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苦参素联合胸腺法新治疗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44例疗效观察

2015-03-22陕西省商洛市中心医院商洛726000

陕西医学杂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苦参素肝功丙型肝炎

陕西省商洛市中心医院(商洛726000)

高春燕 王立松 李 悦△

苦参素联合胸腺法新治疗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44例疗效观察

陕西省商洛市中心医院(商洛726000)

高春燕 王立松 李 悦△

目的:观察苦参素联合胸腺法新治疗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选择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44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给予利尿、白蛋白、血浆及多烯磷脂酰胆碱等综合治疗基础上,观察组22例加用苦参素联合胸腺法新,对照组22例给予基础治疗。治疗24周,观察两组间治疗前后症状、生化指标、病毒定量、Child-pugh计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改善率,分别为63.6%和36.3%,治疗组HCV-RNA下降率40.9%,对照组18.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苦参素联合胸腺法新能改善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功能分级,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院近年收治的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多数就诊时处于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黄疸、腹水、消化道出血、白细胞、血小板计数低下,无法进行标准抗病毒治疗。现将我科收治的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22例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苦参素(国药准字H20010763)联合胸腺法新(国药准字H20051916)抗病毒、增强免疫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来自2012年12月至2014年6月本科收治的丙型肝炎肝硬化 失代偿期患者,共44例。诊断符合2007亚太肝病研究学会(APASL)制定的诊断与治疗共识。所有入选病例Child-pugh分级C级,血HCV-RNA定量大于103IU/ml。排除合并乙肝病毒、HIV感染、慢性肾病及肝癌情况。将44例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2例。两组间在性别、年龄、可能感染途径及Child-pugh分级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44例患者住院期间常规给予利尿、人血白蛋白、血浆、多烯磷脂酰胆碱等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22例给予苦参素注射液600mg(江苏正大天晴),加入5%葡萄糖静滴,1次/d;同时胸腺法新1.6mg(海南中和药业),皮下注射,2次/周,共2月,出院后继续口服苦参素胶囊0.2,3次/d,胸腺法新1.6mg, 皮下注射,2次/周;对照组22例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出院后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等保肝药。

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治疗中定期检测血常规、PT、PTA、肝功能、HCV-RNA定量(较基数下降2Log为有效)、超声探查腹水,评估Child-pugh计分,及乏力、腹胀等主观症状。

2 疗效标准 显效:症状、体征及肝功Child-pugh分级好转,HCV-RNA下降大于2Log,腹水消退;有效:症状体征改善, Child-pugh评分下降,HCVRNA下降小于2Log,腹水减少;无效:症状体征无变化,Child-pugh评分无变化,HCV-RNA无下降。

结 果

两组治疗时间均为24周,苦参素联合胸腺法新组肝功能改善率,病毒定量下降幅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附表 两组治疗前后Child-pugh分级及HCV-RNA

治疗24周时,观察组14例乏力(14/22)、12例腹胀(12/20)缓解,及8例腹水(8/22)吸收,Child-pigh计分有治疗前12±2.4分降至治疗后7.0± 1.9分。对照组8例乏力(8/20)、8例腹胀(8/20)消失,3例腹水(3/20)吸收,child-pigh计分治疗前12±1.8分降至治疗后9.2±2.1分。观察组有效率63.6%(14/22),对照组36.3%(8/22),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苦参素联合胸腺法新组与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未见过敏等明显不良反应,治疗期间监测血尿常规及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改变。

讨 论

我国在病毒性肝炎所致肝硬化的原因中丙型肝炎约占5%。目前认为HCV引起的肝细胞损伤主要由免疫介导,同时与病毒的直接损害有关。治疗主要是通过清除体内病毒、调节免疫、抗炎、抗纤维化等措施来阻断或延缓疾病进展,防止肝癌等并发症的发生,其中以干扰素为主的抗病毒治疗据首要地位[1]。而对于合并腹水、反复消化道出血、肝功炎症活动等失代偿期肝硬化标准抗病毒治疗耐受性差,同时会加重患者的发热、纳差、乏力等不适,使得抗病毒治疗难以持续。苦参素是从天然中草药苦参根或苦豆子中提取的生物碱,中医认为其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作用,现代临床药理研究表明苦参碱有增强免疫、抗病毒、抗纤维化等作用,从而用于病毒性肝炎治疗。研究证明苦参素可诱导机体产生内源型干扰素,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保护肝细胞膜,改善肝功能,提升白细胞等作用,对丙肝病毒有抑制作用[2-3]。我们将苦参素用于丙型肝炎硬化患者,发现在肝功指标改善、白细胞稳定方面发挥良好的作用。有观察发现拉米夫定配合苦参碱治疗活动性乙肝肝硬化在肝功改善及病毒抑制中显出良好的作用[4]。另有观察发现苦参素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肝功生化指标、HBeAg血清转换及HBV-DNA阴转率方面与干扰素相近[5],均提示苦参素在保护肝细胞、抗病毒方面良好作用效果。胸腺法新为免疫增强药,可诱导T细胞成熟分化,并调节成熟T细胞的免疫功能。可与苦参素配合作用肝硬化患者,减轻炎症反应,保护肝细胞,增强机体免疫力。我们观察到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无法耐受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中,联合苦参素、胸腺法新在肝功能改善率,病毒定量下降幅度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有效率63.6%(14/22),对照组36.3%(8/22),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且联合应用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本实验不足之处因观察时间短,对于死亡等终末期结局未能统计,未能比较苦参素与胸腺法新之间在改善肝功及控制病毒方面作用。

[1] 张鸿飞,朱世殊.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抗病毒治疗[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3,6:413-414.

[2] 阎秀萍.苦参碱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疗效研究[J].中国医药前沿,2011,10(19):50.

[3] 陈宇玲,林 矫,骆小敏,等.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肝炎肝硬化的疗效观察[J].现代医院,2012,12:53-55.

[4] 李青春,张 静.拉米夫定配伍氧化苦参碱治疗活动性乙肝肝硬化60例疗效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09,38(9)1257-1259.

[5] 郑颖俊,周文彬. 苦参素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2例[J]. 陕西中医,2007,1:16-18.

(收稿:2015-03-24)

丙型肝炎/并发症 肝硬化/药物疗法 苦参碱/治疗应用 胸腺激素类/治疗应用

R512.6

A

10.3969/j.issn.1000-7377.2015.07.063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

猜你喜欢

苦参素肝功丙型肝炎
围剿暗行者——丙型肝炎
喀什地区维吾尔族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肝功及血糖、血脂代谢情况分析
苦参素通过p38/JNK信号途径对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半乳糖修饰苦参素脂质体制备工艺研究
苦参素对缺氧/复氧损伤乳鼠心肌细胞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治疗新药 Simeprevir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学指标水平的研究
慢性丙型肝炎中医治疗进展
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