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观视角下大连市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研究

2015-03-23陈芳芳李鹏飞

大连大学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体育教师校园

张 昕,陈芳芳,李鹏飞

(大连大学 体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生态文明观视角下大连市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研究

张 昕,陈芳芳,李鹏飞

(大连大学 体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它对高等院校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引用生态文明观理论,以生态校园体育环境文化、体育文化活动和体育精神文化为研究主线,对大连市11所高校220名在校大学生及110名教职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并随机访谈了高校的领导、体育专家、学者,普通教职员工及在校大学生共102人。研究重点基于大学生的视角并源于体育教师的态度,目前大连市高等院校生态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隐性环境文化不充分;体育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均存在缺欠;文化价值取向偏失等多种现象上。针对上述问题,在生态文明观视角下提出了大连市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的优化对策。

体育文化;生态文明;高校;大连

0 引言

树立生态文明观,大力倡导建设生态文明,明确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伦理观念,是在党的十七大上首次提出的。科学文化走向生态文化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更是文化的制高点,可持续发展的校园文化应当将和谐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乃至人与社会关系的建立放在最中心的位置,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一切进步过程和积极成果是对生态文明观最本质内涵的高度概括[l],这就是基于生态文明观视角的校园文化的建设问题。

生态校园文化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学校全员创造的物质文化总和以及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的综合体,全员身处的育人环境以及文化水平,决定他们对人与自然、人与人相互关系的认识水准,进而形成学校在教育、管理、娱乐等各领域的和谐状态[2]。一所大学只有建设特色的高品质校园文化,师生才能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意识,并自觉、自愿地将自身理想追求和智力资源汇聚到学校的大目标中,并潜移默化的融入到学校的大发展中,最终实现大学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归属民生,而体育归属文化[3]。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大学教育生存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学校精神领域的重要载体,体育文化必然包含其中。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构建对于高等院校的建设、学生的全面发展无疑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构建和谐、积极、上进、高尚的生态校园体育文化,其目的是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以及社会文明的推进服务。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来自大连市11所高校,其中部属3所,省属7所,市属1所。在校大学生220名,高校教职员工110名。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主要通过中国知网,采用电子检索的手段,重点围绕本研究的关键词,查阅了近十年来自教育类、体育类中文核心期刊的相关硕博士论文及相关领域学术期刊合计62篇,阅读相关研究成果11部,为本研究的顺利开展做好理论铺垫。

1.2.2 问卷调查法

依据研究需要,采取封闭和开放式问答相结合两种问卷形式。学生问卷的发放在课堂或宿舍、田径场,所有学生问卷均是在现场定时填写回收的,发放并回收问卷22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教师问卷的发放在各学院、部门的办公室或会议室进行,均为限时回收,教师对象基本涵盖各层次的教职员工,共发放问卷110份,回收11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2.3 访谈法

访谈内容涵盖大学体育文化建设的相关内容,涉及体育环境文化、体育文化活动以及体育精神文化等多个视角。访谈结果为大连市各高校生态体育文化建设服务。在大连市11所高校随机访谈,对象来自高校的领导、体育专家、学者,与体育教学有关的教职员工及在校大学生共102人。

1.2.4 数理统计法

使用社会科学统计程序,运用SPSS10.0分析软件对调研结果做数据处理并进行分类汇总。

2 结果与分析

2.1 关于生态校园体育环境文化

2.1.1 基于高校大学生的视角

所谓校园环境文化,其内涵广泛,宏观上包含总体规划设计的校园结构,也包括文体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文化,还包括校园内体现的体育文化环境等[4]。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不断完善,使校园体育环境的育人功能得到凸显,各高校在物态环境建设方面均有较大规模额改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校园体育物态环境普遍持肯定态度。特别是对教学与训练场馆是培养人才的基础设施,在硬件建设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十分认同。调查数据表明:60%以上的大学生对该校的体育活动设施条件比较满意,但在体育场馆的管理力度方面则有8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有待加强,54%的大学生认为学校提供的体育锻炼和学习条件在面积和数量上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校园信息网有助于满足大学生探索式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本校体育信息平台的满意度不足10%,大学生基本上不认可。各校必须加强校园网络的体育环境文化建设,努力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需求在体育信息资源方面创造更多、更新的条件。

