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域下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思考
2015-03-25吴隽雅
吴隽雅
(福州大学 法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生态文明视域下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思考
吴隽雅
(福州大学 法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摘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保障,是经济社会得以发展进步的基础。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良性互动的和谐状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人与环境友好相处、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路径。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实质上是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关系。将生态文明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之中,即生态文明发展模式的构建,是正确认识和解决二者关系存在问题的重要举措,具体表现为生态制度建设(评价制度与法律制度)、生态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模式)与生态文化建设(环保理念树立)三个方面。
关键词:生态文明;经济社会;发展模式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文明作为特殊的社会现象存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文化进步的根本标志、是人类社会生活状态的抽象反映。[1]文明是对于人类的价值判断、伦理观念、文化教育、生产方式、科学技术、制度管理等诸多要素的抽象集合。[2]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不断变革(转型)的必然阶段,是人类社会经由原始文明到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之后的新型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源自人类的生态环境危机意识的觉醒,[3]是人类为积极应对环境损害而转变的新型生产生产方式。生态文明以善待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为核心价值,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社会与自然界良性互动及和谐共存为目的,是诸多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广义的生态文明,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生态经济文明、生态产业文明、生态制度文明、生态管理文明等,是人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追求人与人和谐相处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取得的精神成果、物质成果、制度成果的总和。[4]
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而言,生态文明首先是一种环境伦理观念,其以人与自然及人与人和谐共生、协调发展、良性循环为基本宗旨,体现了“生态整体论”的认识论与“主客一体”的思维范式[5]:即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界是一个整体,人类只不过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之一,自然界的内在价值是客观存在的,故不可以人类的内在价值而否定自然万物及生态系统的内在价值,人与自然界及万物均有紧密联系,均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和局限,故人类应当善待自然、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在自然容量限度内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力图与自然和谐相处,把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视为人类的内在精神需要和新型文明存在方式。
同时,生态文明亦是一种生产发展方式,是努力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型生存生活方式。其以环境容量及自净能力为限度、以自然规律及社会发展规律为指引、以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为要旨,体现了“生态资本论”的认识论与“生态人模式”的设定形态[5]:即人类在追求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同时亦应确保自然资源的生态功能价值,应避免因过分追求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引发的环境危机,确保人类的生产活动、生活方式不影响自然资源的合理永续利用,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追求人类的“利益”最大化;“生态人模式”设定的人类本质是具有生态理性的、能够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能够科学地认知生态环境、以生态理性指导开发利用自然的实践活动,即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理性人,在追求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亦保全生态效益,把经济社会与自然界的良性互动、人类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社会活动的终极目标。
二、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实质上是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间的关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亦是人们不断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过程,该过程中人类在物质、制度、精神层面所形成的诸多有益成果,抽象成为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及精神文明,且这“三种文明”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基本结构。[6]然而,无论是物质生产方式及物质生活的进步、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进步、还是科学文化与思想观念的进步,均离不开环境介质及其所提供的自然资源能源。没有生态文明,人类社会不可能有持续繁荣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换言之,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没有生态安全,人类无法实现高层次的物质享受、精神享受及政治享受,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甚至都会面临严峻的环境危机。环境是一切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社会发展,都需以生态环境为载体。当快速发展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自然生态系统及容量限度脱轨时,人与自然的矛盾便质变为生态危机,经济社会发展中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及精神文明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难以维持,生态系统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鸿沟开始显现。
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亦是生态价值观对于人类的物质、制度、精神层面不断渗透、改善的动态关系。换言之,生态文明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所应当达到的文明程度:人类在改造自然过程中应当正确处理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形成了生态行为文明与生态产业文明;人类在改造社会过程中应以环境介质的保护为基础来处理的人与人的关系,即形成了生态制度文明与生态管理文明;人类在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处理的主观与客观、人与自我的关系同时,应当秉承环境伦理观念,即形成了生态意识文明。
