓励民众参与的积极性来丰富其文化生活。它既有公共属性的成分也有非公共属性的成分存在。

2.2市场条件下的竞技体育

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市场供给就是市场组织作为供给主体参与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供给,是以赢利为目的的非公共属性。市场机制的本质是不同的市场主体以自愿交易的方式实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竞技体育服务产品市场供给的动力,来自营利组织和个人的“经济人”动机[4]。通过市场机制供给竞技体育服务产品,一方面与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性质有关,竞技体育自身的资源如场馆设施,器材有的部分开始实施收费,刺激竞技体育的消费,这部分的竞技体育服务产品就具有排他性特征,这就为市场供给提供了机会。另一方面是社会对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消费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的需求不只限制在生理及安全的需求上,也上升到对感情与尊重的需求。竞技体育竞赛结果的不确定性及观赏价值能极大的满足人的精神生活需求。由竞技体育所衍生出来的电视转播权、赞助权及冠名权等,都是通过直接付费的方式,如观众购买的门票、媒体的报道转播权的消费还有赞助及冠名的消费都是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生产运作的重要经济来源。对以营利为目的市场组织来说,只要供给某种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收益大于成本,在“经济人”逐利动机的驱使下,市场组织就有足够的动力来供给这种产品,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来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3]。

2.3市场及社会条件的内在联系

竞技体育在市场条件与社会条件下,与政府主导有明显的界限。政府主导主要是从国家层面出发对竞技体育进行组织与管理。市场和社会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区分,两者在一定条件是可以相互转换、相互渗透的。如在各个小区开设的俱乐部,首先是以赢利为目的的它有市场的机制在里面,而俱乐部的成立及运营就给了民众一个锻炼身体的场所,可以借助教练员的指导去科学的健身,营造一个健康的生活氛围。在健身过程中又可以学到很多体育知识以及更深的去领悟一些体育精神,这都是社会条件下所提供的服务。所以说竞技体育的市场条件与社会条件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

3 竞技体育的社会服务功能

3.1竞技体育与政治

社会与竞技体育最直接的联结方式就是宣扬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运动员都是以国家为单位参加国际竞赛活动的,因此,他们的胜负成败就有着特殊的社会意义。古往今来任何一项活动还没有像体育这样拥有如此广泛的参与者和长久不衰的民众热情。随着现代奥林匹克精神深入人心,亿万人健身强体,发展完善自我的参与意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各种体育比赛,能培养人们的顽强意志,竞争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奋进拼搏精神,以及责任心,使命感和爱国心,并因此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召力。

由于竞技体育具有上述的社会功能,往往被视为国家形象、国家力量的显示。一些国家常常将竞技体育作为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发爱国热情,促进社会团结的一种政治途径;作为提高国家民族的国际声望,扩大国际影响,促进国际交往的一种政治手段,因而受到相当的重视。

3.2竞技体育与经济

竞技体育对经济的发展有直接的驱动作用,竞技体育项目的投资,比赛场馆的建设及管理,运动员的培养等都是竞技体育的内需。竞技体育竞赛期间的门票、设备、赞助、赛事转播等都构成了竞技体育对外经济的直接动力。更有一些潜在的经济驱动,如体育体育博彩业、体育彩票等。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例,北京市统计局报告显示直接投资1 386.97亿元,间接投资1 438.3亿元,门票收入约为1.4亿美元,特许经营收入约7 000万美元;2008年北京奥运会各类体育器材、设备用品等价值接近1.7亿元;赛时电视转播、住宿、交通、医疗、餐饮等服务支出50.92亿元;奥运会的体育彩票为奥运筹集公益金约106亿元,上缴中央财政约53亿元。在2005至2008年的“奥运投入期”内,北京市的GDP年均增速达到11.8%[4]。由此可见,承办竞技体育比赛带来的经济驱动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3.3竞技体育与文化

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体育对人而言不仅是“身”的需要,也是“心”对价值和意义的追求。体育作为人的一种对象化的活动,承载着人对于自身自然、客观自然以及人化自然(社会)的体认、改造和思考。竞技体育不仅是对金牌的竞争,更是对文化的竞争,它体现了体育运动对人的精神教化,更体现了人的文化属性和体育的文化功能[6]。人文精神是以建立一种平等、和谐、互利、合作的关系为目标,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竞技体育要弘扬人文精神,树立运动员的主体意识,坚持在竞技体育中“以人为本”,确保经济体育始终为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服务。在竞技体育运动中,首先应该满足人的身心健康要求,通过人文精神的回归,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提高竞技体育参与主体的权利意识;在竞技体育参与主体之间建立平等、和谐、互利与合作的关系,是竞技体育的发展保持正确的价值方向,让竞技体育回归其本质。

3.4竞技体育与教育

体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其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教育,而竞技体育也同样具有此功能。1)竞技体育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品质。对抗是竞技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对抗的过程中,运动员除了技战术之外还需有坚强的意志品质,有了坚强的意志品质和不可摧垮的意志才能与对方抗衡。2)非凡的勇气是运动员必备的素质,特别是在实战中,勇气是获胜的关键。在训练中要加强对运动员胆魄的专门训练,拥有过人的胆魄则为进一步发挥竞技水平提供了条件。3)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运动员的竞争意识也日趋明显。赛场上的竞争是社会竞争的一个缩影,运动员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必然要参与到竞争中去。这些都需要竞争意识和提高自身能力,巧妙运用技战术去战胜对手。这种竞争意识对运动员的日常生活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现代竞技体育的教育功能已不仅仅是增强体质,而是需要培养终身体育的习惯,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4 小结

竞技体育所表现出来的公共属性、非公共属性及服务功能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必然联系。作为一个社会人,不仅需要被满足健康、教育以及文化等这些基本的公共服务,而且也需要团结人民,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政治需求。对于个人特殊的消费需求及爱好都要通过其非公共属性来满足。所以说竞技体育的公共属性、非公共属性及服务属性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关系。在发展过程中要努力去实现竞技体育的最大效益。我们不能摒弃竞技体育的“金牌论”,还要保持它的常态发展,在社会服务属性的带动下稳定健康有序的发展。

[1]卢文云.论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政府供给[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8).

[2]刘明生,李建国.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J].体育科研,2010(4).

[3]卢文云.论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社会供给[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1).

[4]卢文云.论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市场供给[J].体育学刊,2008(1).

[5]程燕飞.邓梅花.北京奥运的投资状况与经济效益分析[J].体育与科学,2009(1).

[6]李玲,沈洪钧,薛俊.谨防我国竞技体育文化的迷失[J].惠州学院学报,2010(6).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Service of Competitive Sports Social Service Properties Research

ZHANG Kun,MA Huawei,WU Qiong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logical analysis,from the investment main body,management main body and the demand body,the paper studies the social service properties of competitive sports,and believes that competitive sports are both under the government-led public attribute and the social and market supply of the non-public attribute.Competitive sports at the same time also shows that it has the function of politics,economy,culture,education,and further realizes its social service properties,and meanwhile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people.On the other hand,in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service theory,the properties of the competitive sports can be stripping provided for the competitive sports of basic public services and quasi-public services.And these properties of competitive sports is mutual penetration and mutual confluence.

competitive sports;social service;public properties

G80-05

A

1003-983X(2015)10-0851-03

2015-06-16

2013年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研究项目(1847ss13008)

张鲲(1963-),男,陕西咸阳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竞技体育社会学.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62

Research Center of Sport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Shaanxi,710062

猜你喜欢

竞技公共服务供给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竞技精神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