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时代的文化艺术现实与批评

2015-03-26

河南社会科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现实时代艺术

周 星

(北京师范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北京 100875)

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反思专题研究

主持人语:在进入新世纪的短短十几年里,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效益上,中国的文化产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种迅速发展的产业类型不仅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而且有效地促进了中国民众生活质量的提高,使民众享有一种有意味的生活。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文化产业一方面就像任何事物一样,必须在自我批判和自我调整中才能成熟,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又不像其他产业那样,可以单纯地概括成资本和利润的经济学命题,因其也涉及价值的表达、观念的塑造和意义的流通,所以也是社会学的重要命题。这些普遍性和特殊性都决定了当前的文化产业需要且应当置于多重视角中来讨论,既需要建设性的意见,也需要批判性的思考,这也正是组织本组专题的初衷所在。

周星教授深刻分析了文化艺术生产和批评在新的时代语境中的遭遇,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认为文艺批评是文艺生产形成良好态势的必要条件,然而这种关系如今却难以为继。一方面是文化艺术的生产者正在通过媒介变成另一种批评者,批评实践沦为文化艺术产品的营销策略,用以吸引消费者注意的方法;另一方面,保守传统的批评者面对新的媒介环境培养的新一代受众时,又难以确立能够匹配其成长经验和价值观念的原则。他认为,文化艺术生产若要实现良性的发展,必须重建文化艺术批评的价值和尊严。

李思屈教授为我们提供了一幅文化产业的未来图景。认为数字技术的进步将为文化产业的革命性发展提供平台,但是驱动产业的根本性力量仍在于承载着精神内容的符号。中国的文化产业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并不在于资本规模的扩张和技术水平的提升,而是对于象征符号的创造性生产和传播,所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内在动力仍然应当在精神生产的层面上寻找。

郝延斌博士以电影、电视和流行音乐为论域,将其焦点置于文化产业中最为特殊的消费群体——粉丝。认为粉丝是媒介文化工业中预先消费、重复消费和额外消费的主体,不过这种消费主体同时也应视为媒介生产的结果,因而无论是作为个体的粉丝还是作为群体的粉丝,充斥于其消费行为中的竞争关系都被媒介工业资本所征用。作者以近年的粉丝电影为案例,讨论了中国的媒介工业在开发粉丝经济的过程中如何忽视和误解了粉丝消费的内在行为逻辑。

尽管这组论文的视角不同、立场不同,但其明显的相同之处在于三位作者都把文化产业视为一项文化和社会的议题,而不仅仅是经济的议题。我们希望通过这些突破疆界的讨论来抛砖引玉,能把中国文化产业的讨论带至更加宽广的领域。

特约主持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周 星

当前时代的批评之难

文化艺术的发达是和社会经济的繁荣相互匹配的要素,没有文化艺术繁盛的社会发展难以形成文明的社会。文化艺术批评则承担了观照现实而给予分析指正的角色。因而,文化艺术的内涵必然包括批评在内,文化艺术存在的和谐局面就应当是创作和批评的共同繁荣。我们的时代越开放,文化艺术的现象也就越复杂多样,这其实是社会现实超越以往的缩影。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评价文化艺术就更需要智慧的辨析力。然而在当前,当光怪陆离的传媒现象越来越多时,人们却越来越依赖媒介的传播来了解现实,无论传媒对其的呈现是否有意义。特别是网络传播这一从前的时代所不曾有的形式,以其迅疾的传播速度和巨大的传播范围影响着当前的文化艺术和现实认知,从而构成了新的文化现象。

不妨从引起媒体关注的现象着眼来看网络时代的信息传播。在2015年,“奶茶妹妹”章泽天与京东掌门人刘强东的拍拖终于尘埃落定。但娱乐操盘手华汉却透露说这是章泽天请其制定的宣传方案,是一种商业行为。在此事件中,社会关注的是一个私人事件,但媒介却天然要挖掘奇闻逸事也是在所难免。另一方面,个人的情感与婚姻又与商业的规划发展联系在一起,需要大张旗鼓的炒作。时代的剧变将隐蔽变得张扬,从前惧怕暴露的,现在却变成了精心谋划和故意安排的,无论怎样评价,都是匪夷所思的现代景观。

