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贫困山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研究——以大理洱源县乔后镇为例

2015-03-22诸芳

大理大学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贫困山区少数民族民族

诸芳

(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昆明 650031)

贫困山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研究——以大理洱源县乔后镇为例

诸芳

(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昆明650031)

大理洱源县乔后镇是典型的民族贫困山区,却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地传统文化的传承路径和场域——家庭、社会、学校发生重大变迁,民族文化传承面临着家庭教育缺失、社会教育弱化、大众传媒偏离、学校教育难有作为、政府的文化扶贫事业尚在摸索中、民族文化人才缺乏等困境。当前,需要从提高对文化传承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政府文化职能、强化学校文化传承功能、以旅游业带动文化传承四个方面来加强对此类贫困山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贫困山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路径

[DOI]10.3969∕j.issn.1672-2345.2015.03.003

一、问题的提出

大理洱源县乔后镇位于大理州西北部,洱源县城西部。南距大理市121千米,东距洱源县城72千米,北距剑川62千米。全镇辖乔后、大集、源安邑、柴坝、大树、温坡、丰乐、文开、永新、黄花、新坪11个村委会。118个自然村,2006年统计全镇总户数5 331户,人口20 694人,其中城镇居民2 438人,占11%。乔后镇以农业为主,是全省506个扶贫攻坚乡镇之一,是典型的民族贫困山区。世居民族以白族为主,还有彝、汉、傈僳、回、纳西、普米等9个民族,地理位置偏僻,距离省会昆明400千米左右,来往省会昆明必须在大理下关转车,共需耗时9个多小时。由于地处偏僻,因交通和地理条件的阻隔,这里曾经长时间地保持了各少数民族的原有文化,各民族文化和谐共处,民族文化浓郁。但是近年来,一些民族民俗风情、道德理念濒临瓦解,优秀的民间艺术、传统技艺濒临灭绝。由于少数民族文化价值无法与现代化的经济发展要求高度一致,少数民族文化越来越被边缘化。从地方领导干部到普通少数民族群众都切身地感受到了这一变化。在我们对当地领导和群众的访谈中,当问及“民族文化传承是否重要”时,回答“重要”的占100%,认为民族文化传承关涉到本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精神的传递。

像许多其他的贫困山区一样,乔后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过去主要依靠家庭、当地社会和学校来实现。但现在这三个民族文化传承场域已发生变迁,它们原来所发挥的功能相应弱化:一是家庭文化教育缺失;二是民族社会教育锐减;三是学校教育的现状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这使得依靠家庭、社会和学校三者的传统文化传承机制严重失灵。与此同时,具有一定知识和素养的少数民族知识分子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愿回乡,加之农村学校教育的落后和对民族文化的忽视,造成少数民族文化不仅失去了生产与传播的主体,更失去了传承的载体〔1〕。随着少数民族农村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他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改变,电视、互联网等现代传播媒介的介入,更是深刻改变着他们的意识和传统价值观念。总之,现代化背景下,强势文明的快速进入正在弱化或消除其少数民族特色,少数民族文化正在以加速度消逝,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特征受到巨大挑战。

少数民族文化流失不但对当地群众的日常生活乃至延续发展具有负面影响,使他们精神失去寄托,影响社会稳定,而且对我国的文化发展同样不利。因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活力来自于各种文化的和谐共生,离不开各民族文化涓涓细流的汇入融合,民族文化的多元与共容是构建良好文化生态的基础。少数民族文化的消亡不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如何既能吸纳现代文明,又能保持民族特色,进一步做到在保持特色的条件下发展自身,进而达到文明的融合与重建,提升文化软实力,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重大问题。

二、贫困山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困境

少数民族文化包括民族语言、民风民俗、思想道德、民族心理、生活情趣、处世态度、价值追求、宗教信仰、行为准则、娱乐、民间工艺等等,是少数民族在当地环境中长期生产与生活而逐步形成和创造的文化。它是民族成员相互间联系的情感纽带,规约着民族成员的行为和相互关系。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是指该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民族共同体内的社会成员中一代代纵向交接的过程〔2〕。

