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中国历史进程中性关系与性道德的关系
2015-03-22熊坤新张皆茜纳
熊坤新,张皆茜纳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北京 100081)
浅析在中国历史进程中性关系与性道德的关系
熊坤新,张皆茜纳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北京 100081)
以时间为纽带,重点阐述从古至今三个重要历史时段即母权制时期、父权制封建大一统时期和21世纪的当今其男女性关系的发展与性道德之间的关系,揭露中国文明史进程中女性性劣势的地位,指出新世纪中国性教育发展极为落后,进而提出应不断加强性教育改善性道德环境。
中国;性行为;性道德;性教育
伟大的史前史学家路易斯·亨·摩尔根在自己的传世之作《古代社会》〔1〕一书中曾阐述了人类在史前时期存在着相当长一段时期的群婚时代。群婚最主要的特征是杂乱的性关系。母权制占统治地位的史前社会是人类性行为最为自由的时代,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氏族公社制逐渐被奴隶制所取代,母权制让位于父权制,其后人类进入到了有文字记载的文明时代。女性在社会生活中处于被压迫和禁锢的地位,在性行为发生的时间和范围上也受到了严格的限制。中国在两性关系的看法上也是逐渐隐涩,特别是进入现代文明社会之后,曾大力整顿、规范男女性关系,以至于使性成为了一种谈虎色变的东西。但性并没有因此而消失,只是在更局限的空间范围内继续存在罢了。然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现代化都市人类躁动的欲望不断催生,喧嚣的多元社会中性又开始以更多更直接的表现形式崭露头角,色情网站、街边卖淫比比皆是。性道德濒危趋势愈演愈烈,令人担忧。究竟性行为在两性之间是如何影响男女双方的道德体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又如何与性道德此起彼伏影响性教育的进程?基于此,本文就中国社会母权制时期和父权制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时期以及进入信息文明时代的21世纪三个时期为界,从其两性关系的表现、内在联系、社会作用等方面入手探讨性行为对社会道德体系的影响。
一、母权制时期的性关系以及性道德萌生
(一)母权制时期杂乱的性关系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2〕一书中继续和发展了摩尔根对史前家庭类型中的性关系抑或是性关系下产生的家庭类型作了比较分析。恩格斯同意在人类历史早期就存在着相当长一段时期杂乱的性关系的说法。杂乱性关系在如今任何国界都是无法被普遍接受的,因为它既然杂乱便意味着性行为的毫无限制及性关系的错综杂乱,简言之即人尽可夫、人尽可妻。然而在遥远的母权社会,杂乱性关系则普遍存在。佛洛依德认为,性是人类自出生就具备的本能,和食欲、生存欲等一样属于人类的原始欲望,在人类生存的原始状态,性像饥饿一样提示着人的身体,像人需要自然进食一样自然地发生着。这个时期的性行为发生得随意且频繁,没有节制。为什么呢,因为性的发生远远早于道德的产生,整个社会的性行为不受任何道德抑或体制的约束,性行为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于是人类在完全不懂得道德、思想、观念为何物时就已经完美地体验了性交带来的快感。在马林诺夫斯基的著作《野蛮人的性生活》〔3〕中,曾描述到女子常在树林等待途经的男子并与之发生性行为,以此获取性交带来的快感,整个社会没有较为固定的一对一的性关系。因此,杂乱性行为在那个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思维体系尚未成型时的母权制社会是无比正常的,它无关乎任何伦理道德。
