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发展观的生态意蕴
2015-03-22刘海霞
□刘海霞
[兰州理工大学 兰州 730070]
论科学发展观的生态意蕴
□刘海霞
[兰州理工大学 兰州 730070]
面对发展中遇到的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和其他社会问题,胡锦涛在自觉传承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其中包含的“以人为本”的发展,“五个统筹”的根本方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都彰显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意蕴和生态维度。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完善和拓展,又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实践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指明了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胡锦涛;科学发展观;生态意蕴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须面对的首要关系,也是许多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理论都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对科学发展观来讲也毫不例外。胡锦涛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过程中,面对发展中遇到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其他社会问题,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1]34,“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1]33的根本方法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以期促进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和人的全面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自觉续承
科学发展观是胡锦涛直面严峻的生态困境等重大社会现实问题,对生态自然环境方面发展目标的确立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自觉传承的产物。
第一,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自觉继承。
科学发展观确立的生态自然环境方面的目标及其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视,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引领下产生的必然结果。首先,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自然界具有先在性”的观点,认为自然界对于人类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本原地位。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不仅是一部人类文明的进步史,也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2]自然是整个人类的母亲,人是自然之子,“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3]38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承担者,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外部环境和生产生活资料。正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的,“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4]53可见,人类的生存发展须臾离不开自然界的支撑。“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5],没有蓝天、净水、绿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其次,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在自然界中不是无能为力的,作为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和社会存在物的人可以通过劳动实践创造和改造对象世界。“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3]191,“在改造对象世界中,……自然界表现为他的作品和现实。”[4]此外,人类必须正确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否则,必将遭受自然的惩罚,遭遇生存环境危机,自食苦果。对此,恩格斯早就告诫过,人类所自我陶醉的对自然的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只是暂时的,对于这种胜利,自然界迟早都要进行报复和惩罚。人类对于自然的每一次暂时胜利,刚开始的确实现了我们预期的目标,但是后面却会引发“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6]如今,日益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有力地佐证了恩格斯的观点。诚如此,“尊重自然‘意愿’,爱惜自然‘价值’,保证自然‘健康’,顺应自然‘规律’”[7]自然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理性选择。
第二,科学发展观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自觉传承。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理论指南,而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指导价值。新中国成立后,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具体历史任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传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不能丢,但要说新话;既要认真研读和总结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生态思想,又要写出新篇章;既要学习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结合实际不断拓展和创新”的思路和标准,自觉地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中国社会发展实践相结合,以深邃的战略眼光深切关注并思索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创造性地推进和发展中,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具体是指,毛泽东提出的开发改造自然、节约利用资源、重视兴修水利、绿化美化祖国、综合平衡发展等思想;邓小平主张“以人民的利益”为基点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和发展工作,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江泽民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主张多策并举,追求绿色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使整个社会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在中国社会主义生态实践中,胡锦涛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指导下,不失时机地在科学发展观中确立了生态自然环境方面的发展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十八大报告还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社会建设的突出地位。
二、科学发展观生态目标形成的时代背景
任何一种思想理论都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对人类社会发展某一阶段历史经验的概括,是对社会生产生活实践科学认识的必然产物。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提出明确的生态自然环境方面的发展目标,与当时深刻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
