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人与海》中人地位的生态伦理阐释

2015-03-22马云飞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老人与海海明威物种

□马云飞

[龙岩学院 龙岩 364012]

《老人与海》中人地位的生态伦理阐释

□马云飞

[龙岩学院 龙岩 364012]

通过对《老人与海》中老人海上捕鱼生活的回顾及反思的具体分析,指出生态批评的提出与后续推进必须考虑人的正当需求,忽视人的发展谈生态批评是伪生态的表现,同时指出《老人与海》仅体现生态批评的前奏。作品中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揭示仅是处于生存危机前期的人类反思,即生态批评视野下的人必须学会尊重其他物种的发展需求,努力与它们友好相处。从老人的情况看,他的反思并没有为人与自然关系的改进提供更大空间,仍执着于人类利益的满足与实现。但《老人与海》预示了生态批评的到来,就此而论,它同样不失一部伟大的作品。

《老人与海》;人的地位;生态批评;敬畏生命

生态批评的理论阐释与文本实践近年来已成批评的时尚,围绕着《老人与海》的生态批评解读也方兴未艾。大多数评论都是围绕着阐释海明威的生态意识或“通过反生态意识而反映出来的海明威矛盾的生态思想,即既敬畏自然,又有征服自然的欲望”[1]174,提出“摒弃不合需求的传统人类中心主义,转而采纳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科学合理地对待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19,或指出“人不能物欲膨胀,而应追求尽可能简单的物质生活和无限丰富的精神生活,才能重返人与自然的和谐”[3]52。但事关该批评本质的问题似乎没有引起太多注意,即一方面任何类型的批评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且都以解决或分析所处时代的具体问题为旨归;另一方面是文本选择问题,一定的方法需要在对具体而合适作品的解读中得到实践,也就是说并非任何作品都适合进行生态批评的分析。这就要注意作品与理论间的适切性,即作品要符合时代,而理论也要把握时代主题。就生态批评而言,除各自表述差异外,共识性的认同就是生态批评需具备整体视野,即生态批评应超越惯常的人类中心主义思维。人类应放弃长期以来对自然及其中生物物种的“他者化”思想和习惯化倾向,树立起与别的物种平等相处、友好和谐的新型生态关系。但就现阶段人类历史发展来说这似乎过于理想化,因为理论方面对于人类中心主义思维的反思存在着忽视人自身存在及其正当需求的倾向,而理解与应用生态批评恰恰是不能离开人自身而去谈论的。生态批评视野下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是人自身发展的哪些做法是值得反思的,人自身存在的哪些需求是需要尊重的。若因强调生命整体观而抹杀或忽视人类的正当需求,那就是伪生态。在这方面,《老人与海》就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一、反思:人类行为的应有限度

《老人与海》中老人独自进入深海捕鱼过程中针对“鱼”所反映出的矛盾态度,体现着“他者”观方面的新变化,即自然以及自然中的诸生物,既是对象化客体,同时也是曾经拥有生命、值得尊敬、并因此应该是拥有尊严的死亡了的存在者。在等待鱼儿上钩的过程中,老人身上那种“人-物”之间的对立非常明显。“吃鱼饵吧,鱼啊,吃吧,请你吃吧,这些鱼饵多新鲜……”[4]31,以及“吃了吧,这样可以让钓钩的尖端扎进你的心脏,把你弄死,……得了。你准备好了?你进餐的时间够长了吧”[4]33?此时的“鱼”仅仅是对象化存在物,迟早会进入人类设置的陷阱,并最终成为人类餐桌上的美食。不过与大鱼的斗争使得老人态度出现了变化,作为“对象”的鱼引发了老人的尊重。“‘鱼啊,’他说,‘我