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不协调现象,是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中最突出的问题。据中科院测算,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率为7.5%,而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经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5%左右,[7]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的矛盾仍然扩大,环境损害更是给社会各主体的环境权益及环境权造成了严重损害。将生态文明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之中,是确保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相协调的唯一路径。经过格兰杰因果检验(Granger Causality Test),①可以得出生态文明与社会经济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且二者统计意义上的因果关系达到了10%的显著性水平并通过了显著性检验。[8]证明了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及对外贸易是“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的关系”的重要影响因素,换言之,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工业化发展所带来的资源消耗及污染破坏会制约生态文明的发展,而另一方面,工业化发展所增加的技术研发投入有利于控制环境损害,故应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加大环境修复力度、增强环境管理制度,促进生态产业发展。
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向因果关系,决定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只有将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融合,即向生态文明发展模式的转型,才能够正确认识和解决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存在问题,确保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对生态文明发展模式的思考
所谓生态文明发展模式,即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融入到人类社会的社会结构中,融入到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文化价值观中。[9]发展生态文明,就是建设与自然界良性互动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即将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新形态,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发展生态文明应当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及循环性等基本特征,[9]换言之,需以宏观的视角对经济社会的发展问题进行审视,立足于自然与人类发展全局的综合性视角促进各学科交流,发展清洁生产与低碳绿色经济,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降低环境损害,以促进经济增长及社会进步,实现环境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发展模式,应当具备以下基本要求:第一,以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系统为立足点,即发展经济社会必须考虑生态系统的容量限度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发展方式应当顺应自然界规律及社会发展规律,善待自然,爱护自然,将生态保护观念融入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中(如产业发展、考核标准、生活消费、制度设计等等);第二,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乃至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为宗旨,即坚持从整体主义的视角来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坚持可持续发展;第三,以发展生态文化为重心,促进生态保护理念的传播,加强生态伦理道德教育,使得生态伦理观在人类社会中树立。[9]具体而言,生态文明发展模式集中表现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生态文明产业发展与生态文化建设三个方面。
(一)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生态文明制度的构建是国家在宏观层面推动生态发展的表现。生态文明制度具体包括社会发展评价制度和生态保护法律制度两方面。
所谓社会发展评价制度,即符合生态文明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及奖惩机制。[1]②政府的行政规划应当具有整体性、长远性、综合性,尤其对于涉及生态安全、长远发展的问题或事项,应当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容纳限度及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把资源消耗、生态效益、环境损害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政府在编制开发利用规划时,应当充分考虑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并对建设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同时,应将生态保护纳入行政考核标准,把环境状况作为行政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并把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开,确保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的实施。
生态保护法律制度建设,主要表现为具体的环境基本制度完善,如生态修复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等。确保对环境损害进行救济,对于受损的生态系统结构及功能进行针对性的修建和恢复。明确生态修复的责任主体和参与主体,明确各主体的权限责任分配及协调合作机制,明确生态修复的对象并科学的进行分区和规划,对于生态修复的财政拨款及其他来源资金建立专项基金,明确构建生态修复管理机制、生态修复监督机制及生态修复激励制度,完善生态修复规划制度与评价制度。同时,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健全生态补偿的协商机制,加强生态保护及恢复治理的力度。[10]
(二)促进生态产业发展
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发展,是生态文明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表现。循环经济,即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实现能力利用效率的经济。[1]把环境保护与产业布局相结合,通过优化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布局、限制排污总量等方式,将生态保护理念融入到产业发展中。鼓励企业向高科技、低污染、低能耗的产业转型,确保高耗能、高污染的设备及产业链被及时淘汰。提高新兴产业项目在产业结构的比重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例,发展节能产业及生态能源循环产业,刺激以能源资源产业为中心的多元化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
同时,应强化企业的环境社会责任,维持企业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动态平衡。鼓励循环经济的发展,鼓励企业进行低碳绿色生产,开发高新技术推动能源行业发展,鼓励企业开发资源综合利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及再生利用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进行清洁生产,不断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鼓励企业加大对于自然资源的循环式开发利用,开发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技术,鼓励第一公共部门(政府)、第二私益部门(企业)及公众的良性互动,以充分发挥各主体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加强政府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引导规划作用,提高企业的资源环境意识和公民的绿色消费意识,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良好社会氛围。[11]
