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省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红树林资源现状*

2015-03-24涂志刚陈晓慧吴瑞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5年10期
关键词:红树白骨花树

涂志刚,陈晓慧,吴瑞

(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 海口 570102)



海南省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红树林资源现状*

涂志刚,陈晓慧,吴瑞

(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 海口 570102)

于2009年6—7月,采用对卫星影像图的分析和解译与实地样方、样线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海南省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红树林分布、红树植物种类及红树植物群系进行了调查,红树林保护区共有真红树植物11科24种,有半红树植物10科12种,常见的优势种类主要有白骨壤、桐花树、红海榄、角果木、秋茄、海莲和榄李等。主要群落类型有白骨壤群落、红海榄群落、桐花树群落、木榄群落、角果木群落、正红树群落、海莲群落、榄李群落、杯萼海桑群落。文章简介了海南省保护区红树林引种修复现状,指出红树林具有重要的生态、社会与经济价值,对海南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红树林资源受到开发活动的影响而引起各级政府重视,因此红树林得到了更多的保护,退塘还林、植树造林工作有序开展。

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种类;群落类型

1 引言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海岸潮间带或河流入海口、以红树科植物为主组成的、受周期性海水浸淹的木本植物群落,是海岸带极为独特的生态景观,素有“海上森林”和“海岸卫士”之称[1]。红树林具有重要的生态、社会与经济价值,尤其在固岸护堤、防治灾害、维持生物多样性和海岸带生态平衡、防治污染、净化环境、美化景观、发展旅游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2]。全球红树林大致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最北可达32°N,最南可达33°S。我国红树林天然分布北界是福建福鼎县(27°20′N ),人工引种北界为浙江乐清县(28°25′N )。海南岛红树林是我国红树林种类最丰富、生长最好的地区,具有极为重要的保护价值,对海南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2 红树林的面积和分布

海南岛红树林广泛分布于全岛各沿海地区,主要分布在北部的海口市、东部的文昌市、南部的三亚市和陵水县,以及西部的临高县和儋州市。海南岛东部沿海海岸曲折,海湾多且面积大,红树林分布广,种类多,一些嗜热窄布种类如瓶花木(Scyphiphorahydrophyllacea)、水椰(Nypafruticans)、红揽李(Lumnitzeralittorea)、红树(Rhizophoraapiculata)等仅出现在海南岛东部,西南部沿海多为砂岸和岩岸,岸线较平直,红树林面积小,组成种类也较简单。为弄清海南岛红树林资源状况,中国开展了几次全面详细地调查,海南岛20世纪50年代中期共有红树林面积9 992 hm2,至1983年面积减少到4 836 hm2[3],至1998年红树林面积减少到4 772 hm2[4]。这几十年正是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的快速时期,围海造田、挖池养殖等一些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致使红树林遭到破坏,面积减少。近年由于红树林的生态价值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红树林也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因此红树林得到了更多的保护。

本研究于2009年6—7月采用影像判读和实地调查的方法,对海南省8个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红树林分布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保护区现有红树林面积2 958.95 hm2,其中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树林面积为1 558.63 hm2,占现有红树林面积的50 %以上,海南清澜省级自然保护区红树林面积是983.56 hm2,占现有红树林面积的33.24 %,三亚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红树林面积是12.52 hm2,三亚亚龙湾青梅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红树林面积是57.53 hm2,儋州新英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红树林面积是114.59 hm2,儋州东场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红树林面积是79.1 hm2,临高彩桥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红树林面积是78.17 hm2,澄迈花场湾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红树林面积是153.94 hm2。

