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媒体语境下高校道德教育的困境与对策

2015-03-26吕广利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710049

湖北社会科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新媒体高校

吕广利(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710049)



论新媒体语境下高校道德教育的困境与对策

吕广利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710049)

摘要:新媒体语境下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所面临的困境来自多方面。在教育内容方面,传统的高校道德教育模式和内容已显滞后;在教育媒介方面,新媒体的兴起对于高校道德教育带来广泛深入的冲击,而新媒体自身伦理的缺失更是凸显出“反道德”色彩;在教育对象方面,大学生道德观念养成的不稳定以及媒介行为的含混性更使得高校道德教育的效果差强人意。因而高校积极探索新媒体语境下道德教育的新对策则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道德教育;大学生

基于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新媒体(New media)对于现代人日常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其构建的虚拟社会,创造并延伸了新的现实社会领域,改变了传统社会生活的组织、结构和交往方式,进而对传统伦理道德文化产生冲击,其影响后果已然显现。

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对于当前高校道德教育带来诸多新的问题。笔者认为对于新媒体语境下高校道德教育的困境和原因需要从内容(伦理道德)、媒介(新媒体)以及对象(大学生)分别予以新的探讨,在此基础上去探寻道德教育突破的可能。

一、传统道德文化教育在当下语境中的困境

首先应该认识到,传统道德文化自身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就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维系一个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践行落实道德文化的基础在于社会公众对于这一道德体系的认同与信仰。换句话来讲,在现实社会中道德文化的合理性是它能否得以践行的关键。“二十世纪哲学最棘手的问题之一是合理性问题”,[1](p116)中国的传统道德文化在现当代社会相对激烈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其本具有的巨大伦理权威性在现代文明的冲刷荡涤下作用趋弱,导致了其在理念层面和践行层面之间的巨大落差,从而陷入了某种困境。对传统道德文化深厚底蕴进行系统、客观、科学地挖掘和现代阐释,弘扬与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相契合的传统精神与现代价值,任务仍然艰巨和紧迫。

道德信仰和践行要求具有持久性、稳定性和可操作性,信仰缺失的结果便是教育传承和落实践行危机与困境的产生。考察中国百年来的伦理思想史,几乎就是对传统道德文化的焦虑史。这种焦虑,使得中国在百年来的现代化进程中陷入了持守传统与摆脱传统的两难。

在当前建立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不容忽视传统道德文化在其中的巨大价值和作用,并在以“二十四字”的核心理念中得到了体现。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历史文化渊源。但是,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尚处于一个建构、培育和完善的阶段,能否经过内化、大众化,由主导价值观转化为主流价值观,从而上升为社会大众普遍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信仰,尚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在这一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如何重建公众对于道德信仰的信心,也需要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

当前高校道德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和所存在的问题,首先是一个社会转型期间大环境的问题,其结果如何,也与社会发展的最终方向息息相关。但是在社会因素之外,高校自身在道德教育方面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首先,高校德育中的“去道德化”管理与“泛政治化”倾向导致对于现实世界的遮蔽。当前高校管理中普遍存在的技术主义模式,消除了高校管理的道德特征,湮没了高校管理的道德追求,而仅仅将其视作一些技术模式和操作方法的运用;泛政治化的德育倾向则简单化了高校德育主体对于生活的认知,失去了对于人性的提升;其次,当前高校德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欠缺社会价值观和个体价值观的有效整合。高校德育是社会价值观的某种载体,而学生则具有多元价值观的个体取向。在当前利益主体多元化的背景下,高校在教育目标上缺乏对两者间矛盾有效弥合的规划和方法,从而致使大学生往往以个体价值观来看待处理一般的社会法则。

当前高校在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进一步得以放大,更加彰显出传统已有模式的滞后。新媒体以信息网络技术为基础,构建了一个虚拟的日常生活世界。虚拟与现实世界构成基础、交互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以及两者复杂的关系的混融,对传统的日常生活世界伦理造成了巨大的挑战。

