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境理论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2015-03-24程爱侠王光花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5年3期
关键词:语言运用写作教学语境

程爱侠 王光花

摘  要:语言表达离不开特定的语言环境,写作属于书面语言运用。写作者在进行书面语言创作时,除了要受到文章上下文的影响和制约,还要受到写作者自身主观条件以及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因此,文章的上下文、作者的主观因素、社会文化背景共同构成了写作的语境,共同制约着写作语言的选择和使用。

关键词:写作教学  语境  语言运用  上下文

语言的使用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从交际过程来看,听、读是语言理解的过程,属于接收信息;说、写是语言表达的过程,属于发出信息。理解和表达虽属于交际过程的不同阶段,但都受制于语言环境,也就是语境的影响和制约。本文着重谈语境理论在“写”中的运用。

一、写作与语境

写作是运用语言作为交流工具,实现思想交流和信息传播的社会实践活动,属于书面语言表达。谈到语言的运用,就不能脱离相应的语言环境。写作时语言的运用只有与特定的语境紧密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语言的艺术魅力,提高语言表达的效果。因此,写作教学中,让学生掌握相应的语境知识,并在写作实践中结合语境进行语言表达是非常必要,也是很有意义的。

语境(context),即“语言环境”,是语言使用时与言语行为有关的各种因素所构成的实际情境,简单说就是运用语言的具体环境。目前各学科对语境的表述各不相同,有人认为语境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语境又叫“小语境”,也称为“语言性语境”,指由语言因素构成的语言环境。[1]一般是指说话的前后语、书面语里上下文等;广义的语境又叫“大语境”,也称“非语言性语境”,由非语言因素构成。如使用语言的时间、地点、场合、对象以及言语表达时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如使用语言的时代,社会的性质和特点,使用者的职业、身份、性格、修养、习惯和心境等等,通称为广义的语言环境。写作中语言运用的语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文章的上下文、写作者本人的主观因素,以及社会文化背景。

二、上下文语境

“上下文是书面语言的重要语言环境”[2],语言的使用总是先由小的语言单位组合成大的语言单位,先由词组合成句子,再由句子组合成段落,最后组段成篇。相对于已经成篇的作品来说,词、句子、段落都处在篇章这样一个大的语言环境之中,也会受制于语篇的上下文。因此,为了语言表达的准确严密、生动形象,词语、句式的选择和搭配,要适应语境,就要考虑上下文。语言单位有语音、语义和语法三个方面,有学者把上下文语境分为语音的上下文、语义的上下文和语法的上下文三个层面,分别表示语言单位和上下文在语音、语义、语法方面的联系。

(一)语音的上下文

语言的使用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不管是写出来还是读出来都追求一种美感。因此老舍先生说:“一注意到字音的安排,也就必然涉及字眼儿的选择,字虽同义,而声音不同,我们就須选用那个音义俱美的。”[3]所以“语音不仅是语义的载体,而且能增加美感。”[4]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汉语的音节、声调、音韵等特点,使语言整齐匀称,抑扬顿挫,节奏分明,富有音乐的美感。如学生的习作,“夺刀少年,该不该保送?”一文中,结尾写到:

“保送”虽在情理之中,但“补考”却更为上计。见义勇为理应受到嘉奖,但教育公平原则也要兼顾。

学生在参加纪念南京大屠杀77周年征文时,有这样一段话:

保持着谦和与乐观,儒雅与涵养,对外,笑迎四方宾客,亲送八方挚友,他说:以和为贵;对内,励精图治,热情高涨,他说:继往开来,奋发图强!

以上两例,都注意到音节的整齐匀称,语言富有节奏,简洁有力。另外,汉语中成语,双声、叠韵和叠音词,本身就充满节奏和音乐美,利用词语的发音所形成的音韵和谐、平仄相间音节匀称,不少歌词、广告语,甚至新闻标题也都充分注意并利用汉语的这一特点,如:

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千里之外》歌词

好空调,格力造。——格力空调广告词

咸咸淡淡话长寿——文汇报新闻标题

押韵和谐悦耳,顺畅自如,叠音词富有韵味,节奏鲜明。另外,利用语音关系形成的谐音、双关、仿词等辞格,新颖奇特、别出心裁。同学们如果能熟练掌握这些技巧,在散文、诗歌、演讲稿、广告语、新闻标题等的写作中灵活运用,既可以收到赏心悦目的效果,也可以让语言更加顺口悦耳,发人深思,让人回味。

