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黑格尔的浪漫型艺术

2015-03-24钟明明

课外语文·下 2015年2期
关键词:黑格尔美学

钟明明

【摘要】黑格尔以“理念”作为他哲学的核心,在美学上发展为他对美的定义,并据此对艺术类型进行分类,试图总结艺术发展规律,本文将对黑格尔的浪漫型艺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黑格尔;浪漫型艺术;美学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黑格尔是历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美学家,是德国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他的美学观点中坚持了客观唯心主义和辩证法,他认为美学是哲学的一个部门学科,正当名称应为“艺术哲学”或“美的艺术的哲学”,并提出了美学的中心定义: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一、理论基础

理念(idea)是黑格尔哲学的核心,也就是“绝对精神”,他认为是世界的本原。黑格尔以精神与物质、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变化为基本尺度,将艺术历史类型分为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和浪漫型艺术。他认为,这三种艺术类型是从“美的理念”的内容中分化出来的。从客观唯心主义来看,他认为,艺术的分类并非是对客观现实中的艺术进行归纳和概括,而是由绝对精神中分化发展而来。他坚持辩证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他的美的理念是具体的、发展的。

根据艺术作品的内在精神和外在表现,“精神与物质材料的关系及其演变,既是分类的基础,又是艺术形式发展变化的方向,各门艺术就是遵循着由依赖感性物质到逐渐摆脱感性的物质材料的、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他将艺术美的类型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分别为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和浪漫型艺术,三者体现了一种发展递进的关系。从理念与外在形象的相互关系来看,艺术美的发展是由追求二者统一、实现二者统一到超越二者统一。从艺术自身来看,艺术本身的发展过程包括了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和浪漫型艺术。受客观唯心主义影响,他的分类体现了精神高于物质。他认为在艺术中“起决定作用的总是内容意义”,他指的内容是绝对理念,在他的分类中艺术美类型的历史发展呈现出精神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排斥物质进入文本,最终浪漫型艺术实现了从精神世界出发,回归精神。

二、浪漫型艺术的题材划分

在浪漫型艺术中,精神认识的对象是精神本身,“即他作为精神的实际存在,从而才能享受它的无限和自由”,在这一阶段,理念摆脱了形象的束缚,实现了无限的自由。他认为,“浪漫型艺术的形式是有艺术所要表达的内容的内在本质所决定的”,“这种新内容现在作为真理的绝对内容而进入意识”,“因而形成一种新的世界观和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黑格尔对浪漫型艺术的题材的划分,同样体现了他的辩证法的观点。这三种题材展现出浪漫型艺术的发展轨迹,即由否定世俗生活,到由神学精神转向尘世,再到实现独立的精神走向浪漫型艺术“创造力高于一切内容和形式的局面”,最后因为内部矛盾而瓦解。

“浪漫型艺术的真正内容是绝对的内心生活”,“亦即主体对自己的独立自由的认识”,这在三个题材上有不同的体现。

在宗教范围即基督教艺术中,基督的赎罪史表现了基督由神变人,诞生、生活、受苦难、升天,宗教之中的爱是“人与神和解的情感”,在宗教团体中“神的精神体现在人类身上”,实现了人们对神的精神的寻求,但它们之间也有区别和不同。在黑格尔看来,凡世中的人其肉体和精神是受到限制的,基督通过对尘世生活的否定,在受难和赎罪中,他的精神得到解放,上升到神的高度,实现了其无限性和主体性。通过否定自身而肯定自身,表现了他辩证法观点中正、反、合的三段式。在宗教之中的爱,是“宗教领域中浪漫型艺术的理想”,是“单纯的精神的美”。尤其是圣母玛利亚的爱表现出爱由个体性转向普遍性,它排除了功利,使爱变成完全精神性。且具有人性的圣母的母爱,使得基督教的教徒对圣母的崇拜到追求精神的契合。在宗教团体中,他们通过殉道、内疚和忏悔,“否定自然的有限的人格,才可以把自己提升到自由和安居在神的和平”。宗教教义只有经过人的意识加工才能为人所使用,然而基督教艺术对尘世的否定,在获得神的精神和形成宗教团体后,人为地实现世俗利益的,要求艺术摆脱神的束缚,在另一领域上进行个人精神无限主体性的追求。