二、新媒体对于高校道德教育的冲击

新媒体的发展在人们日常生活,尤其是在青年大学生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高校成为新媒体使用相对集中的特定场所。近年来不同方面的研究报告均显示,大学生群体正成为新媒体使用的主力军,新媒体对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力日趋扩大。新媒体在传播方式上的急速发展给当前高校道德教育带来的冲击是广泛的。

1.新媒体语境下高校道德教育权威性的丧失。在传统社会生活中老人、父辈在经验传承和道德教育中具有明显的权威性。这也就决定了长期以来高校的道德教育采取的是中心权威式的信息传播和流通模式。由“第一行动集团”的教育决策管理部门和“第二行动集团”的德育工作者作为道德知识的主要传播者,单向式地传播道德信息知识、观念价值,而作为道德成长主体的大学生则被动地处于接受者的边缘地位。在新媒体语境之下,新媒体以其技术特性极大地消解了这种信息流动的单向度特征,“所有人面向所有人”的传播格局展示出“以自由、民主、平等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和权力正义体系”[2](p13)的现代性景观。这种获取信息和经验能力的增强,必然会导致传统的道德教育权威性的流失。有研究者指出,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甚至会有“道德逆传递”的发生:“孩子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对消费和钱的看法以及审美和生活情趣都开始影响到父母,使后者的生活态度无形中发生了明显可见的变化。”“这种反哺不止发生在普通家庭,在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如调查中的中青年大学教授)中也是这样。它表明道德传递在其进程中,社会出现了道德逆传递。”[3](p116-119)

2.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道德养成的不稳定性。这主要表现在,其一,道德认识难以把控。道德知识获取来源不再确定,既有主流的也有非主流的,同时大学生也可以类似记者的身份制造道德舆论,进行道德评价。正反面的信息均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得到“开放式隐蔽”的快速传播;其二,道德情感表现复杂。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个体的道德情感表现复杂多元。多元化的信息来源使大学生价值选择处于困惑之中,而交往活动的虚拟化特征则消除了学生心理上的责任感和羞耻心,以表面上的“个性化”方式去非理性地表达不真实的道德情感;其三,道德行为上的表里有别。在新媒体背景之下,主流的道德典范难以发挥其示范作用,相较而言,一些极端的、非主流的或者突发性的道德行为更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广泛关注,为他们提供道德示范;同时虚拟世界中的一些道德行为因为缺乏他律的约束,而更容易得到广泛传播。这使得大学生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中表现出不同的道德标准。

3.新媒体语境下高校道德教育的娱乐化消费特征。“寓教于乐”是长期以来被广泛认同的教育思想,它实际指向的是在“学习的快乐”中实现道德人格境界的提升。但是在新媒体语境中的高校德育,表面上似乎依然有着“寓教于乐”的部分形式特征,但实际的状况却是“教”不知所踪,“乐”却异化为抽取本质的全民娱乐与狂欢,在全民狂欢中高校道德教育的初衷、目的和标准变得面目相对模糊:一是游戏化的道德调侃。新媒体时代,当寓教于乐被游戏化以后,任何道德事件、态度均可以在媒体平台上被嘲笑、被调侃,本应引起深刻反思的道德行为在其尚未展开之际就面临被嘲弄的命运。道德变成了娱乐化的八卦爆料;二是新媒体时代,知识的获取变得走向“碎片化”。“碎片化”虽然满足了现代社会短平快的要求,显著降低认知成本,使知识变得易于习得,但同时也使得本应是系统化的道德教育被割裂得支离破碎,复杂的东西被简单化,使得青年大学生的思维变得趋向狭隘,而难以进行复杂的思考。同时这种“碎片化”的道德知识,也使得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的传播受到挑战,道德行为趋向多元。

