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肺部复杂感染一例病案报道
2015-03-21胡向洁张兴彩
胡向洁 张兴彩
(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级硕士研究生·济南 250000)
1 病例介绍
1.1 入院情况
患者,女,79 岁,以“反复咳嗽咳痰2年,加重伴发热5天”为主诉,于2014年12月11日15点30分入住我院区。患者2年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未经系统治疗,后每于受凉后复发。5天前患者受凉后出现发热T39℃ ,咳嗽,咳痰,痰黄白相间质黏易咳出,乏力,自服感冒药后效不佳,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故来我病区就诊。
患者既往类风湿关节炎病史30余年,否认其他慢性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手术史。外伤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入院查体:患者老年女性,营养不良,神志清楚,被动卧位,背部正中及腰骶部可见褥疮,上有脓性渗液,全身皮肤多处可见皮疹,口腔黏膜见多处白斑,听诊双肺底及腋下可闻及爆裂音,双侧髋关节,膝关节屈曲强直位,双手掌指关节梭型变,双膝关节肿大畸形,双下肢及足部凹陷性水肿。其他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入院诊断:中医诊断:(1)肺痿(肺脾两虚),(2)发热,(3)痹症;西医诊断:(1)肺间质纤维化并感染,(2)类风湿关节炎,(3)褥疮,(4)低蛋白血症。
1.2 诊疗经过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结果回示:2014年12月11日肺部CT:双肺间质纤维化伴炎症,双侧胸腔积液。血常规:白细胞:17.15×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4.31×109/L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3.5%,淋巴细胞百分比 7.2%;血沉:89nm/hr;C反应蛋白:180mg/L。考虑患者老年有类风湿关节炎病史,且长期卧床,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影像学表现肺部感染范围大,故经验给予盐酸莫西沙星联合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抗感染3天,患者体温下降不明显,痰真菌涂片结果回示:革兰染色见真菌孢子;痰培养示:嗜血杆菌培养阴性,热带假丝酵母菌;根据痰检结果及患者症状,调整用药,停用盐酸莫西沙星、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改为帕尼培南/倍他米隆0.5g Q8H 抗感染,经验给予氟康唑0.4g QD抗念珠菌治疗体温有所下降,仍间断发热。痰培养见鲍曼不动杆菌,查 G试验、GM试验均阳性,高度提示曲霉感染。停用帕尼培南倍他米隆、氟康唑改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4.5g,Q8H联合伏立康唑0.2g BID,体温用药次日下降至正常,继续原方案治疗,体温持续稳定,伏立康唑静脉使用7天后改口服,抗感染治疗的同时应用盐酸溴己新化痰,喜炎平抗炎,多索茶碱解痉平喘,人血白蛋白补充白蛋白,复方氨基酸补充营养,泮托拉唑钠保护胃黏膜,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药以补肺健脾、清热止咳为原则,方以参苓白术散和泻白散加减,整方如下:炒白术15g,茯苓15g,山药,15g,薏苡仁18g,桔梗12g,川贝3g,桑白皮12g,麦冬18g,前胡18g,黄芪20g,党参20g,甘草6g。经过中西医结合系统治疗患者咳嗽咳痰明显减轻,略有胸闷憋喘,乏力,无发热,纳眠可,二便调。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可闻及爆裂音,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于2015-01-06复查血常规示:白细胞3.63×109/L,淋巴细胞绝对值:0.83×109/L,单核细胞百分比:10.6%;血沉:13nm/hr;C反应蛋白:8.13mg/L;肺部CT显示炎症较前吸收。于2015年1月6号 14点出院。出院后嘱继续服伏立康唑片。2月后患者复诊,规律服药后患者咳嗽咳痰未加重,期间未发热,身体状况良好。
2 讨论
该患者为老年长期卧床患者,营养状况极差,免疫力低下,且有类风湿关节炎病史,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治疗,近期受凉后反复发热,入院前于社区门诊反复应用抗生素治疗。患者发热,咳嗽咳痰,应用大量广谱抗生素后效不佳,根据痰检结果及其情况,考虑为复杂感染,及时应用抗菌药物后患者情况好转。从中医角度讲,患者年老,本身正气不足,脏腑虚损,久病体弱,慢性肺部疾病迁延不愈,病邪缠绵,症状反复,肺体受损,子耗母气,脾失健运,痰浊内阻,证候表现多属正虚邪实,虚实夹杂。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也易克伐脾胃,损伤正气。同时激素的使用容易抑制人体免疫功能,进一步损伤正气[1]。因此该患者应该祛邪扶正,痰浊内蕴为实邪,肺脾气虚且有痰浊内蕴,需要虚实同治,故本患者采用补肺健脾、祛痰止咳为原则。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患者情况好转,精神状态转好,
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1)老年患者,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力逐渐下降,寄生在口腔,支气管内的真菌可能会迁延至肺,造成肺部真菌感染;(2)广谱抗生素的反复应用使人体内菌群失调,大量真菌趁机繁殖和生长过度,可能导致自身真菌感染;(3)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会导致人体免疫屏障重塑,使人体免疫力低下;(4)贫血和低蛋白血症导致人体营养不良,免疫力低,真菌及其他致病菌易于侵犯;(5)肿瘤患者化疗药物的使用,会导致血细胞减少,相应免疫力降低,容易感染;(6)手术,气管插管,手术切口处易感染;(7)血液病患者,血液病患者长期卧床,大量使用药物,容易发生感染。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增加,肺部感染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因此要提高感染的预防意识,应该加强环境卫生的消毒,避免交叉感染,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如改善营养状况,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各种侵袭性导管的合理应用[2]。在治疗感染的同时纠正基础疾病,对于可疑患者及时行痰和气道分泌物检测,及时诊断与治疗,降低死亡率。
总结:通过本例可以看出中西医结合治疗肺部感染疾病疗效好,中医在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方面,有早期干预的优势,中医讲究辨证论治,预防为主,扶正祛邪,不管是新旧传染病,也不管是那种病菌感染,都可以在辨证的基础上对症治疗,多法联用,对疾病早期干预,预防疾病入里化热,减轻疾病对人体脏腑器官的损害[3]。中医治疗感染性疾病不会像西医出现耐药性和菌群失调的情况,还有后期调理修复的优势,在抗感染治疗后期,患者因大量药物的使用,脏腑器官多有一定程度的损伤,中医可以清除余邪,扶助正气,促进机体正气的修复。因此应大力提倡中西医结合治疗感染性疾病。
[1] 张忠德,张瑜,张文,等.慢性肺部疾病合并真菌感染35例.新中医.2005.7 37 (7): 70.
[2] 徐劲松,蔡绍曦,黄国明,等.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临床肺科杂志.2006,11(4):441.
[3] 王秀莲.再论中医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优势.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4):193-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