爱你,非常尊敬你。不过今天我得把你杀死[4]41’”。当大鱼展示在老人面前时,老人态度彻底变了,“但是感谢天主,它们没有我们这些要杀害它们的人聪明;尽管它们比我们高尚,更有能耐。……但愿我就是这条鱼,他想,它正使出所有的力量,而要对付的仅仅是我的意志和我的智力”[4]48。从生态批评的视角看,这句话是小说的核心。它一方面说明,惯常的关于“人与自然”的斗争本质上并非人与自然以及其中生物体之间的对抗,本质上是人与自己、与自己欲望以及抱负等之间的争斗。随后的斗争越发使老人进入反思,一方面是鱼在努力抗拒着为人类所征服,为人类所杀死,“于是那鱼闹腾起来,尽管死到临头了,它仍从水中高高跳起,把它那惊人的长度和宽度,它的力量与美,全部暴露无遗”[4]72。这说明自然有其尊严,物种有其风骨,即使是死亡,也死的有意义。到最后老人最终制服大马林鱼,老人再次进行反思,“我们像亲兄弟一样航行着。……是它在带我回家,还是我在带它回家呢?……老人想,只要它高兴,让它把我带回家得了。我不过是靠了诡计才比它强的,可它对我并无一点恶意”[4]76。这是小说中唯一一次出现的关于“家”意象的反思,其指向生态批评视野中“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即自然究竟是人类可肆意妄为的“客体化”场所,还是人类应予以庇护的“家园”,若是前者就依然没有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的藩篱。因此需要我们反思的是人类的行为应当有所限度,应放弃“客体化”自然、乃至“对象化”其中生物的极端做法,进而“善待自然”,并视自然为包括人类在内全体生命体的“家园”,才是真正“生态”的开始。这当然也就指向生态批评的另一要义——“回归自然”。

二、归家:回归自然的理解

人是物质与精神向度上的二重存在者,因此人的自然存在也同时是“物质自然”与“精神自然”的对立统一。就“物质自然”而论,即生态地说,人自身即是自然生态系统、尤其是食物链之中的一个节点,即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延伸开去,人吃鱼乃至别的生物或人被别的生物所吞食只是生态规律的正常运行。这在《老人与海》中有多次暗示。老人在前往远海的过程中,对海上所看到的“军舰鸟与飞鱼”之间追食与反追食间的描述,就从本质上说明,单纯就“物质自然”来说,包括人在内的诸不同生物体之间的生命过程总归是你争我夺的为生存而斗争的过程。人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区别在于:人不仅享用自己所处其中的生态结构,还能够在理解类似结构的基础上创造出适合于自己生活、生存目的的生态、社会、思想等结构。这里面同时包括人的反思、调整与再创造,这就是人的伟大。老人一方面欣赏着海上不同生物间的自然关系过程,一方面不禁又“感同身受”起来,“人们大都对海龟残酷无情,因为一只海龟被剖开、杀死之后,它的心脏还要跳动好几个钟点。然而老人想,我也有这样一颗心脏,我的手脚也跟它们的一样。他吃白色的海龟蛋,为了使身子长力气”[4]27。这种情感的进一步发展使老人陷入一种“矛盾状况”:既对作为“他者”的猎物表示钦佩,尊重它的生命与存在,同时却又不得不遗憾地杀死它,从而补充自己的体力,让它为自己的生存而失去生命,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或满足自己的欲望以及抱负。“你杀死它是为了自尊心,因为你是个渔夫。它活着的时候你爱它,它死了你还是爱它。如果你爱它,杀死它就不是罪过。要不是更大的罪过吧[4]81?”这折射出老人或作家思想方面的深邃,即渔夫难道非得通过打鱼或只能通过打渔而获取自尊心,获得同行或社会的承认吗?老人关于“渔夫”职业的反思从“物质生态”之食物链上看再正常不过;不过老人一边杀鱼一边对鱼表示道歉,其实就暗含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除了过“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生活方式外,人类有可能寻找到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吗?这体现出人类“精神生态”方面的超越功能,即人类或者调整自己习惯化、职业化的生活方式,或者进行新的创造。