(三)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生态文化建设,是将生态文明与社会文化现象相融合的过程。生态文化,具体包括生态伦理文化、生态哲学文化、生态科技文化、生态教育文化等内容;[9]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环境伦理观念,包含生态意识、生态道德、生态理性三个层面,生态意识是人类低层次的生态观,其有认知尊重自然规律重要性,有享受生态环境良好功能的基本意识,是对于人与自然关系最浅层的认识;生态道德,是人类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觉醒,高于生态意识一个层次,已致力于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生态理性,则是最高层次的生态意识,其以对自然规律及生态系统的正确把握,来指导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通过顺应自然规律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实现自然界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化建设具体表现为“生态意识培养——生态道德教育——具备生态理性”的过程,其以实现生态伦理观的树立及生态保护理念的传播是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生态文化建设,需各主体树立生态伦理观念、遵守生态伦理道德及生态行为规范,从思想上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消费理念,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本立足点。
四、结语
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紧密的双向因果联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路径。作为人类文明的新形态,生态文明应贯穿于人类社会中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只有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型,强化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促进生态文明产业发展,加强生态文明理念传播及生态文化建设,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存在的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注释:
①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由著名的英国计量经济学家克莱夫·格兰杰(Clive W.J. Granger)所开创,是检验经济变量间因果关系常用的一种计量经济学方法,其本质是用一种条件概率来定义因果关系。通过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来预测今后的因果关系发展,具有稳定性。
② 详见《党的十八大报告》内容。
参 考 文 献:
〔1〕 江泽慧.江泽慧在人民日报撰文谈生态文明建设[EB/OL].(2014-07-05)http://news.sina.com.cn/c/2013-01-11/052926008848.shtml.
〔2〕 唐小平,黄桂林,张玉均.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理论·方法与案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10,68.
〔3〕 王帆宇.关于生态文明的哲学思考[J].生态经济,2014(7):128.
〔4〕 王如松.文明生态与生态文明[C]//任官平,侯雪松.生态文明学术沙龙文集.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8.
〔5〕 陈泉生.环境法哲学[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11-12,43-44.
〔6〕 刘思华.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再探讨[J].东南学术,2002(6):61-62.
〔7〕 调查报告网.城市环境污染调查报告[EB/OL].(2014-07-06)http://yjbys.com/diaochabaogao/619305.html.
〔8〕 万伟伟,乌画.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同关系的实证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3(8):69-71.
〔9〕 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东莞市人民政府研究室.生态文明发展模式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62,67-70,243-246.
〔10〕 李挚萍.环境修复法律制度探析[J].法学评论,2013(2):107-109.
〔11〕 韩利琳.企业环境责任法律问题研究:以低碳经济为视角[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39-41.
(责任编辑吴星)
The Reflection of Economic Society Development Model
from the View Poin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U Jun-ya
(Fuzhou University,Fuzhou,Fujian 350108)
Abstract:A benig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the safeguard for the human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and the foundation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the state that human society in harmony with nature.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the important channel to come true the harmony of human and nature and sustain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relationship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s actually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relationship of material civilization,political civilization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To incorporate the notion of ecology civilization into the development patterns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namely i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pattern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recognize and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of these two factors. There are three aspects should be paid much attention to,the ecological system construction,ecological industry development,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ulture system.
Key words: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conomy and society; development patterns
中图分类号:D9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875(2015)01-0116-04
作者简介:吴隽雅(1991—),女,安徽滁州人,福州大学法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收稿日期:2014-12-12
DOI:10.13937/j.cnki.sjzjjxyxb.2015.01.022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10.13937/j.cnki.sjzjjxyxb.2015.01.022.html网络出版时间:2015-02-20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