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特与东亚的大国博弈

2015-03-22徐万民

大连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维特俄国铁路

徐万民

在19世纪末的东亚大国博弈中,中国的李鸿章、日本的伊藤博文、俄国的维特是三个风云人物。对于前两者,我们比较熟悉,对维特其人其事,则知之甚少。张丽博士的《折冲樽俎——维特远东外交政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一书,以甲午中日战争至日俄战争十余年间,维特的东亚外交、对华外交为论述中心,兼及维特的家世及生平事业,政治哲学观和经济发展观,欧洲观和东亚观。我国学者如此详尽系统地品评维特,张丽博士应该是第一人。

张丽博士精通俄语,长期从事俄国史研究。但由于国内条件的限制,很难利用俄文原档。2004年,她受北京大学和国家留学基金委的派遣,到俄罗斯莫斯科大学进修。期间,她遍访有关的图书馆、档案馆,特别是到俄罗斯联邦国家档案馆、俄罗斯帝国外交档案馆、远东研究所汉学图书馆、国家公共历史图书馆、东方研究所图书馆等处,不知疲倦地抄录复制未刊档案,搜集已刊档案文件集,包括维特本人及其同僚、友人的日记、书信、回忆录。许多珍贵史料是我国学者从未利用过的。书末所附长达11页将近200种的俄文文献目录,即可见作者在搜集史料方面用功之深与收获之丰。《维特回忆录》是研究维特生平的重要史料,在国际学术界备受关注,从1921年迄今,已有7种不同版本在俄国问世,中文译本也已有两种。2003年,圣彼得堡德米特里布拉宁出版社推出了最新的俄文版《维特伯爵回忆录》,是目前为止最具史料价值的、最有权威性的版本。我国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组织翻译该版本,已经竣工,正准备出版。张丽翻译了该书第八章至第十五章共40多万字。正因为有丰厚的第一手史料作基础,作者才能向我们展示隐藏在中俄日三国博弈背后的许多隐秘情节,一系列创新性的观点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本书的首要贡献是细化了对俄国外交政策的研究。以往,我们习惯于将俄国统治集团看做一个整体,把维特的外交政策建言简单地等同于俄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张丽认为,19世纪末,在处理俄国对外关系方面,有两个大的派别:以沙皇尼古拉二世为首的一派主张通过武力征服和领土兼并扩张俄国的利益。以财政大臣维特为代表的一派主张以和平谈判和经济渗透为主,扩张俄国的势力范围,但不排除武力威胁和在条件成熟时的领土兼并。武力扩张派代表旧的封建贵族地主的利益,经济扩张派代表新兴的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两派之间。既有激烈的斗争,也时有妥协。

该书向读者展示的,不是经过简单化概念化处理的维特,而是一个更为接近历史真实的维特。

维特是格鲁吉亚梯比利斯人。1870年大学毕业后即进入俄国铁路系统工作,以其杰出的才能和对铁路运营的巨大贡献,于1892年升任代理交通大臣,同年代理财政大臣。他是举世闻名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的规划者和建设者,深谙铁路在扩张俄国势力方面的巨大功能。从1893年到1903年,维特任俄罗斯帝国财政大臣达十年之久,成功地实行酒类专卖制度改革和金卢布改革,有力地推动了俄国的工业化,被称为俄国现代化之父。

维特不是职业外交家,但却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制定俄国外交政策的关键人物。他深知在欧洲大国中,俄国是最落后的,不宜轻率地以武力作为推行外交政策的工具。在欧洲,他主张建立俄德法三国大陆联盟,与英国竞争,同时利用欧洲的资本发展俄国的工商业。在中东,他反对俄国占领博斯普鲁斯海峡,主张保持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现存制度和领土完整。在东亚,维特外交政策的要点有三:一是要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积极参与东亚的国际竞争;二是与中国结盟,确立在中国的优势地位;三是与英国和新兴的日本争夺中国和朝鲜。维特既是运筹帷幄的决策者,也是渴望实践自己思想的外交活动家。他一生主持过多次影响深远的外交谈判,在谈判桌上克敌制胜总能带给他无比的快乐和兴奋。

1895年,日本强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割占辽东半岛。俄国外交大臣洛巴诺夫建议与日本合作,兼并朝鲜部分领土并在朝鲜半岛取得不冻港。维特认为,如果听任日本占领辽东半岛,俄国远东的安全利益就会受到严重威胁,俄国为修筑西伯利亚大铁路所作的一切努力和已取得的一切成果就将付诸东流。而如果能迫使日本退还辽东半岛,就可以使俄国赢得中国人的感激与信任,从而使中国人同意西伯利亚大铁路通过满洲地界。沙皇尼古拉二世本来是支持外交大臣的,经过一番辩论又转而支持维特。于是便有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日本不敌三国压力,将辽东半岛退还中国。接着,维特策动俄法两国,向中国提供一亿两白银的低息贷款,帮助清政府偿付《马关条约》规定的战争赔款。

