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接受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相关研究综述

2015-03-23岩,郑

大连大学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刘 岩,郑 蔚

(大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接受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相关研究综述

刘 岩,郑 蔚

(大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目前,接受问题的学术研究在教育学、美学、心理学、哲学等各学科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发展,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领域也有初步的涉猎。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典范,接受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研究则是全新的研究课题。文章从接受的相关研究、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相关研究、接受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相关研究等三个层面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阐述接受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研究的重要性。

接受;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综述

接受问题的学术研究始于古代西方传播学,上世纪60年代在文学领域兴起,在教育学领域有广泛的涉猎,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领域也有初步的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走向成功的科学理论,研究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接受问题颇具历史借鉴意义。目前,学术界对接受问题和革命道路问题均有广泛研究,笔者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从接受的相关研究、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相关研究、接受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相关研究等三个层面做如下综述。

1 接受的相关研究

1.1 接受问题溯源

中国古代就已经开始重视接受问题,封建统治者十分重视被统治民众的道德教化,他们往往会有组织、有计划的实施大规模的思想、道德灌输,让民众接受他们的统治思想,服从他们的领导,以此来巩固他们的统治政权。到了近代,战争与革命成为主题词,在这种情形下,无论是孙中山还是后来共产党都十分重视宣传活动,为了更好地团结群众、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首先就要做到宣传自己的革命理论并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因此,近代中国的革命领袖更加重视对政治主张的接受问题[1]。西方的古希腊解释学对接受问题早有研究,近代的接受美学具有代表性。解释学是西方一种古老的文化传统,其最初的形态是神学释义学,它是通过语言上的注释将《圣经》等圣典中蕴含的上帝的意图揭露出来的方法,后来这种方法应用于文学作品和法律文献,逐渐演化为文献释义学。到了近代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将其发展为近代释义学,施莱尔马赫认为―心理解释能够得以完成的代价和条件是理解者首先要放弃自己的思想状态进入被理解者的思想状态,使理解成为一种重现被理解对象原初精神状态的能力或记忆。”强调理解在接受中的重要性。德国康兹坦斯大学文艺学教授姚斯在 1967年提出了―接受美学”即文学的接受和作用论,也称接受反映文论。接受美学的核心是从受众出发,从接受出发,姚斯认为,文学作品是为读者阅读而创作的,它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文学作品不仅为读者创作,而且也需要读者,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文学作品,读者在接受过程中不是被动的反应,而是主动的、具有推动文学创作过程的功能。文学接受活动不仅受作品性质制约,也受读者的制约。姚斯强调了接受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2]。此外,海德格尔和伽达墨儿创立了现代解释学,认为接受过程是作品与读者―视界融合”的过程。由此可见,接受问题由来已久,古今中外都对其进行了探讨,并形成了接受理论,为当前研究接受问题奠定了基础。

1.2 接受概念的界定

由于研究领域的不同,对接受概念界定也不同。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可以归纳出五种接受的界定。第一,美学、文学领域中―接受”的界定。接受美学在原联邦德国发展起来,其代表人物 H.R.姚斯系统地阐述了接受美学的基本理论。强调文学活动应以读者活动为中心,将读者视为接受活动的主体,他认为接受过程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过程,但是受到接受者所处环境、天赋、经历和个人的文化修养的影响。在美学和文学领域,理解被视为最重要的接受活动,认为接受活动本质上是理解活动。第二,传播学中―接受”的界定。传播学的受众理论对接受进行了界定,它更侧重具体的、现实的、操作的层面,先后提出了三种理论,―子弹论”、―有限效果论”、―宏观效果论”。认为接受与传播二者不可分,传播并不是传播者的单项行为,而是传播者与受众双方的互动行为,受个体的差异以及受众主体性因素的制约,会有不同的接受效果[3]。第三,哲学中―接受”的界定。在我国,首先从学术角度界定―接受”含义的是胡木贵、郑雪辉的《接受学导论》一书,他们认为―接受,是关于思想文化客体及其体认者相互关系的范畴。它标志的是人们对以语言

象征符号表征出来的思想文化客体信息的择取、解释、理解和整合,以及运用的认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4]在这个概念中包括了接受主体、接受客体和接受过程。第四,伦理学中―接受”的界定。张琼、马尽举在其《道德接受论》中的界定:―接受,就是指发生在道德领域的特殊的接受活动,它是道德接受主体出自于道德需要而对道德文化信息的传递者利用各种媒介所传递的道德文化信息的反映与择取、理解与解释,整合与内化以及外化践行的求善过程。”[5]它包括道德文化的接受部分和道德文化的传递两部分。第五,教育学中―接受”的界定。邱柏生主编的《思想教育接受学》从学科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进行界定:所谓接受是指主体(即受教育者)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尤其在教育控制下,选择和摄取思想教育信息的一种能动活动。以上五种对接受概念的界定各有其科学性,但由于研究领域的不同,概念界定都存在着局限性。

