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梦思想体系的精神品格

2015-03-26王征国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发展

王征国

(中共湖南省委讲师团,湖南 长沙 410011)

毛泽东曾经说过:“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1]P1516中国梦思想体系的诞生,解决了中国如何在新世纪继续前进的问题,解决了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后如何继续科学发展的问题,也解决了中国人在精神上转入主动后如何形成民族精神的问题。由此,我们的视野无疑会转入研究中国梦思想体系的精神品格问题,它包括中国梦思想体系的核心思想、现实追求、未来指向及其理论价值。

一、中国梦思想体系的全面性品格

2012 年11 月29 日,习近平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的讲话中说:“何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那么,如何实现中国梦呢?2014 年12 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提出:“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这“四个全面”之所以定格在“全面”上,就在于全面性是辩证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也是中国梦思想体系的核心思想。

1.辩证唯物论的全面性原理

全面性是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也是认识事物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则。列宁说:“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研究清楚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我们也不会完全做到这一点。但是,全面性的要求可以使我们防止错误和防止僵化。”[2]P419毛泽东在《矛盾论》中不仅引用了列宁的这段话,而且把批判的锋芒直指片面性。他说:“唐朝人魏征说过‘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也懂得片面性不对。可是我们的同志看问题,往往带片面性,这样的人就往往碰钉子。”[3]P313以后,《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毛泽东又一次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克服片面性的问题,他说:“片面性往往是难免的,有些片面性也不是不得了,”“要求所有的人都不带一点片面性,这是困难的。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观察问题、处理问题,发表意见,有时候就难免带上一点片面性。但是,可不可以要求人们逐步地克服片面性,要求看问题比较全面些?我看应该这样要求。”[4]P413这表明,一定要用“全面性”去克服“片面性”,而不能用片面性去对片面性。

全面地认识和把握事物面目,要从事物正面、反面、侧面三方面入手。怎样才算全面地看问题?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们必须学会全面地看问题,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它的反面”。对此,陈云有个很机智的补充。他说:比方说看这个茶杯,你看这边有把没有花,他看那边有花没有把,两个各看到一面,都是片面的,如果互相交换一下意见,那末,对茶杯这个事物我们就会得到一个全面的符合实际的了解。陈云的结论是:“所谓交换,就是要互相交换正反两面的意见,以求了解事物的全面情况。”[5]P123陈云强调:“从反面和各个侧面来考虑问题,并且研究各种条件和可能性,这就可以使我们的认识更全面些。”[6]P180因为事物本身是错综复杂的,它由多方面的因素构成。所以,我们考虑问题,不仅要从正面来考虑,而且要从反面和各个侧面来考虑,这才有可能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只看到事物的正面,看不到事物的反面,是一点论;只看到事物的正反两方面,而看不到事物的侧面,则是二点论。只有既看到鲜明对立的反正面,又看到丰富多彩的各个侧面,才称得上是唯物辩证法,这就是三点论。

2.中国梦思想体系的全面性要求

——中国梦思想体系的“研究方法“范畴。一是从理论维度上深化中国梦思想体系的研究。在中国梦思想体系的精神实质、基本特征、重大意义等方面已有不少研究成果,涉及到了国家与人民、中国与世界、理想与现实、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等重大关系,也讨论了中国梦的人民属性、实践基础、实现路径等问题。从进一步深化中国梦理论研究、促进理论完善发展方面看,特别是着眼于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还需对理论基础、理论内涵、理论贡献几个方面加强研究,使之构成一个严密的理论体系。二是从现行维度上深化中国梦思想体系的研究。实现中国梦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在近代中国没有,那时的主要任务是救亡图存;在现代中国民国政府时也没有,那时的主要任务是民主革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实现中国梦。由此,就会理解习近平关于“我们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这一伟大目标”。三是从未来维度上深化中国梦思想体系的研究。实现中国梦将会受到许多未知条件的制约。中国梦就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中国梦也在我们未来的生活当中。那么,在未来的征程中还将有哪些矛盾、问题、风险和困难需要我们去克服和化解?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祖国统一、外交、人才、党建等领域,需要分别弥补哪些短板?这些短板怎样制约着中国梦的实现?如何早日建成“经济强国”“创新强国”“文化强国”“美丽中国”“海洋强国”“人才强国”?我们为实现中国梦,必须去创造有利条件、克服不利条件,让中国梦插上腾飞的翅膀。