这种状况其实在文化艺术领域也有相应的表现,过去的影视制作唯恐剧情被提前泄露,因而想尽一切办法严防死堵。等到作品完成,发行上映之后,又因担心恶评损伤声誉影响观众,所以纷纷组织影评文稿来歌功颂德。然而,制片方和发行方却发现负面的批评一样可以吸引观众,于是完全无视批评的炒作就成为习惯。而如今,故意泄露关键的剧情来吸引观众,生编硬造出剧组演员的绯闻来博取关注,只要有益于未来的票房收入,营销的手段就无所不用其极。匪夷所思却成为习惯,造就了批评的困惑。总的来说,时代是最为重要的操盘手,而网络则是改变局面的新生因素,无论你愿意不愿意,评价文化艺术都无法忽视网络存在并且影响生活、文化艺术的现实,而这正是直接相关批评的对象,也牵连着批评自身的话语。

批评显然离不开对于现实现象的认识,因为现实是造就文化的根源。“文化传统上是精神生产的同义词,后来被释义成包罗万象的一切社会生活形式及过程,更为晚近的定义,则把它看作意义的网络,以及意义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等。一般认为,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界说文化。这三个方面分别是观念形态、精神产品和生活方式。”[1]生活方式决定文化的存在,但是复杂万端的现实却造就了文化批评前所未有的困惑。批评固然应当毫不畏惧现象的复杂,甚至可以说越是迷雾般的现象越需要批评来廓清。但实际上,由于人们的认知发生了变化,依存的观念也转化变异,导致人们的接受态度也发生了改变。2015年1月的上海车展就是一个很典型的现象。模特的肢体展示取代了商品展示成为主体,主办方乐此不疲,因为这构成了超越物质市场交易的文化景观,但是社会舆论却不断批评,特别是模特几近裸体的出场,让舆论大呼不齿。而当取消车模进场的消息传出时,却更引起纷纷的争议。这里的争议涉及商业利益、市场规则、审美情趣、道德把持和习惯行为之间的博弈,批评的不同态度和市场利益之间因而也形成了矛盾。

批评以什么为标准显然是首要的问题,困难在于标准的确立和开放年代的多元化的冲突。传统批评建立在美学哲学的基点上。“我们将美学视为美的哲学,影视美学自然就是有关影视或者影像的美的哲学。影视美学可看作是对影视审美的哲学分析,或者影视审美意识的纯粹学术表达。”[2]文化艺术批评所遵循的应当主要是审美法则,尽管意识形态社会未必让审美完全占据批评的主体,但是美学在传统批评中自有其扎实的地位。但实际上随着大众文化的兴起,这样的认识却和实际社会产生距离。近年青春电影的兴旺让《小时代》等火热一时,抱持传统观念的人们给予其极大的批评,猛烈的社会批评和低迷的网络评分却没有阻挡其票房的高涨。《小时代》系列卖座的事实显然是在揭示传统批评认知的无效。“媒介和大众最初都明显具有差异性的分野:即青年观众、粉丝不断为市场推高而自发入市,批评家却对于电影形态的不尽如人意而大加挞伐。批评意见的盛行和市场兴旺的局面形成极大反差。在始终没有定局——即批评不断却票房都好,彼此之间没有同构关系。”[3]

必须看到,现实的时代是“祛魅”的时代。新的一代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已如马克斯·韦伯所说的“世界的祛魅”那般,对于传统的教条的经典都产生了怀疑,由此产生了对于权威的嘲弄和调侃等令人不解的现象,而被戏谑和玩笑的对象在传统观念中是不可亵渎的,矛盾由此而生。比如传统依然认为裸体有伤风化,因此当年轻人在网络上PS德拉克罗瓦的名画《自由引导人民》时,我们有了明显的亵渎感。深究起来,所有人都没有对于原作艺术性的怀疑,那裸体的呈现在艺术的范畴中自然而并没有出格之说。批评的指向在这里会如何呈现?我们对于这一类明显和传统认知相悖的现象的分析批评不能缺场。其实艺术表现有其“艺术”的限定性,否则人们对于写真艺术不会那样宽容,但这时,已经有了限定性的范畴出现的概念,在一个特定区域而不是公共平台展示裸体的宽容度和限制性之间的平衡。犹如人们对于比基尼在海滩和泳池中的视而不见或者审美的感觉,但对于大街上的比基尼就有点挑剔。

