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薇菜白粉病生物农药防治试验初报

2015-03-24何义发王柏泉

特产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蛇床子感病生物农药

何义发,王柏泉

(湖北民族学院林学园艺学院,湖北 恩施 445000)

薇菜学名紫萁(OsmndajaponicaThunb),是一种蕨类植物,处于野生状态,因其经济价值极高使得野生资源日趋枯竭,迫切需要进行人工栽培[1]。在人工栽培实践中,薇菜白粉病发病率较高,在鄂西南山区高温高湿环境下发病尤其严重,严重影响人工栽培的薇菜生长以及产量和质量,是薇菜人工栽培过程中需要着重解决的技术难题[2,3]。运用生物农药进行生态防治是薇菜栽培过程中的客观要求。本研究旨在筛选出防治效果良好的生物农药,以便为该病害的防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4]。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

试验地设在湖北省恩施市市郊的金子坝村,海拨424m,棕壤土,pH 6.5。

1.2供试药剂与浓度

速净[乳油(EC),山东潍坊奥丰作物病毒防治有限公司];哈赤木霉[可湿性粉剂(WP),美国拜沃股份有限公司];蛇床子素[可湿性粉剂(WP)]、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WP)](武汉天惠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使用浓度均为500倍液,分3次给药,分别是展叶期、生长盛期和停止生长期(3月29日、4月15日、5月27日),每次每小区施药量为1.25kg,使用方法均为小型喷雾器喷施全株及地面。

1.3田间试验设计

设新蔸(薇菜母蔸6年生)和老蔸(薇菜母蔸15年以上)2个区域,每个区选15个小区,每个小区宽1m、长5m,每小区有薇菜45蔸~75蔸,共设5个处理[4种生物农药和空白对照(CK)],4次重复按随机区组排列。

1.4调查时间与方法

调查时间为2013年6月13日,按表1分级标准调查并记载病株数量及感病程度。

1.5发病率及感病指数的计算方法

发病率=[有病斑株(蔸)数/总株数]×100%(为便于统计分析,该指标以小数计)

感病指数=[(各病级株数×代表值)/(调查总株数×最重一级代表值)]×100%

病株分级及各级的代表值见表1。

表1薇菜白粉病病蔸分级

Table1DifferentpowderymildewgradesofOsmndajaponica

级别Grade发病程度Descriptionofpowderymildew代表值Weight1完全无白粉和病斑Allleaveshavenowhitepowdersdandillspots021/5羽片有白粉,无枯死病斑1/5Leaveshavewhitepowdersbutnoillspots132/5羽片有白粉和病斑2/5Leaveshavewhitepowdersandillspots243/5羽片有白粉和病斑3/5Leaveshavewhitepowdersandillspots354/5以上羽片发病并出现部分叶面萎蔫或枯死4/5Leaveshavewhitepowdersandillspots,withsomewitheringordead4

2 结果与分析

2.1田间试验结果(表2)

表2薇菜白粉病生物防治田间试验结果

Table 2 Field biocontrol experiment on powdery mildew of Osmnda japonica

注:A.速净;B.枯草芽孢杆菌;C.蛇床子素;D.哈茨木霉。Note:A.Sujing;B.Bacillus subtilis;C.Osthole;D Trichoderma harzianum.

2.2不同生物农药对薇菜白粉病发病率防治效果(表3)

表3薇菜不同药剂处理的发病率差异显著性

Table3Incidencesfromdifferentpesticidetreatment

处 理Group平均数Average显著性Differences哈茨木霉 Trichodermaharzia-num0.60a蛇床子素 Osthole0.67ab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subtilis0.68ab速净 Sujing0.69ab对照 Control0.80b

注:相同小写字母表示F0.05水平差异不显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F0.05水平差异显著。下表同。

Note:The same letters: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different letters:significant differences.The same in tables below.