2.1.2 源于高校体育教师的态度

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影响,除了知识的传授,还有人格的培养,价值观的塑造等。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调查显示:各院校体育教师对教学基本设施如:训练场馆及体育信息平台等满意度比大学生稍高,并比较理智。在校园体育环境方面,被调查的教师对学校的总体设计风格、绿化面积满意度达到90%以上,远远高于大学生。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大学教师对体育环境文化的满意度更多来自内心的文化感受,而大学生的满意度则体现在外在表现上,具有本质的。

2.2 关于生态校园体育文化活动

2.2.1 大学生体育社团是重要组成

大学生社团在校园生活中是最活跃和极具色彩的部分,是大学不可缺少的文化景观,更是推动校园文化发展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体现高校文化建设的特色,对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内涵的作用非凡[5]。各高校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类活动情有独钟。调查显示社会实践类活动被大多数学生感兴趣,这说明大多数学生希望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其社会实践能力,为融入社会打好基础。而单纯的体育知识及科技类竞赛、才艺类的表演及竞赛以及公益性及志愿者活动、心理健康讲座及培训等的关注度并不高。这说明各高校大学生对自身全面能力的提高并不成熟。各高校体育教师和管理者应该对这类学生在端正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向方面引起足够重视。

大学生体育社团作为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受到学生欢迎。调查表明大学生的社团体育文化活动不仅可以丰富校园生活,还具有较好的宣传教育示范作用,并且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之间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但是各院校的社团活动并未能满足广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举办多,但质量不高。同时存在活动形式单一化、活动场地紧张、管理松散、活动内容形式主义化等问题,各校体育社团文化活动又面临新的挑战。各高校的社团体育文化活动还应该在活动的内容、形式以及管理方式上创新发展,特别是使社团体育文化活动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方面有的放矢的得到提高,并能够在生态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中发挥更多的作用。

2.2.2 教师是校园体育文化的主导者

和谐的师生关系在生态校园文化建设中意义重大,体育教师起着关键作用。师生关系的和谐必然有利于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良好体育道德品质的形成以及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最终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文化。调查显示:不足20%的体育教师能够参与学生组织的活动,能够经常与学生互动的体育教师仅为10%,高校体育教师与学生生活方面的互动明显缺乏。

教师是校园体育文化的主导者,不仅在教学过程中奉行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教书育人的理念,更应将校园体育文化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进而构建和谐的生态校园体育文化[6]。超过30%的体育教师并未认识到教师、学校与校园体育文化的关系。大多数体育教师能够认识学校校园文化发展与学校发展之间是相互决定、影响的关系,明确生态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心,教师队伍整体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内涵的认识程度尚有较大提升空间。

2.3 关于生态校园体育精神文化

2.3.1 大学生的体育道德观念

接近80%的学生对学校的校训基本了解,而认为学校总体校风、教风和学风一般的达到了60%以上,这表明各院校在校风、教风和学风方面不适应大多数学生的发展需求,在生态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此种问题不容小觑。只有将教师的主导性和大学生的主体性统一起来,才能调动出师生参与生态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教风和学风好转了,良好的校风才能形成,师生在参与体育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然就会受到良好熏陶和教育,这是相辅相成的。

大部分学生很重视自己道德修养,努力提升自我。―侠义文化”在部分学生中存在,与生态校园文化极不和谐。这与对体育成绩的关注过多,而对品德关注不足有关;体育教师往往言教多于身教更是不无关联;这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出了完善的新课题。

9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应该维护公平竞争的体育道德,接近10%的大学生认为是否吃亏是能否按规矩办事的标准,及个别的学生认为为获得各种利益,不择手段是对的。这些数据表明仍有部分同学体育道德观不正确,这正是高等院校生态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需要正视的问题。

