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反思专题研究
2015-03-26周星
主持人语:在进入新世纪的短短十几年里,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效益上,中国的文化产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种迅速发展的产业类型不仅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而且有效地促进了中国民众生活质量的提高,使民众享有一种有意味的生活。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文化产业一方面就像任何事物一样,必须在自我批判和自我调整中才能成熟,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又不像其他产业那样,可以单纯地概括成资本和利润的经济学命题,因其也涉及价值的表达、观念的塑造和意义的流通,所以也是社会学的重要命题。这些普遍性和特殊性都决定了当前的文化产业需要且应当置于多重视角中来讨论,既需要建设性的意见,也需要批判性的思考,这也正是组织本组专题的初衷所在。
周星教授深刻分析了文化艺术生产和批评在新的时代语境中的遭遇,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认为文艺批评是文艺生产形成良好态势的必要条件,然而这种关系如今却难以为继。一方面是文化艺术的生产者正在通过媒介变成另一种批评者,批评实践沦为文化艺术产品的营销策略,用以吸引消费者注意的方法;另一方面,保守传统的批评者面对新的媒介环境培养的新一代受众时,又难以确立能够匹配其成长经验和价值观念的原则。他认为,文化艺术生产若要实现良性的发展,必须重建文化艺术批评的价值和尊严。
李思屈教授为我们提供了一幅文化产业的未来图景。认为数字技术的进步将为文化产业的革命性发展提供平台,但是驱动产业的根本性力量仍在于承载着精神内容的符号。中国的文化产业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并不在于资本规模的扩张和技术水平的提升,而是对于象征符号的创造性生产和传播,所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内在动力仍然应当在精神生产的层面上寻找。
郝延斌博士以电影、电视和流行音乐为论域,将其焦点置于文化产业中最为特殊的消费群体——粉丝。认为粉丝是媒介文化工业中预先消费、重复消费和额外消费的主体,不过这种消费主体同时也应视为媒介生产的结果,因而无论是作为个体的粉丝还是作为群体的粉丝,充斥于其消费行为中的竞争关系都被媒介工业资本所征用。作者以近年的粉丝电影为案例,讨论了中国的媒介工业在开发粉丝经济的过程中如何忽视和误解了粉丝消费的内在行为逻辑。
尽管这组论文的视角不同、立场不同,但其明显的相同之处在于三位作者都把文化产业视为一项文化和社会的议题,而不仅仅是经济的议题。我们希望通过这些突破疆界的讨论来抛砖引玉,能把中国文化产业的讨论带至更加宽广的领域。
特约主持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周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