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式光电编码器关键技术研究
2015-03-25赵波,宋明
赵 波,宋 明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吉林长春 130033
绝对式光电编码器关键技术研究
赵 波,宋 明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吉林长春 130033
绝对式光电编码器在工业生产及军用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绝对式光电编码器可以实时输出被测物的转动角度值,通过换算可以得到被测物的速度、加速度及位移等数据,且具有实时性好、测量精度高、看恶劣环节等特点。文中对绝对式光电编码器设计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详细讨论,给出了详细设计方案。
绝对式;光电编码器;关键技术
光电编码器又称为光电角位移传感器,采用光电转换的方式实时输出被测物的旋转角度。其一般采用轴-轴连接的方式,以光栅元件作为角度传感器,通过发光接收元件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CPU接收电信号将其转换为固定格式的数字量进行测量。
光电编码器分为绝对式和增量式两种。增量式光电编码器输出的信号为计数信号,通过专用的计数电路计数得到角度值,其在突然掉电时会丢失数据;绝对式光电编码器克服了增量式光电编码器的缺点,实时输出目标角度值,无积累误差,掉电不丢失数据。
1 系统组成
采用光学、机电一体化设计思想,全封闭结构。具有强度高及防腐蚀性能好的特点,如图1所示。
图1 光电编码器整体结构图
绝对式编码器把轴角信息转换成数字代码,为系统提供动态控制和测量用角度信息。绝对式编码器电路包括:光电信号整理电路、A/D模数转换电路、DSP数据处理电路、接口电路、控制软件、电源等。
2 系统电路设计
2.1 码盘
作为编码器核心元件的码盘,其表现为玻璃材质,具有干同心圆码道的形态,并且每条码道均由多个等周期的线条共同构成。
码道压缩技术是矩阵码盘中常规技术体现,其价值在于帮助码道一周输出多位码道信息,并且因此达到缩减码道数圈数的目标,进一步可以缩小码盘直径,优化整体码盘结构。除此以外,矩阵码盘的精码道还会引入一圈输出一位的思路实现设计方案,并采用裂相方案保证4路精码信号相位依次错开90°。编码器在整体设计时采取了对径读数、校正、细分等多项技术,对于切实提升编码器的精度与稳定性有着积极价值。码盘结构参见图2。
图2 码盘图
2.2 DSP处理电路
单片机是编码器电路系统的核心部分,选用DSP系列TMS320F2812为主机。粗码A及中精码F码均经AD输入接口送至处理器,完成数据采集和译码。
对径读取的两组精码信号经差分放大得到下列四路精码信号:
U1=V.Sin(a) U2 = V.Cos(a)
U1ˊ=VSin(a) U2ˊ= V.Cos(a)
精码信号由MAX1308完成A/D转换直接送入DSP。处理器对码道输入信号进行处理,最后通过422接口将24位自然二进制角度总代码输出。
2.3 代码校正电路
编码器有12条粗码道,其自然二进制码为:
X1=A1 X2=X1⊕A2 X3=X2⊕A3
X4=X3⊕A4 X5=X4⊕A5 X6=X5⊕A6
X7=X6⊕A7 X8=X7⊕A8 X9=X8⊕A9
X10=X9⊕A10
X11=X10⊕A11
X12=X11⊕A12
式中:
Am—格雷码;
Xm—自然二进制码。
由于工艺上的原因,不可避免地在各码位上出现偏差.特别是码道内圈由于刻划半径小同样的切线方向误差,反映到内圈误差就大。设计码盘时在适当位置将码道分为精码和粗码。外圈取精码,再经过其他精化措施,确保其精度。校正逻辑用比较精确的码道作标准,来发现并修正各粗码码道端面偏差,这就是代码校正(奇偶校正原理)。
根据奇偶判别原理,有如图3所示代码校正码道关系图。图中B0为精码,B1为校正控制码。它们的周期相等,相位错开四分之一周期。F为校正码,它使各个位置满足相同的校正条件。Xm为被校正的粗码,Xm与F周期相同,相位错开四分之一周期。当Xm没有发生偏差时,任何位置B0,F,Xm模值相加之和均为偶数;如果发生偏差,B0、F、Xm模值相加之和将为奇数,相应的要对Xm进行加1或减1校正,校正关系式如下:
∑B0XmF=偶数时不校正;
∑B0XmF=奇数且B1=0时:B0=1,减一校正;B0=0,加一校正。
校正只有在B1=0时才能进行,如果Xm的变换范围超过这个区间就不能校正,因此Xm的校正范围是B1周期的四分之一。
图3 代码校正码道关系图
2.4 软件设计
为了满足采样速度的要求,软件设计采用C语言。
图4 编码器主程序流程框图
3 实验结果与结论
本文详细论述了绝对式光电编码器设计中的几个关键问题。给出了具体的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设计,系统实时性好、稳定可靠,在实际处理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1]熊经武,万秋华.二十三位绝对式光电轴角编码器[J].光学机械,1990,113(2):52-60.
[2]苏奎峰,等.TMS320F2812 原理与开发[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3]苏奎峰,等.TMS320F2812 原理与开发[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图2 控制流程
图3 腔体温度变化图
参考文献
[1]张亦男,谈宜东,张书练.用于全内腔微片激光器稳频的温度控制系统[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2(1).
[2]袁平.PID控制在中低频电炉温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铸造技术,2013(10).
[3]刘镇,姜学智,李东海.PID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综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7(8).
TN762
A
1674-6708(2015)148-0156-02
赵波,副研究员,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研究方向:光学仪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