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CI收录综合性化学通讯类期刊的比较分析

2015-03-26王俊丽郭焕芳郑爱莲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5年7期
关键词:稿源载文发文

■王俊丽 郭焕芳 郑爱莲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联合期刊编辑部,北京市西城区南纬路甲2号 100050

近年来,中国科技期刊不断发展状大,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司长艾立民在2014年11月广州举行的“第十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报告中说,2013年全国共有科技期刊4944种,数量上仅次于美国,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2位“科技期刊大国”。但是,我国科技期刊与国际高水平期刊相比,差距还很大,距离“科技期刊强国”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程。

化学学科是我国的优势学科,但是化学类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却与我国整体的科研水平不相一致[1]。据中国科技信息技术研究所统计,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收录的中国化学类科技期刊仅有12种[2],而影响因子超过1.0的综合性期刊仅有《中国科学:化学》(Scientia Sinica Chimica)和《中国化学快报》(Chinese Chemical Letters)2种。已有文献报道分析中国化学类核心期刊[3]、ScienceDirect收录的化学类期刊[4],SCI收录高校英文科技期刊比较[5],但未见SCI收录的通讯类期刊比较。本文针对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以SCI收录的化学综合性通讯类期刊为研究目标,比较了可以反映期刊质量的有关数据,分析5种期刊的差异,借鉴其办刊经验,为我国其它科技期刊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 数据来源和方法

SCI已被科学界公认为评价科技期刊与科技论文最权威的工具,成为衡量期刊水平的重要依据[5]。

通过检索Web of Science,2013年SCI共收录综合性化学类科技期刊148种[6],其中通讯类科技期刊有 5种,它们分别是:Chemical Communications(简称 Chem Commun)、Chemistry Letters(简称 Chem Lett)、Chinese Chemical Letters(简称 Chin Chem Lett)、Organic Letters(简称 Org Lett)和 Tetrahedron Letters(简称 Tetrahedron Lett)。依据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提供的有关数据,对2009-2013年期间各刊的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载文量、文献类型和作者分布等指标逐一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5种化学综合性通讯类期刊的基本情况

表1列出了5种化学综合性通讯类期刊的创刊时间、出版国家和出版周期等基本信息。其中创刊最早的是荷兰的Tetrahedron Lett和日本的Chem Lett(20世纪70年代),另外3种期刊均创刊于20世纪90年代;除Tetrahedron Lett是由全球最大的出版商Elsevier出版公司出版外,其他4种全部是学会创办的期刊。比较各个期刊的出版周期发现,这5种期刊中2种月刊,半月刊和周刊各一种,而 Chem Commun的刊期最短,每年出版100期,几乎每周出版2期,是目前出版频次最快的期刊。

Chin Chem Lett创建于我国改革开放后、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由中国化学会和中国医院药物研究所主办,是国内唯一的化学通讯类英文期刊。Chin Chem Lett创办模式虽同属于学会创办,但中国化学会还没有建立自己的出版集团或者出版商,在期刊出版和发行方面无法与其他4种通讯类期刊相比。

表1 5种化学综合性通讯类期刊的基本信息

2.2 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和载文量分析

基于JCR数据,得到5种期刊2009-2013年影响因子的变化情况(图1)。从图1中可以看出,虽然Chem Commun和Org Lett的创刊时间较晚,但影响因子均保持在5.0以上,并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在化学学科属于影响力比较大的期刊。Tetrahedron Lett和Chem Lett的影响因子近5年分别稳定在2.5和1.5左右,变化幅度不大。通过多年的发展,Chin Chem Lett的影响因子从2009年的0.6升高至2013年的1.2,提高了1倍,接近于Chem Lett。虽然Chin Chem Lett目前的国际影响力还不及其他4种期刊,但是影响因子逐年增长的趋势还是令人鼓舞的。

图1 5种期刊2009-2013年期间影响因子变化趋势

表2列出了5种化学综合性通讯类期刊2009-2013年年总被引频次和总载文数量。从载文量看,除Chem Lett和Chin Chem Lett的载文量维持在几百篇(500篇和300篇)左右,其余3种科技期刊的载文量都超过1000篇,尤其是Chem Commun从2011年开始每年发文3000篇以上,信息量非常大,年总被引频次超过十万次。Chin Chem Lett与国际同类期刊相比,还存在巨大差距;与同为月刊的Chem Lett相比,虽然载文量相差不大,2013年的影响因子也较接近,但是年总被引频次仍然落后Chem Lett数倍(3171次比13750次)。