在骑士风艺术中,“由于精神本身的神性,由于有限的人上升到神的过程,上述独立性接着就推广尘世了”,神的精神在人的身上体现和融合,成为一些风尚德行,实现了神与人、神性与人性的统一。这时人的精神只包含自身的存在,而使主体达到这种无限性的有三种情感:荣誉、爱情和忠贞。荣誉是个人对自身的人格评价,是“主体看到的主体的外貌和反映”。其内容具有广泛性和偶然性,在荣誉之下,主体对自身设下要求或禁止事项,不受外在条件干扰而改变,但由于荣誉的实现可完全形式化或在主体的错误判断下将非良性的内容当作荣誉,会导致荣誉变为毫无意义的遮羞布。在主体对自己的无限关系下产生的荣誉,决定它是否是荣誉,不以外界的看法为转移,也不以荣誉的内容是否正确为转移,无论内容如何,当主体认为它是有意义的,荣誉便存在。从这里也体现出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即精神是独立的,并不由客观事物所决定,而是由精神本身来决定。第二种情感是爱情。他反对将爱情停留在性欲的层面上,他提出的“自然基础”是精神化的,并非指自然中单纯的以交配繁衍为目的的性爱。黑格尔在此对古典型艺术中爱情占次要地位及其只涉及感官享受提出批判,缺乏表现内心生活的方面,认为浪漫型艺术的爱情采取了主体亲热情感的形式,即围绕着爱情创造出一个精神世界,而在这个世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爱情的升华和为爱情而存在的,“使一切都由于与爱情的关系而获得价值”。第三种感情是忠贞,黑格尔在浪漫型艺术提到的忠贞是“骑士风所崇尚的封建臣属的忠贞,在这里主体尽管效忠于一个上级,却把自己的自由独立的地位当作远较重要的因素而保持住”。黑格尔指的忠贞并非像中国古代社会臣子对君王的愚忠,个人虽服从于上位者,但仍保持主体的独立性,将个人意愿置于命令之上。荣誉、爱情、忠贞,这三者虽然展现了不同的生活旨趣,但主体始终保持着独立性,实现主体精神上的无限性。

个别人物的特殊内容的形式上的独立性中,这个阶段的艺术克服了骑士风艺术的内心生活的抽象性和形式性,题材包含了前两个阶段的内容,第三阶段中的冲突多是偶然性的,即并非外部原因所导致的必然结果,而是主体自身的寻求。艺术家的艺术创造是“凭主体的偶然幻想,闪电似的念头,突然的灵机以及惊人的掌握方式,去打碎和打乱一切化成对象的获得固定的现世界形象或是在外在世界中显现出来的东西”。这种创造方法导致了主体成为了艺术中的决定因素,精神压倒了物质,外部形象不具有特别的意义,只是表现主体精神的一个载体。浪漫型艺术发展到顶峰要求“构思方式的主要特征就是内在意义与外在形象分裂”,否定了艺术本身,使浪漫型艺术走向了解体。

从黑格尔对艺术的分类及浪漫型艺术自身的发展,体现出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即他将艺术发展的动力归结于理念的发展,割裂了精神和物质的联系,否定物质的决定性作用、人类生产方式的变化和艺术发展的联系,从而陷入了唯心史观本末倒置的错误。

三、总结

黑格尔在哲学史和美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提出的辩证法思想和传统的形而上学根本对立,从辩证的联系和发展观点来看待艺术的发展,并尝试对艺术进行分类和归纳本质特征。他批判了以往那些片面的、孤立的,认为艺术的内容和形式互不相关的观点,他的美学是发展的、具体的,又是实践的。

从他的艺术历史分类上,充分而深刻地阐述了艺术是发展的。黑格尔在总结前人对艺术的探讨上,如赫尔德曾联系各民族的历史研究艺术,温克尔曼与席勒则将古代艺术与近代艺术进行对比研究,莱辛则提出了古代与近代两种不同的美学理想,许莱格尔则在古代与近代的艺术之外又加了东方艺术等。黑格尔的研究其意义一在对前人作了总结和综合,二在作了创造性的发挥。同时他又揭示了艺术的发展趋势,并提出艺术“终结”的构想。

他认为,美在实践,是人的创造、实践的产物。他的观点是唯心主义实践的观点,人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实现了理念的感性化,“人这样做,目的在于要以自由人的身份,去消除外在世界的那种顽强的疏远性,在事物的形状中他心上的只是他自己的外在现实”。

但是,黑格尔的思想也存在不足之处。首先,黑格尔的美学是以“绝对理念”为根源和出发点,他否定物质的决定作用,认为艺术的发展是由精神的发展所引起的,所以在他对艺术的发展阶段归纳具有局限性;其次,他认为美学是哲学的一个部门学科,是“艺术哲学”或“美的艺术的哲学”,将研究美学当作完善自身哲学体系的过程。最后,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无法对艺术的发展进行完美的解释,产生了前后矛盾。他说:“在浪漫型艺术的发展中却形成了终结。”又说:“可以希望艺术还会蒸蒸日上”“要完成这个艺术之宫,世界史还要经过成千上万年的演进”。

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为马克思哲学思想提供了基础,马克思在吸收了黑格尔思想的合理内核后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为人类认识和改造社会提供了指南。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曾繁仁.试论黑格尔的艺术类型说[J].齐鲁学刊,1978.

[3]李鹏程,王柯平,周国平.西方美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编辑:马梦杰)

猜你喜欢

黑格尔美学
仝仺美学馆
绝对者何以作为实存者?——从后期谢林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来看
盘中的意式美学
论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三大层次
生活美学馆
纯白美学
试析后期谢林对于黑格尔的批评
“妆”饰美学
论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的意志概念
简述黑格尔的哲学史观与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