4.新媒体自身伦理道德的缺失对高校道德教育的挑战。2015年1月16日,著名青年歌手姚贝娜因病去世,这一事件在当时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传说中的媒体记者与逝者家属之间的冲突更是引爆舆论场,并引起激烈争论。有媒体以“在死亡面前,那些等待的记者就像秃鹫?”为题,[4]深入反思媒体和社会公众之间的伦理问题。回顾整个事件,我们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新媒体时代中媒体伦理和社会道德之间的鲜明冲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社会公众而言,新媒体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传播媒介,同时也是一种生存环境,一种社会形态。在它给社会带来更多方便的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道德挑战。这种挑战主要表现在:其一,新媒体信息传播对于传统社会伦理的挑战。受众的主动性在新媒体条件下明显增强。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传播具有多中心非线性的传播特征,如何吸引眼球,获得更多点击率尤为重要。而同时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媒体一般都采取商业化的运营模式,甚至有时靠提供庸俗、低俗、媚俗的信息来迎合受众需求。这直接导致在虚拟社会的信息传播过程中社会道德责任的旁落,对于受众道德行为产生严重误导。这集中地表现在新兴媒体为受众提供了大量的色情、垃圾以及不健康的网络游戏等,如风行一时的某在线视频播放软件“涉黄”事件;再则,互联网环境之下,网络病毒、黑客入侵等,对于网络信息安全的破坏,既是一种违法行为,也是侵犯公众安全的不道德行为;其二,新媒体自身伦理道德的缺失。新媒体,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着移动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WeMidea)和移动客户端,将新媒体的隐匿性、开放性、草根性、多元性、即时性以及低成本的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信息传播更加平民化。但同时,媒体道德伦理的缺失也给媒体主体自身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负面效应,媒体道德失范现象广泛存在。表现在一是欺骗性传播。缺乏传统媒体道德素养的草根大众作为信息源,很容易造成“三人成虎”的传播格局。2011年日本海啸地震灾后,广泛传播的以食盐抵抗核辐射的谣言可谓典型;二是“乌合之众”式的理性失真。作为万千草根群体中个体,表现出对于自身劣俗品格的放纵以及“党同伐异”般的盲目与疯狂;三是错位的价值观。网络草根群体对于娱乐八卦信息、哗众取宠的行为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和追捧,而对体现、弘扬正能量的信息则视而不见。而遍及网络的所谓“人肉”行为、网络舆论推手更是对于个人隐私权和私人领域赤裸裸的侵犯,既有违道德也触犯法律。作为新媒体主要受众(信息源)之一的大学生,对于真实的社会生活状况知之甚少,自身的道德观念尚不稳固,很容易受到这些反道德行为的影响,在虚拟中完成对于社会道德环境的涂鸦。

三、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行为的含混性表征

传统道德教育在当前社会转型时代合理性的缺失已使其显得力不从心,新媒体的发展更是对高校道德教育的影响广泛深入,而作为高校道德教育受教主体的当代大学生在媒介素养上的某些不足以及他们在媒介行为上的含混性特征更使得当前高校道德教育的尴尬境遇进一步凸显。

1.大学生媒介依赖趋于严重,但媒介素养相对不足。媒介依赖是美国传播学家梅尔文德弗勒等人在《大众传播学绪论》一书中提出的一个理论,他们认为,在特定社会中,媒介以特定方式满足了特定人群的特定需求;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我们越来越依赖于媒介认识和理解社会,同时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当我们通过媒介理解社会时,媒介同时塑造了我们的期望甚至精神。简而言之,就是人们在使用媒介时表现出来的对于媒介的过分依赖和难以自拔的现象。

调查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对于媒介的关系可以说基本经历了一个从“电视人”到“网络人”再到“手机人”的转变过程,其对于媒介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高校新媒体普及率高,网络环境好,使得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对于新媒体接触率高,依赖性强。实际上,在高校日常生活中,大学生热衷于刷微博、发朋友圈以及游荡于各大论坛,很多学生早上睡醒第一件事和晚上睡觉最后一件事就是刷屏。对于大学生而言,“玩媒体”已经成为生活乃至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走出工具性依赖的范畴而上升为一种精神性依赖。