总的来说,母权社会的性关系极为松散,性行为十分自由,除了女性经期“性禁忌”以外,发生的几率频繁,古代“野合”(野合尚有多种解释,该处指“野外交合”,古代非常流行的一种性交方式)一词即可作为明证。由于整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处在一个较低下的状态,其相对应的上层建筑也十分初级,甚至基于对生存的追求而阻碍了上层建筑的形成,因此道德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就更加无从说起了。于是整个社会关于性行为的看法都显得极为平常,性关系的确定也较宽松随意,社会道德尚未形成,对社会生活中性行为的规范和对两性关系的整合作用十分微弱。当然,这里并不表示道德的未形成是造成母权制时期杂乱性关系的唯一原因。
(二)性禁忌标志着母权制时期性道德的萌芽
性行为发生的随意性也决定了性行为的危险性。譬如当性行为过程中发现女性正值月经期会被认为不洁、污秽,不被社会接纳和允许,是罪恶的,接着便有了性禁忌。这里的性禁忌体现着当时人类对人体的无知和惧怕,进而将惧怕转化为厌恶、唾弃。在马林诺夫斯基的《野蛮人的性生活》中,对付月经期的女人就是将她们扔进远离大家的黑暗棚房里,一直等到经期结束后才能重获自由,相对的也才能再次获得进行性行为的自由权利。这种在女性经期进行的性禁忌,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母权制社会随意频繁的性行为,并对整个社会杂乱的性关系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但整个社会的性关系依然较为杂乱松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杂乱性行为的弊端不断暴露,性禁忌也随之增多。
氏族制出现后,社会步入旧石器时代,社会生产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群婚状态下家庭的种种弊端逐步暴露而被氏族家庭所替代,氏族即一个庞大的母系血缘亲属集团,杂乱性关系遭到进一步的威胁。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对自然充满了无知和疑惑,性行为能给人类带来生命的喜悦,同样也能给人类带来恐惧和痛苦。二者之间仅有一步之遥,怪胎、死胎、畸形等种种无法解释的结果让人类开始憎恶性行为,同时开始学会思考,学着去总结。在这种思考和总结的前提下社会分工也在悄无声息地进行,多种原因综合推动的结果导致氏族开始由实行内婚制到氏族外婚制,相应的两性性行为也就从氏族内部逐步转向外部,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之间的性行为被视为禁忌,若有发生便是有悖天理或神灵旨意,会受到氏族社会的唾弃和惩罚。氏族公社时期这种对性行为进行初步限制的“性禁忌”,开启了人类性行为的道德之旅,尽管这是以原始宗教的形式实现的,但某种意义上已经初步起到对人类性行为的规范作用,是在性关系上最早的道德体现,抑或是性道德的萌芽。
二、父权制封建大一统时期严谨的道德体系影响下的性关系
(一)封建大一统时期性道德规定了性关系
从新石器时期的龙山文化开始,母权制逐步让位于父权制。至于是什么原因和以何种方式实现等并不是重点,关键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一定是男性在性关系上占有绝对优势,女性则处于从属的地位。从此,马克思主义所认为的“女性具有历史意义的失败”开始了中国女性数千年被压迫的性理念和理念之下的性行为。在道德上,女性在性关系面前承担的压力和阻力永远比男性多得多。女性从初始的性自由到性部分自由再到性限制(这里指限制范围,即女子性行为仅可发生在确定的夫妻关系中,且只可和其配偶发生性行为),而男性则是从性自由到性部分被动再到性霸权(男子可和妻子以外的与之并无任何血缘关系的女子发生性行为,古代妓院也因此发展得如日中天)。有学者分析有“女子处女补偿”一说,而相反的男子却能一夫多妻,算作是又一补偿吧。
在封建大一统时期的社会,男性可以建立一对多的性关系,笔者相信最开始是为了确保父权的延续及财产确实传承到自己亲生的子孙手里,而女性却被规定了一对一的性关系,随后道德的进一步强大还将女子的性行为严密化、神秘化,女子的贞操变得异常重要,男子无法容忍妻子是非处女,女子在成婚前则日夜担忧失去贞操。那么,结婚前男子该如何解决欲望在身体里的呼唤,这常常是青春期男人们所面临的极为矛盾又难以解决的问题。物极必反,性道德对性行为及性关系的严格控制必然会导致人们产生“偷吃”的心理。