就《老人与海》来说,海明威认同前者,即在回归自然的同时尽可能过一种简单化的生活。通过老人桑蒂亚戈的人物塑造,海明威同时指出人类回归自然是可以的做到的,但不能是完全的回归自然,即人的完全自然化虽然是可能的,却是不应该的,因为人类“精神自然”的存在已经使得人不能完全接受自然规律的约束,也因为简单生活无非是践行一种生活观、以自己的行为去推行一种价值观而已,回归自然的底线是不能脱离与其他人的接触。在与大马哈林鱼搏斗的过程中,老人痛感个体力量的不足,“如果那男孩在这儿,他会用水打湿这些吊索卷儿,他想。是啊。如果男孩在这儿。如果男孩在这儿”[4]63。因此“回归自然”的目的就是要践行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从而尽可能地降低对外在物质的依赖度;不过简单生活不是孤独生活,回归自然也并非是永远离开人群。本质上说,对于外在自然的回归仅仅是前提,“回归”其实是个体与自我达成的积极妥协;而与自我妥协既非放弃生活下去的希望,也非没有了获取更多生存空间的欲望,反而是寻求另一种生活方式。人还是主要的,只不过在这种转变背景下人应该开始反思,究竟是人自我存在和发展的哪些问题在生态学那里是最主要的。

三、敬畏:众生平等

对于新生活方式的寻求与如何积极对待“死亡”相关。在一次出海过程中,老人看见鸟儿在大海上无助地觅食的过程,不免“感同身受”,“他替鸟儿伤心,尤其是那些柔弱的黑色小燕鸥,它们始终在飞翔,在找食,但几乎从没找到过,于是他想,鸟儿的生活过得比我们的还要艰难,除了那些猛禽和强有力的大鸟。……海洋是仁慈并十分美丽的。然而她能变得这样残暴,又是来的这样突然,而这些飞翔的鸟儿,从空中落下觅食,发出细微的哀鸣,却生来就柔弱得不适宜在海上生活”[4]21。这是一种对生命的敏感性,从传统生活方式或其后的思维出发来看,既然人是自然的主人,那么普天之下之一切都应该为满足人类的欲望而被主宰控制。这是典型的“主-客”二元论思维,于是在以“主人自居”的人类视野中自然界被“他者化”而成为人类恣意挥洒的领地,面对别的物种之生命历程或其自然死亡,人类都是无动于衷的。人类出于自身目的加速别的物种的死亡过程,更是无可厚非。因此传统生活方式的转变首先要求对别的物种“生命”的敏感性,即它们与我们一样,也是有死亡的存在者,对于它们的死亡不能无动于衷。不过“生命敏感性”的具备并非意味着人类从整体生物链中的退出,或因对生命的敏感而拒绝自己应该的享用。那是对人类“物质自然”身份的背弃,是一种伪生态。对于“生命的敏感”要求于人类的是要有一种“积极死亡观”。老人一次出海钓到雌鱼,而雄鱼始终追随而不忍离去,这让老人大为感动,“它们这情景是我看到的最伤心的了,老人想。男孩也很伤心,因此我们请求这条雌鱼原谅,马上把它宰了”[4]37。在与大鱼搏斗的过程中,老人对于大鱼始终心存“敬畏”,“于是他替这条没东西吃的鱼感到伤心,但是要杀死的决心绝对没有因为替它伤心而减弱。它能供多少人吃啊,他想。可是他们配吃吗?不配,当然不配。凭它的举止风度和它的高度尊严来看,谁也不配吃它”。返航途中,大马哈林鱼遭到鲨鱼围攻,老人边与鲨鱼搏斗,边进行反思,“你原来是条完整的。很抱歉我出海太远了。我把你给毁了。不过我们杀死了不少鲨鱼,你跟我一起,还打垮了好多条。……我许过愿,如果逮住了这条鱼,要念那么许多遍祷文,他想。不过现在我太累了,没法念”[4]89。这个情节一方面再次展示了“物质自然”的运行过程,即无论鲨鱼的行为、还是老人与鲨鱼搏斗以保存大鱼都是无可厚非的,因为那是自然之道。