相应的是,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却表现出明显不足。媒介素养的概念源于1933年英国人李维森和汤普斯在其合著的《文化与环境:培养批判的意识》一书中提出,目的在于“力求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使学生免受媒介所传播的不良文化、道德观念和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5](p73-79)当代我们对于媒介素养的理解,着眼于对于社会公众认知媒介、参与媒介和使用媒介能力的研究,目的是“以社会公众为对象,以培养和提高认知媒介、参与媒介和使用媒介能力为目的的素质教育”。相关调查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在媒介行为上具有“媒介接触消费愈发频繁”、“共享性文化快速发展”、“传受关系转变对个体素养要求增强”等几个方面的特征,但同时也在“对媒介的批判能力较弱”、“对媒介的使用不够充分”、“网络道德和法律意识比较薄弱”[6](p108-115)等几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

媒介依赖趋于严重而媒介素养的明显不足,就使得当代大学生在面对新媒体泥沙俱下的信息以及“众声喧哗”的多声部媒体声音时显得手足无措,主体意识不足,也使得他们的媒介行为表现出复杂特征。

2.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媒介行为的含混特征。新媒体时代传媒环境所表现出来的去中心化、泛娱乐化、虚拟化的一些特性,颇具几分“后现代”主义色彩,也使得处于媒体环境中的社会公众陷入某种道德不确定的冲突之中。

具体到高校而言,当代大学生们在新媒体语境下的媒介行为呈现出某些具有明显冲突意味的色彩。其一,被动与主动兼而有之。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模式”向“大众模式”的转变,大学生在日常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和地位相对趋于被动和弱势,但与此同时,他们又积极介入到虚拟世界之中,试图在其中取得一席之地。于是经常看到在网络世界中众多大学生以“屌丝”自诩,众多“屌丝”在网络上的强大声音及其所表现出来的社会心理耐人寻味;其二,私德与公德并行不悖。在新媒体营造的虚拟世界中,很多大学生的媒介行为因为其虚拟化的身份主体,而呈现出个人在私德领域中的幽暗一面,谩骂、谎言、人身攻击满天飞;但同时,其个性化的言论,却有可能在虚拟的公共场所中产生广泛的影响,并有可能发酵成为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件,引起争相复制模仿;其三,自我中心与集体归属界限不清。新媒体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往往外在个性张扬而内心却寂寞孤独,既希望与人接触又恐惧面对面的交往,更不愿进入彼此内心世界。自我意识强烈使得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以自我为中心,而对摆脱孤独状态的内心需求又使得他们在虚拟世界中积极呼朋引伴,在由陌生人组成的“朋友圈”互动频繁,甚至表现到盲目疯狂的程度。网络上狂热的“粉丝”大战与现实生活中的“高冷傲娇”井水不犯河水。

高校大学生这种含混复杂的媒介行为背后,正体现出个体道德和群体意识在新媒体环境之中的变异,体现出道德价值体系和道德选择标准之间的冲突。而这也对于当前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时代命题。

四、积极探索运用新媒体传播规律,做好高校德育工作

如上所述,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在内容、媒介和对象方面对于当前高校道德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乃至全社会需要以积极姿态面对,采取相应对策,积极引导,适当规避,做出新的转变。

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之下,全社会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伦理的价值导向,加强新媒体伦理规范秩序的建设,确立新媒体传播的伦理规则,比如坚持客观性原则依然是新媒体时代的伦理根基;坚持责任原则,防止新媒体的滥用;坚持真实原则,坚守媒体道德底线,推动促进社会总体向上崇善尚美。

具体到高校的道德教育工作,高校应该在积极运用新媒体,在德育内容、媒介运用以及德育对象方面均采取积极的应对和改变。

1.实现高校德育理念和模式的更新。新媒体对于传统道德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由于其技术特点,新媒体从一开始就具有了自由、共享、开放、平民化、多样性的“互联网精神”,这对于网络时代的师生均产生了深刻影响。在这种环境下,高校传统的“我讲你听”居高临下式的道德教育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需求。