(二)封建大一统时期性道德压制了性行为
我国对原始社会人类的性生活并没有给予过多的关注,无论是后期出土的古文物还是成文的历史书籍等都没有直接或专门提及。这不仅仅是性行为影响下性道德规范的初衷和结果,更是中国的一个历史和现实问题。中国自有成文史以来,都是一个传统保守的国度,尤其在实行专制统治的封建大一统时期。封建社会将女性形象定格在一个四四方方的框格中,不得超越边界。以“三寸金莲”为美的习惯即是以变相残酷的方式束缚女性的行为。特别是朱熹理学的狂飙突进,进而在性关系上使女性失去了绝对的主动权。对于性也许无法给出确切的定义,然而它绝对不为人们所陌生。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百个人就有一百种关于性爱的解释。在笔者看来,性必定和爱是相连的,即便在没有相连情况下的性也应该是和谐的、自然的。那么针对封建时期对女性性行为的遏制,从正常观念看来,也是绝对失衡的,失衡便会导致反向的发展。妓院在封建社会的存在及盛行绝非偶然事件,而正好是这种失衡的恶性表现和结果。当然,还有上文所说的基于对男性生理问题无法解决的考虑,然而最重要的还是不知是哪一些“有识之士”发现了这其中的商机。由于妓女与男性杂乱的性关系,致使妓女社会地位低下,常常被认为是低等下贱之人,因此充其量也只是男人娱乐消遣的对象而已,妓女的婚姻生活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片空白。性道德对女性压制的彻底性在妓女一例上已无可争辩,道德观念已完全忽略事物本身所必须考虑到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意义等因素,而将妓女一棒子钉死在淫秽柱上。至今,这种影响依旧或多或少地充斥在人们的大脑里,伦理道德在这种无可奈何的性关系上从未留情,并似乎将之与罪恶等现象等同。
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十分重视家庭观念和道德。其原因多由于祖先崇拜及生殖崇拜中强调传宗接代、繁衍生息的缘故。建立家庭的宗旨在于传宗接代和养老送终。儒家道德亦强调家庭观念的先行性,即任何事(性包括在内)都应服从于礼。毋庸置疑,性是众人渴望的生活体验,是人类本身生理和心理上获得满足的一种途径,同时也是相爱的男女双方之间表达情爱的最佳方式之一。然而,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和统治阶层对性问题的禁忌及对性文化的压制,中国境内的性发展举步维艰。性在孔孟之道的束缚下,借微薄的喘息之力艰难地生存着。人们始终不敢公开谈论有关性的问题,发展至极端时甚至将性与淫秽等同视之。当今,中国国内色情行业屡禁不止的状况应更多地从性发展历程入手,寻找问题的根源所在。
(三)封建大一统时期性道德压制下的女性性行为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史进程中,让女性因性行为而承担的性道德是有失仁道的,女性在性关系中被压制的弱势地位也是千百年来男女不平等的重要体现和根源之一。社会用伦理道德来规范女子的行为,限制女性性行为的范围,用它给女性做了一条紧得勒进肉里的贞操带,完全限制了女性对性的自由权利。在封建社会,一个女子如果不慎失去了贞操,如有重摔不慎将处女膜损坏或被强奸等,那这个女子就不可能会有男子愿意娶她,除了先天有缺陷的男子之外。不慎失去贞操的结果业于如此,何况嫁人前发生性行为,其下场可想而知。当然,不慎或故意为之的区别已经变得异常微小了,因为对于男子,结果才是最重要的。另外,一个女子因为某种原因而嫁给一个年迈的老人,甚至嫁给一个已故的男人,不用怀疑,这个女子今生都不会知道什么叫性爱,如果她胆敢尝试通奸,那只能佩服她的勇气以及肯定她的性原始欲望之冲动给她带来的魄力。由此可见,封建社会女子的性行为,完全被束缚在了一个极为狭小的空间内。