另一方面,老人捕猎大鱼时所暴露出来的临时性宗教虔诚或祈祷不但确证了“人类中心主义”思维的顽固,同样也揭示了生态批评所秉有的“宗教情怀”,即从生态批评视野看,宗教情怀之核心即是对生命的尊重。老人的所作所为事实上已偏离了宗教精神,因为临时性祈祷并没有给他带来尊重生命或感知众生平等的心中向往。该情节同样告诉人类,人们虽可以得逞一时,视自然界为“他者化”对象,成为人类恣意挥洒的领地,但却不可以永远如此。人必须尊重自然,尊重其他生命体,做到众生平等,否则得不偿失,不利于人类自身的发展。“‘但愿这是一场梦,我压根儿没有钓上它。我为这事感到抱歉,鱼啊。……我原不该出海这么远的,鱼啊,’他说。‘对你对我都不好。我感到抱歉,鱼啊’”[4]84。老人深入海洋远处反映的是人类在强大科技力量的装备下,无视自然自身的规律而肆意妄为的做法。尊重自然就是一方面视自然为有生命的存在并与之保持亲近,一味地以自己的武备与工具去深入、去剥离自然的神性,那就是不尊重自然。尊重自然也包括尊重自然规律,否则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最终也会祸及自身。换言之,人类对于别的物种生命的漠视必然会导致人类之间的自相残杀。这也是解读海明威战争小说中主题的线索之一。这就是说生态视野下对于生命的尊重要求人类彻底放弃对大自然的“他者化”思想以及包括对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体的“他者化”企图,因为“只有与非人类保持联系并与他们共享快乐,我们才是人类;只有与所谓的他者保持互惠关系,我们才能开始治疗我们的恶疾”[5]195。因此生态批评的提出并非要遏制或抹杀人类的正当需求,人类关于自身物种延续的需求在生态批评看来无可厚非,只不过人类不应一味地或没有限制地纵容自己欲望的满足并无视别的物种的生命延续的权利,应学会在满足自身利益的同时与别的物种友好相处,因为对于别的物种的尊重就是对于人类自身的尊重。

四、结论

对生态批评的反思要求回答一个问题,即《老人与海》是恰当的生态批评的对象文本吗?深层生态学认为“动物会主动把自己献给值得奉献的猎人,同时期待对方以良知和感恩作为回报。……其他的生物不介意被杀、被吃。但他们期待人类礼貌地说声谢。因为他们也不喜欢自己被浪费掉。这样,动物成了人类的援助者,为人类提供食物”[5]189~190。由此去反观小说中老人的捕鱼生活及其反思,可以明白《老人与海》其实仅处于生态批评的前期阶段,即仅处于人类对其所作所为的反思阶段,不过也仅仅是反思而已。“光景太好了,不可能持久的,他想。但愿这是一场梦,我根本没有钓上这条鱼,……”[4]79。这其实是人类反思的结果,人类对自然以及别的物种的胜利是暂时的,别的物种只是被迫成为人类的猎物。可以想象,如果大马哈林鱼被老人完整地带回去,老人还会作这般断想吗?稍作反思后,人类之习惯化思维又再次凸显,“然而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然而我很痛心,把这鱼给杀了。……(登多索鲨)是残忍、能干、强壮而聪明的。但我比他更聪明。也许并不,他想。也许我仅仅是武器比它强”[4]79。人类正是凭借着强大的武备,才可在自然面前为所欲为。即使偶有失败,人类也不会就此放弃,就像老人捕鱼经历一样,个体是不可能被打败的,人类也不可能永远放弃自己的勃勃雄心。《老人与海》中老人所使用的捕鱼装备和工具还比较原始,所生活的环境还尚未处于高度城镇化和商业化的时代,所以《老人与海》本质上并非适恰的生态批评对象,硬性地用生态批评理论去阐释《老人与海》是一种文学研究上的形而上学,既没考虑文本的现实,也没考虑批评出现的具体时代背景。正如圣淘沙(Santosa)指出的那样,老人圣地亚哥的所作所为具有尚古主义(Primitivism)的特点,表达了“海明威对于文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城市化和工业化社会生活方式的批判”[6]99。“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海明威更多地关注精神状态而没有重视生态问题”[1]174。不过辩证地看,《老人与海》恰恰提出了生态批评所关心的许多课题,如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重新调适,因此可以说《老人与海》预示了生态批评的到来。就此而论,它同样不失一部伟大的作品。

[1] YU Y. The call of the wild —— an eco-critical reading of “the Old Man and the Sea”[J]. Canadian Social Science, 2011, 7, (3): 167-175.

[2] 张英. 两种人类中心主义的对话——对《老人与海》的新生态解读[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18-23.