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乔后当地少数民族青少年的民族文化认知信息的主要来源有四个,原来是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为主,现在则主要是依靠大众传媒和学校教育。但是随着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这四个传统的传承途径功能日益衰微。

(一)家庭教育缺失

家庭教育本可以对儿童进行潜移默化的本民族文化传递,但现在许多贫困山区的少数民族家庭,父母亲常年外出打工,留守村庄的都是老人和儿童,“火塘边的教育”日渐衰微,家庭教育缺少了对孩子的民族文化濡养。距离乔后镇约8千米的福和希望小学,覆盖大树、丰乐、温坡、文开4个贫特困村委会,40个村民小组。2011—2012学年度该小学在校学生235人,其中住校生197人,父母外出务工的家庭有70多个,占1∕3;其中两个家长都外出打工的有40多个家庭,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严重缺失。

(二)社会教育弱化

“从人类学的观点来看,教育是文化传递”,“文化传递既包括从上代到下代的传统传递,也包括任何‘知’者对任何‘不知’者的新知识或文化模式的传递”〔3〕。这种传递无需固定的场所、强制的规则,它是一种“无意识的自愿”。学生们在乡村社会的长期生活中,自然地接受了上代人所积累的共同经验,即实现了文化传承。但是,贫困山区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弱化了当地社会的民族文化传承功能。

第一,随着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必然更多地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青年人外出务工,自觉不自觉地更多地接受了外部的文化,特别是对流行文化接受较快,从而对本就在心里根基不深的本民族文化产生排斥。这在民族服饰的穿戴上特别明显,他们觉得本民族服饰不及西服和汉族服装方便简洁,不像老辈人那么珍视自己的民族服饰,甚至引以为骄傲。

第二,贫困山区少数民族村寨中缺少必要的壮劳力,村寨的民族文化事项只能较以前简化、减少,文化出现了断层,留守的民族成员得到文化熏陶的机会也相应减少。

第三,国家对农村教育格局的调整,影响了本民族孩子的文化习得。20世纪90年代,全国都进行了撤点并校改革,乔后的学校布局也进行了相应调整。乔后镇原有1所初级中学;10所完小,3所初小;42个一师一校点,后来根据政策并结合乔后实际进行撤并,于2009年至2011年先后撤并了25个一师一校点,现在乔后镇仅有一师一校点17个。儿童具有较强的文化可塑性,以前在放学以后,他们帮父母做各种家务和农活,有充足的时间与上辈人接触,民族文化的社会教育贯穿于日常生产生活中。撤点并校后,许多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就离开了自己民族文化的孕育之地,到离家很远的学校寄宿上学。山区地理条件和交通不便,学生一个月只能回家两三次。他们远离出生的村庄,远离本民族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与上辈人在时空上形成了隔绝,与本民族文化产生了“地域”的阻隔,虽然对主流文化的吸纳加强了,但几乎失去了本民族文化的社会教育机会,严重缺乏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也就缺乏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自觉。

(三)大众传媒的偏离

大众传媒因为自身具有的传播优势,是少数民族文化风采的重要展示窗口,但它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作用是有局限性的。

第一,大众媒介的快餐式文化生产方式,导致其所撷取的民族文化可能存在过于典型化和片面化倾向,从而有可能造成与某个民族内不同支系实际文化事象不相符合的现象〔4〕。经大众传媒筛选后的少数民族文化,常常沦为被消解和被想象的异文化,误导受众曲解或者忽略真正的民族文化内涵,这种文化失真反而会影响其民族成员的认知和感受。云南的少数民族中,同一民族的不同支系往往具有较大的文化差别。乔后镇有10个民族聚居,长期的共同生活,使得各自的民族文化有部分融合,电视台在当地制作民族文化节目时,以偏概全或张冠李戴的现象时有发生。