可能有人会说,封建社会的妓女获得了性自由,但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是幼稚而不负责任的,我们不是封建社会的妓女,因此我们永远无法获得她们对性真正的想法。而在笔者看来,妓女并没有获得性自由,妓女的性行为并没有主动选择性,她们只是较那些正派女子而更频繁地与男子发生性行为,同时付出的代价是社会的唾弃和谴责,看似光鲜靓丽实质却挣扎在社会的最底层,而更可悲的是这种挣扎永远是徒劳的。相比之下,男人却获得了更多的较为规范的性自由,也尽可能少地承担社会道德谴责的风险。伦理道德谴责通奸和强奸行为,而这两种行为之下的受害者都只能是女性(强奸在妓院事业蓬勃发展的封建社会发生率较低)。
不过,服从和服务于男性需要的一夫多妻制在文明进程中慢慢走得力不从心,最终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纷纷转型而退出历史舞台,传统道德则带着封建气息步入了文明时代。
三、21世纪的性关系与性道德
(一)新时期性道德让位于社会,性相对自由
当今中国,社会发展步入21世纪。回顾往事,不堪回首的战争建国史、顽强拼搏的初期社会主义建设史、风雨无阻的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史,新中国在60多年来艰辛的努力和付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社会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整个社会的文化结构也发生了巨变:一方面,受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中国正在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受限于几千年的封建残余思想,中国文化也表现出一种被夹在中间“里外不是人”的矛盾状态,性道德和性关系也是如此。尽管性道德和性关系处于传统与现代斡旋的矛盾之中,但较之于封建社会时期的性道德则显得更加宽松,对性行为的约束作用也不再那么明显,人们建立性关系的自由空间也就稍微宽泛一些。随着社会多元文化的不断推进,大众对性文化的认识结构和接受程度正在发生变化。
性道德的相对宽松更大程度上可以认为是由于对法律的让位,新时期法制社会的构建让法律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包括性关系,道德开始慢慢转到幕后,在不确定的时候于不一样的人群里起着不尽相同的约束作用。因此,性道德对人们性行为最直接的监督和约束开始被社会所取代。一个中国现代女性,可以自由地拥有一个或多个性伴侣,和一人或多人建立性关系,她有着支配自己身体的权利,她可以自行决定何时何地与何人发生性行为,只要这种行为不触及法律。先不说有多个性伴侣而建立的性关系是否有悖于道德,因为这又牵扯到另一个问题就是性观念,性观念开放,自身的道德就能接受,不够开放,则受到道德的谴责。总的来说,新时期的性行为是较为自由的。
然而,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本身就面临着传统与现代的变迁问题,性也一样。一方面是传统性道德的捆绑和封建观念的束缚,另一方面是西方文化中关于性解放、性自由内容的冲击,性渐渐陷入传统与现代、压抑与释放、道德与非道德的矛盾纠葛,人们的性行为也表现出保守和开放两者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状态。尽管社会道德对性行为的约束力大不如从前,但退居二线的性道德仍然能在现代性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对其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依然是上面提到过的一个问题,一个现代女性有过多个性伴侣,事实上这在感官上满足了她的欲求,但当她考虑到将来择偶时男方可能会介意甚至鄙夷她曾有过很多的性经历,她于是会跌入深深的懊悔和自责中。同时社会舆论对逐渐开放的性环境的看法也是各成一家,道德评判的标准变得复杂多元。所以说,自由永远只是相对的,是有约束作为前提的。