表3中可以看出,与对照相比,4种农药均对发病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哈赤木霉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蛇床子素、枯草芽孢杆菌、速净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说明用哈赤木霉在抑制薇菜白粉病发病率方面效果最好。

2.3不同生物农药对薇菜白粉病感病指数防治效果(表4)

表4薇菜不同药剂处理的感病指数差异显著性

Table4Diseaseindexesfromdifferentpesticidetreatment

处 理Group平均数Average显著性Differences速净 Sujing30.03a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subtilis31.66ab哈茨木霉 Trichodermaharzia-num32.89ab蛇床子素 Osthole33.28ab对照 Control44.96b

从表4中可以看出,与对照相比,4种农药均对感病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速净与对照差异显著;其余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说明使用速净对控制薇菜白粉病感病指数效果最好。

2.4生物农药对不同种蔸(新蔸和老蔸)的病害防治效果(表5)

表5药剂对新、老种蔸薇菜病害的防治效果

Table5

New and old plants treated by different pesticides

注:1、2.新蔸和老蔸;A、B、C、D.不同药剂。Note:1,2.New and old plants;A,B,C,D.Different pesticides.

在对植物病害危害程度评价时,发病率和感病指数是两个极其重要的指标。发病率评价的是病害发生的普遍性,而感病指数评价的是病害发生的严重程度[5]。从表5可以看出,4种药剂中新蔸的发病率均低于老蔸,出现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老蔸病原菌有一定的积累,使其群体数量超过新蔸的病原菌量,从而影响到药剂对老蔸的病原菌的抑制效果。但各种药剂的发病率都远低于对照,说明4种药剂对薇菜白粉病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感病指数方面,与对照相比,4种药剂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速净和哈赤木霉处理对老蔸病害的防治效果高于新蔸,蛇床子素和枯草芽孢杆菌处理对

新蔸病害的防治高于老蔸。

3 结论与讨论

3.1 4种生物农药对薇菜白粉病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哈赤木霉处理同对照相比效果最为显著,即哈赤木霉对薇菜白粉病菌的萌发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可作为保护剂很好地预防病害的发生。

3.2 当病害发生以后,4种生物农药对薇菜白粉病均有一定的除治效果,其中,速净处理同对照相比效果最为显著,可以用于发病初期的防治。

3.3 在新、老种蔸的病害防治时,4种药剂对其发病率都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可作为保护药剂对病害进行预防,但一旦病害发生,新蔸可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和蛇床子素,老蔸可采用速净和哈赤木霉防治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3.4 本次研究由于试验地薇菜新、老种蔸区域重复数量不够,加上薇菜白粉病的危害时期季节性强,如果试验不在同一时期,不能保证试验结果的一致性,同时,尚未作药剂浓度梯度试验,仅作了不同农药的药效比较分析,其使用浓度主要参考农药的推荐使用浓度,农药的推荐浓度通常是经过一系列的药效试验确定的,其指导浓度一般均可大面积应用。

[1]何义发,王柏泉.武陵山区薇菜[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出版社,2006:1-10.

[2]张前勇,宋鄂平,王柏泉.薇菜白粉病化学防治药剂筛选试验[J].湖北农业科学,2002,58(6):77-79.

[3]王柏泉,何义发,冯国宣.薇菜白粉病发病规律及其防治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1,19(4):4-7.

[4]万辉,何义发,付正欢.施肥种类对薇菜生长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3):473-477.

[5]邱德文.生物农药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J].植物保护,2013,39(5):81-89.

猜你喜欢

蛇床子感病生物农药
HPLC法测定蛇床子中蛇床子素的含量
蛇床子素药动学特征及其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野生猕猴桃实生后代株系对溃疡病的抗性及果实品质
2025年全球生物农药市场规模将达到95亿美金
蛇床子素渗透泵控释片制备工艺的优化及其体外释药行为
甘蔗实生苗早期阶段黑穗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上海国际生物农药与微生物肥料发酵技术展览会
2015中国植保市场生物农药畅销品牌产品
蛇床子素-TPGS固体分散体制备研究
生物农药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