第二,大众传媒往往只是少数民族仪式性的信条和文化形式等表象的展示,而不是价值观、生活方式等民族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其文化修补后的结果不完全是传统文化的还原,难免会掺杂一些原本不属于这个文化体系的内容〔5〕。同时,传媒人在选择少数民族文化信息源的时候,其原有的知识结构和个人的主观认识会成为信息加工的“噪声”,由此影响到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另外,虽然大众传媒既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但正是因为它的大众性,它常常要满足大众对商业价值的诉求,而成为大众文化和主流文化的依附媒介和存在方式,而非民族成员获取民族文化的最佳途径。在访谈中,群众认为“从庆典活动、言传身教中学习民族文化比从大众传媒中习得,不管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更加真实,使人印象深刻。”

(四)学校教育难有作为

学校教育是有意识地影响人的一种主要形式,贫困山区由于信息相对闭塞,学校教育本应承担起重要的民族文化传承重任,但是学校的这一功能未能充分发挥。

学校教育的文化价值取向常常是增进民族成员的国家认同,向他们灌输社会主导阶层或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因此,学校借助通识性、普适性的课程资源媒介,培养国家建设所需的各类专门人才,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资源在学校教育体系中被边缘化〔6〕。另外,当前学校基础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名校声望,忽视社会责任的履行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育实践中,往往将民族文化教育视为额外的课业负担。在课程设置和安排上,非课标和考纲要求的、有生命力的、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课程教育资源统统让位于国家既定课程标准。当地少数民族青少年很少有机会通过课程学习、专题讲座、校园活动等正式的学校教育途径来获取更多的民族文化知识。

(五)政府的文化扶贫事业尚在摸索中

我国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农村扶贫项目的发展,帮助贫穷落后的乡村摆脱发展困境。但扶贫项目往往重经济而轻文化,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资金投入,重视科技教育而忽视人文关怀。更有甚者,“文化扶贫”不顾当地实际,只是将城市“先进、科学、繁荣”的文化代替乡村“落后、愚昧、贫穷”的文化,把所谓城市的先进文明引入到乡村社区,完全否定或排斥乡村文化的价值和意义〔1〕。云南洱源县乔后镇柴坝村桃园坪自然村地处山区,少数民族群众的经济主要依靠种植核桃和牛羊等畜牧养殖。在繁荣基层文化活动中,上级文化部门派专人来村里教妇女跳交谊舞,白天大家都干活去了,村委会于是发动妇女们每天晚饭后到村中的空地上去学,可是活动却开展不起来。我原以为大家是碍于传统观念,难以接受这种舞蹈形式,经与几位妇女交谈后得知,当地的妇女们承担着家里的放牛放羊任务,白天翻山越岭,吃过晚饭后,只想洗洗后赶紧休息了,没有精力再去跳舞。因此,政府对文化扶贫事业尚在摸索当中,对如何进行文化扶持,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还缺乏有效实践。

(六)民族文化人才缺乏

贫困山区的少数民族文化人才同样存在青黄不接的现象。在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乔后镇,通晓该镇历史文化知识的仅有杨达善等几人,且已经年届耄耋。由于存在巨大的城乡二元差别,当地人们总把进城作为奋斗目标。当地籍的学生考取大学的,最后都选择留在昆明或大理市、洱源县城工作,很少返回镇上;即便是接受过初高中教育而未考取大学的年轻人,也往城里跑,不想留在家里务农。另外,具有一定知识和素养的乡村教师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也纷纷调离,到县城或其他城市工作。这使得贫困山区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后继乏人。

三、加强贫困山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对策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贫困山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已陷入困境,必须结合实际,更新认识,改进办法。

(一)深化对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重要性的认识

贫困山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要走出困境,首先必须是各方面尤其是各级干部要进一步加强对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认识到这一工作不但关涉到当地各个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精神的传递,关乎民族地区的稳定,还关乎构建中华民族良好的多元文化生态基础,影响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文化对社会的影响可能不是立竿见影,却是持久和深入的,即文化传承同样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因此,各方面尤其是各级干部必须深化认识,给予贫困山区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工作高度重视。思想认识到位了,工作实践才会出成效。