2.3.2 教师的体育道德观念

校风从价值观念上影响教师的成才和成长,这在一所学校的校训、校徽、教风、学风等方面都有体现。富有特色的校训,能够激励学生奋发向上,而且可以对教师的言行起到规范作用[6]。调查显示接近20%的老师不太清楚本校校训。超过半数的老师认为学校校风一般,各院校必须努力追求建设具有积极向上的校风,注重培育优良的教风和严谨的学风。

教师的职业认同感的确立和强化是教师专业化的体现。调查发现,体育教师具有较强的职业认同感。95%以上的教师能认同教育教学的价值所在,可以体会到教书育人的成就感和意义,各高校70%以上的体育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有比较清晰的规划。

部分院校学生的体育道德观念不强,而部分体育老师与大学生相比受到更为严重的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在体育道德观念上和准则方面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偏移。80%以上的体育教师能够尊重学生的选择,但在引导学生理性地崇拜偶像方面尚需加强。

3 高等院校生态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校园体育环境隐性文化不足

各高校都硬件体育设施建设比较重视,大多数体育教师的学生和对物质层面的显性物态环境建设态度肯定,相比较而言对隐性文化层面的关注度却明显不足。各高校在能够体现文化底蕴以及文化内涵的体育建筑定位等方面,对于师生在校园体育文化浸润的心理需求享受方面还无法真正满足,因此校园物态环境文化的内涵建设的提升是重中之重。

调查显示:和谐气氛在师生之间并不能经常见到,教师对学生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上的组织和引导也非常有限。学校在生态校园体育文化方面的感情投入较为不足。15%的教师不够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对学生的生活世界关照程度不足。同时,部分老师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存在较大认识上的不足。

3.2 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内容形式上均存在欠缺

各院校校园社团体育文化活动往往表现为表面的繁荣,内核不充实。多数院校对社团体育文化活动的重视只停留在口头上,经费投入不足;缺乏指导教师是常见现象,直接导致活动内容形式化、活动形式单一化、社团无管理,最终必然出现学生参与度不高等的问题。

开放的世界,导致文化的发展必然呈现相互借鉴、交流进而相互影响,最终共同繁荣发展的大局面。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也应如此。但是,调查显示,各院校的体育文化发展中存在封闭性的问题,比较突出的是院系之间缺乏文化交流,尤其是联合办学模式的院校,各校区的体育文化建设表现是各自为阵,各校园与社会环境之间也存在程度的隔阂,校园体育文化活动总体形式单一,各校、各院不同体育文化活动形式得不到很好的交流融合。

3.3 校园体育文化价值取向偏失

校园文化价值取向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调查显示,文化建设在各高校发展规划中并为占到很重的地位,有重物质、轻精神的倾向。各院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仍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如部分院校的校规对某些专业的学生约束力不够,大学生自身的生态文明意识也不强,狭隘的―侠义文化”思想以及盲目地追星心态还较为普遍,健康的生态体育理念尚未树立。

体育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体育道德教育是不同于其他教育的生态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特色内容[7],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师生体育道德观不强的现状,体育道德准则出现偏移是必然的,这无疑会给各院校的体育道德教育一定的启示。

4 生态校园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的优化对策

4.1 树立全员共建生态文化的意识

把生态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并将其视为一项具有系统性和长期性的重要工作任务进行精心规划,在建设过程中培养一支生态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骨干队伍更是关键。生态校园体育文化在各高校实现其培养目标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决定着它一定不是靠某一部门就能实现的,良好的生态校园体育文化能让校园文化的参与者受益,树立全员共建生态文化的意识,才能科学合理帮助实现各高校办学的教育目标。骨干队伍的组成可由校领导牵头、请各学科专业教育管理方面的专家进行指导、由大学生辅导员统一调配、学生干部具体实施,在全校各院院师生共同协作的整体模式构成下运作为宜。

4.2 发掘和强化人文生态环境建设

绿色、科学、平衡而和谐的校园生态环境一定是指向全体师生的,最直接指向的是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8]生态环境作为生态校园文化构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建设过程中要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关注是必要的,发掘和加强人文环境的建设任重道远。对于人文社会生态环境的营造也不容忽视。