——中国梦思想体系的“顶层设计“范畴。这就是说,顶层设计是中国梦思想体系的重要范畴。对于改革开放,以往我们贯彻着“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论,现在我们提出了“顶层设计”的方法论。然而,在社会制度上进行顶层设计,有一个根本原理就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这是形成我们在改革开放中进行顶层设计的理论前提。一是进一步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要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作为下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取向,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二是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为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不竭动力。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增强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发展活力,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完善财税体系,发展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微观基础的活力。三是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水平,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为抓手,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四是进一步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要通过社会体制改革创新,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最大限度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充分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使全社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业活动蓬勃开展。五是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通过制度安排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各方面权益。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安排,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让全体人民依法平等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六是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中国梦思想体系的“宽广视野“范畴。这就是说,宽广视野是中国梦思想体系的重要范畴。以宽广的全球眼光来观察和思考世界问题,是中国梦思想体系能够为国际社会认可的重要原因,也是中国冲破左右摇摆片面性,获得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标志。一是民族复兴即“中国梦”的形成不同于“美国梦”、“欧洲梦”,它是一个拥有悠久文化的世界大国自近代一百多年以来历经外敌入侵与种种苦难,不满现状的中国人顽强不屈、坚持探索,从而形成的不同于美国、欧洲国家的发展道路和民族梦想,凝聚着几代中国人的夙愿,表达了一个曾经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图自强谋发展的愿望。它与崇尚个人主义、征服主义、实用主义、物质主义,体现为对财富与权力极致追求的“美国梦”具有根本区别,也与二战中遭受重创的英法等国家在对几百年殖民势力扩张与物质主义追求的反思中进行精神修复的“欧洲梦”不同。“中国梦”就是要带领中国人民远离落后挨打,走向国富民强,对外不称霸不扩张,推动世界和平发展。二是“中国梦”以其宽广视野,超越了狭隘的“美国梦”。奉守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的“美国梦”的驱动机制是利益原则,其所谓的普世价值依据利益的权衡而具有选择性,决定了“美国梦”说到底是美国为自己的梦,“美国梦”的实现以无视与粉碎其他国家梦想为代价,其单边利益最大化的梦想必然带来更多的世界冲突与反抗,从本质上讲,“美国梦”秉持的是分裂世界的世界观。中国传统文化决定了中国在实现自身发展之梦的过程中注重主体之间“情感”与“关系”的良性建设,通过与他者的互动来协调自身行为,在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上主张共建共享、互利和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讲求“天人合一”、“和实生物”,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提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避免美国以过度消费自然资源、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三是“中国梦”以其宽广视野,超越了狭隘的“欧洲梦”。“欧洲梦”的目标是要保护欧洲的整体政治经济利益,维护世界范围内有利于欧洲发展的权利分配结构,甚至把捍卫一个完整的欧洲式生活体系也作为其政治性内容,包括移民、商品、语言、文化等生活问题。说到底,“欧洲梦”的发展战略是既得利益策略,其发展观具有地区保护性与封闭性,从这一点来说,与“欧洲梦”发展观相比较而言,“中国梦”的发展观更具普遍性与全局性。“欧洲梦”也体现了对美国以物质利益为基础的世界观的修正,从二战中得到的挫败打击与负面经验引起欧洲对世界现代性的反思,转而关注世界的“可持续性文明”与全球福祉,主张融入世界各种彼此依赖的关系之中,“欧洲梦”的这种包容性、整体性以及世界文化多元主义的主张在精神理念上与“中国梦”有某种程度的契合。然而,“欧洲梦”策略出发点是抵抗二战后堕落了的世界,而不是与世界达成积极的合作,从这点上分析,与中国对世界持有的“协和万邦”、与世界各国友好相处、平等互助的梦想有一定的区别。