(二)加强政府的文化职能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文化既是产业,又是事业。作为文化产业,文化传承可以借助市场的力量;但作为事业,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担负更多的责任,提供更多的支持。

1.建立完善的政策支持

对于贫困山区而言,没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很多问题都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民族地区的地方政府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应该深入调研,出台鼓励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提供经费保障的专门政策。财政的文化发展资金中应纳入文化传承专款预算,保障学校开展这些活动的经费。应出台文件和具体措施鼓励学校根据本土少数民族的实际情况,开设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校本课程,开发优秀的校本教材,加强师资的培训,制定合理的考评和激励机制,使得全体师生都能积极乐意地参与到民族文化传承活动中来。

2.加快少数民族文化的信息化建设

像乔后这样的少数民族贫困山区,民族众多,因此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也很丰富,但是由于有些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过去主要依靠口耳相传,一些文化已经永久散失。即使是有文字的民族,其古籍文献也不容易保存和查询。政府应该调集专家资源,牵头建设当地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库,以音频、视频、图像、文字等形式保存文化,以便学校或其他组织、后代进行研究和学习。

3.激活社会团体的文化传承功能

民间社会团体是政府功能的有效补充,也是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乔后镇的民间社团相对发达,各村都有老年协会,镇上还有奇石协会,其成员多为一些热爱本民族文化的人士,他们中有许多是退休的教师或盐矿工人,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具有一定的文化自觉,对本民族的文化传承有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们常常在一起开展文化活动,还不以盈利为目的,自发收集整理地方的历史文化资料结集出版。乔后镇还有自发成立的45个文艺队,以白族调文艺队最具特色,分为两大唱派,一种是剑川地区的唱式,有三弦伴奏,流行于坝区及北部几个村委会;另一种流行于黑惠江以西的几个村委会。他们常常联系县内的其他文艺团体一起组织白族调赛歌会,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政府要给予这些民间社团必要的经费和政策支持,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活力。要积极协调教育主管部门和其他政府职能部门间的关系,整合民族机构、体育机构、文化部门、学校和科研机构的力量,形成合力,开展音乐、歌舞、体育、民族历史、民族技艺等的民族文化传承活动。

4.加强文化场所建设

群众是文化传承的主体,文化传承离不开群众的参与。但是群众民族文化活动的开展需要一定的文化设施或场地。2012年乔后镇的乔盐广场建好投入使用后,乔盐文化节更加热闹,更多的县乡文化名人来此进行民族文化展示和表演。镇上的居民和附近的村民也因为有了活动的场地,自发地组织民族歌舞活动的人明显增多。晚饭后,有的唱白族调,有的弹三弦,有的跳彝族的左脚舞……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要重视每个行政村的文化场所建设。县、乡镇要积极向上级争取文化设施建设项目,比如文化部的文化扶贫工程。贫困地区财政紧张,以政府拨款方式大幅度提高文化设施建设资金不太可能,因此,政府应当重视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比如由企业出资建设的文化场地和场所,用企业的名称冠名,这样既可以提高企业在当地的认可度和美誉度,又解决了群众缺少活动场地的矛盾。由企业出资建设的文化场地和场所,可以出让给企业部分文化场所物业的经营权。

(三)加强学校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

在功能主义看来,学校在文化同化、政治社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如何培养学生对世界文化的判断、选择和认同,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接纳、创新,对丰富文化资源进行选择的能力和跨文化的交流能力,是我国学校教育必须主动应对的问题〔7〕。学校教育是推行多元文化教育的主阵地。当前,学校多元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实现课程的改革,要将多元文化的思想精髓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中,在各门学科的教学中融入多元文化教育理念〔8〕。

