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欧文空想社会主义的思考与评价
2015-03-26葛浪
葛 浪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 长沙 411100)
欧文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借鉴了1 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其理论和实践大多以“性格形成学说”这一理论为基础。本文拟对其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一个系统的探讨,挖掘其内在的价值及现实的影响。
一、欧文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和逻辑起点
(一)十八世纪法国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是欧文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来源
恩格斯指出:“欧文在资本主义生产最发达的国家里,在这种生产所造成的种种对立的影响下,直接从法国唯物主义出发,系统地制定了他的消除阶级差别的方案。”[1]恩格斯这句话说明了欧文“构建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理想”直接来源于法国唯物主义思想,法国唯物主义者在“社会观”方面的理论主张对欧文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巨大影响。
首先,他们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法国唯物主义者“他们认为专制君主是一切社会灾难的‘直接造因者’和‘人民受难的真正祸首’,断言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必将被一种新的、合乎‘理性原则’的社会制度所代替,君主的偶像必将倒塌而被人践踏。”[2]但他们没有明确主张以“暴力革命”来推翻君主专制,而是寄希望于开明的君主,期待建立资产阶级“理想王国”。同样,一方面欧文通过分析得出“资本主义私有制是一切罪恶和灾难的根源”的结论;另一方面,欧文反对“暴力革命”和“政治斗争”,也寄希望于开明的资本家来实现对社会的改良。
其次,他们反对宗教神学,提出无神论思想并主张社会契约论。法国唯物主义者非常重视“伦理”的作用,从“人的幸福”出发,主张“社会契约论”。这一思想也直接被欧文所借鉴并运用到实践中去。1825年,欧文在美国正式开始了“新和谐公社”的试验,在实验中所采取的“初级社章程”(即初级法律形式)、“管理委员会”、“权利及财产分配”、“平等和自由”和“选举”等措施无不体现了“社会契约”的影子。
再次,“法国唯物主义者十分重视理性的作用并把理性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他们认为,应当建立理性的国家、理性的社会,应当无情地铲除一切同永恒理性相矛盾的东西。”[3]“理性原则”被欧文所吸收并用于实践中。从应然角度来看,对“理性”的强调成为欧文“构建和谐、理性的理想社会制度”的应有之义;从实然角度来看,“理性”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和“享有平等权利”的强调,也促使他从“理性”角度来探讨“人的性格”,在实际生活中靠理性来“说服、教育、教化人”。
(二)性格形成学说是欧文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
在爱尔维修“人的性格是环境的产物”这一思想的影响和熏陶下,欧文主张改造社会环境,使不良环境被优良环境所取代,实现对人性格的改造。
欧文通过研究爱尔兰劳动阶级受环境影响的关系指出:人的性格不是由他自己形成,而是由外力塑造形成的,外力包括先天环境和后天社会环境。欧文非常注重后天社会环境对人性格形成的影响和作用,他曾指责政府说:环境“让一代又一代人从小就被弄成作奸犯科的人”,使他们“走上邪恶和犯罪的道路”,如果“消除那种容易使人性产生罪恶的环境,罪恶就不会产生。”[4]欧文认为,优良的性格塑造于优越的环境之中,环境一旦恶劣起来,便会泯灭人性,使其由最好的、最有教养的性格向最坏的、最愚昧的性格发展演变。他说,“过去和现在世界上的一切制度都是那种千变万化的狂颠的证明,而人类的心灵正处于这样的狂颠的包围之中。”[5]
欧文所处的社会环境造就了他决心将理想化为现实的这样一种性格。欧文出生在工业革命最早、当时资本主义最发达的英国,他虽是上层社会人士,但十分关心人民疾苦,希望通过自身努力来帮助下层劳苦人士。
1813年,欧文开始在新拉纳克建立社区模型,成立一个新公社。欧文在新拉纳克工厂的改革是以“人的性格是环境的产物”这一思想为逻辑起点的。该工厂集中体现了英国工业革命给工人带来的苦难,欧文从整个社会带来的“普遍恶劣性格”出发,试图从工厂改革与教育中来寻求解救“此类性格”的办法。他所创办的“幼儿学校”和“性格陶冶馆”充分体现了将生产劳动和教育相结合的思想。欧文一系列改革使得工厂环境得到了改善,工厂面貌焕然一新,工人生活质量也大大提高,实现了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被誉为“幸福之乡”。同时,欧文在《致拉纳克郡报告》中也系统“阐述了构建新社会的理论,提出了消灭私有制、建立财产公有、权利平等和共同劳动的理想社会计划。”[6]这是欧文从慈善家转变为共产主义者的转折点。
然而,欧文的活动遭到整个上层社会的抵制,在遭遇失败后,欧文并没有丧失信心,而是倾尽全部财产在美国印第安纳州买下近2万亩土地进行新和谐公社改革。新和谐村改革同样也是从“性格形成学说”出发,通过对环境的改造来塑造公社内成员良好性格。欧文认为社区建设好了,环境优美了,成员性格也会向着良性的一面发展,从而实现和谐相处。但新和谐公社的改革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
二、欧文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两大特征
(一)合理性
一方面,1 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作为其思想来源。为了增进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欧文汲取1 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社会契约论”的思想,为保障新和谐公社成员之间的权利自由和平等、财产分配及人身安全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欧文“理性”观点与“性格形成学说”达到了一定的契合,即两者所要作用的对象都是“人”,同样关注“人性的发展及其完善”,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和对环境的改善并为人的发展塑造良好的空间。无论是企业中“人本管理”理念的形成,还是教育改革中“四有新人”的培育,亦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实现人与自然、与环境的和谐相处”,这些都是为了培养人最良好的“道德品质、性格与情操”。欧文对人性的强调和重视除了为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来源之外,同时也对现今“以人为本”和“群众路线”思想的形成和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另一方面,欧文指出资本主义私有制是一切罪恶和灾难的根源。他认为,“私有制、宗教和建筑在这二者之上的现代婚姻是资本主义社会“三位一体”的祸害,在这“三害”之中,私有制是产生一切灾难和罪恶的最主要原因。”[7]他主张建立由劳动者组成和管理的公社,并在公社内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他还主张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以谋求每个人在产品和财富分配中获得最大利益。