(二)语义的上下文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这是语言准确理解的原则,也是语言恰当表达的原则。维特根斯坦说:“一个词的意义是它在语言中的使用。”这说明准确理解语义不能离开语言的环境。汉语中还存在一定量的多音、多义、同音字,以及多音多义的字词,这些字字音、字意、字形和词性的确定,都有赖于特定的前后语及上下文。例如“和”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读音不同,意义也有差别:

我和你——hé

随声附和——hè

和面——huó

和药——huò

(打麻将时)和了——hú

“和”字读音和词义的确定没有前后语境是很难做到的。播音专业的学生尤其需要注意,播音中必须能很快依据前后语境准确判断字词的读音,还要尽量避开同音字或同音词,以免引起听众误解。

另外,语言在表达时,经常出现语义含混不清,用词不准确,不恰当,甚至用错的情况;搭配不当、句式杂糅等病句的出现,也是因为没有顾忌上下文的原因。如:

天空刚刚微亮,被窝也都还算温热起码也比连空调都没有的小房间暖和。

说实话当时有所犹豫,因为自己得到了认可在那一瞬自己甚至看到了自己未来出人头地的样子。

拍案而起的唐生智不是一味的看到日军凶残,或许此生此世难以报国之大恩,但他眼中装着南京的百姓,他看到了城中幼童的啼哭,长者对家园的眷恋,老妪静静抚摸着床头发黄的照片……

上面几例都是学生习作中的语句,有的语言表达不够准确,有的不够简洁精练,有的不够清晰优美。究其原因,都是因为没有很好地照顾词句的前后语境。

(三)语法的上下文

语法的上下文对特定语言单位性质、意义、关系的确定也有一定的关联。有些兼类词或活用词,没有具体的语言环境,很难断定该词的词性和词义。比如“跟”这个词,它可以充当连词、介词和动词等,但在下面的三句话中,词性变得单一了:

他跟女儿都不在家。——连词,和的意思

你刚才跟谁聊天呢?——介词,同的意思

你走得再快,我也跟得上。——动词,追随的意思

她与原来的丈夫离了婚,后来又跟了一个外乡人。——动词,嫁给的意思

如果没有上下文的帮助,“跟”的语法意义很难明确。即使后两例中同为动词的情况下,词义也有不同,这都要依靠上下文语境。

另外,汉语的歧义、多义、模糊和詞不达义现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致使语言在表达时出现问题,让接受一方误解或难以理解。如:“鸡不吃了”指“鸡不吃食了”,还是“人不吃鸡肉了”,由于缺乏上下文语境,造成歧义。写作时为避免这种现象的产生,就要时刻注意语言的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境。

(四)句式的选择衔接,文章的布局安排,写作技法、修辞方式的运用等也要适应文章的上下文

句式的选择和衔接也要适应“上下文”语境,吕叔湘先生谈到过这样一个例子:“广场东边是历史博物馆,广场西边是人民大会堂,广场中央矗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采用每一句以方位词语打头的复句说明,则次序井然,衔接自然,语气也顺畅;如果说成“历史博物馆在广场东边,人民大会堂在广场西边,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广场中央”,则由于说明的视点不统一,显得次序不分明,语意不连贯,语气也不顺畅。由此可见,“上下文”或“前言后语”对句子选用起着有形的形式影响,无形的语义制约。

篇章结构的安排,层次和段落的划分,既要考虑到意思的相对完整,又要考虑与上下文的联系与统一;层次安排的顺序、文章的线索要贯穿始终,不能随意更改,否则影响文章整体的脉络;过渡与照应更是因为上下文的关系,使文章内容从整体上更为严密、紧凑、自然。

写作技法如正反、隐现、动静、断续、抑扬、张驰、藏露、虚实、悬念、铺垫等,没有前后文的比较与对照,相互映衬,也难以形成。修辞方式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正是由于一些词语和句式高度适应上下文的结果。如借代、拈连、仿词、顶真、回环、反复、排比、层递、对偶、双关、对比、映衬、设问等,绝大部分都与上下文语境密切相关。

三、写作者的主观语境

写作是一种运用语言进行思想交流、信息传播的实践活动。它是写作者与外界交流的手段,表达的是作者的思想、认识、观点,字里行间传达的是作者的态度、感情。另外,写作者固有的语言习惯、独特的写作心境、明确的写作意图,不同的性格、职业、性别、身份、经历、处境,以及作者对作品中的人、事、物的情感态度等,所有这些都将影响一个写作者的语言选择。例如:

前不久看完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虽说书里双水村里没有提过有关山的事,但我总觉得总有一座隐形的山在那里。

这座山很高,有些人穷其一生也没有积攒出去触碰它的勇气,有些人却只迈了一步,便跨过了整个山头。

这是学生读完《平凡的世界》后写的一篇文章,标题为《山在那里》,语言简洁凝练,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没有拖泥带水。语言的特点反映了该生理性的思考、独到的见解、深刻的感悟。

著名作家的笔下经常写出更经典的用例:

女作家李玲修在好多年前送我一盆君子兰,我把它供在桌前的窗台上。(冰心《浅说君子兰》)

潘月亭——一块庞然大物,裹着一身绸缎。(曹禺《日出》)

前例的“供”字可以说别出心裁,“供”《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为“把香烛等放在神佛或先辈的像(或牌位)前面表示敬奉”。[5]作者在这里用一个“供”字,既表现了对名花的无比珍爱,又表达了对友谊的无限珍惜。如果换成一般意义的“放、搁、置、摆”等,情感意味则荡然无存,与作者的心境也不相协调。后例的“裹”,既写出了潘月亭肥胖的身躯把一身绸缎绷得紧紧的状态,又传达出写作者对潘月亭的厌恶、鄙夷的感情,用词准确贴切。

四、社会文化语境

不同的国家、民族,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或风俗习惯,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等,会自觉不自觉地影响人们对语言的使用,人们也必须在交际时与这些因素的特点与要求相适应。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社会文化语境,它涵盖面广,而且几乎无处不在。

如一位学生在写到养老院里的一位高龄老人脚上的鞋子时,写道:

“鞋子公一只,母一只地套在脚上。”

“公一只,母一只”形象地描绘出老人穿错鞋子的样子,语言风趣幽默,学生解释这种说法来自方言。同一事物在不同的语言和方言中使用不同的语言符号表示,不同事物可能在不同语言中用同一语言符号表示。如“米”和“饭”在中国的南方和北方具体所指有很大不同。北方大部分地区盛产小麦,“饭”在北方主要是小麦制品,是面食,“米”在北方的多数地方专指大米;南方盛产稻米,所以“饭”在南方就指“米”“米饭”的意思。

不同历史时期语言不同,这在写作中也要特别注意。老舍先生举过这样一个例子:“田汉同志的《文成公主》,忽然戏里有个老太婆说了句:‘吆,你瞧!‘吆,你瞧!这是现代北京老大娘的口气,怎么由唐朝的妇女说出来呢?!”剧中人的话语与时代、地点和人物身份都不相宜。因而写作者必须熟悉和服从语境:“写作的人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熟悉社会各阶层的语言,才能按时间、地点、人物的思想感情,找出那么一个字,一句话。”[6]

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社会和网络社会的发达,大量的新词语产生了,尤其是网络写作和网络词语的运用,这为写作语言提供了新的语境,新的可供选择的范围。如何既适应新的时代环境,又不违背传统语言规范,这仍然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话题。

结语:

语言表达和理解离不开特定的语言环境,写作属于书面语言表达。写作者在进行书面语言创作时,除了要受到文章上下文的制约,还要受到写作者自身以及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因此,文章的上下文、作者主观的因素、社会文化背景共同构成了写作的语境,共同制约着写作语言的选择和使用。在写作教学中,引入语境理论,让学生掌握相应的语境知识,有助于更好地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的效果。

(本文曾在世界汉语修辞学会第一届年会上宣读,略有改动。)

注释:

[1]时煜华,徐丹晖:《写作与语言教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86页。

[2]张炼强:《写作和语言表达》,新华出版社,1989年版,第181页。

[3]老舍:《出口成章》,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6页。

[4]史秀菊:《语境与言语得体性研究》,语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43页。

[5]《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389页。

[6]《老舍先生谈文学创作和语言》,湖南文学,1963年,11月号。

参考文献:

[1]赵雪,路越.新媒体语言探索[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3.

[2]王淑敏,李辉,范文静,宁玉洁.语境教学与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3).

[3]周明强.现代汉语实用语境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语言运用写作教学语境
2016年高考语文“语言运用”四大特色题评析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浅析威廉?布莱克的《老虎》
浅谈《警察与赞美诗》中的幽默艺术
关注句子教学 重视语言运用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