第一,依托本地实际,把民族文化引进学校、课堂,融入到学校的课程体系中去。乔后镇的教育主管行政单位应把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纳入教育体系,鼓励各个学校在小学低年级开设民族游戏、儿歌课;镇政府所在地的中心小学高年级可开设白族调、民间故事课;中学引入校本课程。校本课程要能充分挖掘学校所在地区的传统文化资源,凸显学校的民族教育特色,并且尽量使学生能学以致用,更加了解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自觉地继承文化。

第二,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与沟通,充分整合利用社会资源。例如学校可以聘请各民族的文化能人和艺人定期到校给学生讲授民族技艺。这些民族文化精英不仅热爱和熟悉本民族文化,而且相比于学校教师,更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性以及风俗习惯,有利于向学生传递与生活相关的知识、技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民族文化,让他们乐于去感受、发现〔9〕。学校还可以安排教师向民族老艺人学习民族文化和技艺,教师习得后再教授给学生,从而可以把民族文化更好地融入课堂,增强民族文化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民族文化志愿者之家”,吸收假期回家的大学生和有文化专长的家长作为志愿者,向学校的学生传播民族文化,充分发挥他们传承民族文化的独特优势。

第三,组织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学校教育应该发挥农村文化中心的功能,使得学生在学校里能够通过观察、图书阅览、电视、同伴交往、网络、课程学习、广播、校园活动、专题讲座等多种途径学习到本民族文化,并学会接纳其他民族文化。要发挥校园文化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潜移默化功能和导向功能。通过板报、橱窗、走廊、墙壁美化、雕塑和对校园环境的整体设计,凸显民族文化主题,营造民族文化氛围。如云南师大附小把云南不同民族的舞蹈改编成各具民族特色的课间操,每学期不同年级的学生跳不同民族风格的课间操。这样一个六年级的孩子,已经学会了12种民族舞蹈,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对民族文化有了亲身的体验和实践。也可以开展多种民族文化的社团活动,如民族刺绣社、剧团等。学校还可以利用县乡开展重大文化活动的契机或民族节日,积极参与宣传、组织、表演交流。

第四,恢复部分农村校点,开展双语教育。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寄宿在学校,更加疏离了学生和家庭及村寨(社会)的联系,学生与民族文化间产生阻隔,破坏了大教育系统的完整与和谐,学生只能接受“制度化”的学校教育。民族语言是民族意识、文化传统和道德观念的载体。学生在学校寄宿,普通话是校园里的“官方语言”,学校语言与学生生活语言相隔离,普通话的权威地位映衬出学生所使用的民族方言的边缘地位,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鉴于新校点与民族文化断裂、学校管理与农村隔离的弊端,适当根据实际情况恢复部分农村校点,以恢复学校与当地文化的链接。乔后镇板桥行政村主要聚居着彝族和傈僳族,该村校点距离镇中心完小很远,属于乔后镇的一师一校点。由本村的刘四文老师一人带着24名学生,其中学前班8名,一年级5名,二年级6名,三年级5名。我们发现,这里的学生与另一个一师一校点的学生相比,非常活泼,他们很少表露出羞涩,会主动与陌生人交流,大方地为我们表演了《上学歌》《欢迎来打跳》等民族歌舞节目,气氛热烈。男生和女生里面还真的有几个文艺好苗子呢!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刘四文老师在教学中实施双语教学,对低龄孩子,他们接受能力较低,刘老师用彝族方言教课;对大一些的孩子,刘老师则用普通话教课,以便学生将来能快速适应镇上的小学高段教育。他还经常给孩子们排练民族歌舞节目,组织参加县乡的演出,使得孩子们都变得多才多艺,活泼大方,愿意与人沟通。这充分说明,民族文化传承和教育的基本原则应是坚持生活化,在生活实践体验中,让青少年掌握民族文化知识和技能〔6〕。因此根据实际需要,恢复部分村的校点实施双语教学,对于民族文化传承是很有必要的。