批评针对现实的难题,还包括传统道德和意识形态对于超越自己限度的裁夺如何看待。在纷纭复杂的传媒现象中,每一次批评都要面对不同立场和角度的争鸣。比如2014—2015年之交的电视剧《武媚娘》,因为所谓的“胸器”展示而被修改的事件就暴露出一个敏感话题:电视剧作品如何才能安全?此前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已经因众人指责其“波涛汹涌”的批评而抬不起头来,这时触及艺术的内心需要还是商业屈媚需要的问题就凸显出来。《武媚娘》既然审查通过在先,就意味着对时代的表现被认可,即便舆论的批评,也只是多样批评中的一类,未必就是囊括全部社会认识。由于意识形态臆想的不合格占据上风,没有人来评价切割“胸器”的影像是不是合理,更不用说在艺术表现上的适当与否,于是并不高明的修改留下了近乎可笑的历史记忆。

这里显然是大众舆论的众说纷纭和批评立场如何协调的现实难题。满世界都在臆测小道消息的时候,批评的失场是十分不可理解的。即便是关涉文艺明星的吸毒事实和谣传作品下架等消息时,艺术的牵连认知也很少。我们既要说文化艺术批评缺少自己的警觉性,也要承认文化艺术批评淡漠自身对于现实的敏感性。艺术是一种话语权利,也是现代传播软媒介,如果其忽视当代艺术现象的舆论表达,则同时也就会渐渐失去自身存在的价值。批评家是一个时代紧密联系现实的理论发言人,文化艺术批评者也是这一时代艺术生活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重新确立艺术批评在艺术生活中的重要位置,是当今文化艺术大发展和攀登高峰的必要支撑。

批评的责任认知

批评没有自己的立场也就没有批评的根基。批评是一种学问也是一种职责,批评家意识的强化不亚于理论家的重要性,或者说批评家本身就兼具理论家的责任和应得的荣誉。批评需要正视现实,批评家需要耿直求正,批评文字应当务实犀利。当然,文化艺术批评对时代变化的思考和力求适应批评创新的思路是现代文艺批评需要注意的问题。

批评的重要对象显然还是当下的文化艺术现象,缺场现实的批评总让人怀疑批评是不是无视自己的生命。人艺经典话剧《雷雨》在北方演出时遭遇大学生笑场的事件就映射出当下的文化现实境遇。传统和现代的立场提供了相反的认知,二者似乎都有其自身的逻辑。话剧作者不解当下大学生不能沉下心来理解深刻的悲剧作品,辩护者则认为时过境迁,舞台上如果没有现代意识岂能要求大众接受?对此批评家需要分析的就更多。比如时代观赏的转变问题,能够超越时代的经典未必就能强求后来者一成不变地沿袭接受,何况网络时代的观众认知已迥异于以往,他们的话语系统和思维模式是别样的。至于演出是不是与时俱进则遭遇难题,我们看到西方世界强调严格遵守古法演出,考验的是人的素养,但是其实1917年杜尚的小便池成为美术史上的经典,也似乎说明与时俱进艺术和经典艺术之间没有截然的鸿沟。最为关键的还是受众的变化。经典的素养取决于世代传承的积淀,贵族气息的养成遭遇到现代人文化膜拜的改变。既没有小时候的经典阅读,也不需要文化修炼的培育,自小就是网络所带来的另外一套系统的语言熏染,诸如“小鲜肉”和“长腿欧巴”这样娱乐文化的表达,如何让他们静心体悟经典的深层含义[4]?

无论如何,批评家需要具有自己的社会文化思考。至于为了吸引年轻人而借助比基尼所谓弘扬戏曲的举措,出发点似乎合理但结果却显得可笑。暂且不说方式上显然剑走偏锋,更为远离戏曲含蓄体味的精神,就其效用而言,显然也无助于戏曲的普及。这实际上还是一种投机取巧和行为乖张的表现。文化艺术批评需要对敏锐抓取关乎文艺走向的敏感问题给予分析批评。

所以,我以为文化艺术批评是一种针对文艺现象,特别是对鲜活的当下文艺形象表现对象的具有理性和激情交融的评判。“在美学与艺术之间,艺术观点和艺术直觉之间的联系,则是艺术批评。”[5]不同于文艺理论的学理逻辑表述需要严整的理论概念和层阶性,文化艺术批评是深藏理论,关注现实。大小现象都可以击其要害而强化批评,所以它天然具有文化议论的雅致气息,高低俯仰皆成文章。高的批评可以让文人细心琢磨,低的评判可以让大众惊讶兴奋。于是批评家的犀利敏锐和理性逻辑与针对性现象的独特个性认知合体,构成批评成为一种文化阅读对象的本源,而批评文体的独立价值又兼具理性思维的逻辑和形象思维的情感鲜活个性。文化艺术批评不断切中时代文化时弊和得失的感知,又构成独立存在的文化现象,每一次引起社会关注的多半与文艺批评相关。而对文艺理论观念的传扬和渗透,文艺批评功不可没[4]。