二、中国梦思想体系的实践性品格

1.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实践性原理

实践观,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关键意义。恩格斯把马克思第一次科学解释了实践意义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成“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列宁认为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毛泽东的新贡献就在于:在《实践论》中,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三个环节两次飞跃”的三维实践观,提出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的三维认识论。并且强调认识的是非即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最终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来解决。这是运用过程论的方法研究认识论,即“任何过程,不论是属于自然界的和属于社会的,由于内部的矛盾和斗争,都是向前推移向前发展的,人们的认识也应跟着推移和发展。”[7]P294然而,人们却忽视了《实践论》同时又运用了系统论的方法研究认识论,即实践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发展系统,它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特点,具有不同于自然系统的发展机能。这些机能是:对过去的继承性机能、对未来的选择性机能、对现在的革新性机能。

——实践的继承性机能。实践的继承性主要表现在:一是过去的实践的结果构成后来实践的前提。二是实践的继承性并不只是在过去活动的起点上所发生的简单的匀速直线运动,而是把过去活动的结果作为新的活动手段,并在此基础上所发生的加速运动。实践活动的继承性的第一个表现,表明了实践也是一种物质运动形态,它与其他物质运动形态具有共同的性质,即客观必然性;而第二个表现则表明了实践不同于自然物质运动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是主体的运动形态即社会运动状态特有的性质。主体的运动是主动的运动,它的主动性集中表现在主体对未来的“选择”中。[9]P12-13

——实践的选择性机能。任何实践都是选择性和非选择性的内在统一。没有离开选择性的非选择性,也没有离开非选择性的选择性。二者的统一,使实践的发展成为一个客观的、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过程,又是一个自主的、能动的创造过程。历史唯物主义承认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但是承认历史发展必然性的理论并不都是历史唯物主义。宿命论坚持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即非选择性,但是,它把历史中的一切都看成是不可选择的,否认了历史发展的偶然性、多样性和可变性,否认了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这样,主体——人就成了神秘的历史必然性实现自身的工具。这样的历史并不是类的历史,这样的理论也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

——实践的革新性机能。过去的实践已经过去,未来的实践还未到来。捕捉历史契机,只能立足于现实。过去的实践只有在现实的实践中才能得到继承,未来的实践方向也只有在现实的实践中才能确立。现实不仅是过去和未来的交接点,而且是过去和未来矛盾的集中点。离开现实,不仅会失掉过去,也会失掉未来。因此,我们了解实践的继承性和选择性,也就了解了实践的革新性。实践的这种自我革新也是由主体进行的自主活动,因而也是一种实践,但它是处于更高层次的实践。

