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住院恶性肿瘤7943例构成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

2015-03-24汤先钊李俊逸黄宝真

武警医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排序肝癌胃癌

汤先钊,高 侨,李俊逸,黄宝真,周 璞

住院恶性肿瘤7943例构成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

汤先钊1,高 侨2,李俊逸3,黄宝真4,周 璞5

恶性肿瘤;构成特征;变化趋势

随着社会节奏及环境生活等外界条件的变化,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2009年恶性肿瘤为我国城市和农村居民死亡的第一主要原因[1]。我院地处山东省济南市的城乡结合部,收治患者身份较多,能够反映出周围居民的肿瘤发病状况。笔者通过对我院2003-01至2013-12首次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疾病构成进行分析,通过结构特征来分析周围居民肿瘤发生的变化趋势,为肿瘤防治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来自武警山东总队医院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共7943例,按ICD-10编码原则分类,再次入院做化疗或放疗的肿瘤患者不计入恶性肿瘤编码范围内,其中男4846例,年龄3~92岁;女3097例,年龄4~96岁。

1.2 方法 通过调取对2003-2013年住院病历数据,对前十位恶性肿瘤患者顺位、性别构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和不同时间段恶性肿瘤的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

1.3 结果

1.3.1 前十位恶性肿瘤构成特征 7943例中,肺癌占首位,构成比为22.02%,其次分别为肝癌、胃癌、乳腺癌、大肠癌等。男女发病率存在一定的区别,男性住院例数排序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大肠癌等;女性住院例数排序为肺癌、乳腺癌、胃癌、卵巢癌、肝癌等(表1)。

表1 2003-2013年前十位恶性肿瘤患者顺位、性别构成

1.3.2 变化趋势 从2003-2007年男性患者年龄高峰处在≥70岁,占总住院数的38.03%;从2008-2013年男性患者年龄高峰处在60~70岁,占总住院数的31.32%。女性患者年龄高峰2003-2005年出现在≥70岁,2006、2007、2009年出现在60~70岁;2008年,2010-2013年高峰出现在50~60岁。

2 讨 论

2.1 区域特点 全球癌症的发病顺序依次为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胃癌,不同地区癌症发病的排序有一定的不同,如河北省相关肿瘤登记地区发病前5位的恶性肿瘤分别为肺癌、胃癌、食管癌、乳腺癌、结直肠癌。本研究发现,排在前5位的恶性肿瘤依次是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大肠癌。我院2010-2013年恶性肿瘤首次住院患者,占前十位恶性肿瘤的为72.93%。由此可以推测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

2.2 性别特点 文献[2]显示,我国男性恶性肿瘤发病前十位肿瘤(占86%)分别为肺癌、胃癌、肝癌、结肠/直肠癌、食管癌、膀胱癌、胰腺癌、白血病、淋巴瘤、脑肿瘤。女性恶性肿瘤发病前十位肿瘤(占82%)分别为乳腺癌、肺癌、结肠/直肠癌、胃癌、肝癌、卵巢癌、胰腺癌、食管癌、子宫癌、脑肿瘤。与我院收治排序有一定的差异,除白血病、淋巴瘤病例数较少外,其他病例发病数量和排序基本符合。我院收治患者男女发病率不同,男女患者比例为1.46∶1,肺癌的住院率较高,占主要恶性肿瘤病例的22.02%,男女住院人数在恶性肿瘤住院分类中都占首位,男性的肺癌高发与吸烟和大气污染有很大关系。女性的高发与被动吸烟和油烟污染、大气污染有直接的连续性。女性的乳腺癌发病率升高迅速,占主要恶性肿瘤病例的6.53%,而且有明显年轻化的趋势,其他恶性肿瘤发病排序明显有性别差异,今后肿瘤防治工作应该注意针对性别制定防治重点,加强高发肿瘤的预防工作[3]。

2.3 年龄特点 本研究结果发现,本地区恶性肿瘤的年龄分布以5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为主,该年龄段患者占全部的85.57%,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年龄的增加,数量呈明显的增长趋势,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力和健康状况下降,恶性肿瘤对人群的威胁明显增加,60~70岁年龄段患者数达到最多,70岁以上有下降的趋势,这也与高龄患者采取了非手术治疗有一定的关系[4]。从总体来看,40~60岁年龄段为肿瘤的高发年龄,因此,肿瘤的防治措施应根据年龄分组加强监测,重点是中年以上的高危人群[5,6]。本研究结果发现,男性平均发病年龄为(58±11)岁,女性为(53±12)岁。女性发病年龄早,可能与乳腺癌发病年龄较早有很大的关系。其中女性恶性肿瘤患者的年龄呈现明显的提前趋势。2003-2005年集中高发年龄为70岁以上;2006-2009年集中高发年龄60~70岁;到2010-2013年集中高发年龄为50~60岁,发病年龄提前的趋势十分明显。

总之,通过本研究发现我国原发肿瘤在部分地区呈现一定的高发性和年轻化,但从根本上讲恶性肿瘤还是可防可控的,笔者认为,在一些恶性肿瘤高发地区建立的防治机构和三级防癌网,配合积极开展了恶性肿瘤的普查普治、抗癌宣传、综合防治和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研究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一定可以减少相关的致癌因素,提高恶性肿瘤的防控力度。

[1] 金海英,金贞玉,韩春姬. 12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疾病构成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3,30(3):393-394.

[2] 邹春华,黄涛金,谢勇文,等.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甲状腺功能状态机化学药物疗法对其的影响[J]. 武警医学,2014,25(12):1225-1227.

[3] 何铁梅,李昌东.我院2008-2010年恶性肿瘤住院统计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3,30(4):607-608.

[4] 刘 霞,唐 云,乔 治,等. 胃癌围手术期快速康复的卫生经济学效果评价[J]. 武警医学,2014,25(11):1115-1117.

[5] 朱若莉.老年患者手术过程中护理质量控制的临床分析[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4,28(3):293-294.

[6] 戴云洁. 1993-2008年10种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统计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0,27(3):328.

(2014-11-11收稿 2015-04-21修回)

(责任编辑 郭 青)

汤先钊,硕士,主管技师,E-mail:tonnytonny001@163.com

250014 济南,武警山东总队医院:1.医学工程科,2.为兵服务办公室,3.医务处,4.经济管理科;5.255314,山东淄博职业学院电子电气工程学院

R195.1

猜你喜欢

排序肝癌胃癌
排序不等式
恐怖排序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节日排序
刻舟求剑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胃癌组织中VEGF和ILK的表达及意义
Rab27A和Rab27B在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