首先,严峻的国际生态环境形势。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激发出了人类最大限度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潜能,人类在物质满足上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说,在不到一百年的发展中,资本主义借助工业革命的力量所获得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8]然而同时,人类凭借科学技术对自然无休止的征服和盘剥使自然资源遭到了过度的消耗,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并已经演变成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每一步足迹都离不开自然界,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也需要足够的能源资源支持和良好生态环境的支撑。因此,为了人类更好地生存和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人类必须尽快将这种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纳入到社会实践的自觉规划中逐步加以遏制和消解。为此,各国开始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把生态环保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目标。这是科学发展观提出明确的生态目标的国际背景。
其次,日益凸显的国内生态环境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成就举世瞩目,世人惊羡,中国人民从中获益匪浅。然而,在现代经济超速发展进程中,人们“享受”的同时,又不得不面对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土地荒漠化、能源资源严重消耗等生态环境问题,中国人民正遭受着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围困和侵扰,并已经付出了相当惨重的环境代价。日益严重和凸显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尽快解决,不仅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质量,还可能会影响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为此,胡锦涛直面我国日益凸显的生态环境问题,继承了中国共产党人向来重视“探索社会主义生态实践的正确道路并积极反思其利弊得失”这一优良传统,在十七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并用相当篇幅阐述了明确的生态自然环境方面的发展目标,它以社会系统论的视野,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维度纳入其考虑范围,提出了经济、社会、生态、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模式。科学发展观在生态自然环境方面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存共荣,社会与自然的协调互动,自然系统的全面协调以及人、自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确立生态自然环境方面的发展目标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强调和关注是我国社会主义生态实践发展的必然。
三、科学发展观生态意蕴的剖析
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其中“以人为本”的发展,“五个统筹”的根本方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都无一例外地彰显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视和关注。
(一)“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发展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视
“以人为本”首先回应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尊重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思想,表达了发展的终极价值指归。马克思主义认为,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者的群众。”[2]287毛泽东也曾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9]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申了人民群众在历史活动中的主导性和中心地位,强调在发展中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的发展是富含生态意蕴的发展,“以人为本”并不意味着在发展中要牺牲自然的价值来满足人类,并不意味着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主仆关系或者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人必须依靠“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出和吸入一切自然力”[4]124而生存和发展。美国学者罗尔斯顿也指出:“地球不是人类的财产,而是一个有机共同体,是生存的单元。地球不属于我们,相反,我们属于地球。”[10]保证自然的“完整”和“美丽”不仅是作为主体的人的智力健康发展的需要,更是促进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需要。“以人为本”内在包含着“人就是自然价值的受益者”的科学理念。
其次,人掌握了实践的工具,通过理性认识改造自然的时候,确实确立起了人类的主体地位,但这仍然无法改变人类源于自然的本质属性。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对自然价值的尊重就是对人自身价值的尊重。忠实守护自然价值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基点。可见,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并不否认自然的价值,相反,它要结束人类对自然的“统治”和“奴役”,承认“以人为本”和肯定自然价值之间如影相随、共存共荣、互惠互利的关系,促进人的利益与自然价值之间的“理解沟通”,缓和人与自然的矛盾,改变人与自然的失衡状态。事实上,人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类利益,是为了更好地坚持以人为本。”[11]
(二)“五个统筹”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强调
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五个统筹”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对这一统筹的规定涵义深远。它既要求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同时又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首先,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需要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境遇再也不能允许漠视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而一味追求经济增长的愚蠢行为。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是有限度的,人类开发改造自然的行为一旦超过自然所能承受的限度,那么,我们面临的不仅是自然的悲哀,更是人类的灾难。为此,“要坚持保护优先,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互利共赢。”[7]
其次,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求人们在开发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提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自觉,即“通过对生态问题的反省,达到对生态与人类发展关系的深刻领悟与把握,并由此内化为人们的心理与行为习惯。”[12]人类曾一度坚信,人类理性不仅能为自然立法,而且由于科技理性和工具理性的深刻觉醒和无限膨胀,人类在征服自然中的确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然而人类的“成功”与“辉煌”却并未使人类走上幸福安康之路,相反,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和能源的过度消耗以及核灾难威胁等问题的恶性发展使人类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不安之中。被惹怒的自然,露出狰狞可怕的面目,以巨大的灾祸一次又一次“惩罚”和“威胁”人类时,人们才体悟到一百多年前伟人关于“自然会报复人类”的深刻教诲的真正内涵,才逐渐从实践观和价值观等方面意识到生态自觉的重要性。
最后,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还需要注意人与自然的互惠互利。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由于人类首先考虑和关注的是自然对人类的价值,往往忽略人与自然的互惠互利性,从而导致人类对自然利益和价值的漠视,招致自然的报复。事实上,利己与利他(在这里是指自然)是相互统一的。人类在自然中不断满足自己的需求,自然需要人类对它的持续呵护和尊重,这实际上就是人类对自然的利益,自然对人类别无他求,仅此而已。时刻牢记人与自然的互惠互利,实现人类永续发展,这正是科学发展观所提倡的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重要内涵所在。