2.中国梦思想体系的实践性要求

——中国梦思想体系的“实践本质”范畴。中国梦思想体系的形成,是通过社会实践,通过科学抽象,由习近平这代中央领导集体完成的。反过来说,中国梦思想体系的构建,之所以把“实践本质”范畴,作为其首要的最基本范畴,就在于它既基于成功的经验也基于失败的教训。毛泽东说:“人类认识的历史告诉我们,许多理论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了它们的不完全性。许多理论是错误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其错误。”[7]P293这就是实践的本质。那么,如何理解“实践本质”范畴呢?我们以习近平敢于直面问题,正确评价毛泽东的论述为例来回答这个问题。一是从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从一切正义事业发展的历史逻辑的高度,说明人世间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业,越是伟大的成功,其过程越是充满艰辛。历史本来就是在曲折中发展的,失败乃成功之母。“我们的事业之所以伟大,就在于经历世所罕见的艰难而不断取得成功。”二是毛泽东晚年犯错误,有其主观因素和个人责任,也有复杂的国内国际的社会历史原因。“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荆斩棘、开通道路。”我们要注意从这个方面去认识和分析毛泽东犯错误的原因,客观公正地、全面正确地认识错误、吸取教训。三是革命领袖是人不是神,他们的认识和行动也要受时代条件限制。因此,对待他们所犯的错误,要做到“两个不能”。一个是“不能因为他们伟大就把他们像神那样顶礼膜拜,不容许提出并纠正他们的失误和错误”;另一个是“也不能因为他们有失误和错误就全盘否定,抹杀他们的历史功绩,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四是总结和吸取历史教训,目的是以史为鉴、更好前进。习近平指出: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不论发生过什么波折和曲折,不论出现过什么苦难和困难,中华民族5000 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 多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 多年的发展史,都是人民书写的历史。这就是说,我们要尊重自己的历史、珍惜自己的历史,着眼未来,把我们的全部历史作为向前发展的宝贵财富。应该讲,对于毛泽东的历史功过,我们党在1981 年作《历史决议》的时候作出过明确的结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个问题今天仍然很受关注,还有一些噪音杂音;又由于这个问题事关政治大局,所以,迫切需要运用“实践本质”范畴,进一步从理论上进行说明,讲清道理,以统一全党思想。

——中国梦思想体系的“实干兴邦”范畴。2012年11 月29 日,习近平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时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2012 年12 月11 日,习近平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再次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他动情地说:“我要再一次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个口号。这个响亮的口号就是邓小平同志在1992 年视察南方途中提出来的。我国改革开放30 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个真理。面向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广东广大干部群众一定能够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解放思想、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生动实践中创造新的更大的业绩。”[8]那么,如何理解“实干兴邦”范畴呢?一是与实干相互对立的是空谈。空谈误国的事例屡见不鲜,空谈误国的道理人人都懂,可还是有些人在那里“坐而论道”。他们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头头是道,但不愿意为农民办任何实事,不愿意给工人半点实惠;他们讲全面深化改革时一套一套,但当切割了既得集团的利益、分享了垄断企业的蛋糕,马上会有人站出来说:“我们也是弱势群体”。二是与实干相互同一的是真干。正如邓小平指出的那样,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只有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为具体的行动、实际的效果、人民的利益,我们的工作才算做到了位、做到了家。而真干不是假干、不是作秀。有的热衷于路边工程、献礼工程、形象工程,表面风风光光,实则劳民伤财。每个领导干部都应克服浮躁情绪,抛弃私心杂念,下决心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下决心从送往迎来中摆脱出来,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投到抓落实中,创造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三是与实干相向而行的是巧干。实干不光是吃大苦、流大汗,而且是实干加巧干。它有智慧的投入,知识的含量,人才的引领。巧干不是投机取巧,而是真抓实干。它包括“谋事”与“成事”两个方面。而无论是“谋事”还是“成事”,调查研究都是最基础的工作。只有真的贴下身、真的潜入水,真的调研成果,才能成为科学决策的可靠依据。巧干更不是蛮干,而是始终遵循客观事物发展规律,按照国情省情地情办事,只有这种巧干才不会出问题、搞瞎指挥。

——中国梦思想体系的“三严三实”范畴。习近平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三严三实”,是思想工作作风,是正心修身准则,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遵循,也是实现中国梦宏大战略布局的精神支撑。一是严以修身,增强党性。修身以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党性在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坚定理想信念尤为重要。因为“四风”问题的根子都在信仰迷茫、精神迷失,“钙”失则神散,“钙”足则志笃。要把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宗旨教育,作为教育每个党员和干部的必修课。二是严以用权,权为民用。用权要按法规、制度办事,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三是严以律己,存敬畏之心。手握戒尺,慎独慎初慎微,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四是做到谋事要实,制定政策、提出措施、拿出办法,都要从实际出发,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五是做到创业要实,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六是做人要实,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发扬钉钉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一张好的蓝图干到底,不能一届一个思路、一任一个招数。总之,要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优良作风,严一些、再严一些,实一些、再实一些,夙夜在公、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三、中国梦思想体系的创新性品格

