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组织理论视阈下构建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协同创新的组织模式研究
2015-03-26黄泽海侯春娥
黄泽海 侯春娥
(中共怀化市委党校、怀化市社会主义学院,湖南 怀化 418008)
一、协同创新的自组织理论简述
(一)自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
自组织理论是专门研究复杂自组织系统的形成与发展机制问题理论体系,主要由突变论、耗散结构理论、混沌论、超循环论、协同学等理论组成。协同学的创始人哈肯认为:“如果系统在获得空间的、时间的或功能的结构过程中,没有外界的特定干预,我们便说系统是自组织的。这里的‘特定’一词是指,那种结构和功能并非外界强加给系统的,而且外界是以非特定的方式作用于系统的。”[1]在理论探究过程中,明确了系统产生自组织现象的四个必备的基本条件:一是开放体系。系统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使熵量不断增减而呈现的一耗一散的过程,构成的产生自组织有序结构的必要条件。二是远离平衡态。非平衡是有序之源,非平衡状态使体系具有足够的反应推动力,推进无序转化为有序,形成耗散结构。三是非线性作用。即体系内各要素之间通过非线性机制相互发生作用,所得超过所望的非线性因果关系的效果。四是涨落作用。即体系的涨落或起伏变化,启动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发生,使体系离开原来的状态,发生质的变化,跃迁到一个新的稳定的有序态,形成耗散结构。因此,涨落是一种启动力,涨落导致有序。
(二)协同创新的自组织特征
协同创新是指创新体与外部环境之间既相互竞争、制约,又相互协同、受益,通过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创新体自身所无法实现的整体协同效应的过程。[2]从自组织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的角度来看,协同创新与自组织理论具有显著的耦合性。首先,创新体也是一个开放体系,与外界保持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对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交互式作用。其次,创新体的各要素之间存在非线性的相互作用,相互竞合并相互制约,耦合而成的新的整体效应。再次,创新体持续在非平衡状态下发展,参与协同创新的单位的差异性的影响和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创新体的发展长期处于不稳定的非平衡状态。最后,创新体通过涨落实现自组织发展。
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系统的协同创新具有自组织特征,但是并不意味着创新体内部的所有运行机制与组织形式均是天然形成的。在协同创新的框架下开展科学研究,必须突破现行的机制体制障碍,以自组织理论为指导,构建充满活力、可持续发展、各具特色的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的组织模式。
二、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协同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系统协同创新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学习机制的障碍性。当前,武陵山片区尽管国家战略颁布实施了三年,但是学习机制尚处于形成初始阶段,具有诸多的障碍,其主要表现有:知识共享和交流不足;核心知识难以模仿;产学研合作不紧密;区域创新网络中的学习主体像政府和企业等吸收能力不强;部分隐性知识流动的交易成本较高等。
(二)内生增长机制的不足仍然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最大困扰。尽管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内生增长机制虽已初步形成,但问题层出不穷。第一,内生性要素存在结构性缺陷。其次,资源型经济和投资拉动型经济占主导地位,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的贡献不足,使后发优势退化为后发劣势。与发达地区相比,人力资本存量低,聚集和积累能力不强,成为内生增长的关键阻碍。最后,内生要素锁定效应突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经济结构的转型成本较大,当转型的阻力大于动力,内生要素发展缓慢。
(三)构建自我发展主体和要素的协同机制困难重重。首先是互惠双赢的协同机制在本区域各地政府中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由于缺乏制度创新的动力和处于被动扶贫现状,高效的竞争与协同机制华而不实,形同虚设,“坐等靠要”的思想依然盛行。在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由于思想认识上的差别和各地政策机制上的差异,缺乏全盘统筹,影响了片区一体化的进程和发展。其次是企业缺乏协同发展的动力。由于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市场化的制约和技术进步的影响,使企业缺乏良性竞争与协同行为的动力,难以形成主导力量,无法推动该区优势产业的跨越发展。最后是社会组织协同发展的效率不高。各类社会组织作为片区的扶贫开发主体之一,由于缺乏有效的分工合作,导致管理成本、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较高,难以形成共同的利益目标和激励机制,扶贫效率难以得到保障,导致区域协同扶贫开发动力的不足。
(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外部保障机制亟待强化。一方面,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和不均衡的问题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普遍存在。湖南武陵山片区贫困县的交通、医院和学校尽管有所改善,但所需的人才和技术却难以得到保障。另一方面,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机制和迟迟不到位的生态补偿制度是制约武陵山片区发展的现实问题。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经济发展与资源优势反差较大,存在资源诅咒效应[3]。
三、构建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协同创新的组织模式
(一)组织原则的构建
