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合作预防锁骨下静脉置管异位的临床应用
2015-03-22叶红波项美玲钱琴丹
叶红波 项美玲 钱琴丹
(浙江省宁波市第七医院ICU,浙江 宁波315200)
中心静脉置管在心脏和危重患者中多被应用于快速输血、输液[1],在重症监护室还常被用于测量中心静脉压、Picco监测、Swan-Ganz监测、输注血管活性药物等。临床上,中心静脉置管的途径有多种,如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颈外静脉等。锁骨下静脉由于其血管管腔大,休克时,血管不易塌陷,位置恒定,不易发生移位,患者活动以及舒适度好,故常被用作腔静脉置管的首选方法[2]。但锁骨下静脉置管导管头端异位的发生率较高,异位主要发生在颈内静脉[3]。异位的导管容易引起管道堵塞、导管损坏、血栓性静脉炎、血管破裂和血流动力学监测误差等不良后果[4]。我科2013年10月-2014年5月共锁骨下静脉置管132例,锁骨下静脉置管时,均采取医护合作,在导管异位预防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32例,均行右锁骨下静脉置管,其中男79例、女53例;年龄16~88岁,平均年龄(58.70±18.43)岁;重症胰腺炎8例,急性心功能不全13例,多发伤23例,感染性休克8例,脑外伤术后21例,重症肺炎14例,胃癌术后8例,高血压脑出血12例,中毒16例,急性肾功能衰竭9例。所有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已排除锁骨下静脉置管禁忌症、锁骨上窝压迫禁忌症如颈部肿块患者和禁忌头部旋转的患者。所有穿刺者为重症监护室医生,能熟练进行锁骨下静脉置管。合作者为重症监护室3年以上护士,已经过锁骨下静脉置管配合培训,能熟练操作Site~Rite×5超声导引系统。
1.2 物品与器械 Arrow双腔或单腔导管,Arrow导管配套测压针,Site~Rite×5超声导引系统,KL-250超声藕合剂。
1.3 方法
1.3.1 穿刺前准备 医护共同进行右颈内静脉探查,明确颈内静脉走行、血管深度、直径。自颈内静脉近心端按颈内静脉走行记号笔做标识约4cm长,以减少操作中探查时间,最后将探头涂藕合剂后,装入无菌保护套内,放置无菌区域。
1.3.2 穿刺 所有穿刺均取右侧锁骨下静脉,患者取轻度头低位(Trendelenburg’s体位),头偏向左侧,上肢略外展,保持锁骨略向前,使锁肋间隙张开,便于进针。穿刺点选择锁骨中内1/3交界或锁骨中点下方1横指,针杆与锁骨外缘呈45°夹角。穿刺方向指向胸骨上窝,刺到锁骨下缘后,针尖略后退,调整进针角度,努力保持针杆与第1、2肋所形成的平面平行进针,边进针边回抽,抽到通畅暗红色回血后,测压针测试压力,证实为静脉血管。送入导丝,超过穿刺针针尖3cm左右暂停。
1.3.3 合作 护士戴无菌手套站患者头端,待导丝进入血管3cm左右后,轻轻旋转患者头部至右侧,一手持超声探头放置于颈内静脉近心端,超声屏幕显示颈内静脉宽大的横截面,再探头向内下按压,直至屏幕显示血管闭合,导丝置入预定长度后,松开超声探头。医生撤出穿刺针,扩张皮下组织后,置入导管13~15cm。护士再次持超声探头垂直于颈内静脉方向由下至上反复扫查,观察颈内静脉内有无强回声点。探头旋转90°,纵向扫查颈内静脉内有无等号样强回声线[5],以避免导管紧贴血管壁导致的误判断。初步判定导管未误入颈内静脉后,缝合固定、包扎,撤除无菌屏障。再行床边胸片检查,确认导管有无异位。
2 结果
132例右锁骨下静脉置管,除5例穿刺失败改右颈内静脉置管外,1例B超显示导管异位入右颈内静脉,予重新调整,所有126例经胸片验证,均未显示导管异位。
3 讨论
3.1 导管异位是锁骨下静脉置管的近期并发症[6],与锁骨下静脉的解剖有一定的关系。锁骨下静脉是腋静脉的延续,位于锁骨内侧约1/3的后上方,男性长约4cm,女性长约3.8cm,在胸锁关节的后方与颈内静脉汇合形成头臂静脉,其汇合处所形成的较钝的夹角为静脉角,特别是右侧静脉角接近于直角。第1肋与锁骨之间,有一向前的夹角,此夹角男性约53°,女性约50°[7]。颈内静脉是颈部最粗大的静脉,静脉下端呈纺锤形膨大,且管腔经常处于开放状态[8],也为导管误入提供了解剖上的便利 。穿刺时,当导丝送至锁骨下静脉胸锁关节端后,向上可至颈内静脉,向下可经头臂静脉入上腔静脉。导丝置入过程中“J”形弯头很可能被血管壁阻挡而上翘,最终进入颈内静脉。