1.3 三大主要接受理论

接受理论在19世纪的德国正式形成,主要流派有三个,解释学的接受理论、接受美学的接受理论、传播学的受众理论。流派一,解释学的接受理论。古希腊的解释学发展到近代的解释学,其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哲学家施莱尔马赫(Scihleiermacher,1768-1834),他强调理解在接受中的作用,在施莱尔马赫看来,理解的过程包括两个层次:一是语法解释;二是心理解释,但是,语言理解和心理理解是一种矛盾关系,缺少任何一方都不能使理解达到完善的境地;狄尔泰和后来的伽达默尔都对解释学进行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狄尔泰强调简单地用自然科学方法去研究人的外部行为,无法揭示人们意识内的各种现实。伽达默尔则提出了―视界融合”的理论。解释学的发展经历了三大转向,一是从特殊解释学到一般解释学,二是从方法论解释学到本体论解释学,三是从单纯的理论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解释学。流派二,接受美学的接受理论。接受美学是由德国康恩茨坦斯大学文艺学教授H.R.姚斯于1967年提出的,接受美学的核心是从读者出发,从接受出发。他认为,美学研究应集中在读者对作品的接受、反应、阅读过程和读者的审美经验以及接受效果在文学的社会功能中的作用等方面,通过问与答和进行解释的方法,去研究创作与接受和作者、作品、读者之间的动态交往过程。由此,接受美学的出现,使文学创作由作者中心转向了读者中心。流派三:传播学的受众理论。受众理论始终是传播学中的热点,在这里受众是信息传播的接收者,但不是消极被动的接收者,相反,他们是积极的参与者。传播学的受众理论主要有三种主要观点即―子弹论”、―有限效果论”、―宏观效果理论”。―子弹论”认为当受众处于消极被动地位,传播者和媒介具有不可抗拒力量,它可以把各种思想、感情、知识等不知不觉地灌输到另一个人头脑中,像子弹击中靶子一样。―有限效果论”则认为传播不是单向的影响,而是传播者与受众双方互动的行为,外部传播对受众的影响不是绝对有效的,而是有限的。―宏观效果理论”集中于探究大众传播综合的、长期的和宏观的社会效果,不同程度的强调传媒影响的有力性,并与社会信息化的实现紧密结合[6]。

2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相关研究

2.1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是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结晶,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学术界对该理论形成的时间和标志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毛泽东于1930年1月发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就是要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在农村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后再一举夺取城市。另一种观点认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形成于毛泽东在1936年12月发表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主要依据是:一,会议明确要总结革命经验,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也就是研究中国的革命道路。二,会议批判了王明的―左倾”错误思想在党内的统治,否定了在党还弱小的时候就进攻中心城市的战略。三,全面的提出了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依据。四,提出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此外,还有其他学术观点但并没有确切的理论证实[7]。总之,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作为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的革命道路,其理论形成过程与革命实践是分不开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并没有告诉我们在中国要走什么样的革命道路,党在成立之初把革命重心放在城市,革命暴动屡遭失败,1927年,革命形势发生巨大变化,中共―八七会议”提出建立工农武装政权的指导思想,1928年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章,论证了中国革命发展与根据地建设的问题,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此后,革命形势逐步发展起来。1930年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全面系统地阐释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革命理论,从1936到1939年,毛泽东结合革命实践,从理论上系统地论述了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撰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至此,该理论形成了严谨而完善的理论形态并成为了全党的共识。

2.2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科学内涵

学术界对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科学内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种观点:一种认为该理论内在地包含了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重视农民和土地问题,保持党的先进性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等内容。例如,赵春荣认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包含了依次递进的四个方面:―一是从以城市为中心发动武装起义上升到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位一体的工农武装割据;二是从工农武装割据上升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三是从以城市为中心上升到以农村为中心,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四是从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上升到坚持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的统一。”[8]刘宝东认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应包含以下内容:一是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二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三是工农武装割据的总观念[9]。综合以上观点笔者认为,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科学内涵应包含以下几方面:一,以农村革命为中心,重视农民和农村土地问题。―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基础和前提,但是要把工农武装割据发展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还必须解决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农村斗争与城市斗争的关系,二是一小块或几小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与夺取全国胜利的关系,而这里的关键是以农村革命为中心的,重视农民和农村土地问题,巩固农村根据地,将此作为全国胜利的出发点。二,工农武装斗争的思想。武装斗争思想是形成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基本内容,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主要战略阵地,将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是革命成功的关键。三,革命根据地建设。农村革命根据地是革命的大本营和总后方,因此,在根据地要做好巩固根据地的人民政权,做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组织根据地的民众学习政治理论,加强地方武装的训练,做好文化建设,都属于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内容。最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得出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唯一正确的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结论。