3 红树林种类组成和群落类型

3.1 种类组成

学者们在不同时期对红树种类进行了调查,陈焕雄等在1983年调查到海南红树林组成种类有16科18属27种[3],王文卿记录海南红树林区共有真红树植物11科24种,有半红树植物10科12种[5],本次也调查到真红树植物24种、半红树植物12种,从前记录到的海南岛红树林种类在保护区都有分布,形成海南岛红树林最常见的优势的群落植物种类主要有白骨壤(Avicenniamarina)、桐花树(Aegicerascorniculatum)、红海榄(Rhizophorastylosa)、角果木(Ceriopstagal)、秋茄(Kandeliaobovata)、海莲(Bruguierasexangula)、榄李(Lumnitzeraracemosa)等树种。其中白骨壤可生长中潮线之下,高潮时地上部分侵水深度可大于2.5 m,生长适应性广。红海榄、桐花树、秋茄、木榄、海莲等优势树种分布于中潮线与高潮中部至高潮部,高潮时地上部分浸水深度小于2.5 m。角果木在海南岛分布广泛,多见于潮间带中上部,有时可分布到只有特大潮才淹及的高潮带上缘。榄李、卤蕨(Acrostichumaureum)虽然也是红树植物,但它们仅见于接近岸边的高潮线左右,多见于其他红树林群落边缘。调查还发现,海南岛半红树主要分布在海湾或河口感潮河段周边,其物种组成常由黄槿(Hibiscustiliaceus)、海芒果(Cerberamanghas)、杨叶肖槿(Thespesiapopulnea)、莲叶桐(Hernandianymphiifolia)等常见物种构成,在海南岛沿海分布的海岸线较长,但面积却很小,多呈狭窄小带状分布。

3.2 群落类型

20世纪80年代,陈焕雄等对海南岛红树林进行过一次全面调查,总结海南岛红树林群落主要由为5科(红树科、马鞭草科、紫金牛科、海桑科和棕榈科)11种红树植物构成[3]。林鹏等归纳海南岛红树植物群落主要以红树科植物为主,按建群种划分计有12个类型,以红海榄林分布最广[2],近期的研究也针对海南岛某些地区的红树植物群落生态[6-7]。本次调查结果表明,海南岛的红树植物群落主要由以下9种及多种混合林组成。

(1)白骨壤群落:主要分布在东寨港、清澜港、新英、三亚河、彩桥保护区,调查的白骨壤群落位于东寨港塔市附近,白骨壤外貌银灰绿色,结构简单,郁闭度在90 %以上,纯林,树高2~4 m,平均树高2.1 m,平均基径7.3 cm,密度为27株/100 m2,地表密布笋状呼吸根,高达10~15 cm。

(2)红海榄群落:主要分布于新英和东场保护区,是海南岛西海岸面积最大的红树林,其生长区以淤泥土壤居多,在浅海沉积的沙滩上也有少量分布。调查样方分布于东场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群落外貌为深绿色,结构简单,郁闭度在80%,纯林,树高3~6 m,平均树高3.04 m,平均基径4.55 cm,密度为201株/100 m2,支柱根明显,且多分支。

(3)桐花树群落:桐花树普遍生长于海南岛,但桐花树纯林已经不多见。调查样方位于花场湾,该区的桐花树群落分布于花场村外的鱼塘外缘,前缘滩涂被大量围垦,纯林,灌丛状,群落黄绿色,郁闭度低,仅为50 %。平均树高1.3 m,基径4.1 cm,密度为240株/100 m2。

(4)木榄群落:多长于海湾或河口内缘高潮线附近,其纯林主要生长在清澜港、东寨港,且长势较好,其他地区已不多见。调查的木榄群落位于清澜保护区霞场村,群落外貌深绿色,林冠参差,乔林状,混生海桑和正红树,林内几无下木,通常仅1层,郁闭度高达95%以上,除海南海桑外,树高5~6 m,基径5~15 cm。

(5)角果木群落:角果木群落在海南分布较广,主要生长在东寨港、清澜港及新英港,多呈纯林,澄迈、陵水、三亚亦有少量分布。调查的东寨港野菠萝岛的角果木林为纯林,冠层黄绿色,郁闭度在95 %以上,平均树高1.1 m,平均基径4.1 cm,密度488株/100 m2。

(6)正红树群落:正红树群系全岛各地均有分布,其中清澜港分布的面积最大,三亚红树林区以此类群居多。调查的正红树群落位于三亚河的西河,为纯林,冠层深绿色,郁闭度在85 %以上,平均树高8.7 m,平均基径12.1 cm,密度480株/100 m2。