中国朝野上下对俄国感激不尽,联俄制日一时成为国人的共识。维特因势利导,趁1896年李鸿章访俄之机,与其签订《中俄密约》。该条约规定日本国如侵占俄国亚洲东方土地,或朝鲜土地,两国应将所有水、陆各军,届时所能调遣者,尽行派出,互相援助,至军火粮食,亦尽力互相接济。中国国家允于中国黑龙江、吉林地方,接造铁路,以达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维特为俄国取得了梦寐以求的借地筑路权。通过中国领土的铁路被称为中国东省铁路(中东路),它不仅大大缩短了西伯利亚大铁路的长度,节省铁路建设的经费,而且成了俄国获得在满洲实行经济扩张的有力工具。如果俄国能信守条约,中国除了获得安全保障方面的利益外,也将能分享铁路促进满洲经济开发的好处。

但是,维特与沙皇尼古拉二世在处理远东外交的观点很快就发生了冲突。1897年11月,德国舰队以曹州教案为借口开进了胶州湾。俄国外交大臣穆拉维约夫建议以保护中国为借口派舰队占领旅顺、大连湾,以获得渴望已久的不冻港。尼古拉二世表示完全同意。维特主张俄国应支持中国,将德国人逐出胶州湾。他认为:如果俄国出兵旅大,日本将可能步俄国后尘占领中国的某一个港口,从而不可避免地引起一场俄日战争。我们既然宣布了不侵犯中国的原则,并且根据这项原则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而现在我们自己又要夺取中国领土,那岂不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太背信弃义了。占领旅大,势必会激怒中国,把中国由一个同我们关系亲密友好的国家变成我们的敌人,这对刚刚开始的中东铁路建设是极为不利的。俄国需要通向太平洋的不冻港,但这一目的必须通过与中国的友好协议的方式,而不是通过强力的手段来实现。志大才疏又渴求荣誉、成就和胜利的尼古拉二世不顾维特的强力反对,终于12月14日向俄国太平洋舰队下达了侵入旅顺口的命令。得到这一消息,维特大吃一惊,他对米哈依罗维奇亲王说:“请殿下记住今天这个日子,您将能看到这个致命的措施将会给俄国带来多大的恶果。”俄国单方面撕毁了签订不到两年的《中俄密约》,激怒了中国,联日制俄的呼声随之而起。占领辽东半岛,更刺激日本加快了准备对俄一战的步伐。维特一面安抚日本,一面在与李鸿章、张荫桓的谈判中威胁利诱,软硬兼施,不惜使出金钱贿赂的下作手段,使俄国取得了租借旅大和修建中东铁路支线的侵略特权。但一时的外交成果,并不能掩盖俄国在远东的大国博弈中开始走向落败的总趋势。

1900年,义和团运动风起云涌。俄国的武力扩张派乘机而动。在陆军大臣库罗巴特金的主持下,俄国军队参加了八国联军占领天津的行动。维特认为,俄国的根本利益在满洲,不在华北,参加华北的军事行动是为他人火中取栗,俄军不应参加进攻北京的军事行动。东北义和团初起时,他也反对出兵护路,主张利用铁路护路队和迫使中国地方当局自行镇压义和团,来保护正在建设中的中东铁路。他还致电李鸿章,请其“垂念旧交,径饬满洲东省铁路沿途各地方官,禁乱民毁坏铁路,伤害工役,俄国势必派兵保护人民及此数百万金工程。深信贵大臣必看重我两人交情,竭力设法保护此浩工免启中俄之隙。”应该说,维特的态度是真诚的。可惜,东北义和团的发展已超出了他们两人所能控制的范围。当义和团大规模破坏中东铁路时,维特一反初衷,积极主张出兵满洲护路。

维特对出兵态度的转变,并没有完全弥合他与武力扩张派的分歧。在满洲善后问题上,库罗巴特金主张乘机合并北满,将其变成俄国的省份。维特认为:只要俄国向满洲或北直隶湾伸手,那怕是以隐蔽的形式伸手,中国就将面临瓜分的危险。对俄国而言,尤为危险的是日本将乘机占据朝鲜,进入亚洲大陆。他主张在中国满足俄国扩张经济权益的前提下撤军,将满洲交还中国。维特的政策遭到了陆军大臣库罗巴特金和别佐布拉佐夫冒险集团的反对而难以实施。在与中国进行的交收东三省谈判中,清政府在全国舆论和英、德、美、日的支持下,断然拒绝了维特的撤军条件。1902年,中俄签订《交收东三省条约》。俄国被迫答应撤军,将三省“仍归中国版图及中国官治理。”但为时已晚,中俄签约前,反俄的英日同盟成立。维特企图尽最后的努力,阻止日俄战争,主张在朝鲜问题上向日本让步,甚至可以把朝鲜完全让给日本,以换取日本对俄国在满洲的“特殊权益”的承认。维特的对日让步政策遭到了别佐布拉佐夫冒险集团的仇恨。在他们的鼓动下,1903年8月29日,沙皇解除了维特财政大臣的职位。维特的下台,是他提出并坚持多年的远东政策失败的标志。1904年1月,日军偷袭旅顺口,维特想要竭力避免的日俄战争终于爆发了。