3.2 医生穿刺时,需注意保持穿刺针斜面向下,以减少导丝“J”形弯头受血管壁阻挡的可能性。穿刺针进针方向指向胸骨上窝,如朝上指向胸骨上窝与喉连线的中点时,导管易进入同侧颈内静脉[9]。撤穿刺针需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带出导丝。本组1例超声显示导管误入颈内静脉,回顾撤穿刺针时存在导丝外移过程。送导丝超过穿刺针针尖3cm左右,护士将患者头部轻轻旋转至右侧,头部旋转至右侧,可减小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的角度,避免导丝“J”形弯头在夹角处被血管壁阻挡而上翘进入颈内静脉。Site~Rite×5超声导引系统探头宽5cm,厚1.5cm,保证有足够的截面按压宽大的颈内静脉。按压力度以超声屏幕显示血管刚闭合为度。因颈动脉窦位于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的分叉处,刺激颈动脉窦,可影响动脉血压、心率、心输出量,产生心率减慢和血压下降。超声探查可直接评估血管的走行、深度、直径,指导按压的力度、位置,避免过度按压造成病人不适,也可避免因按压力度不够、位置不准确而使颈静脉未完全闭合,最终导致导丝异位至颈内静脉。本组患者按压时,均未出现心率减慢和血压下降,所有清醒患者未诉不适。1例导管误入颈内静脉,最终考虑因外撤穿刺针时导丝外移所致。导管置入后,再次超声检查,有利于调整,而且可减少因一次置管不成功致反复摄片检查,减少病人的射线伤害和经济负担。
3.3 重症监护室患者病情危重,锁骨下静脉置管常被用于测量中心静脉压、Picco监测、Swan-Ganz监测、快速扩容补液、输注血管活性药物等。导管易位,可使各监测数据不能真实反应患者的实际情况,影响病情判断;输注刺激性溶液,可能引起血栓性静脉炎、导管堵塞等,故保持导管置入位置正确,临床意义重大。本组132例,5例穿刺失败,改颈内静脉置管,1例B超显示导管异位入颈内静脉,予重新调整。所有126例经胸片验证,均未显示导管异位。与报道成人锁骨下静脉置管到位率约80%,儿童约33%[10]相比较,有显著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锁骨下静脉置管时医护合作,可显著减少导管异位概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徐丽华,钱培芬,顾秋莹.重症护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85.
[2]RS,Rippe JM.Irwin and rippe’s intensive care medicine.6th ed[M].Philadelphia:Lippincou Williams & Wilkins,2008:20-29.
[3]邓平,郭风云.锁骨下静脉置管导管误入颈内静脉的临床探讨[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7,13(6):11.
[4]Gurjar M,Baronia AK,Azim A,et al.Should blind intenal jugular venous catheterization be avoided in a patient with ipsilateral permanent pacemaker implant?[J].Am J Emerg Med,2006,24(4):501-502.
[5]舒红,王秀荣,孙文彦.超声技术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置管术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8,16(5):293-296.
[6]Araujo C.Silva JP,Antunes P,et al.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two central veins for the introduction of totally implanlable venous accese devices in 1201cancer palients[J].Eur J Surg Oncol,2008,34(2):222-226.
[7]王学东.右锁骨下静脉的应用解剖学研究[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8,17(2):126.
[8]王春兰,张美英,张婉平.PICC异位至颈内静脉的复位方法改进[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6):560-561.
[9]朱研,杨鹏,刘大川.锁骨下静脉置管误入同侧颈内静脉的相关因素及早期判断指标[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11,19(2):98-101.
[10]Pikwer A,Baath L,Davidson B,et al.The incidence and risk of central venous cathet er malpositioning:a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in 1619patients [J].Anaesth Intensive Care,2008,36(1):3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