批评的当代意义

文化艺术批评绝对是时代文艺现象的放大镜和聚光灯,其警示和影响尤为重要。文艺批评不能忽略现实现象,不能固守以往,应当随着时代文艺现象和潮流的变化而不懈追踪。是不是敏锐,有没有嗅觉,能不能看到文艺现象呈现的时代风云,以及是否具备理论素养等,都是考验文艺批评者的要素。时代的文艺现象变幻莫测,因而其受时代风潮和社会人心波动影响也是必然的。由此导致了如今大众观众转向娱乐之后批评如何介入的问题。大众看到的是一个个堆积起来的艺术文化景观,而批评家更为气愤市场取舍对于艺术行业的影响。实际上,艺术批评更多发现了产业态势和艺术表演的关系,创作改编之间的得失等。这些都需要批评的关注介入。

回到当下文化艺术批评的境遇来看,文艺批评创新是与认知文艺批评状态相联系的。文艺批评遭遇到境遇变化、对象变化、受众变化和批评话语变化的现实,那么文艺的范畴是不是有了变化也就值得思考了。我以为随着时代变化,文艺批评需要把持面对与超越、变通与坚守、大时代精神与小时代观照的结合。从观念上看,要有面对现实巨变的眼光,不能固守一成不变的既有规则意识,需要有把握大时代前行的精神,这样才能具有文艺批评的本质特征和现实性。正是指向踏实的而非海阔天空的玄想,才让文艺批评脚踏在文艺现象丰盛的土地上。但在同时,文艺批评要有超越世俗的精神,显示睿智的思想观照,要有坚守人文精神的高端性,要为自身生存也为文化必须把持的理念而高昂头颅,要有切近小民的时代情怀与善意理解的自然情性,不为显示高雅而与大众认知格格不入[4]。

文艺批评既要独守自身的根基,为文艺的精神葆有而坚守,但也必须警惕自身孤高自傲,批评必须独特但不能狭隘,建立在建设性基础上的独特批评才有厚重感和动人性,哪怕落魄孤独也未必不是一种风景。最近看到报载,基于谷歌搜索软件,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成为世界上出镜率最高的地方。这提示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和在移动媒体时代与大数据基础上的文艺批评更应该具有新的眼光[4]。

文化艺术批评如何适应现实依然是核心所在。以电影为例,我们不能回避的是以知识群体为核心的电影观众,在欣赏电影上的浮躁、娱乐至上、拥戴虚浮的某些现实,否则无法理解大量异于以往的电影经验的创作获得拥戴的现实。我所谓的评价与票房悖反的“倒钩现象”却持续不断的发生,并且继续在市场构成上成为现象。但事实上,批评需要深入,一种认为当今“80 后”“90 后”电影观众喜欢的多是弱智的电影,拥趸抬高了票房,于是意味他们就弱智的看法,其实未必正确。2015年上半年,对《狼图腾》和《战狼》这样并非青春题材的影片,青年人的喜好令人眼睛一亮,对于《捉妖记》的拥戴也使之成为截至目前国产电影第一票房。现实证明,这一代人并非弱智,而是他们喜欢他们自己的好电影。只要有了好的创作,拥戴热情也就必然。不能怪罪这一代人,问题在于我们是不是创作了好电影。

因此,换位思考、打破传统思维的认识,也是批评观照现实的一个重要因素。“电影批评的价值首先在于它对于电影观赏者的意义与作用。这也是电影批评不同于电影理论的突出特点之一。电影批评通过对电影作品的各种形式的论述与评价,在影响观众的原则,引起观众对电影作品发生积极反应,加深对于电影作品的感受与理解上,都具有重要的作用。”[6]

回到前述的《雷雨》演出遭遇笑场想到文化情境的改变。有没有亘古不变的经典?这才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在人心深处一定有人类承传的一些认定性的素养,但这都是关乎精神情感层面的意识,而且即便如此,也必然遭遇到审美意识的改变难题。在祛魅的年代,我们已经看到审美不全然代代相传,新的媒介带来相当程度的审美概念的差异。于是经典本身的时代性也遭遇难题。但是撇去这一切,我们应当严肃地思考,以往构成经典的创作是不是自身的经典性被赋予了未必恰当的浮尘?或者说,经典自身的复杂性是不是因为不恰当的解说而遮蔽了真正的含义?“对于一本书或者一件艺术品,没有人能够提出所有的问题或者找到所有答案。在观看和解读一部有挑战性的作品时,部分的乐趣在于它所激发的问题。”[7]

