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并发腹膜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2015-03-24王健李玲波张菊
王健 李玲波 张菊
(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肾内科 云南 普洱 665000)
腹膜透析是利用腹膜作为透析膜,经导管将腹透液灌入腹腔,通过腹膜弥散、渗透和吸收作用,清除机体内代谢产物,毒性物质并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1]。此治疗方法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其中的一种治疗方法。它适用于家庭远离血透中心的患者,并具有保护残余肾功能,价格低,操作方便,患者及家属容易学,在家中可自行透析,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优点。但是腹膜炎是居家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如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将会影响透析质量而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对腹膜透析引起腹膜炎进行分析护理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 本科室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住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病人216 人,其中男性115 人,占54%,女性101 人,占46%。年龄最大的76 岁,最小的21 岁。腹膜透析时间最长的约12年,最短的约一月余。病情稳定持续腹膜透析的有151 人,发生腹膜炎的65 人。其中反复感染,发生二次以上感染的有12 人。对所有感染的患者入院治疗后皆进行腹水细菌培养,涂片培养,多数为头部葡萄球菌21 人,金黄色葡萄球菌16人。表皮葡萄球菌11 人,大肠埃希菌13 人,真菌感染2 人,念珠菌感染2 人。
1.1 腹膜炎的诊断标准[2](1) 患者出现腹痛,腹水浑浊伴或者不伴发热的症状;(2) 透析液中白细胞计数>100 ×106/L,中性粒细胞比例>50%;(3) 腹膜透析液进行腹水常规涂片培养,细菌培养呈阳性,有病原微生物生长;以上三项中出现两项或者以上可诊断为腹膜炎
2.腹膜炎的原因分析
患者腹膜感染后通过询问,居家腹透的环境,个人卫生,操作方法,饮食,身体状态,活动情况的了解,并进行腹腔引出液细菌培养,涂片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来判断患者发生感染的原因为: (1) 腹透环境及个人卫生因素,(2) 文化素养及受教育程度高低有关,( 3) 操作不规范,无菌观念差,(4) 依从性差,(5) 患者身体状态差,免疫力低下,易患呼吸道,消化道感染等相关疾病,(6) 隧道口感染,(7) 外界短管口污染及外接质量问题,(9) 手足患有真菌感染性疾病。
3.护理对策
3.1 规范操作 对患者或家属反复进行正确方法的操作培训,并认真考核。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寻找发生腹腔感染的原因,针对不同患者的问题,进行纠错指导,加强无菌观念,落实六步洗手法,嘱托换液时戴口罩、帽子。
3.2 饮食护理 腹膜透析患者大多数食欲低下,透析时每天丢失的蛋白质大约10g,氨基酸约10g[3],加上腹膜炎后蛋白质丢失量会增多,因此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食谱,合理搭配食物。(1) 保证蛋白质的摄入、每天1.2g-1.5g/kg,以优质蛋白质为主,如牛奶、瘦肉、鱼肉、鸡蛋蛋白、少食植物蛋白如豆类食物。( 2) 多食富含钙及B 族维生素食物如虾子、紫菜、木耳、西红柿、猕猴桃、葡萄等水果。(3) 减少吃高磷、高钾食物如松子、芝麻酱、香蕉、橘子、动物内脏等(4) 根据病人血压、水肿情况、每天腹透的超滤量,限制盐量,每日约3g 为宜,每日液体摄入量=全日尿量+全日透析超滤量+500ml[4]( 5) 禁食生冷、燥热、刺激性、不易消化食物及不清洁的食物,经常消毒碗筷,防止发生胃肠道感染。
3.3 心理护理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由于长期受疾病折磨,并且经济负担重,当发生腹膜炎后可出现腹疼,发热等全身不适症状,易产生情绪波动、焦虑、悲观、痛苦的心理。护理人员应安慰、体贴、关心患者加强和患者沟通交流,鼓励患者克服悲观、抑郁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讲解坚持治疗的必要性,组织肾友之间的交流,相互学习,指导亲属在生活上多关心,照顾患者,以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愉快的心情。
3.4 健康教育
医护人员应尊重,体谅,理解患者,患者信任医护人员,以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5]。只有患者心理接受的情况下进行宣教才能达到目的。(1) 个人卫生宣教,勤洗澡,( 淋浴或擦澡) ,淋浴时用肛带包好隧道口及外接短管,避免用水直冲,洗澡后用无菌棉签擦干隧道口皮肤,禁止盆浴,修剪指甲,更换衣服,腰部固定外接短管的腹带须保持清洁、干燥。(2) 腹透房间应光线充足,易通风换气,每日清扫拖地,保持清洁,并用紫外线照射消毒1 小时/次/天以上,清洁居室内的台面后,关闭门窗远离宠物和小孩。(3) 更换腹透液时戴口罩、帽子,按六步洗手法洗手,严格按照操作常规进行换液,并观察透出液的颜色、性状,认真记录出入液量并称体重。(4) 定期检查隧道口有无红肿,脓性分泌物,周围压痛,周围皮肤温度升高等情况,如有上述情况应及时到专科医院进行处理。(5) 保护好外接短管换液时外接短管禁止触碰到周围物品,患者视力差,手抖者应由家属进行操作。外接短管避免牵拉,打折,触碰锐器,操作完毕妥善放置于腹带中(6) 制定随访日期,进行监测血红蛋白,电解质,对病人进行周期性的营养评估,合理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并补充氨基酸。每三个月更换外接短管,如有感染和其他不适,及到医院进行治疗并更换外接短管。(7) 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制定作息表,活动量,如每天晚饭后进行散步、打太极拳等活动,以增强患者体质
4.讨论
腹膜炎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居家腹膜透析常见的并发症,文化素养不同,不良的卫生习惯,无菌知识贫乏,操作不规范,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等是腹膜炎发生的直接原因。因此加强对腹膜患者及其家属的规范培训,健康宣教,饮食指导,定期随访,面对面进行教育,是减少腹膜炎的有效护理措施,有效减少了腹透患者腹膜炎的发生率,减少了患者的住院天数和经济负担,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1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949.
[2] 陈香美.腹膜透析标准操作规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72 -78.
[3] 王海燕.肾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555.
[4] 周勤.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的护理[J].当代护士,2011,1:20 -21.
[5] 王兰,骆素萍,全蕾,等.协议护理对腹膜透析患者容量负荷 影响[J].护理研究,2005,19(7):1169 -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