(二)空想性
首先,它是一种不成熟的理论。恩格斯说:“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所以只有从头脑中产生出来。”[8]“从头脑中产生出来的东西”所描绘出的只是人们心中“最美好的东西”,所以在设计新的更完善的社会制度时,不可避免地脱离社会现实,欧文关于“理想社会制度”的设想就是这样。
其次,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欧文过分强调环境的作用,却忽视了在当时的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下,他所设想的那种环境是难以出现的。欧文没有认识到“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9]”,只有“革命的实践”才能改变社会环境。马克思指出:“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高出于社会之上(例如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就是如此)。”[10]
最后,欧文自身的局限性。欧文曾属于英国上层社会的一员,他虽主张改造资本主义私有制,但他反对工人阶级的政治斗争,反对暴力革命,这种追求“没有斗争的”的社会主义是很难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不能强调“无产阶级暴力革命”注定了欧文理论的空谈和其实践的失败。
三、欧文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评价及启示
一方面,欧文空想社会主义虽存在不切实际性,但其理论和实践对当时社会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并成为科学社会主义重要理论来源之一。
恩格斯曾评价说:“当时英国的有利于工人的一切社会运动、一切实际成就,都是同欧文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11]在新和谐公社的改革失败后,欧文重返英国,直接转向工人阶级,加入到蓬勃发展的工人运动中去并领导了全国的合作社运动和建立劳动市场,进行了近30年的活动。欧文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还为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提出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等理论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直接理论来源之一。
另一方面,欧文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对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第一,欧文关于社会建设原则对当今中国社会建设原则的确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即要重视社会环境的建设。欧文认为环境好坏决定了一个人性格的好坏,强调营造好的社会环境。在建设一个民主、和谐、法制社会的今天,必须营造一个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保证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法制,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解决好各方利益分配问题。欧文认为,“任何社会的第二个重要而不变的生活要素,就是分配所生产的财富,以维持生活和增进幸福。”[12]在社会改革中,利益分配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好,势必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因而,要正确分配好所生产的财富,处理好社会各阶层、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以增进各阶层、各民族的幸福,维护好社会的团结。
第二,欧文关于社会建设目标对当今中国社会建设目标的制定提供了借鉴。欧文主张“消除阶级差别的方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和“构建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即主张社会平等、和谐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建设目标。这一主张对中国当前社会建设提供了有益参照。要求我们在社会发展中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为消除“阶级差别”和实现社会和谐奠定物质基础;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统一,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让每一位社会成员都能充分享受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成果,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8.
[2]于凤梧.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基本特点[J].天津师大学报1991,(3):33、34.
[3][8]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09、213、215-216、217、211.
[4]欧文选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37.
[5]胡可.欧文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渊源[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3):36.
[6]曹萍.从托马斯·莫尔到罗伯特·欧文——兼论近代英国乌托邦思想的演变[J].湖北社会科学,2012,(10):38.
[7]张保拴,王建生.欧文的人生理想与实践[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30.
[9][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8.
[11]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48.
[12]龙荣波.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思想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