2.3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

该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多数学者对此进行了探讨,主要有以下观点:第一,该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暴力革命学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马克思的暴力革命学说指导下,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解决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特殊国情下如何夺取政权的问题,指导了中国革命。第二,该理论的创立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就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中,使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是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结晶,这一理论的创立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逐步成熟。第三,该理论为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思想启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实事求是地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既着眼于过去的成功经验,又着眼于未来的发展目标,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已的路[10],这是我们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理论,作为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思想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普遍性,又坚持了中国国情的特殊性,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结合,为我们今天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重要的思想启迪,同时加深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性的理解,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3 接受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相关研究

3.1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接受研究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是我们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秀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接受问题研究与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接受问题研究具有内在的相关性。目前,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接受问题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以接受作为视角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进行剖析,研究其理论成果的被接受情况,根据接受特点将接受的历史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等,对这四个时期的理论接受情况,从理论接受要素,理论接受过程及结果,接受结果的成因三方面展开分析,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性和接受主体的接受能力导致了接受效果的波浪式向前发展的趋势,基于此,为了促进更好地接受党的理论、方针和政策就要使理论创新既着眼于社会发展又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理论只有被人民群众所接受并掌握才能更好地运用于实践,成为指导社会实践的武器[11]。另一方面,是将接受的主体限定为当代大学生,主要研究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的接受现状及规律,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目前,针对北京、陕西等高校的大学生有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接受状况的研究,主要从接受渠道和途径,接受与否,接受程度,影响接受的因素和存在问题及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采取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得出研究结论: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总体接受性较高,但也存在不接受或基本接受的现象,同时,具体理论的接受也存在差异。总体来说,学界目前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接受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同时也为如何更好地使党的理论政策被人民群众接受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着眼于思想理论和社会实践关系层面的研究还较少,此外也缺乏对具体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接受的研究。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目前,学界也有学者开始关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研究。所谓毛泽东思想大众化是指毛泽东早在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时候完整地提出的,―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语言,把文艺工作者的思想热情和人民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即用群众的语言,具有民族风格的语言去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由此可见,理论的大众化是理论接受的前提和基础。研究毛泽东思想的大众化,研究毛泽东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大众化,对于研究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接受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现阶段,广大学者在毛泽东思想大众化的内涵,历史经验和当代启示等方面进行了科学研究。首先,就毛泽东思想大众化的基本内涵而言,一种观点认为,毛泽东思想大众化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是将抽象的、不易被人民群众理解和掌握的马克思主义转化为易于被群众理解、掌握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并在此基础上转化为他们改造客观世界的行动指南。另一种观点认为,毛泽东思想大众化即是毛泽东在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时所提出的大众化内涵。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毛泽东思想大众化是指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将毛泽东的思想理论抽象出来,用具体的行动对理论进行阐述,从而得到群众的认同、理解,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以上三种观点的实质是一致的,即是将毛泽东思想中的理论用人民群众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使人民群众能够认可并支持。其次,就毛泽东思想大众化的历史经验和启示而言,有的学者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导人、不同刊物或著作的论述中,得出关于毛泽东思想大众化的历史经验;有的学者以某一历史时期的毛泽东思想大众化来得出历史经验;还有的学者以史料文献、刊物论述作为依据进行研究,其主要结论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要将深奥难懂的理论转化为群众的日常生活语言,使理论通俗化、民族化;二是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群众路线;三是加强党在宣传组织方面的工作,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培养高素质的党员干部;四是根据群众的层次不同,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12]。总而言之,近年来,在毛泽东思想大众化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十分丰富的科研成果和经验论著,这给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上的诸多启示。