中国梦思想体系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结果,也是中国梦思想体系的未来指向。

1.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创新性原理

——技术创新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充分条件。什么是技术创新?国内学术界众说不一。有人认为:“技术创新是指由新概念的构想到形成生产力并成功地进入市场的全过程”,“它包括科学发现、发明到研究开发成果被引入市场、商业化和应用扩散的一系列科学、技术和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它包括从最初的发现,直到最后商业化的成功。”也有人认为:技术创新“是知识的创造、转换和应用的过程”。还有一些人认为:“技术创新,即发明”,或者“技术的创新”,或者“技术革新”,或者“新技术的研究活动”。[9]P12-13前者将技术创新涵盖于科学技术(甚至知识)活动的全过程,混同于科技创新或知识创新。后者又将技术创新误为纯技术学概念。我们认为:技术创新是指企业按照市场需求将科技成果物化为产品、工艺或服务,并首次实现其商业价值的动态过程。因此,技术创新包括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服务创新。

——制度创新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当然,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并没有明确使用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这样的概念,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实际上就是关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关系的理论。在马克思的生产力范畴中,生产资料和劳动者都是和一定的科学技术密切结合着的。生产工具的发明和创造,劳动对象的革新和利用,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创新;劳动者也必须掌握和利用科学技术,才能不断地解决人和物的矛盾,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可以认为,技术创新属于生产力范畴,生产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技术创新的结果。马克思的生产关系范畴指的是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发生的、一定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实际上是有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的经济规则和合约,即各种制度安排。可以认为,制度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生产关系的变革实际上是制度创新的过程。马克思不仅强调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还十分重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巨大反作用,即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巨大作用。制度创新包括管理制度创新、市场制度创新和法律制度创新。通过制度创新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技术的创新。

——文化创新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条件。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文化创新作为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条件,它要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也称“文化工业”,是指以物化的文化产品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服务进入生产、流通和消费的产业部门。有人形容说:文化产业是一辆“金坦克”,它以保护知识产权的厚重铁甲撞开高新科技大门,以人类智慧的不竭油料推动知识经济的强大引擎,以数字化的坚硬履带碾过肥沃的文化平原,为人类开辟经济腾飞的广阔道路。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文化创新要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但我们并不主张所有的文化行业都要实行产业化。因为文化产业化的产品和服务是作用于人的思想与心灵、精神与情趣、品质与修养等方面的,所以,有些文化因素是不能商品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的,否则就会对社会造成危害。但由于文化产业的实际发展相当迅猛,我们必须加深对发展文化产业的必然性的认识。只有把兴办文化产业放在同兴办物质产业同样的高度来抓,使社会物质需求的满足与文化精神需求的满足相平衡,社会才能健全地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才能得以切实体现。

2.中国梦思想体系的创新性要求

——中国梦思想体系的“不断发展”范畴。2013年1 月5 日,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他说:“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一定要有发展的观点。我们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懂了的就努力创造条件去做,不懂的就要抓紧学习研究弄懂,来不得半点含糊。”在这里,“不断发展”范畴,蕴含着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连续性,是指发展沿着上升的渠道而不是下降的渠道不断引领着未来;阶段性,是指发展每迈上一个新的台阶,都是不断创新的结果,都是质的飞跃。

——中国梦思想体系的“协同推进”范畴。2012年12 月7 日至11 日,习近平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中指出:“协同推进,就是要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我们的改革历来就是全面改革。我不赞成那种笼统认为中国改革在某个方面滞后的说法。在某些方面、某个时期,快一点、慢一点是有的,但总体上不存在中国改革哪些方面改了,哪些方面没有改。问题的实质是改什么、不改什么,有些不改的、不能改的,再过多长时间也是不改,这不能说不改革。现在,重大改革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更需要全面考量、协调推进。不能畸轻畸重,也难以单刀突进。对看准了的改革,要下决心推进,争取早日取得成效。对涉及面广泛的改革,要同时推进配套改革,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对看得还不那么准、又必须取得突破的改革,可以先进行试点,摸着石头过河,尊重实践、尊重创造,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开拓,在实践中开创新路,取得经验后再推开。”在这里,“协同推进”范畴,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话语中,通常用“与时俱进”来表达创新,在中国梦思想体系的话语中,通常用“协同推进”来表达创性。