当然,在道德相对薄弱的时候,性被利用也在所难免。
(二)新时期性道德时强时弱,使性弊大于利
随着人类的进化和多元社会的飞速发展,人类的性行为由最初的不经意的原始行为到有意识的单纯的种族繁衍再到形式多样的感官享乐,性交易甚至在特殊历史时段还充当了国家经济收入的重要方式之一,等等。由此,人类对性的观念及意识也随之演变,在性观念愈见开放自由的环境下性道德对性关系的辖制时强时弱。新中国实行一夫一妻制和男女平等政策,这从政策的高度去改变历史遗留的男女不平等问题和女性性劣势问题。女性开始广泛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来,接触异性的几率大大增加,同时也为两性间性行为的发生创造了无限的可能性。然而,因为在性问题上依旧停留在不过多提及的状况,在对孩子的教育体系中绝对避免任何有关性的问题,大人常常骗孩子说“你是从天上摘下来的星星变成的”或“你是从马棚里捡到的”等等就是最好的例证。性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绝对是谈虎色变的事。中国的性教育在这种“谈虎色变”的社会氛围下步履维艰,家庭教育里避讳谈及性,学校教育又缺乏系统、专业、齐备的性教育体系,形成了中国青少年对性的无知,这种无知又滋生恐惧、害羞、讨厌等情绪。中国家庭教育中对性的回避是不是对孩子实行教育的最好方式,对孩子将来成人后的性行为及其性道德是否能产生积极的影响,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中国的社会现实让我们看到,21世纪的今天,年轻女子卖淫、富商包养大学生、未成年性体验、少年强奸、少女堕胎、未婚妈妈等等,还有各种权色交易下牺牲的女性,这些就是性教育缺失下性行为造成的被性道德谴责的满目疮痍的社会现实。然而性教育的缺失,传统道德也难辞其咎,传统道德对性的禁锢导致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同时又无法解决这些问题。慢慢的传统道德的束缚导致越来越多的近乎极端的性行为,现代社会的道德体系已无法规范,性发展在高压状态下迫使道德丧失了对性行为的部分控制力。道德的绝对优势被打破。
婚外情、小三、二奶等现代流行词,反映的也是一种社会现实。婚外情实质上是一夫多妻制的残余和再发展,之所以有再发展是由于女人也因此踏入“一妻多夫”的“温床”。当然,这里并不是指法律允可的形式,而是从性关系角度出发。社会普遍排斥婚外情,认为那是有悖良心道德的事情,往往婚外情的上演者要遭受道德和社会的谴责。传统的家庭责任观念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另外也能看出人们对性行为范围的逾越还是尊崇着孔孟之德礼。信息网络的生活化为人们创造了宽广无边的交友空间,越来越多的不良性现象渐渐横行其中。陌陌,一种手机交友软件,而使用者中正常交友的人数比例少得可怜,90%以上的男人使用该软件都是为了寻找一夜情,该软件被网友戏称为“约炮神器”,而女性使用者中也不乏借此进行色情买卖者。社会风气正在一步步败坏,发出一阵阵刺鼻的恶臭,这些和性道德的高压管制不无关系,和性环境得不到清扫、正名不无关系。正是因为大众对性关系普遍缺乏了解,局限地理解性看待性,走不出伦理道德早在古代社会就设下的边界,戴着有色眼镜去对待性关系和接触性行为。于是,被一些受利益驱使的不法分子错误利用,发展色情行业,进而又以此蛊惑年轻的一代,如此恶性循环。
(三)新时期应加强性教育,改善性道德环境
正如道家所述宇宙万物均有阴阳两极一样,人类自产生于地球之时便有着雌雄之分,阴阳相吸雌雄相交乃天律。在人类两性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影响最为深远且可以认为自始至终伴随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当属两性之间的性关系。若是能以一种直接的不加隐晦的教学方式和内容来对孩子进行有关性的教育,使之能够正确地对待性,明白它是最自然的本能体现,只是必须要到适当的年龄才能发生。性欲、食欲、求生欲并列人之三大本能,既然食、求生能如此洒脱而频繁地出现在日常生活中,那么性难道就不能较早一点进入孩子的教育体系中么?