表2 化学综合性通讯类期刊2009-2013年年总被引频次和载文量

比较载文量与影响因子的关系发现,Chem Commun的载文量变化很大,从2009年的1880篇增加到2011年3463篇,载文量几乎翻了一番。影响因子从5.5上升到6.2左右,年总被引频次也呈现出稳步上升的态势,从2011年的105000次提高到2013年的近140000次。Org Lett的载文量从2009年的1460篇上升到2011年的1709篇,载文量扩大了17%,影响因子提高了8%。

从上述结果不难看出,期刊载文量的增加与影响因子没有直接的关系[7-8]。载文量是衡量期刊吸收和传递科学信息能力的重要指标,随着载文量的增加,包含的信息量也会增加,从而吸引更多的读者,进一步促进引用,因此会带动被引频次的增加,甚至会促进影响因子的提高。期刊发文的质量是决定影响因子的关键因素,影响力大的期刊,例如Chem Commun,即使发文数量大幅上升,影响因子也不会下降;由于增多了信息量,反而有助于年总被引频次的增加和影响因子的提升。国内某些期刊为追求影响因子,蓄意缩减发文数量,短期内也许会提高影响因子,但从长远发展看,对提升科技期刊质量和扩大国际影响力是不会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Chin Chem Lett在保证文章质量的前提下,近5年的载文量在300~400篇/年浮动(2014年载文量恢复至377篇),年总被引频次逐年增加,影响因子变化明显,由0.6升至1.2,提高了将近1倍。

2.3 发文类型分布

对5种科技期刊近5年来的发文类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除Org Lett外,其余4种科技期刊均发表综述类文章(表3)。由于综述类文章对作者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所以大多数期刊综述类文章几乎全是约稿,数量不多。除Chem Lett综述类文章占总发文量的2.7%之外,其余3种期刊综述类文章均不足1%。综述类文章数量虽然不多,但是被引用次数普遍高于甚至是数倍于全部发文的平均引用次数,对期刊的贡献高于一般的论文。Chem Commun中70篇综述的平均被引次数达到120次,是全部发文平均引用次数的6倍多;Chem Lett的综述类文章被引用次数也是全部发文平均引用次数的近5倍。

这些数据表明,精而优地发表高质量的综述,对提升期刊的影响有很大益处,这也与其他学科的期刊情况一致[9-10]。Chin Chem Lett从2012年起开始刊载综述类文章,平均引用情况也是高于研究论文。由此可见,刊载热点领域的综述类文章有助于提高引用次数。

表3 5种期刊2009-2013年发文类型和平均被引频次统计

2.4 稿源分布

对5种期刊近5年来的稿源分布做统计分析,其中影响因子最高的Chem Commun和Org Lett,稿源绝大多数都来自中国、美国和日本,其发文量之和分别占期刊总发文量的59%和62%。

以Chem Commun为例,近5年供稿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占总发文的30%,远远超过美国(17%)及日本(12%)。稿源分布比较集中和稳定,除中国外,其他稿件数量比较多的国家依次是美国、日本、英国、德国、韩国、法国、加拿大、西班牙和印度,2013年澳大利亚取代加拿大成为供稿最多的前10位国家之一。Org Lett近5年来的稿源分布情况与Chem Commun类似,供稿前10位的国家和地区基本吻合,只是各自所占比例不同。Tetrahedron Lett近5年的稿源分布情况与上述2种期刊略有不同,印度成为供稿量最多的国家(占19%),超过了美国、中国和日本;另外俄罗斯和伊朗跃居稿源前10位。虽然Tetrahedron Lett影响因子低于前两者,但由于创刊久远,影响面比较广,稿源分布也最为分散,供稿超过100篇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7个,前10位的国家供稿总计7282篇,占总数的83%。

图2描绘了Chem Commun、Org Lett和Tetrahedron Lett的稿源分布情况,除中国和美国对3种期刊的贡献度略有高低,日本、英国、德国和法国等发达国家对这3种期刊的供稿量都比较平均。

不同于上述3种期刊,Chem Lett和Chin Chem Lett的稿源情况比较相似,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即稿源绝大多数来自期刊创办国家。比如Chem Lett日本稿件占80%左右,中国作者供稿占10%;Chin Chem Lett则是中国稿件约占78%,印度和伊朗供稿合计占19%。因此,如何突破地域性的限制,使稿源分布更加国际化、多元化,也是目前Chin Chem Lett需要面对的问题。

