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2015-03-24韩梅英
韩梅英
【摘要】古诗词是我国古典文化中的精华,同时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及难点内容,传统的满堂灌方式已难以适应当前学生发展。不仅要教会学生怎样朗诵、鉴赏诗歌,而且还应让学生深刻体会诗歌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因此,本文则对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应用做了相关阐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文;传统文化教育;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古诗文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在中国唐宋时期古诗文发展到一个巅峰状态,直到现在依然是中国文化中非常亮丽的风景。在古诗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出了一批批诗词写作者,让现代古诗文在中国大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初中学生要对古诗文作者表达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很好的理解,分析文中作者面对困难的一种积极态度和不屈的精神,从中看到中国民族的伟大闪光点,因此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有很大的传统文化教育功能。
一、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现状
在初中教学中古诗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在整个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古诗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并且也是教学最难的部分。
(一)教师方面
很多学校语文课程中的古诗文教学方法有多种形式,有对语法的分析、对用法的讲解、对句法的比较等,教师的这种教学方法很大程度上使古诗文变成了失去灵魂的各种小零件。学生对这些零件进行机械式操作。教师在古诗文的理解上用了很长的时间,但是有很多学生对教学方法还是不得要领,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也需要一定程度上提高古诗文翻译水平。有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把句子翻译错也是常有的事情,所以,在古诗文传统文化教育中要提高教师的诗文水平。
(二)学生方面
很多学生对古诗文没有很大兴趣,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觉得没有什么特别实用价值。所以,古诗文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很低,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古诗文内容和现代化生活内容相差很远;2.语法和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别,并且难懂;3.古诗文教学方法比较单调,有很多背诵环节,降低了学生的兴趣。
(三)教学方面
现代语文古诗文教学的教材和古诗文的编排有很大的出入,并且教材篇目不够。初中之前的教学内容和古诗文有很大的脱节,在小学中文言文的学习很少出现,甚至根本没有出现在课本上,这就使学生在学习之前没有形成对古诗文的基础认识,接触到以后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些措手不及。
二、初中语文古诗文传统文化教学
(一)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初中语文教学内容多半来源于生活,充满着生活气息,所以很多学生对语文有很大的兴趣。教师在进行古诗文教学时要联系学生年龄层的生活状态来进行讲解,激发出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爱好,比如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时,教师可以先对苏轼在写作时的生活背景进行讲述,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跟着他的生活节奏来学习。这样不但课堂内容不会显得非常枯燥,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反复朗读
不管是学习何种知识都需要进行长期的训练和记忆,这是学习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古诗文的掌握也是如此,对古诗文进行重复多遍朗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语感。只有通过多遍的通读和理解,才能真正领会到作者要表达的感情。
(三)结合背景理解古诗文
古诗文中,作者在写作时有感而发或者是借景抒情,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如果对作者的写作背景进行详细的讲解,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方便学生对作者整篇文章的重点把握和理解。比如,学生在学习杜甫《春望》时,教师可以把当时战乱带给人们的痛苦进行详细阐述,以达到学生和作者表达的情感之间的共鸣,学生通过背景知识对古诗文更加理解。
(四)把握精髓
一篇文章有它的中心思想和中心精髓,诗文中也有中心精髓,通过中心精髓把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细腻的表达出来,比如“红杏枝头春意闹”诗句中的一个“闹”表达出了情趣盎然的境界。李白《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一个“深”字表达出了李白和朋友之间的友情比千尺的桃花潭还要深,很好地利用双关写法把桃花潭水的深和朋友之间的有情相结合,表达友情的深厚。又如:《游园不值》教学后,老师可让学生围绕“值”积极探讨,领会作者到底“值”还是“不值”,体会诗中所蕴含的境界,体会作者对人生观的取向,在作者的游园过程中,虽然没有遇到园主人,但是作者看到“一枝红杏出墙来”,并在此基础上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领略园主人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人生价值取向。
(五)强化情感体验
被传颂到现在有名的诗作是作者通过对字句进行反复琢磨形成的。学生在对其进行分析时不但要领会诗中的意思,而且还要站在作者的角度细细品味诗作的意境,体会作者表达情感时的心情,比如柳宗元《江雪》这首诗写作背景是作者被贬官之后所写。“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两句话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写出了作者在异地自身的渺小和独钓的情趣,说明了作者当时内心的波动而产生的悲观情怀。
三、结语
通过传统文化教育的不断努力,来帮助学生更加正确地认识中国的传统古诗文文化。与此同时,语文教学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有不断的创新,利用创新来改善生活,从实质上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国栋.初中语文古诗词与传承传统文化探究[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2(12).
[2]周瑞生.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6).
[3]吴荣永.浅析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以初中古诗文教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3(40).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