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探析

2015-03-22李国华郑国军

大连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网络时代政治思想

李国华,郑国军

(赤峰学院 建筑与机械工程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网络时代是一种不分国界的以计算机网络为传播媒介的新型时代,以互联网为媒体的信息传播赋予了普通民众参与社会公众事务的更多话语权,调动和激发了广泛民众参与的积极性,开创了“草根新闻时代”特有的言论表达方式,其强大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影响到社会公共权力、阶层利益和民众生活等方方面面,也深深地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状态和价值观念。网络时代网络文化传播的时效性、开放性、虚拟性、交互性和大众广泛参与的特点,承载着虚拟社会独特的价值取向,蕴含着新的社会精神。这种价值取向和社会精神不仅为新常态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还将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是理论与实践工作者们高度关注的焦点。

一、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当今对大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着眼点要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个字有机的与政治、思想、品德、能力、素质和心理等涉及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素联动起来,以文化、传统、习俗和社会环境为背景,以为中国未来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以高校为主、全社会参与的一种融灌输、教学、实践、体验等多种方式为一体的教育活动”。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意义上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比,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载体和环境等都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变化,特别是网络虚拟社会环境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变成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开放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环境。网络社会是一个虚拟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延伸,网络社会的虚拟性、开放性、交互性、自由性、匿名性和便捷性赋予了网民个体互动交流、平等对话、自由创作和自我设计的极大自由。也正是虚拟社会这种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为大学生成长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想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环境,既为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面对历史转型时期,也为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第一,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数据化改变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途径和方式。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学习方式、生活方式的变化,而且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方式的重大变革。这种重大变革要求人们要从平等、民主、开放、创新、发展的角度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方式的变革。

第二,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国际化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全新的挑战。网络虚拟社会使得科学、技术、人才、商品、信息等要素进行跨国界流动,这种流动推动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多元文明、多元思潮、多元价值取向的激荡交流都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成了影响,使得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普通高校教育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迫切任务。

第三,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市场化对教育对象产生功利化影响。市场经济在为人们的经济生活注入活力的同时,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一些高等学校市场经济面前过度看重经济利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严重的功利化倾向,大学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流于形式,缺乏足够的热情和应有的价值追求。如何正确甄别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如何坚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如何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已经成为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视的首要问题。与此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自身诸多问题的挑战。

网络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诸多影响因素,在这些诸多的影响因素中,始终存在着变与不变的因素。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因素的变与不变?只有认真思考和看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变与不变这一具有哲学意味的问题,才能科学谋划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战略和有效举措。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无论时代怎样变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性质和宗旨不能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和使命不能变。首先是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网络时代的信息传播特别是微信微博的网络平台全面拓宽,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全新的理解和解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就必须不断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特别是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个人媒体的崛起,更是一种个体表达的解放。因此,从很大意义上来说,大学生在网络中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身份标识,借助于网站的开放性实现了自身的话语表达,他们以个人爱好为基础,以共享为前提,以链接和原创的网络书写方式,成为网络中活跃的话语生产和再生产者。内容和方式,必须在与虚拟社会多元文明、多元思潮、多元价值的互动交流中树立以人为本、以立德树人为核心、面向世界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其次是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适应要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式、科学研究等方面主动适应时代特点,从战略上调整学科与课程建设布局,适时调整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再就是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方式要适应新变化。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只有围绕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来确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将目标管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有机结合起来,正确认识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科学把握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变与不变,才能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价值旨归[1]。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对策

大学生是构成国家未来事业高级人才的主体,也是实现“中国梦”并持续推进“中国梦”的根本力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关系到“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重大问题。而网络时代的信息传播改变了人类信息传播的方式、广度和深度,决定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与新方法。因此,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秉承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和方式方法,又要根据网络虚拟社会的特点来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举措,还要从要从网络虚拟社会管理的路径上下功夫,探索建立起政府主导、学校教育、宣教引导、媒体自律、技术控制、社会参与的六位一体的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模式与长效机制,以实现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的。

第一,解放思想,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完善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一要创新教育理念,凸显网络的交互性,让大学生在法律法规的约束下畅所欲言,实现师生平等对话与真诚交流,引导学生发表评论和自己的看法;二要创新教育方式,开放教育空间,建立校外和网上教育基地,从根本上把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三要创新教育手段,建立完善大学生思想教育专题网站和学生论坛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库,紧密地将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结合起来。

第二,建立健全网络道德失范的道德调控宣教与引导机制。在宏观层面,主动占领网络新阵地,掌握网络虚拟社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把网络虚拟社会变成弘扬和培育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的新阵地,把学校网络建成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弘扬正能量的主题网站,开展网上论坛、网上交流等教育交互活动,增强大学生平等交流、民主对话、积极渗透、自我监督的热情,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宣教与引导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实现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在中观层面,坚持网络虚拟社会正确的舆论宣教导向,与弘扬社会主旋律相结合。在微观层面,通过培养网络道德“意见领袖”或网络道德评论员等措施提升网络媒体的社会公信力,来保证道德自律作用的发挥和良好道德氛围氛围的形成。

第三,加强网络媒体自律,增强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在政府层面,以政府主导,建立健全网络道德规范体系和法治体系。用法治方式提高网络经营者、网民的社会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和网络文明意识。在社会层面,完善群众参与机制。在网民个体层面,完善网络道德自律机制。让网络经营者和网民在获取与付出、守信与失信方面根据自己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判断来决定取舍,形成与法治环境相匹配的自律机制,来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与健康发展。

第四,提高信息技术控制水平,为网络虚拟社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技术保证。在管理方法上一般而言,传统新闻媒体传播的都是理性形态的舆论。在网络这个不分种族、不分国界的“意见的自由市场”中,大学生都可借助虚拟身份畅所欲言,其中不乏理性的、建设性的看法和观点。但同时,一些缺少自律意识的大学生在参与讨论时采取偏激态度甚至侮辱、谩骂的语言,进行个人情感的宣泄,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的成分相对加大。稳步推行网络实名制。网络实名制可以减小政府对网络失信治理的成本和治理难度,还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文明上网习惯。在管理内容上实行市场准入制。在管理技术上提高信息技术控制手段。采取“数据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过滤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控制网络非法信息、不良信息和网络失信行为,为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真正筑起“防火墙”[2]。

网络时代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科学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方位和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立德树人的战略高度,主动把握网络虚拟社会信息传播的特点和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规律努力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和教育载体,积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和网络虚拟社会宣教引导主阵地的作用,使网络媒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高校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以实现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的和初衷。

[1] 杨礼富.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5.

[2] 高红玲.网络舆情与社会稳定[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网络时代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一场网络时代的围殴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