从1895年到1904年,短短十年,在中、俄、日三国的博弈中,维特的东亚外交政策便由胜利的顶峰跌入了失败的深渊。其转折点是1897年的占领旅大事件。沙皇撕毁了《中俄密约》,俄国便丧失了在东亚大国博弈中的优势地位,真可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占领满洲,更导致了俄国在国际上的极端孤立。处在民族灾难中的中国需要俄国的友谊,俄国确实在关键时刻实施过对中国有利的政策。对俄国政府的友好举动,清廷不仅心存感激,而且给予了慷慨的回报。但是,俄国的背信弃义和俄军在满洲的残暴行径,使中国人认清了俄国对华友好政策的另一面,即他的虚伪性和欺骗性。满洲的抗俄武装风起云涌,使俄军疲于奔命。日俄战争期间,清政府虽宣布局外中立,但从政府官员到普通民众,大都希望日胜俄败。从秘密的中日情报合作到对日军的物资援助,都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许多抗俄武装更直接支援日军打击俄军。

日俄战争期间,俄国爆发了1905年革命。维特预见到俄军的失败,为避免对俄国更不利的结局并稳定国内政局,他再三主张尽早与日本媾和,尽快结束战争。尼古拉二世一直反对维特的媾和政策,但是迫于俄国海陆军在战场上的惨败,国内革命危及专制制度,还是接受了美国的调停,但又不愿委任维特为全权谈判代表。俄国外交界普遍认为,只有才能突出、意志坚强的维特能够担此重任。沙皇中意的候选人以各种理由谢绝委任。尼古拉二世走投无路,被迫委任维特为首席全权谈判代表,但又设定了几乎无法达到的媾和条件。

俄日谈判的地点在美国朴次茅斯。维特深知,在美国这一富有自由民主传统的国度里,保持一种顺从民意的公众形象的重要性。他采用种种公关手段赢得了普通民众对俄国的同情。又将日本的和谈条件透露给某些记者,以揭露日本的贪得无厌和为夺取中国、朝鲜的利权而战的虚伪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争得了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在谈判桌上,维特居高临下,态度强硬,手段灵活。他声称这里既没有胜利者,也没有失败者。只有战败国才支付战争赔款,而俄国并未战败,俄国还能再战。所以,俄国将“不割让一寸土地,不赔偿一分战费。”为了争取和谈成功,他又说服沙皇,必须有适当的让步。最终以割让南萨哈林岛(库页岛)、将长春以南的中东铁路支线连同旅大租借地让与日本、承认日本在朝鲜“有卓绝之利益”等条件签订了《朴次茅斯和约》。国际舆论界普遍认为,签订和约是俄国在一年多的节节失败后取得的第一次胜利。俄罗斯人高度赞扬维特为国家建立的功勋,沙皇破格晋封他为伯爵。而日本人大失所望,舆论大哗,致有东京暴动发生,市民军警死伤近千人。

作者不仅写了维特的恢弘气度,非凡的预见能力,在重大外交谈判中狡黠、专横与掌控全局的高超技巧,还解析了隐藏在这一切背后的他的政治哲学观,即维特的精神世界。维特所处的时代,是革命民主主义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俄国风行的时代,他却是君主专制制度的忠实拥护者和捍卫者。对尼古拉二世的倒行逆施,多次违背本心与其妥协。他是虔诚的泛斯拉夫主义者。担任财政大臣后,维特在俄国经济发展道路问题上放弃了斯拉夫主义,但在处理国际事务时仍坚信俄罗斯帝国负有特殊的历史使命的思想。

一个国家所处的地缘政治环境是稳定的,由此决定的外交战略也就有了很强的传承性。自1915年维特逝世至今,将及百年。作为俄罗斯帝国晚期最著名的外交家,他对东亚国际关系的思考,他的东亚外交政策仍深深地影响着历代俄国政府的东亚外交。维特逝世后三十年,他的同乡格鲁吉亚梯比利斯人斯大林发动了第二次日俄战争,恢复了俄国人在第一次日俄战争中失去的所有权益。1945年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和1950年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简直就是《中俄密约》的翻版。

当代世界格局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中俄关系也演进到了新常态。中国人应该从深入了解俄罗斯东亚外交的历史传统开始,准确预见俄罗斯东亚外交的走向,趋利避害,防止历史的悲剧重演。张丽博士的书,可谓应时而出。它客观而实在,对我们认识俄罗斯的外交传统,更好地处理当今的中俄关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维特俄国铁路
诗意街头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长安铃木维特拉
无人机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思考
GSM-R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
改变!拉力赛版维特拉
经济、环保、低碳 维特根WR 250型冷再生及土壤稳定机
在俄国历史中理解历史俄国
俄罗斯提出俄国式的二元政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