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机能实验的教学改革
2015-03-24李晓莞
李晓莞
(吉林省延边大学医学院 吉林延边 133002)
浅谈机能实验的教学改革
李晓莞
(吉林省延边大学医学院 吉林延边 133002)
机能实验学是将医学科研方法与生理学、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实验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而成,通过对学生所学的三门理论知识和相互间的联系,形成了一门跨学科新的独立课程,是医学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学院和大学积极探索功能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设置的创新精神做出了有益的尝试[1-3]。就如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讨论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为一系列的实用方法,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培养、对事物的科学思维能力,以及自身的创新精神。
教育理念;管理模式;人才建设;教育方式;改革;加强师生交流
1.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学教育都在快速的发展,怎样才能建立以学生为本,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及素质,才是最重要的内容。首先,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注重自己自身的能力,更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其次,作为机能学专业的教师,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外,更好学好相关学科知识。最后应该具有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
2.创新实验室管理模式
近年来,随着实验教学改革的深入,我院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不断创新,不过一些领导和理论课的教室并不一定完全了解实验室教学的特殊性,所以忽视实验室的建设。校一级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校级管理的职能作用,使实验室真正成为独立于各学院的实验教学实体,为实验教学改革建立了坚实的平台,有利于综合设计性、科研性实验的设立,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形成[4]。
3.加强人才梯队建设
机能学科师资队伍建设是进行素质教育、提高实践能力培养的最基本保证。完善科室人才结构建设,通过详细的岗前培训、在岗训练,使青年教师尽快了解和熟悉教师的基本教学的特点和要求,逐步掌握科学知识的教学和高等医学教育的工作技能和方法,尽早实现角色转变,参与到教改当中。积极参与联合培养,教改、科研,了解机能实验的最前沿进展,寓教于学,教学相长。同时,加强与其他院校同行及一线医疗工作者的交流,扩展眼界,使教学内容更为生动地切合临床医学生们日后的实际临床工作,进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4.完善教学方式、方法
我中心经过长时间的探索,由生理学、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单一的基础实验内容进行改革,将实验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常规的基础实验,二是在基础实验上增加探索及设计性实验。基础实验中包括基本操作及基本的理论知识,通过基础的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索及设计性实验是在基础实验上学生的创能力也得到了相应提高,新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跨学科综合使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此外,教师普遍认为[5],新一轮改革以信息化为基础,以开放性为主要特征,可以更进一步地整合和优化实验教学资源、提高公共资源的利用率。
5.考核方式的改革
我中心一直已技能实验教学观察学生的操作能力、实验结果,学生上课各方面的表现作为考核方式,不过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弊端已经凸显,改变期末考核"一张卷"的传统方式,实行多元化考核方式,公正、公平、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最终形成以评代考,不以分数论英雄。考核内容应该由平时实验课表现、期末实验技术考核成绩和理论考试成绩3部分组成[6]。平时实验课表现包括考勤、实验过程操作、实验结果报告、设计性实验评价等的成绩。这种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使学生更加重视平时的科研能力培养,认真完成每次实验过程,从而使学生逐渐养成和强化良好的学习习惯。
6.善于总结,加强师生交流
指导学生在实验完成后,将自己所观察的实验现象、记录的实验结果,以及指导教师所做的实验总结,融合起来做回顾总结,并鼓励学生与教师进行课后沟通。通过建立通畅、长效的沟通渠道,加强交流,夯实所学,为进一步的学业提高做好准备。胡浩等[7]报告提出第二课堂的概念,指出:逐步探索建立第二课堂以拓展学生学习空间,逐步培养学生创新理念、探索未知的兴趣,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西安交通大学学生通过自主选题经过预实验后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案而申请到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已取得多项丰硕成果,结果表明第二课堂的方式值得推广,也值得广大教学工作者反思目前的教学现状和方法。
7.总结
信息时代的来临,实现了社会各行业的跨越式发展,我们要抓住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善于思考,敢于实践,勇于担当,方可为我国卫生医疗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1]马剑峰,马絮飞,王立祥,等.医学机能实验教学的综合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4):118~121.
[2]金可可,楼新法.国内医学院校机能实验教学现状分析与我校改革[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55~57.
[3]刘洁,王秋静,刘芬,等.医学机能实验教学改革与实验室建设[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8):116~117.
[4]聂珍贵,梁翠茵,高春艳,等.基于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的医学机能实验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4):129-131
[5]朱克刚,张启荣,赵万红,等.机能实验教学方式与方法改革研究[J].医学教育探索.2009,8(7):749-751.
[6]聂珍贵,梁翠茵,高春艳,等.以医学教育标准为导向的机能实验改革探索[J].卫生实验教育.2011,29(22):102-103.
[7]胡浩,杜克莘,孙强,等.提高机能实验课堂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7):523-525.
G931.1
A
1009-6019(2015)01-0244-01
姓名:李晓莞女出生年月:1983年4月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