图2 Chem Commun、Org Lett和Tetrahedron Lett的稿源分布情况

2.5 中国作者贡献

本文从发文数量和文章被引次数2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作者对这5种期刊发展的贡献(表4)。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作者发表在Chem Commun、Org Lett和Tetrahedron Lett文章数量增长很快,5年内几乎翻了一番;不仅论文数量显著增加,论文被引用次数也是高于平均被引频次。这些数据说明来自中国的科技论文对这3种期刊近几年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甚至可以说是中国科技论文数量和质量的提升导致了期刊影响力的提高。

以Chem Commun为例,2013年共发表来自中国的论文数达到1083篇,比2009年的426篇翻了1倍还多;截至2015年1月2日,被引用次数超过100次的有184篇,其中1篇文章已经被引用790次。不仅单篇文章被引次数高,与表3中的全部平均被引频次相比,来自中国作者的文章平均被引频次也高于期刊全部发文的平均被引频次,说明中国作者的文章质量高于平均水平。

表4 中国作者对5种期刊发展的贡献*

中国作者发表在Chin Chem Lett的文章数逐年减少,而且平均引用次数也低于全部发文的平均被引次数。这也许与中国目前的科研评价偏重于影响因子有关,刘雪立曾分析过SCI和影响因子对期刊和科研工作者的影响[11],认为这种影响是全球性的,并且呈现逐渐蔓延和加剧的趋势。大多数学者为了应对考核,不愿将稿件投向国内低影响力的期刊,大量的优秀论文发表在国外高影响因子的科技期刊上[12],化学学科尤为突出[13]。

3 结论与启示

本文选取SCI收录的5种化学通讯类期刊,创办国家分别是中国、美国、英国、日本和荷兰,基本能代表国家化学期刊的发展水平。Chin Chem Lett作为国内唯一的化学通讯类期刊,从2007年开始与荷兰Elsevier出版集团合作,期刊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阶段”,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逐年上升,期刊的国际影响力也逐步提升。这表明在没有建立大的出版集团前,中国科技期刊可以与国外大型出版机构合作,借以提升期刊影响力。

影响因子是国际通用的评价期刊质量的重要指标,但通常情况是影响因子越高,期刊学术影响力越大。研究结果表明,通讯类期刊可发表一些高质量的综述类文章,这对提升期刊的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非常重要。另外述评等非学术研究类文章,也是增加被引频次的一种文献类型。

要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必须提升稿件质量。我国已经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扶持,为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提供机遇。要提升稿件质量,吸引优质稿源,一方面,期刊要加大宣传,提高显示度,借助大型出版机构平台,积极吸收国外高水平文章,扩大稿源分布;另一方面,针对国内优质稿源外流的现象,要通过调整现有科研评价体系解决,鼓励科研人员将优质论文投到国内期刊上,尽快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另外期刊的管理和运营也要科学化、集群化,借鉴“预出版”的模式,缩短出版周期,提高服务质量进而创建期刊品牌,使期刊发展水平与我国科技发展水平相一致。

[1]莫京,马建华.中国科技期刊质量评价与存在问题-基于科学家问卷调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6):918-925.

[2]马峥,俞征鹿,潘云涛.中国英文科技期刊出版情况的统计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10):1277-1281.

[3]付利.2007-2011年我国化学类核心期刊学术影响力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3):506-511.

[4]龙雪梅,徐文贤.ScienceDirect收录的化学类期刊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16):61-63.

[5]刘小燕,姚远.SCI收录高校英文科技期刊的统计与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1):86-92.

[6]Web of Science.http://apps.webofknow ledge.com.

[7]何荣利.期刊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与载文量的相关趋势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16(4):500-503.

[8]董秀玥.增加载文量与提升影响因子值的辩证关系[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16(3):405-406.

[9]许海云,方曙.基于文献类型序关系转换权重的期刊影响因子研究[J].情报杂志,2012,31(3):50-53.

[10]盛丽娜.国际眼科学权威期刊不同文献对影响因子贡献度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1):106-111.

[11]刘雪立.全球性的SCI现象和影响因子崇拜[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2):185-190.

[12]李晓红.2002(2012年我国化学类高内因论文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1):69-73.

[1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0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稿源载文发文
声明《西藏医药》征稿函通知
向本期载文的审稿专家致谢
向本期载文的审稿专家致谢
声 明
向本期载文的审稿专家致谢
文以载道与道以载文
高职内刊学报发展路径调查研究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新时期科技期刊稿源挖掘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