(三)“全面协调可持续”对人与自然和谐的关注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它倡导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生态全面协调发展。与此同时,还要促进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的可持续,首先要求人们在生态实践活动中,对“人与自然之间唇齿相依、共生共荣的关系”有一个清晰的、理性的、长远的可持续认识,对自身赖以生存的自然给予道德关怀和足够的尊重,合理计划生产的速度和规模的同时充分考虑自然的“感受”,做到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争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同一。
其次,在保证自然“健康”,顺应自然“规律”的同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宣传、教育、制度等手段,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充分运用人类自己的聪明才智,发展生态科技,改进技术。正如马克思所说,技术的改进,“使那些在原有形式上本来不能利用的物质获得了一种在新的生产中可以利用的形式。科学的进步,特别是化学的进步,发现了那些废物的有用性质。”[13]事实已经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正是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应用中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扩大了资源和能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这样就能一定程度上减少环境污染,从而能够促进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和谐。
最后,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可持续还表现在,使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时代的人们公平地享受生态利益,即不仅要在同代人之间公平分配生态利益,共克时艰,实现生态利益上的代内公平,促进同时代的人相互之间的和谐,更为重要的是要在不同时代的人之间公平地分配生态利益,共担责任,实现生态利益上的代际公平,促进不同时代人之间的相互和谐。任何一个时代的人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前代人的历史创造,人类正是在这种历史延续中薪火相传。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指出的,“历史的每一个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3]43虽然前一代留下来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会被新一代所改变,但是这些历史条件毋庸置疑地成为新一代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自然基础和历史前提。任何一代人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消耗,对生态环境的肆意污染,不仅会对下一代人的生存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而且人类社会整体的可持续性也可能由此而中断。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可持续性还深刻表现在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两个方面。
四、小结
科学发展观始终贯穿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生态自觉理念,它是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生态困境的一种积极应对,是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扬弃后,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紧密结合的生态自觉新理念,是科学发展观不可或缺的重要生态维度。理论上,科学发展观深化和拓展了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旨趣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实践上,科学发展观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自觉理念为在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指明了方向。
[1]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M]. 北京: 党建读物出版社, 2005.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9: 128.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4]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0: 58.
[5] 刘海霞, 王宗礼. 邓小平生态环境思想探析[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6): 219-223.
[6]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383-384.
[7] 刘海霞, 王宗礼. 习近平生态思想探析[J]. 贵州社会科学, 2015(3): 29-33.
[8]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277
[9] 毛泽东. 毛泽东文集(第5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861.
[10] 罗尔斯顿. 全球环境论理学: 一个有价值的地球[M]. 哈尔滨: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 67.
[11] 方世南.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明系统理论的丰富和发展[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8(4): 17-22.
[12] 于冰. 论生态自觉[J]. 山东社会科学, 2012(10): 17-20.
[1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4: 117.
Discussion on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of Ecological Connotation
LIU Hai-xia
(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anzhou 730070 China)
Facing with many ecological problems and other social issues, Hu Jintao consciously inherited Marxist ecological view and put forward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The connotations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are rich, 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of “People-Oriented”, fundamental method of “Five Overall Planning”, and “Comprehensive, Balanc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hich manifest basic requirements of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of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t not only improved and perfected the Marxist ecological view, but also specified the direction of dealing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our county’s socialist ecological practice.
Hu Jintao;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ecological connotation
D641
A
10.14071/j.1008-8105(2015)06-0076-04
编辑 刘 波
2015 − 05 − 28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西北地区环境问题引发的社会冲突及其防控机制研究”(11CZZ027);甘肃省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2014A-040);兰州市社科规划项目“深化美丽兰州研究”(15-021D)的阶段性成果.
刘海霞(1977− )女,法学博士,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