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病房22 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体会
2015-03-25胡杰杨朝金明政
胡杰 杨朝金 明政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 贵州 遵义 563003)
ICU 病房主要收治抢救后需要严格监护的危重患者,因为患者病情复、多变,其每一步的治疗与护理措施都关乎生死[1]。急性胰腺炎(AP)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临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为特点。其中少数病重者的胰腺发生出血性坏死,常继发感染、腹膜炎和休克等,称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其病死率高,是临床治疗的一大难题[2-3]。现研究我院ICU 病房22 例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措施和临床疗效,特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 年1 月至2014 年12 月期间我院ICU 病房所收治的22 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3 例,女性9 例;年龄42 -78岁,平均年龄(56.8 ±3.5)岁;均为符合SAP(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并积极配合的患者。
1.2 治疗方法
结合患者具体病情,除了基础的常规监护及治疗外,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治疗措施(将手术与非手术两种治疗方式有机配合),其中13 例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9 例采用非手术措施进行治疗。13 例手术治疗的患者,具体手术方法:使用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6 例,实施切开胰包膜与腹腔引流联合手术4 例,使用三造痿术3 例。9 例非手术治疗患者的治疗措施为:给予禁食,持续吸氧,纠正体内酸碱度及水电解质平衡,补充体液,防止休克,肠胃减压,并辅助相应的全胃肠外或胃肠内营养支持,适量使用抗生素、抑制胃酸、胰腺外分泌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还要配合相应的护理工作,以防止治疗所引起的各种并发症。
1.3 观察指标
对22 例患者治疗后的病情进行跟踪观察与记录,探讨与分析ICU 病房治疗重症胰腺炎的具体措施和临床效果。
2.结果
13 例采用手术方式实施治疗的患者,治疗有效11 例,占84.62%,其中6 例术后产生轻微并发症,对治疗无太大影响;死亡2 例,其中1 例因肠瘘致死,1 例因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住院时间为(36.1 ±2.2)d。9 例采用非手术措施进行治疗者,治疗有效8 例,占88.89%,其中4 例出现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溃疡、假性囊肿、胸腔积液等;死亡1 例,因肺部感染致死;患者的住院时间为(38.4 ±3.4)d。全部22 例患者中,治愈并出院19例,占86.36%,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3.讨论
重症胰腺炎(SAP)属于一种临床常见型急腹症,其发病急,病情发展快,且死亡率极高,故作为治疗界的重大难题而备受关注,特别是安排在ICU 病房的病人,更需要采取及时、准确、合适的方式进行救治,以防止患者因救治不及时或不当而引发更多并发症或使病情恶化甚至死亡。临床对其治疗方式有手术、非手术两种形式,90 年代前主张手术方式为主,而根据人们对于该疾病认识的不断变化,90 年代后慢慢变为以非手术治疗措施为主[4-5],笔者认为应该根据患者具体病情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重症胰腺炎(SAP)根据病程可分为:早期SAP(血管性物质中毒时期)、中期SAP(病情稳定时期)和后期SAP(出现感染及并发症时期),对于早期常使用非手术方式给予治疗,因为早期的病理变化主要是胰腺水肿逐渐变硬,胰管和腺泡破裂,从而引发血管损伤性出血,而患者体内大量胰酶、炎性介质等有毒物质的渗出将导致其循环、呼吸、脏器等功能受到影响,进一步造成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度的紊乱而加重病情,严重者会出现休克[6]。故此时相应的治疗措施为:给予禁食,持续吸氧,纠正体内酸碱度及水电解质平衡,补充体液,防止休克,肠胃减压,并辅助相应的全胃肠外或胃肠内营养支持,适量使用抗生素、抑制胃酸、胰腺外分泌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等,并根据患者情况给予个体化治疗。而临床对于SAP 常使用的手术治疗方法为:规则性胰腺切除术、胰腺被膜切开坏死组织清除引流术、网膜囊碟形引流术、经后腰腹膜后引流术、三造痿术等,医生需要根据患者自身病情及体质等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据研究,早期使用非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既能降低治疗风险和费用,又能减少过早手术所引起的术后并发症,可减少二次手术对患者的伤害;另一方面,在治疗中一旦发现病情恶化或者需要进行手术,可以在适当时间选择转为手术治疗,两种治疗方式结合使用可有效节省成本、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再辅助具有针对性的综合看护服务,当患者从进入ICU 病房起就制定出一系列治疗方案和措施,不仅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还能降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7-8]。不过如何把握正确的手术时机,目前还在进一步研究当中,因为SAP 患者病理变化情况与病情不太一致,所以给准确把握时机增加了难度,而合适的时机又是决定手术效果的关键。很多研究总结出的结论是:(1)将SAP 患者按照是否与存在合并器官功能衰竭为依据,划分为Ⅰ(不存在)、Ⅱ(存在)级,其中Ⅰ级患者一般采用非手术方式给予治疗,但治疗后病情未得到控制甚至恶化的则需要采用手术进行治疗;(2)SAPⅡ级患者一般需要给予手术治疗,特别是病情恶化严重、高龄等患者;(3)手术与非手术方式的选用都以成功阻断SAP 患者病情由Ⅰ级向Ⅱ级的转化为主要目的,不要拘泥于某一种治疗方式,可以将两种方法灵活的配合使用,选择合适的时机及时调整治疗方式,这才是减少并发症及病死率的有效手段。
本次选取2014 年1 月至2014 年12 月期间我院ICU 病房所收治的22 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来探讨与分析治疗重症胰腺炎的具体措施和临床效果。结果显示:13 例采用手术方式实施治疗的患者,治疗有效11 例,占84.62%,其中6 例术后产生轻微并发症;死亡2 例,其中1 例因肠瘘致死,1 例因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住院时间为(36.1 ±2.2)d。9例采用非手术措施进行治疗者,治疗有效8 例,占88.89%,其中4 例出现并发症;死亡1 例,因肺部感染致死;患者的住院时间为(38.4 ±3.4)d;全部22 例患者中,治愈并出院19 例,占86.36%,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其中,手术治疗有效率为84.62%,非手术治疗有效率为88.89%,总治疗有效率86.36%,说明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临床疗效非常显著,且非手术治疗同样具有较高的治愈率,并没有过多增加患者住院时间,这与之前研究的结果相吻合。
综上所述,根据患者病情及个体特征实施针对性的综合治疗措施,将手术与非手术两种治疗方式有机配合使用,可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1] 鲍珍.肠内营养在ICU 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01(04):963 -965.
[2] 李建萍,陈微微.173 例重症胰腺炎病死相关因素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01(09):680.
[3] 栾玉杰,刘芙蓉,要跟东,等.重症胰腺炎治疗效果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05):521 -522.
[4] 吕丽燕,潘丽.肠内营养治疗在ICU 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01(25):280 -281.
[5] 钱骏.ICU 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探讨[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1,04(04):343 -345.
[6] 戴文玲.ICU 病房22 例重症胰腺炎的治疗体会[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10):270.
[7] 巩玉刚.急性重症胰腺炎的ICU 综合治疗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3):140 -141.
[8] 曾毅.ICU 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探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3,01(46):182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