根据海德格尔、哈贝马斯等人的主体间性理论,高校道德教育理念需要更新,增强教育者和大学生二者的主体意识,“使主体与主体之间相互承认、相互尊重”,“实现双向主体之间双向建构、双向整合”,[7](p65)积极运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创建一个学校、家庭、学生和社会协同作用、实现多方对话沟通的教育机制和平台。高校可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优化道德教育内容,运用新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提供更加丰富及时的德育资源,拓宽道德教育的渠道,将道德教育从课堂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实现精确传播。还可利用新媒体交互平等的特征,实现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的相结合,运用德育平台,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彰显出学生“德育主体”地位。除此之外,还要实现学校、家庭和学生间德育的良好沟通,以及加强校园新媒体管理,净化校园媒体环境。

2.积极进行适应新媒体的德育内容调整。相关研究表明,当前青少年对于新媒体的总体期待表现为,“最希望获取时尚、新潮的东西和休闲娱乐的游戏,对真实的、公正的、并具有一定自由性和导向性的新媒体也充满期待。同时也说明青少年关注新媒体最主要的还是传播内容和方式,对价值影响关注相对较少。”[8](p151)这就要求高校在进行道德教育中应该针对青年大学生道德发展状况,在内容上做出相应的调整。

高校应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之内化为学生自觉的道德追求,落实为实际的道德行为,加强道德实践的机会;同时也要重视大学生道德习得的基本特性和价值取向,既坚持正确的道德导向,也要尊重不同价值观念的存在,实现传统道德观念的现代转化,引导大学生自觉从“他律”迈向“自律”,做到新媒体德育和现实德育的有效结合。

3.高校应该积极探索利用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实现道德教育的有效传播:一是充分利用网站、微博、微信等不同新媒体平台,实现道德教育的全覆盖和日常化;二是高度重视“意见领袖”的作用。新媒体语境下的高校中,对学生有较大影响的“意见领袖”包括在网络社会中形成的大V、在高校校园网内容自然形成的“学生大V”等。对于前者,高校应该对其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辩证认识;对于后者,则应该加强沟通交流,进行正向引导,促使其积极发挥正能量。与此同时,高校也应该主动作为,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挥高校专家教授的优势,引导他们既教书又育人,在某些专业或者公共议题上积极发声,引导学生道德正向成长,成为新的“意见领袖”而不是“沉默的大多数”;三是充分利用校园网,采用“议程设置”等方式,对高校学生产生积极的道德影响。例如高校可以对某些热点话题(如学生中存在的“屌丝心态”、“炫富行为”、“低头一族”、“网络语言暴力”等现象)等,进行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关注,从而影响校园焦点和学生中心话题,进而在相应的讨论中进行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四是积极尝试道德教育内容的网络化、现代化表达。消费时代、读图时代的来临,“娱乐至死”的生活方式,使得精读细听在当代社会成为奢侈的事情。鉴于此,高校在德育内容的表述形式上也应做出相应的尝试。

参考文献:

[1][美]劳丹.进步及其问题[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2][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任建中,邓丽敏.新媒体接受中道德教育的三大困境[J].伦理学研究,2011,(5).

[4]司昶援姚贝娜之死引发的媒体伦理大战[EB/ OL].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951 66.

[5][英]大卫·帕金翰.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超越保护主义[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2).

[6]王莲华援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问题思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2,(3)援

[7]李宁.论新媒体时代思想道德建设[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4)援

[8]张泰来.新媒体的价值影响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实证研究[J].云梦学刊,2011,(1)援

责任编辑张豫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思政课改革和建设研究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15JK1792)。

作者简介:吕广利(1962—),男,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咸阳师范学院政治与管理学院教授。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15)12-0176-05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新媒体高校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微时代”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