3.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认同研究

学界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认同问题也有广泛研究,比较集中的体现在三个领域,一个是对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研究;另一个是对毛泽东思想认同的研究;再一个是对邓小平理论认同的研究。对马克思主义认同研究主要指国内学界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研究,包括了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研究视角、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研究对象三个方面,在认同的本质研究中虽然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但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认同是经过一个认知、认可和践行的过程,这一过程建立在需要基础之上,是对思想理论在态度上的认可、体认。研究视角则定位在全体中国人视角、特定身份视角、独立个体视角上,无论从哪个视角切入,都离不开利益、职责、社会需要和意识形态的探讨。马克思主义认同以认同概念、影响认同的因素、实现认同的路径、认同的现实意义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因素和实现路径的研究较多,对内涵本质和现实意义的研究不足,而影响因素研究多是从经济地位不同造成不同阶级阶层差别来看待此问题,横向文化差异对认同的影响少有论述。对毛泽东思想的认同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毛泽东思想认同的基本过程研究。比较统一的观点认为,人民群众对毛泽东思想认同的过程是毛泽东思想从产生到指导地位的确立过程,也是毛泽东思想从党的指导思想上升为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过程,更是人民群众在结合实践过程中选择和接受的过程。另一方面是毛泽东思想认同的经验研究。有见地的理论观点认为,第一,有效的利益关怀为毛泽东思想认同提供了物质动力。理论要真正得到群众的认同,最根本的是要能关注群众的切身利益,切实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第二,深刻的整风教育为毛泽东思想认同奠定了思想基础。整风运动是一场灌输教育,通过这次教育促进了对毛泽东思想的认知和接受,整风运动是毛泽东思想认同进程中的重要经验[13]。对邓小平理论认同研究并没有直接相关研究,而是从研究社会心理角度看待邓小平理论指导思想地位的确立问题时,阐述了的认同与接受问题。较为集中的观点是,对邓小平理论被广大社会成员认同和接受的主要原因是社会情感、社会期待、人格崇拜等,它为我们当前现代化建设统一社会共识提供了有益启迪。以上三个领域都对思想认同问题进行了探讨,认同问题的相关研究与理论接受问题存在内在的关联性,马克思主义理论认同研究、毛泽东思想认同研究、邓小平理论认同研究都为接受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研究提供了有益帮助。

总之,学术界已经开展了接受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相关研究,并取得了初步成果,为今后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但同时也可以看出由于该课题本身的难度和学界缺少足够的重视,这一领域有力论著尚未出现。随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不断丰富和完善,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交叉研究的不断拓展,在广大学者的普遍关注下,接受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研究必将获得重大进展,对道路问题的认识将获得进一步深化。

[1]刘岩, 李彩华. 接受问题研究的发展状况辨析[J]. 兰州学刊, 2009∶ 54.

[2]王敏.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M]. 武汉∶ 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5-13.

[3]张隆栋. 大众传播学总论[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

[4]胡木贵, 郑雪辉. 接受学导论[M]. 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

[5]张琼, 马尽举. 道德接受论[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

[6]刘岩.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理论接受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1.

[7]盖军. 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研究述评[G]//毛泽东研究述评学术研讨会. 毛泽东研究述评.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2∶ 136-140.

[8]赵春荣. 关于秋收起义开辟的中国民主革命新道路的若干思考[J]. 广东党史, 2007(06)∶ 13.

[9]刘宝东. 从城市到乡村——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理论的开辟以意义[J]. 史学集刊, 2013(03)∶ 37-38.

[10]刘付春.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研究综述[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08)∶ 61.

[11]刘岩.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理论接受的阶段划分问题[J].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13(06)∶ 119-123.

[12]焦淑峰. 毛泽东思想大众化的历史经验研究[D]. 吉林农业大学, 2012∶ 3-6.

[13]陈菊萍, 吴少进. 毛泽东思想认同的历史经验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 2012(05)∶ 59-61.

[][]

A Summary of Accepting the Country Surrounding the City Theory

LIU Yan, ZHENG Wei
(College of Marxism, Dalian University, Dalian 116622, China)

The theory of accepted has a wide application in pedagogy, aesthetics, psychology, philosophy and a preliminary touch in Marxism. To accept the theory of countryside surrounding city is an example of Marxism as a new topic. The article starting from the correlation of the research about the revolution path theory from three aspects∶first the related research of country surrounding the city, the related research of country surrounding city path theory,and related study about accepting the revolution path of country surrounding the city to expou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volution road theory of the countryside surrounding the city.

acceptance; the revolution path theory of country surrounding the city; summarize

A841

A

1008-2395(2015)06-0104-05

2015-11-21

刘岩(1970-),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郑蔚(1991-),女,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毛泽东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现代思想的启蒙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毛泽东思想的永恒价值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