——中国梦思想体系的“变革创新”范畴。2013年4 月7 日,习近平在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发表了《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的主旨演讲。他说:“勇于变革创新,为促进共同发展提供不竭动力。长期以来,各国各地区在保持稳定、促进发展方面形成了很多好经验好做法。对这些好经验好做法,要继续发扬光大。同时,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要摒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冲破制约发展的旧框框,让各种发展活力充分迸发出来。要加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力度,更加注重发展质量,更加注重改善民生。要稳步推进国际经济金融体系改革,完善全球治理机制,为世界经济健康稳定增长提供保障。亚洲历来具有自我变革活力,要勇做时代的弄潮儿,使亚洲变革和世界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这里,“变革创新”范畴,反映了时代精神的精华,顺应了世界发展的大潮。当今世界,变革创新的洪流滚滚向前,顺潮者昌,逆潮者亡。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中国与世界互动,将绘画出变革创新、勇往向前的生动画卷。

四、中国梦思想体系的价值性品格

中国梦思想体系就是在时代需要中孕育并确立的。它以与时俱进为理论价值。

1.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价值性原理

——价值选择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人们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产生这种或那种价值选择的需要。也就是说,在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中,需要主体发挥对客体属性既有排除,又有保留的选择功能,吸收对自身有价值的东西,剔除对自身没有价值或价值不大的东西。这就是说,在认识世界时,我们从来都不是一个纯粹的旁观者,而是有自己,即主体介入。在这当中,表现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所以,我们应该注意与认识主体的选择性一起提出的价值问题,即价值选择的问题。

——价值选择是实践本身的内在环节。任何实践都是非选择性和选择性的内在统一。价值选择包括观念中的选择,但决不等同于观念中的选择。观念中的选择,顶多是价值目标确立的一个方面,还没有超出价值评价的范畴。而价值选择指的是价值的实际创造或获得过程,是在实践中实现的创价活动。正因为如此,价值选择的问题才受到了人们的极大关注。譬如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就提供了极为生动的价值选择事例,即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中国由于自己的特殊国情,自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一直有走社会主义道路和走资本主义道路这两条道路的矛盾,搞社会主义,也有搞怎样的社会主义和怎样搞社会主义的问题。当我们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时候,我们是在肯定自己的历史选择,同时也意味着另一种选择的存在。

——价值选择的逻辑进程是从可能性到现实性的展开。不但具体实践所遇到的客体条件是既得的,又是可选择的,而且主体条件也是既得的、可选择的。读过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就知道这是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展开时的客观的主体条件分析,所有各阶级的主体性是历史的产物,是客观的规定,但是,由每个主体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需要、发展道路则有多种可能性。“中产阶级”即民族资产阶级既可以赞成并参加反帝反军阀的革命,也可能怀疑革命以至附和反革命。无产阶级必须革命,但如何革法仍有各种可能性。价值选择必须是在具有多种可能性的条件下进行,如果摆在面前的只是唯一的出路,则不可选择。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也就是不确定性,它与偶然性相联系,“偶然是一种只具有可能性价值的现实性。”[10]没有偶然性就没有选择的现实性。对可能性具有价值选择的空间又不是无限的,它是受必然性制约的有限空间。只有具有必然性的可能性,才是现实的可能性,才能够成为有价值的选择。主体只有选择那种体现历史前进方向、实现几率高的可能性,作为实践的出发点,才能使之转变成现实性。譬如,邓小平从长达70 年的时间跨度内,确立了中国“分三步走”的战略发展目标,就是这种价值选择的成功范例。主体在进行价值选择时,又必须分析、衡量自己的各种需要,排列它们的轻重缓急秩序,确立自己开展实际活动的价值原则。譬如,我们国家现在提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因为经济价值是最急需的。一方面是说对社会或对个人,物质价值、经济价值,是最基本的需要;另一方面是说,由于我国经济落后,经济价值、物质价值更为迫切。

