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解读中学语文教学文本

2015-03-25岳春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9期
关键词:文本解读作用问题

岳春

摘 要:本篇文章论述了文本解读的作用、文本解读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了解读文本的两种方法。

关键词:文本解读;作用;问题;原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9-008-01

课程改革的实施使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受到巨大的冲击,阅读教学可谓如雨后春笋:对话阅读,讨论阅读,个性化阅读,创造性阅读,探究性阅读,拓展性阅读,多元化阅读……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可是,我们的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学了几百篇文章,上了几千节语文课,中高考时,很多学生在完成语文试卷的阅读和作文题时,能力仍是较为低下,阅读仍是失分最多的一块,而作文时,腹中空空,胸无点墨,句不成读,自己都不知所言,更无从谈文章的结构、立意和文采了。我们的学生读了十多年的课文又学到些什么呢?为此本文认为语文阅读教学应以文本为出发点,以文本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就文本解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探究和思考。

一、文本对于语文阅读教学的作用

文本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出发点。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明白语文教学的任务是什么。张志公先生曾明白地告诉我们:“识字、读书、做文章,中国历代教育就干这么三件事。”当然,我们并不反对发展思维、情感的教育、潜移默化等。可是这些都应在语文阅读中,自然完成,而不应牵强附会。中学语文课本上的几百篇文章,每篇都是经过很多专家、学者和优秀的教师论证和选定的。在教学中,教师应引领学生细致的品味,让学生咂出其美的滋味,从而达到文本选定的目的。阅读文本时是否能从文本中抓信息,从分析文本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考试中、生活中,是否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教材当作一个例子来教”,应把文本当作语文教学的出发点。

为此,语文阅读教学应从以下方面去思考:

1、紧扣文本,确定教学目的。写文章忌离题,上课也忌离题,在达成目标的形式风格上可风格各异:或简洁,或要言不繁,或厚重,或飘逸……当然前提是以文本为基础,脱离文本的教学犹如空中楼阁,是支撑不起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的。

2、语文阅读教学在起步阶段应紧扣文本来设计问题,以便于学生模仿。在教学中应该深挖文本,从文本出发,紧扣文本,巧妙设问,使学生从文本中易找到所需信息,而在课堂上,爱答问题且乐答问题。

3、紧扣文本拓展学生的能力,延伸其思维。文本是例子,要求学生学会能举一反三,文本如一片沃土,最终是要长出枝繁叶茂的智慧的植株,文本是机场,是学生思维飞翔的基地。

语文教学把文本当作出发点,观点并不新鲜,是主张把文本当作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在教学中,注重实践因材施教,张扬个性,真正使教师、学生、文本的对话的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更上一层楼,使教与学逐步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实现对文本阅读的超越。

二、当前文本解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在新课程背景下,当下的语文课堂,最容易出现以下几种教学的倾向:

1、语文教学的“泛化”。语文教学已泛化不“百科全书式”的教学,缺少语文味,缺乏明显的语文物征。中学语文教育中要渗透着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而且这些都是必需的,但是如果把每篇文本都贴上政治的标签,将会成为教育的黑洞。《项链》主人公路瓦栽夫人的形象意义是什么?不少教师认为是讽刺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其实虚荣心是人类的共性,不为哪个阶级所独有。她的虚荣心己超越了她所在的阶级,为什么要说成是小资产阶级的呢?

2、语文教学的窄化。在教授语文的时候,一些教师出现对语文知识的淡化,这是中高考指挥棒指挥下的结果,使少数人急功近利,不考的知识不讲或不教,如初中的语法知识,一些文体知识。在高考因素的影响下,因为高考语文试题直接涉及课内文本的内容极少甚至没有,这就使一些比较功利的学生会产生这样的认识:高考又不考课内的,我学习书上的内容有什么用?所以有这样看法的学生也比较讨厌文本阅读、轻视文本阅读。

3、语文教学的“僵化”。我们的语文课堂,已有很多沦不一种常见的教学结构的程式化。

由于以上原因,我们对文本的解读:(1)存在着浅读;(2)存在着偏读;(3)存在着对文章的误读。本文认为造成这几种解读方式最根本的原因是:(1)教师经验和知识储备不足;(2)过分依赖教材、教参,丧失了对文本的解读的能力;(30研读文本时间短,而错失发现问题的契机;(4)老师的知识体系有待拓宽,固守一些传统的解读。

三、怎样去解读文本

教师和学生在认识到文本的作用、解读文本中存在的问题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正确了解解读文本的方法了。本文认为常用的解读方法应该有以下两种:

1、务虚的解读

(1)首先克服一种浮躁的心态、一定要细细读,沉下心来读,不要试尝辄止。

(2)广泛去阅读,提高文学学养:知人论事,多元解读。

(3)必须明白我们解读文本的什么?解读文本应解读文本的文质兼美,解读文本就是解读文质,文本之文,文本之质,文本之路。

2、务实的解读

(1)细读文本,潜心会文。古人常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2)寻找缝隙,分析矛盾。如解读《小石潭记》引导学生思考同游有五人,柳宗元为什么还会感到孤单呢?从而让学生理解作者受到贬谪后的政治上失意的孤寂情感。

(3)还原阅读,还原作者的思路,还原生活,如《小石潭记》按理说应该是很高兴的,为什么因其景过清,而走了?从而引导学生读出作者真实的情感。

(4)知人论世,解读文本的文化内涵。在授课阶段解读文本的时候,如果让学生独立地去解读出文本背后隐含的文化内涵,恐怕有一定的难度。笔者认为此时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帮助引导,介绍作者生平,介绍时代背景,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语文这门学科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作为语文教师,在解读文本的时候,万不可掉以轻心,更不能在授课时抛开文本;而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价值观和人生观,丰富自己的各方面知识,提高自己对社会的正确认识,并能深入、全面、正确地把握文本,有所取舍、有所侧重地解读文本,不仅把知识、能力、过程、方法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获得审美体验,能开发学生的心智,唤醒学生的“人”的个体生命感。惟有如此,才能说是真正解读了文本。

猜你喜欢

文本解读作用问题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