分工协作原则。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的协同创新不是简单的重合,而是要整合创新体的价值观、知识、技术和工作习惯,通过科学的分工,根据人员的兴趣和专长,各就其位,尽其所才,开展有序的协作,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问题导向原则。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工作的目的是探寻绿色崛起的道路,其组织模式构建过程中必须直面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作为协同创新的逻辑起点,构设有效的组织形式,调动不同组织的创新元素和不同层面的力量来实现符合解决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有效组织模式。
泛资源共享原则。泛资源观念是知识和资源的总称,也是协同创新的基本要求。强调打破本位主义思想,调动和发挥一切创新体的资源、知识和人脉关系,形成创新体在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中运用的物质资料和精神资料的“养料库”。
开放性原则。开放体系是创新体协调各种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和生态建设的重要前提。一方面,要广泛吸纳各方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扶贫开发和生态建设的组织创新活动,采取优胜劣汰的退出机制,严格考评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的主体,形成一支精干高效的队伍,沉淀成永续生命力的组织文化;另一方面,要转变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组织内部流通的固化思维,淡化组织边界,促进知识、技术、资金、信息和设备等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保证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活动有足够的物质资料支撑,保证有充分的创新成果并转化利用。
(二)组织结构的设计
组织结构必须紧扣协同创新的自组织特征,一切从创新体的实际出发,削弱组织边界,构建柔性化、扁平化和网络化的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组织结构,内化主体功能,实现创新主体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控制力,达到最优化的模式,实现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活动的创新。
去垂直边界,建扁平型组织。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组织是对资源的再次分配,组织结构影响着组织的效率。传统的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组织是一种垂直边界的塔式结构,其组织规模庞大、管理层级过多、工作效率低下。与市场经济的信息高效、协调快速不相符合,而扁平化管理是决策高效且又富有弹性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因此,淡化组织的垂直边界,构建扁平型组织能够充分调动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组织的快速反应和、高效的执行力和整体的创新能力。
去水平边界,建多功效团队。水平边界是指各职能与规章制度间的界线,它很容易使各部门之间形成一面无形的墙,阻碍和制约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与合作,进而导致整个组织的无序发展和最终的效能低下。因此,淡化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组织的水平边界,能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能量、资源和目标能够快速便捷地穿越组织边界的“隔膜”,整合不同领域的创新力量,为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协同发展的最终目标,营建一支多功能、重高效工作队,打造“温饱不愁、全面小康”的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工作流程。
模糊外部边界,构建网络化组织。外部边界在是保持组织质的稳定性,是一事物区别另一事物的内质性。“没有了边界,组织将不复存在。”[4]但是组织之间壁垒森严、泾渭分明,将导致组织固步自封、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当前市场化和信息化时代,组织的各种活动完全超出了自己所设定的组织边界和范围。各部门之间关系密切、分工精细,表现为“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融合趋势,这一趋势淡化和模糊了两者之间的组织边界。因此,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中的组织需要在产业研究、项目研究、生态技术工程、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和实际应用等方面模糊边界,加强联系,形成新型竞争协同的网络关系。做到既能区分各个成员,又能够使资源、信息、能量及构想快速便捷地在各成员之间流动,促进各项工作在组织中顺利展开和完成,从而使组织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己远远超过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
打破地理边界,构建协作型组织。传统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的组织中,由于行政区域的分割林立各自为政和垂直管理,地理边界的问题很少存在。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加速和国家对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的高度重视,通过多层次、广渠道地扶贫,各自为政的问题逐渐浮现出来。为了进一步推进区域合作,实行抱团发展,加快协同创新,所以在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系统的活动中,要构建成区域协同创新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的组织模式,制定本土化的策略和一体化的战略,打破文化、地域、市场的界限,实现跨区域的无障碍协作。
(三)运行机制的的构建
