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丰塘:天下第一塘

2015-03-22陈军吕珂吴芳

河北水利 2015年9期
关键词:孙叔敖干渠水利

陈军吕珂吴芳

在淠史杭灌区,有一个水库颇为与众不同——安丰塘。相比于其他水利枢纽,它的历史要追溯到2500多年前。从春秋时期楚相孙叔敖始修建起,历朝历代几经荒废修治,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淠史杭工程的出现,安丰塘又重新发挥出“水利”之用。

沿着淠河干渠从六安市区一路向北,到寿县境内再行驶20余分钟,远远就能看到一个堤坝,堤坝上竖着一块石碑,上面书有“芍陂”二字,此为寿县籍著名书法家司徒越手迹。“芍陂”即是安丰塘的古称,在中学历史课本中亦有提到。“陂”是池塘的意思,又因引淠水经白芍亭东积水形成而得名。隋唐以后,在此处设置安丰县,因此更名为安丰塘。此外,在历史文献中,还有“龙泉之陂”、“勺陂”、“期斯塘”等称谓。 安丰塘之所以被誉为“天下第一塘”,原因在于它与都江堰、漳河渠、郑国渠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它的修建年限比都江堰还早300多年。

关于芍陂的修建,今天比较通行的说法是由孙叔敖所修,而历史上则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楚令尹孙叔敖所修,时间约在楚庄王十六年至二十三年(公元前598年~前591年)之间;一说是楚大夫子思所建,有人推测可能在楚顷襄王时(公元前298年~前263年)。东汉班固的《汉书·地理志》最早记载芍陂及其水源。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对芍陂有较详的记载,芍陂当时有5个水门:淠水至西南一门入陂,其余四门均供放水之用,其中经芍陂渎与淝水相通的2个水门,可以“更相通注”,起着调节水量的作用。隋开皇年间 (581年~600年),寿州总管长史赵轨修治芍陂,将水门改为36个。在历史上,对安丰塘的修治有记载的就多达十余次,建初八年(公元83年),庐江太守王景亲率吏民修浚芍陂。建安五年(200年)扬州刺史刘馥兴治芍陂。其后西晋初年刘颂、东晋末年毛修之、南朝宋初年殷肃等均修浚过芍陂。宋明道年间(1032年~1033年),安丰知县张旨对芍陂又作了较大规模的修治。

水利价值与军事价值互相演化

人们好奇的是,从孙叔敖始修建起,历史上为什么有这么多地方官不惜人力物力财力,屡次修浚安丰塘?用今天的话说,孙叔敖是个“水利迷”,对于连年发生的旱涝灾害,他主张采取各种工程措施:“宣导川谷,陂障源泉,灌溉沃泽,堤防湖浦以为池沼,钟天地之爱,收九泽之利,以殷润国家,家富人喜。”

于是,在孙叔敖的带领下,楚国人民大兴水利,修堤筑堰,开沟通渠,发展农业生产和航运事业,为楚国当时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芍陂是孙叔敖留给后人的最大财富。其实,据史书记载,孙叔敖还修建了中国最早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期思雩娄灌区。楚庄王九年(公元前605年)前许,孙叔敖主持兴建期思雩娄灌区。在史河东岸凿开石嘴头,引水向北,称为清河;又在史河下游东岸开渠,向东引水,称为堪河。利用这两条引水河渠,灌溉史河、泉河之间的土地。因清河长90里,堪河长40里,共100里,灌溉有保障,后世又称“百里不求天灌区”。经过后世不断续建、扩建,灌区内有渠有陂,引水入渠,由渠入陂,开陂灌田,形成了一个“长藤结瓜”式的灌溉体系。直到几千年后,淠史杭在修建过程中也采用了这种“长藤结瓜”的模式。

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芍陂的水利价值和历史价值不断互换。芍陂建成后,使安丰一带每年都生产出大量的粮食,并很快成为楚国的经济要地。楚国更加强大起来,打败了当时实力雄厚的晋国军队,楚庄王也一跃成为“春秋五霸”之一。300多年后,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楚国被秦国打败,考烈王便把都城迁到这里,并把寿春改名为郢。这固然是出于军事上的需要,也是由于水利奠定了这里的重要经济地位。由于芍陂的军事价值,三国时期,魏国和吴国曾多次交战于此。经过历代战乱破坏与淤泥堵塞,安丰塘水源逐渐枯竭,其价值也渐渐缩小;它的重整雄风是在新中国成立后。

1958年,六安地区人民为了根除旱灾对皖西丘陵区的威胁,以大别山区的五座大型水库为水源,开始兴建淠史杭灌溉工程,安丰塘被纳入其总体规划,成为灌区内最大的一座反调节水库。1958年10月,按照淠史杭灌区的规划设计,开始动工开挖淠东干渠,目的是把淠河上游佛子岭、响洪甸、磨子潭3座水库发电尾水经淠河总干渠引进淠东干渠,再直达安丰塘,解决2000多年来安丰塘水源保证率低、泥沙淤积严重的问题。1962年,淠东干渠通水,安丰塘成为“藤”上的一个大瓜,正式结束了其水源枯竭的历史。当时,寿县人民更是欢欣鼓舞,颂得一首歌谣:长藤不结瓜,等于小孩没有妈;长藤结了瓜,一条水渠通到家,啥时要水啥时挖。

后来,安丰塘护坡工程又在1976年11月开工,历时两冬一春,于1977年年底完工。安丰塘的蓄水水位由28.5m提高到29.5m,塘面积虽然仍为34km2,但蓄水量则由5000万m3增至8400万m3,灌溉面积扩大到63万亩。“如今安丰塘下寸土斤粮,成了真正的鱼米之乡,正可谓‘支渠派印千畦润,垄亩村连百室盈’。”参与安丰塘重修的原寿县县委书记冯建华撰文回忆称。

如今旅游价值正被逐渐开发

走在安丰塘一望无际的长堤上,烟波浩渺的水面,岸边绿树成荫,煞是美丽。如今,古芍陂的旅游价值正被开挖出来。

古闸坝工程遗址建筑在一条泄水沟上面,用一层草一层黑色胶质泥相间迭筑而成,其中有排列整齐的栗树木桩。草层顺水方向散放,厚度基本相同,闸坝前有一个水潭,水潭前有一道树木纵横错叠的拦水坝。该闸坝遗址出土了“都水官”铁锤、各种铁器以及“半两”、“五铢”、“货泉”、“大泉五十”等货币。北堤外还建有孙叔敖祠,祠最早记载见于《水经注》,历经兴衰,到近代又重新修建。祠堂内有孙叔敖石像和明清以来修塘的碑刻。

在安丰塘的介绍中,可以看到这样一段话:安丰塘环境清新而幽雅。良田万顷、水渠如网;环塘一周;绿柳如带;烟波浩淼;水天一色。造型秀雅的庆丰亭点缀在平波之上,与花开四季的塘中岛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蓬莱仙阁图。安丰塘经历了2000多年的风雨沧桑,现在正以她的古韵新姿、笑迎四方游客。

猜你喜欢

孙叔敖干渠水利
南干渠儿童活动空间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孙叔敖砸蛇
孙叔敖勇斗两头蛇
孙叔敖识宝
如何开展新闻踏访——“三千里干渠探访”报道体会
青海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输水隧洞全线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