2.中国梦思想体系的价值性要求

——中国梦思想体系的“文化认同”范畴。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由于其自然条件和发展历程不同,产生和形成的文化认同各有特点。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 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认同的价值观必取“最大公约数”,以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这关乎国家的前途命运,关乎人民的幸福安康。2014 年5 月28 日至29 日,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要在各族群众中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营造昂扬向上的社会氛围,引导各族群众追求现代文明生活。要为群众提供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生活,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场地设施建设,加强互联网建设和管理,激发各族群众热爱新疆的美好情感。”

——中国梦思想体系的“中华文化圈”范畴。中华文化圈,包括港澳台同胞、旅居海外华侨、外国国籍华人等在内的中华文化圈文化认同。2014 年2 月18 日,习近平在同连战和夫人,及来自台湾各界朋友见面时说:“两岸同胞一家亲,谁也不能割断我们的血脉。台湾同胞崇敬祖先、爱土爱乡、淳朴率真、勤奋打拼,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两岸同胞一家亲,根植于我们共同的血脉和精神,扎根于我们共同的历史和文化。我们大家都认为,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都传承中华文化。在台湾被侵占的50 年间,台湾同胞保持着强烈的中华民族意识和牢固的中华文化情感,打心眼里认同自己属中华民族。这是与生俱来、浑然天成的,是不可磨灭的。”2014 年9 月22日,习近平在会见香港访京团时指出:在“一国两制”下,内地要尊重和包容香港实行的资本主义制度,还可以借鉴香港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成功经验;香港也要尊重国家主体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特别是尊重国家实行的政治体制。不能只讲“两制”,不讲“一国”;只讲香港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不讲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只讲香港的高度自治权,不讲中央对香港的管治权,甚至排斥中央对香港的管治权。这段话是说,香港和内地的文化认同不仅包括“同根”“同魂”的中华文化,而且包括“一国两制”的政治认同,办好香港的事情,关键是要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维护基本法权威。

——中国梦思想体系的“普适价值”范畴。西方政治家撤切尔夫人、克林顿夫人等,贬抑中国人与中国文化,说中国人没有、也不能给世界提供价值观。然而,习近平秉持和平发展的理念,却提出了一系列充满智慧的并为全世界所认同的普适价值观。例如,他阐述了“命运共同体”“新型大国关系”“亲、诚、惠、容”等理念,将中国与大国、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提升到新的高度,为建立新型国际关系给出了中国答案。从共织中国梦和非洲梦到建设更高水平的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到建设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坚持正确义利观到完善全球治理机制等等,表达了中国发展将造福世界的真诚意愿,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责任担当,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和积极响应。再如,在国际场合的演讲中,习近平引用了莱布尼茨的名言“唯有相互交流我们各自的才能,才能共同点燃我们的智慧之灯”,大力倡导增进国家之间交流、消除相互认知上的隔膜。他还引用哈萨克斯坦谚语“吹灭别人的灯,会烧掉自己胡子”“力量不在胳膊上,而在团结上”,倡议通过对话合作促进各国交流和地区安全。这些普适价值观,已经被国际社会普遍认可。

[1]毛泽东选集(第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列宁选集(第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毛泽东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毛泽东选集(第5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5]陈云文选(1926 ~1949 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6]陈云.陈云文选(1956 ~1985 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7]毛泽东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习近平考察广东纪实:再次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N].南方日报,2012-12-13.

[9]刘友金.企业技术创新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猜你喜欢

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产前超声发展及展望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脱贫发展要算“大账”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身担重任 更谋长远发展
推进医改向纵深发展
谈发展
它会带来并购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