学习创新机制。学习创新是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组织实现区域协同创新的制动力和软实力。协同创新的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活动不同于单纯的扶贫开发或者是生态建设,其主要任务是围绕国家扶贫开发重大决策和扶贫开发的体制机制以及耦合当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举措,开展知识创新、组织创新、模式创新,解决二者发展的重大问题。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的自组织性就是通过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互作用形成的自组织的内部动力来调控自身结构和活动,充分发挥各行为主体的主观学习的能动作用而实现的。这种主观能动的学习能力不是对系统内部各行为主体知识的简单整合,而是实现知识的再生产,并在组织之间进行交互作用,实现组织的创新活动,达到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自组织的协同创新。因此,学习机制是自组织创新的根本性作用机制。
内生增长机制。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要变“输血”为“造血”,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因此,在系统内加大项目和产业的培植,扩大资本积累、加快技术进步、推进制度创新和对外开放,培育中西部地区内生增长机制是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自组织发展能力的关键。十多年的西部大开发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外部力量刺激所形成的竞争优势只是暂时的和非持续的,区域经济体自身的发展能力在结构上没有实质性的改变,综合能力在内核上没有明显的改善,总体呈现出发展动力的不足,只有激活内生动力,让内部各经济主体之间形成一种有序竞争与合作,产生组织的协同性,才是撬开组织发展的真实动力,区域经济发展的源泉才会真正掘开。
协同发展机制。协同是指自组织的部门之间为实现系统的整体目标而实现彼此的相互协作。在扶贫开发和生态建设系统中,自组织面临的区域条件、市场平台和信息网络以及技术支撑这一系列的环境因素,是系统的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空间,为形成系统的协同机制奠定了基础。当自组织朝着特定目标作用于各种要素,契合优势互补,通过自发协调一致、集体的规则运动,达到稳定的结构状态,实现协同融合、创新发展。构建扶贫开发和生态建设系统的协同发展机制,正是欠发达地区对各种要素和环境条件的有序整合,在系统内部进行耦合和互补,利用协同放大功效,整合各种资源,优化结构有序,放大系统的协同效应,提升组织的竞争优势,开辟新的方式、途径及状态的可能空间,形成规模经济。因此,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应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实现跨行政区域的经济协同,通过建立脱贫致富差别化激励机制、保障基层财政多予不取机制、对特殊县市实施政策变通机制、深化和完善“定点挂钩”帮扶机制、完善区域要素流动机制、巩固片区省市重点行动战略机制、更大力度实施“区域关怀”和“贫困援助”计划等,实现创新协同发展的新的体制机制[5]。
外部保障机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许多资源本身就有较强的外部性,如果不通过政府干预,其市场之外的价值不能体现,公平竞争环境就难以实现。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存在筹资机制不合理、决策机制僵化、管理机制落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进而影响发展主体的自我发展能力,打破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富饶的贫困”现象,通过建立资源补偿机制,改变西部经济腾飞的“短板”。进一步构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区域公共产品多元主体联合供给模式、构建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管理制度平台,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
自我评价机制。构建评价机制是推动创新主体在组织和系统内部不断进行自我修正、自我改进、自我提高,趋近、达到和完成组织的预期和目标的动力推动器。有效的自我评价机制会推动整个创新体积极正向发展,形成正反馈效应;反之,就不能实现协同效应,系统就会对创新体进行协调,重新配置资源,整合各类要素,修正内外环境,生成新的支配系统协同发展的序参量,最终又实现协同效应。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组织活动的自我评价,一是要定岗定级实行差异化评价。根据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组织的人员结构,按照不同岗位、不同层级的评价要求,进行差异化的精准评价。二是要分期分段实行目标化评价。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将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宏观目标与微观目标结合起来,既有周期性评价,又有阶段性评价,兼顾质量与效率。三是要提质扩容实行中介化评价。提质就是注重科技创新,提升评价的科学性和精准性;扩容就是引入外部评价机制,充分发挥中介评价机构特别是第三方评价机构,对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的创新主体、创新成果的真实水平和实际贡献能够做出客观再现,对创新系统的整体建设成效能够做出公正反映。
[1]〔德〕H·哈肯.信息与自组织[M].郭治安等译.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29.
[2]胡恩华,刘洪.基于协同创新的集群创新企业与群外环境关系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7(6):24.
[3]姚予龙.中国资源诅咒的区域差异及其驱动力剖析[J].资源科学,2011,33(1):18-24.
[4]〔美〕罗恩·阿什克纳斯等著.无边界组织[M].姜文波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8,9,3.
[5]黄泽海.武陵山片区合作机制设计面临的困境与路径前瞻[J].科技和产业,2012(10):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