仍以《雷雨》为例,这部无可置疑的话剧经典实际上就来自于大学生曹禺对于世态人情的洞察感悟,于是其丰富性也便约略可知。但是不是时代的索解限制了剧作的丰厚内涵?比如,我们学习揭示的更多是周朴园的资本家的自私导致一系列的悲剧:对于鲁侍萍的虚情假意,对于蘩漪的严酷管制,对于鲁大海等工人的残酷镇压等。至于周萍的一无是处的懦弱,蘩漪神经质的反抗等,都源于周朴园资本家的本性所带来的逻辑延伸等。这样的理解似乎并没有不正确的地方,但实际上却掩盖了剧作创作当初对于人性血缘和精神层面的复杂性的感知。《雷雨》自身的深刻性和丰富性,不是简单的一个政治逻辑所能指代的。周朴园、鲁侍萍、蘩漪、鲁大海、周萍、周冲、四凤、鲁贵等构成的矛盾冲突,具有历史隐秘的根源和现实人心的微妙性交织,人性世界的复杂也在这里叠加而具有难以一眼定论的意义。

至于人艺新版《雷雨》的笑场事件,不在现场的我们无法判断其针对性,但是前述当下观众对于经典的认知的确发生了变化,他们对于许多玩闹剧作的接受程度可以反证对于悲剧时代的创作未必那么感冒,况且话剧素养远在超越宿舍玩闹搬演的娱乐层次之上,多少人还具备这些修养确实是问题。但也不能简单怪罪当下观众,你的创作是不是陈陈沿袭旧有成规?能够进入人性情感的复杂性探究,才可能来谈论这一经典的长新意味。

实际上,我们以往思考《雷雨》的感知和疑惑也需要重新掂量——比如周朴园年轻时对于下人鲁侍萍的情感,撇去世俗的虚伪之说,当初的情感冲动和爱恋显然不是没有可能的,并且,“虚伪”的忏悔和屋子中的原样摆设,无论从哪个层面上也还都是好感存留的证明,因而也都是人性复杂的体现。直白的揭示虚伪显然也不能服众。只是远去的回忆、依稀温存和没有利害关系的怀想,让他在突然现身的旧有恋人面前,呈现出任何时代都可能出现的复杂性反应。固执的不允许改变家居位置和不让打开窗户等举措,都是违反常态却未必不可理解的情感折射。我们可以理解为他处在歉疚过往和失意当下的夹缝之中,因此造就了古怪的家庭霸权的性格。至于遭遇场面的复杂性潜台词,几人对话的微妙,恰恰是他性格的表现而并非简单以资本家的所谓共性来论说。如果还能想想他要周萍认生母,本能地怀疑鲁侍萍来索要财产等,都是一个精致化的上层人物的性格驱使。

就以上述分析来看,鲁大海的粗直而鲁莽,周萍既被蘩漪诱惑而又唯恐被纠缠套牢且喜欢四凤的年轻可爱等,都是顺乎自然的人间常情。鲁贵不断教诲四凤也不是简单的“狡诈”一词可以概括的。鲁侍萍的当年情义和当下唯恐悲剧重演后面的女性人生感悟多么生动!蘩漪对于稻草一般的抓牢而破釜沉舟的毁灭一切的性格,既有歇斯底里的病态,也有长期受压抑的爆发,更有强悍女性不可欺辱的个性,而抓住青春的坚定都让她具有极其怕人的不可靠,周萍逃离的恐惧和她无所畏惧的挣扎,是多么深刻的男女情感的一种极端呈现。至于周冲的透明可爱和对于四凤的牺牲一切的本能,则是世界值得珍重的品格,可惜却没有得到很好的阐释。

不只是这一出话剧的当代境遇,批评的前提、立场和观念其实都要反思,思想与时俱进也是批评的要义,全面考量创作而不是凭借着一己观念去衡量所有创作,以及拿着国外的所谓经典理论套用中国创作等,才可能让批评不失去存在的意义。

[1]陆扬.文化研究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2]南野.西方影视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3]周星.当下中国电影多元化呈现焦点现象:聚焦市场与审美困惑[J].创作与评论,2015,(1):108—111.

[4]周星.文艺批评的价值与坚守[N].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4/2014-11-06/223904.html.

[5]王一川.艺术学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6]王志敏.现代电影美学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蒂莫西·科里根.如何写影评[M].宋美凤,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猜你喜欢

现实时代艺术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漫画:现实背后(下)
纸的艺术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