国家教育在性教育方面也作出过很多努力且一直在继续,整个社会对于性关系的观念及看法也保持着一定的统一高度。只是局部的失衡是长期存在的,80后、90后中婚前性行为的发生率不低,90后女孩对女人贞操观的态度轻蔑,尤其“非主流”的盛行更是导致大量性事件、性悲剧的发生。基于对艾滋病、各种性病知识的缺乏,现代社会中的一些性行为是极其危险的,我国艾滋病患者多达数十万,数目惊人。第二十六个“世界艾滋病日”,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的数字显示:截至2013年9月30日,全国共报告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约43.4万例,其中经性传播比例为89.9%,青年学生感染艾滋病人数每年都在上升,同性性传播也在增加。21世纪的社会到处是时尚元素,人们对时尚的追捧使其如雨后春笋般旺盛生长。需求带动生产,使人们对性的渴求成就了色情行业的高收入,这无关乎道德,只是一种经济手段而已。性一再被错误利用而得不到应有的正常发展,社会伦理道德对此也渐感“心有余而力不足”。那么,要采取怎样的行动才能改善这种情形,下面就此谈三点愚见。
首先,建立规范、科学、全面的性教育体系,将学校性教育、社会性教育和家庭性教育相结合并共同作用于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对性的正确认识。学校教育方面,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接受程度,将性相关知识贯穿于初中教育至大学;家庭中父母加强与子女的沟通,比如母亲有责任提前和女儿解释月经来潮以帮助孩子克服恐惧,父亲有责任帮助儿子理解遗精、晨勃等属于正常生理反应的现象;社会方面多依靠红十字会、防艾基金会等NGO组织配合政府对全社会进行恰当的性教育。以上三个方面彼此促进,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整个性教育体系初步目的在于让人们对性建立正确的认识,性本身并不是丑陋、肮脏、污秽、羞耻的,这样也有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其次,大力进行性知识的传播活动,促进良好社会性道德风尚的形成。性知识传播活动可以是官方组织的,也可以是在政府认可下民间自行组织的。譬如红十字会中“同伴教育”常常会做一些性知识讲座,讲座内容涉及如何正确使用避孕套、如何在性爱过程中确保生理卫生等等,还会向公众派发免费避孕套。类似这样的活动应广泛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慢慢让公众逐渐改变对性陈腐的认识,进而在道德上便会对性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最后,在性教育体系的建立、社会良好性道德风尚的形成过程中,法律依然也必须继续扮演重要角色。社会观点普遍认为道德是法律的补充,法律是道德的上限,道德是法律的下限,两者对所有社会行为进行着互补式的规范。那么,性道德对性行为的规范也需要法律作为重要支撑,而且当道德对一些性行为失效时,法律就必须以强制手段进行整治。卖淫嫖娼不是道德能规范整治的社会现象,色情产业在对青少年的侵蚀方面,道德也表现得束手无策,因而需要法律和道德并举,才能规范杂乱的色情市场。
总之,中国性文化博大精深,却因传统的道德体系而深沉谷底,原本可以自然、和谐的性关系也在几千年的性压抑后发展至如今性关系核心价值观念偏差而致局部性教育危机不断。我国早在原始社会就有关于人类生殖器的崇拜,那种纯自然的崇拜和如今口语男根便有辱道德的对比,令人无限向往自由无缚的古代社会。因此,返璞归真的呼声一直居高不下。从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脉络来看,自母权制后期对性行为有所限制到现今性领域初步扩展,道德观念都一直伴随并影响着性关系的发展进程,而性关系的一度变更也深刻影响着道德体系的结构和内容,二者相伴不离。现代社会的性关系和性道德的关系表现出多重特点,二者的关系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博弈一直在持续,在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中国,道德将永远生长在人们性行为的发生及性关系的发展过程之中。
〔1〕路易斯·亨·摩尔根.古代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2〕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3〕马林诺夫斯基.野蛮人的性生活〔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of Sexual Interaction and Sexual Ethics in Chinese History
Xiong Kunxin,Zhang Jiexina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ese Ethnic Theory and Policy,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081,China)
Based on the time line,this article mainly elabo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sexual relations and sexual morality in the three important historical period from ancient times to now,including matriarchy period,grand unification epoch of feudal patriarchy,and present society.This article exposes the inferior status of women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process, noting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sex education in China in the new century is very backward,and then suggests that it's necessary to continue to strengthen sex education and improve moral environment.
China;sexual behavior;sexual morality;sex education
B823.4
A
1672-2345(2015)01-0060-06
10.3969∕j.issn.1672-2345.2015.01.012
(责任编辑 张 成)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3&ZD064)
2014-11-15
熊坤新,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宗教理论与宗教政策、民族伦理学、藏学、印度文化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