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院自主分层次教学的体育课程模式构建

2015-03-25李伦刚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9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目标课程

李伦刚

摘 要:把体育课程列入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采取让学生自主选择的方法。即: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活动项目、自主选择学习时间。以三自主的选课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自主选课;分层教学;目标;课程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9-008-01

一、体育课程的发展思路

高职学院院体育课归属于公共基础课,面向全体学生。根据高职体育教育的特点和要求,高职体育课程模式单一,内容单调,难以适应不同学校的客观条件,也难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在高职体育课程自身发展过程中,应当包括些内容呢?笔者提出如下几个方面。

1、高职学院整体发展目标要求体育课程形成相应的育人机制

目前,世界文化的总体发展动态是一体化和多元化,适应这种一体化和多元化协调发展的教育必须要有全新的育人机制。高职学院的整体办学的育人机制必然和这种文化发展理念是一致的,导用文理相融,学科交叉的一体化办学思路;高职学院也必须采用发挥专业特色,形成学科风格,构建多种模式,实现学生自主选课多元化办学思路。作为高职学院体育课程改革应实现一体化和多元化。体育课程的一体化是指身体发展,心理发展,社会适应的一体化,正规课程和非正规课程的一体化;体育课程的多元化则是指课程类型、学生发展目标,课程内容体系、课程实施途径及课程评价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因此,建立既有自主选择、立体构建又形成课程的层次结构的改革总体思路。

2、身心协调发展要求体育课程对体育功能作出解释

体育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体育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就必须对体育的功能作出全面的解释,传统的“学校体育以增强体质为主” 的观念忽视了体育实现人的心理发展与社会适应的功能,由于认识的偏差,使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发展以及情感、意志、价值和态度方面的改善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对学生的社会参与和人际协调、社会适应能力也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

3、学生主体发展要求体育课程进一步实现因材施教

要达到因材施教,就需要扩大学生参与体育课程时的自主选择性,这包括课程类型的选择和运动项目的选择。按项目分级别教学,以使课程的针对性更强、教学质量面对高职生 ,教学内容过于‘统一、教学过程过于“规范”,均是导致学生被动学习的根源,也难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为使学生主体发展创造必须的条件,必须在体育课程中实施因材施教。为了因材施教,建议高职学院实施分层教学,在学生自主选课的前提下,把课程分为各种层次,让学生有针对性地选课。分层教学既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又为学生选择课程提出一系列的要求,这对学生既有一定的指导性,同时又有一定的灵活性。

4、根据高职的年龄特点,提出不同学段的目标

体育课程要源于中学、高于中学是高职体育课程既要关注高中课程的延伸,又要形成高职课程的特色。高中阶段关注点是“形成稳定的爱好和特长”,高职阶段体育课程就应当更加个性化,这种个性化是同已经确定的个人职业导向,独立意识相关。突出提高高职生的体育文化品位,开展适应未来社会生活,适应职业需求以及适应个体特殊需求的多种内容的体育课程。

二、体育课程改革方略

1、高职一年级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案

高职一年级学生可有三种课程类型选择:A型选项课;B 型选项准备课;C型基础课。

A型选项课。辅以身体素质练习,体育健康理论教学。把体育基础好的学生培养成体育活动骨干。B型 选项准备课 部分B型课可过度到A型 方略同A型。部分B型课方略同C型。C型基础课。以田经、篮球为主。辅以较大比重的身体素质练习,提高体育能力,辅以体育健康理论,提高体育意识,培养体育兴趣,力求培养锻炼习惯。

2、高职二年级课程内容与教学方略

采取分层次教学,进入选项学习。

教学方略:在施用教学方法和指导方法时,以学为主,教相长。教学的组织要注重灵活化、快乐化和竞赛化,使学生在和谐、宽松的气氛中学习。在教学上,教师主要表现在组织、启鼓励三个方面。

3、健康理论教学方略

对大一、大二学生进行12--16学时的健康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常识和科学的提高和养护身心健康的理论。开设体育欣赏和体育科学等方面的选修课。以提高体育课的学科质量。

4、推行自主选择课程

“自主分层教学”模式。就是在高职学院实行学分制,采取让学生自主选择的方法。自主包括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活动项目,自主选择选项时间,这种选课方式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的个性与能力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所谓分层次教学是引导学生选择适合本人特点的课程,进一步在体育课程中实现因材施教,提高课程的实际效果。

三、体育课程的实施

1、对教师的要求

(1)在观念上,把运动技能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向,向以健全人格的全方位目标转变。以人为本,在意识、能力、习惯上塑造学生。(2)传授健康理论、保健方法、使学生科学地认识到健康和体育的机理机制。(3)充分利用高职学院人、财、物资源,开发出更多的运动项目。(4)形成与高职学院传统和文化相融合的体育教学特色。教师个人具有特长。(5)提供各种可能的课程组合,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取不同组合,以适应自身的发展需要。

2、对课程内容安排的要求

(1)一年级:第一学期A、B型,第二学期A、B1、B2、B3型进入专项课(培养体育骨干)其余B班和C班打下体能基础。提高体育意识。二年级;女生突出形体、舞蹈、健美操、艺术体操的教学,改善气质和姿态。男生突出传统体育类(散打、武术套路、防身术、拳术、太极拳等)教学,培养英武气概。(2)充分发挥高职学院场地、设施、器材等条件方面的优势,根据各个学校的条件可开设30项以上的课项,供学生选择,使学生能够充分体验体育带来的乐趣和身心效益。

参考文献:

[1] 叶 澜.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06)

[2] 全国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育部文件:教体艺[2002]13号,2002(08)endprint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目标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