(7)海莲群落:在东寨港、清澜港分布有大面积海莲纯林。调查的东寨港演丰附近的海莲群落属于成熟林,郁闭度在90%以上,平均树高6.0 m,平均基径20.1 cm,林内混生有木榄和尖瓣海莲,分布于高潮带,靠近岸边,林下密布膝状呼吸根。

(8)榄李群落:调查的榄李灌丛位于花场村外的基围鱼塘外侧,群落外貌黄绿色,前缘群落郁闭度约90 %,平均树高1.6 m,平均基径3.6 cm,林内有少量桐花树、白骨壤和红海榄分布。

(9)杯萼海桑群落:杯萼海桑生长于河湾淤泥深厚、含盐量较低的冲积泥滩。调查的杯萼海桑群落位于清澜的南兴,杯萼海桑树形高大,外貌疏散,呈黄绿色。郁闭度在85 %以上,杯萼海桑平均树高4 m,平均基径11.4 cm。林下密布笋状呼吸根,高达10~30 cm,利于固着秋茄繁殖体。此外还有红海榄+桐花树+白骨壤群落、桐花树+白骨壤及桐花树+秋茄群落等混合林。

4 红树林引种与修复

海南红树林引种历史悠久,1985年中国红树林考察团从孟加拉国带回无瓣海桑果实,在东寨港试种成功,无瓣海桑由于其快速生长的特点,已经成为我国红树林人工造林最主要的树种。无瓣海桑还移种到深圳、湛江、福建龙海市滩涂,长势良好[8]。海南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开展从澳洲白骨壤(Avicenniamarinavar.australasica)、小花木榄榄(Bruguieraparviflora)、红茄冬(Rhizophoramucronata)、十雄角果木(Ceriopsdecandra)、槽叶木榄(Bruguieraexaristata)、湄公河木果楝(Xylocarpusmekongensis)、阿吉木(Aegialitisannulata),从莫西哥引种拉关木(Lagunculariaracemosa)、美国大红树(Rhizophoramangle)、萌芽白骨壤(Avicenniamarinagerminans)和直立柱果木(Conocarpuserectus),长势良好[9]。20世纪80年代,东寨港保护区还从文昌、陵水、三亚等地引种海桑、杯萼海桑、海南海桑、拟海桑、卵叶海桑、木果楝、瓶花木、红榄李和正红树,均获得成功,并在东寨港建立了全国首个红树植物引种园。近年保护区的退塘还林、植树造林工作有序开展,成效显现。据中国新闻网2015年1月22日报道,自2014年8月起至今,东寨港保护区已修复1 500 hm2红树林,补种了红海榄、秋茄、海莲、黄槿、水黄皮、木榄、正红树、白骨壤等8个种类树苗。

[1] 林鹏.中国红树林生态系[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7.

[2] 林鹏.中国红树林[M].北京:海洋出版社,1984.

[3] 陈焕雄,陈二英.海南岛红树林分布的现状[J].热带海洋,1985,4(3):74-79.

[4] 莫燕妮,庚志忠,王春晓.海南岛红树林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J].热带林业,2002,30(1):46-50.

[5] 王文卿,王瑁.中国红树林[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

[6] 符国瑷,黎军.海南三亚市红树林植被调查初报[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8(3):287-292.

[7] 谢瑞红,周兆德.海南岛红树植物群系类型及其特征[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6(1):81-85.

[8] 王文卿,陈建海,庄锦秀.中国红树林植物的引种栽培状况[J].林业科技通报,1999(9):1-3.

[9] 廖宝文,郑松发,陈玉军,等.海南东寨港几种国外红树植物引种初报[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6,26(3):63-67.

海南省“908”专项(HN908-01-02,HN908-01-04,HN908-02-03,HN908-04-02,HN908-04-05,HN908-04-09).

X37;P7

A

1005-9857(2015)10-0090-03

猜你喜欢

红树白骨花树
红树林诞生记
会“上”树的鱼
红树植物无瓣海桑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与富集特征
一只来自春天的鸟
无题
神秘谷
海洋中药白骨壤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花树
红树植物老鼠簕内生真菌Aspergillus flavipes AIL8化学成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