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培养创新能力的探索
2015-03-24王志云
王志云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内在乐趣,创设课堂学习氛围,重视课内外结合,实施即时评价。
【关键词】创新;课内外;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挖掘教材创新素材,培养学生质疑精神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多质疑,使好奇心升华为求知欲。比如在教学《蛇与庄稼》在板书课题后,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们怕蛇吗?大多数学生在做出肯定的回答之后,老师话题一转,又提出新的问题:课文中写了个没有蛇的地方,农民愿意出钱买蛇,这是什么道理?学生怀着这个疑问,阅读课文,寻找答案。又如在教学《春晓》一课,在自学的基础上,要求设问质疑,把不理解的字词或疑问提出来,这时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经过归纳,学生提出两个很有价值的问题:(1)“春眠不觉晓”,说明睡得很香,那么究竟是早上睡得香,还是晚上睡得香呢?(2)“花落知多少”,“知”是知道的意思,那么作者到底是知道呢,还是不知道呢?老师让大家都谈谈自己的看法,并且要从课文中找出充分的理由,有效提高了质疑精神和思维的深刻性。
二、运用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创新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内在乐趣,依据学生心理特征认识规律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诱导因素。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体验探知的全过程,体验教学美;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欲望,推动学习的进程。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设疑法、情境法、游戏法、导语法、活动法……每种方法都有着不同的效果,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而灵活运用,应该认真挖掘语文教材中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最终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兴趣,诱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创设课堂学习氛围,迸发创新思维火花
创设课堂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努力将自己的心理调适到符合儿童特点,符合教学内容需要的状态,将激情和微笑、趣味和爱心带进课堂,这样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减少学生因学习紧张引起的心理压力,而且还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学生敢于说话,敢于争辩,无所顾忌,往往迸发出智慧的火花,透露出创造的萌芽。
四、重视课内外结合,拓展创新空间
学生在课堂和课文上学的知识非常有限。课本以外的生活,是我们学习的广阔天地,它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源头活水,作为老师应该引导学生由课内延伸到博大的知识领域中,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只有重视课内外结合,才能为学生的认知活动、语言活动、思维活动、情感活动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源泉。各种课外活动、兴趣小组、艺术小组,都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的有效途径。在实践活动中与人们的交流又是创造性认识产生的重要条件。比如春天带着学生到野外踏青,在山坡上、田野里寻找春天的气息,让学生能从中体味到大自然的美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自己寻找所需要的素材,然后由学生根据需要自主学习。这样由学生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有更多的话可说、可写,同时领悟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就不再是条条框框、枯燥乏味的东西,而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灵魂。
五、实施即时评价,提升创新能力
为了及时鼓励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活动做出评价,相互鉴赏活动成果,或者老师对学生的活动成果从个性发展、心理品质等方面做出评价。在这过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学生富有创新的作品给予热情的肯定、评价;对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要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给予重视。教师肯定的评价,对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创新信心,有着不可估量的力量,在赞扬声中使学生不仅得到极大的喜悦与满足,还能无形地鼓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下一次的创新活动。
(编辑:龙贤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