[3] 戴桂玉. 生态批评视角下的《老人与海》[J]. 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06): 56-62.

[4] 海明威. 老人与海[M]. 吴劳, 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5] 安乐哲. 佛教与生态[M]. 何则阴,闫艳,覃江,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8.

[6] SANTOSA V.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imitivism in Ernest Hemingway’s “the Old Man and the Sea”[J]. k@ta, 2001, 4(02): 91-100.

[7] HOLLENBERG A. The spacious foreground: interpreting simplicity and ecocritical ethics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J]. The Hemingway Review, 2012, 31(02): 27-45.

[8] BHARADWAJ A, BHUYAN N. Understanding the character of Santiago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Aristotelian virtue ethics and its contemporary relevance in ethical management[J]. Decision, 2013, 40(03): 223-233.

[9] HOFLING C K. Hemingway's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and the male reader[J]. American Imago, 1963, 20(02): 161-173.

[10] BURHANS C S.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Hemingway’s tragic vision of man[J]. American Literature, 1960, 31(04): 446-455.

[11] HERLIHY J. Eyes the same color as the sea: Santiago’s expatriation from spain and ethnic otherness in Hemingway’s “the Old Man and the Sea”[J]. The Hemingway Review, 2009, 28(02): 25-44

[12] ANSARI M S. Theme of manliness and visions of life in Ernest Hemingway’s “the Old Man and the Sea”[J]. The Criterion: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in English, 2012, 3(03):1-11.

[13] FARHAN M. The humanistic values in Ernest Hemingway’s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and “a Farewell to Arms”[J]. Journal of Al_Anbar University for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2011, 0, (4): 360-379.

[14] MUHAMMED M M. Individuality in Ernest Hemingway's “the Old Man and the Sea”[J]. Journal of Kerbala University, 2011, 9(01): 1-7.

[15] WEEKS R P. Fakery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J]. College English, 1962, 24(03): 188-192

[16] BOCAZ S H. “El Ingenioso Hidalgo Don Quijote de la Mancha” and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A study of the symbolic essence of man in Cervantes and Hemingway [J]. The Bulletin of the Rocky Mountain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1971, 25(02): 49-54.

[17] WILSON G R. Incarnation and redemption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J]. Studies in Short Fiction, 1977, 14, (04): 369-373.

[18] 陈靖怡.《老人与海》的生态观矛盾及其根源: 以生态批评为视角[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03): 55-58.

[19] 王诺. 欧美生态文学[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20] 于冬云. 欲望、书写与生态伦理困惑: 解读海明威的非洲狩猎作品[J]. 外国文学研究, 2005(05): 58-64.

[21] 张琴. 生态批评视角下的《老人与海》[J]. 文史资料, 2011(10): 17-18.

[22] 张艳梅, 蒋学杰, 吴景明. 生态批评[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7.

Ecological Ethics Interpretation of Man’s Status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MA Yun-fei
(Longyan College Longyan 364012 China)

By detailed analyzing the old man’s review and reflection on sea fishing life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that the proposal of eco-criticism and the subsequent advance must take man’s proper needs into consideration and eco-criticism of neglecting to discuss man’s development is pseudo-ecological performance. The article also points out that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only reflects the prelude of ecological criticism. For in the work, the revelation of relations between man and nature, man and man, and man and himself is merely human reflection in their early survival crisis, that is, in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criticism, people must learn to respect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other species and make great effort to live harmoniously together. From the situation of the old man, his reflection did not provide more space for human’s improving relationship with nature, still clinging to human interests’ satisfaction and realization. But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foreshadows the arrival of eco-criticism, from this point of view, it is a great work.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man’s status; eco-criticism; reverence for life

I106.4

A

10.14071/j.1008-8105(2015)06-0071-05

编辑 邓 婧

2014 − 12 − 03

马云飞(1971− )男,龙岩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老人与海海明威物种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海明威名言
基于文学翻译的《老人与海》分层阅读赏析
海明威:《雨中的猫》
《老人与海》给我带来的快乐
追求梦想,捍卫尊严——读《老人与海》有感
回首2018,这些新物种值得关注
《老人与海》与海明威
电咖再造新物种
世界上的15个最不可思议的新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