(四)发展旅游业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效路径

旅游开发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一种有效传承路径。知名学者覃德清在对漓江流域民族村镇的长期考察中发现,文化保护的关键是要恢复民族记忆以及与民族身份相适应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适当的旅游开发可以推进这一过程的发展,从而为乡间“小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支持〔10〕。同样,在广西龙胜梯田文化区,旅游开发使少数民族文化得以传播,并促成了多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在丽江,大量外地食客的到访,使得丽江的各种民族小吃和民族特色菜大受欢迎,从而促进了民族饮食文化的传承。

旅游开发可能促使少数民族的物质层面文化发生现代化变迁,而精神层面文化也同样需要作出调适。但是,文化传承的内源性动力只能源于居于该种传统文化“主位”的群体的“文化自觉”。在旅游开发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根本使命在于唤起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自觉。基于这一文化自觉,达到对本民族文化的尊重、认同和保护〔11〕。当然,少数民族群众认为自己民族的文化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本身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意识不强。所以,我们强调通过经济利益的纽带,增强村民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动机,强化其保护行为。比如可通过旅游将文化项目与生计项目有机整合,使文化为他们带来经济效益,从而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促使他们更自觉地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乔后具有较为丰富的民族文化,此外,还有“乔后八十灶”为代表的独特的盐文化,还有回族清真寺等古建筑,可以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它的旖旎风光和多民族文化风情将深具魅力。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乡土气息和乡村环境能让城市消费者体会到放松和惬意,它的绿色种植和养殖也能给消费者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外来的消费者给予村民的经济收益和意见反馈,对村民保持民族文化起到正向的强化作用。

〔1〕林淼.生态视角下乡土文化传承的整合社会工作:一个广州从化乡村项目的个案研究〔J〕.社会工作,2012(4):35-39.

〔2〕黄淑萍.文化自觉: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在动力〔N〕.中国民族报,2012-07-06(8).

〔3〕冯增俊.教育人类学〔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103.

〔4〕龙丽双.冲击与传承:大众传媒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与思考〔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138-141.

〔5〕张瑞倩.电视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修补”:以青海“长江源村”藏族生态移民为例〔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1):38-46.

〔6〕王沛,胡发稳,李丽菊.学校教育中少数民族青少年民族文化认知的现状与成因:以云南五个世居少数民族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8-15.

〔7〕段会冬,莫丽娟.农村特色学校发展的困境与反思〔J〕.教育学术月刊,2012(3):59-62.

〔8〕黄红霞,王建梁.多元文化教育:加拿大的经验及启示〔J〕.民族教育研究,2004(5):81-84.

〔9〕冯翠云.学校布局调整背景下乡村文化传承的困境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4):96-99.

〔10〕朱丹丹,张玉均.旅游对乡村文化传承的影响研究综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2):60-62.

〔11〕孙杰远,刘远杰.融合与认同: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及其路径〔J〕.中国民族教育,2012(1):7-9.

(责任编辑张成)

Study of Minority Cultural Heritage in Poor Mountainous Areas:Take Qiaohou Town in Eryuan County in Dali as an Example

Zhu Fang
(Institute of Socialism in Yunnan,Kunming 650031,China)

Qiaohou Town in Eryuan County in Dali is a typical poor minority mountainous area with rich minority culture resources. However,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ime,the local traditional culture inheritance method and the field—family,society and school changed greatly.At the same time,the inheritance of minority culture is facing a series problems:the lack of family education,the weakening of social education,deviation of mass media,poor performance of school education,on-going government poverty alleviation,and the lack of minority cultural talents,etc.At present,there is a need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ortance of inheriting culture,strengthen government's function and school's function of inheriting culture,and enhance the heritage of minority culture in poor mountainous areas from four aspects through tourism.

poor mountainous area;minority culture;inherit;method

G127

A

1672-2345(2015)03-0011-07

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科研课题(2013YSKYB08)

2014-08-29

2015-01-19

诸芳,编审,主要从事民族文化和统战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贫困山区少数民族民族
我们的民族
聪明药
滇西贫困山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满意度现状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多元民族
浅谈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北方贫困山区的应用与推广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