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参联合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郁证体会

2015-03-22韩路路韩祖成

黑龙江中医药 2015年6期
关键词:交藤胸胁丹栀

韩路路 韩祖成

(陕西省中医药大学·712000)

《医学正传》中首见“郁证”之病名。畅洪昇认为[1]郁是疾病发病过程中的重要病机,《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郁证致使血脉“壅塞不通”。故治疗和预防郁证的大法乃“勿令九窍闭塞”。当今社会"十病九郁",韩祖成教授勤研古方、经方,鉴于郁证之“血脉壅塞不通”这一主要病机,善用重用丹参,联合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郁证。现将其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郁证病因病机,《内经》按脏象阐述“郁证有五”,《丹溪心法》则按病机提出“郁证有六”。现代将郁证病因病机总结为正气亏损兼有气郁,虚与郁共存。

2 治疗方法

用丹参联合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郁证有良好疗效,乃临床治疗郁证患者常用方。主要功效为疏肝解郁、活血化瘀、行气通脉。重用丹参,既可活血补血,祛瘀止痛,又除烦安神;用柴胡、青皮、川芎行气疏肝解郁,丹皮有凉血、活血之功效,当归补血养血,白术益气健脾,白芍柔肝止痛,甘草益气健脾。诸药合用,肝郁得疏,气血得畅。夜不能寐者加夜交藤12g,合欢皮12g;纳呆者加鸡内金12g,炒麦芽15g。

3 典型病例

张某,女,53岁,陕西西安人。于2015年03月10日就诊于陕西省中医医院。主诉:心情抑郁不舒1年,加重伴胸胁胀痛不适2天。现病史:1年前因工作不顺出现心情抑郁不舒,胸胁胀痛不适,肩背部时有游走性疼痛,2天前生气后上症加重,伴食纳差,夜寐差,大便质稍干,2~3天/次,小便调,舌淡紫,舌下脉络迂曲,苔薄黄,脉弦细涩。辅助检查:脑部CT示:脑萎缩。胸部CT正常;血常规示:Hb57g/L;尿、粪常规等其他辅助检查均无异常。中医诊断:郁证之肝气郁滞证;西医诊断:更年期综合征。治法:疏肝解郁,活血补血、行气止痛,养心安神。方用丹参联合丹栀逍遥散加减。药用丹参30g,柴胡20g,丹皮12g,当归15g,阿胶3g(冲服),白芍10g,白术10g,青皮10g,川芎10g,白蒺藜12g,茯苓10g,栀子8g,鸡内金12g,炒麦芽15g,夜交藤12g,合欢皮12g,熟地20g,生地10g,桃仁10g,甘草6g。7剂。水煎服,日一剂,分早晚温服。服药后心情抑郁不舒明显减轻,胸胁胀痛不适基本消失,仍有肩背部游走性疼痛,食纳可,夜休状况明显改善,二便调,舌淡稍紫,苔白腻微黄,脉稍细弦。上方去桃仁、炒麦芽,丹参减至20g,夜交藤减至10g,合欢皮减至10g,鸡内金减至6g,余方药不变。10剂,水煎服,日一剂,分早晚温服,水煎服。随访未再复发。

[1]畅洪昇,段晓华,梁吉春,王庆国.中医郁证学说源流探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4(10):654.

猜你喜欢

交藤胸胁丹栀
妙用丹栀逍遥散治疗耳鼻咽喉科疾病验案举隅
漫画:简单搓搓可养生
使劲伸懒腰可养肝
秋燥皮肤痒,夜交藤洗浴
运用夜交藤引起腹泻1例的思考
蒋健教授胸胁痛经验方介绍及验案举隅
丹栀逍遥丸微生物限度验证方法的建立与比对
治神经衰弱
丹栀逍遥散验案3则
丹栀逍遥散临床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