如果说校园生态体育环境的创造体现的是全员的愿望,就必须在建设美好校园环境的同时,注重对人文社会生态因素影响的考虑。一个好的校园体育物质环境必然要使校园景致与文化达到高度契合,并充分考虑规划布局中基础设施与景观的和谐、艺术,拥有自身的格调和品味,才能使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得到有效提升。

学校教育中课程规划以外的如学校建筑、设备,文化环境、人际情境之中的不明显的隐性课程,更加重视对人的性格和人格方而的培养和陶冶。因此,从校园环境建设的另一个视角,校园文化环境中的隐性课程更应受到发掘和重视。

4.3 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建设是关键

优良的校园精神文化,有利于浓厚的教育氛围的形成,是校园精神文化强大的力量和最根本的作用功能之所在。校风是校园精神的重要体现,直接决定着学校形象的优劣。优良的教风,优质学风和考风,以及良好的工作作风等,都是创设优质校园文化育人环境必不可少的内涵。

平等公正的氛围是校园生态体育精神文化建设的需要,其发展还需要自由、民主环境的呵护。只有师生员工自由、民主观念增强了,才能从根本改善人际关系,真诚合作的行为习惯以及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相互理解、互相帮助的良好品德才能形成。才能真正地做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

在建设生态校园体育精神文化过程中,要重点强调的是努力拼搏、不屈不饶的体育精神力量,指导大学生积极进取,完善自我。更要强调反兴奋剂、公平、公正的体育道德观念,使得师生员工具有良好的体育价值观,抛除狭隘的―江湖侠义”,公平公正地看待万事万物。除此,对于体育教师的体育道德观还要重点强化,完善体育道德教育规章制度。体育教师是大学生的体育教育施教者,其道德观念对学生的体育道德水平直接影响,实施体育道德教育制度化,有利于提高实际教育效果,更好提升所有体育活动参与人员的道德水平。

被教育者的体育道德情感可以在体育活动、各种竞赛和体育表演中得到强化,结合体育实践感和情感体验,体育道德认识可以不断得到提升。来自体育明星的传奇事迹,可以在发挥体育道德典型的表率作用方面对学生实现教育和提高体育道德水平的的目,对体育明星应正面塑造,引导大学生理性崇拜。

[1]牛红英, 王历荣. 生态文明观教育探析[J]. 理论观察,2008(1)∶ 112-113.

[2]刘海仁. 生态学视阈下体育精神与高校体育生态文化的融合研究[J]. 网友世界, 2013(05)∶ 54-55.

[3]王列娟, 王周平. 高校教师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的作用[J]. 文教资料, 2008(11)∶ 162-163.

[4]刘德宇. 高校校园文化发展论[M]. 青岛∶ 中国海洋人学出版社, 2004∶ 12.

[5]王志峰. 大学生社团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D]. 海河大学, 2006.

[6]戴健. 体育院校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及人才培养的思考[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5, 29(3)∶ 89-94.

[7]王强. 关于高校生态文化教育的探讨[J]. 江苏高教,2007(2)∶ 124-126.

[8]刘贵华. 大学学术发展研究∶基于生态的分析[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9]熊银. 体育院校生态校园文化的实证性研究[D]. 武汉体育学院, 2009.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ampus Sports Culture in Dalian University from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ZHANG Xin, CHEN Fang-fang, LI Peng-fei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Dalian University, Dalian 116622, China)

It is beneficial to construct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mpus culture with an overall development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article adopts the theory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ith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campus sports culture, sports and cultural activities as the line make a questionnaire 220 college students and 110 faculty and staff in 11 universities in Dalian to survey the university leadership, sports experts, scholars,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102 staff. Based on the research into the attitude that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Dalian eco-campus sports colleges are the lack of campus sports culture; the sports activities, and campus sports valu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ports cultur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universities; Dalian

G641

A

1008-2395(2015)06-0095-05

2015-10-14

辽宁省高等教育研究会2013年项目(GHYB13200)。

张昕(1968-),女,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体育教师校园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打造富有生命活力的校园文化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