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有媒体舆情对高校思政课的影响及对策思考

2015-03-21詹志华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思政课舆情思政

□詹志华 董 皓

[福州大学 福州 350116]

共有媒体是基于数字技术,集制作者、销售者、消费者于一体,消解了传统的信息中介的媒体系统[1]。共有媒体舆情是借助移动互联设备,通过大众参与和互动,在网络空间中形成的社情民意。共有媒体舆情的出现,使网络舆情对思想政治教育双刃剑作用表现得更为明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以下简称“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厘清共有媒体舆情对高校思政课的影响,探讨妥善处理二者关系之对策,这对提高教学质量,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

一、共有媒体舆情的现状

(一)共有媒体舆情的参与度高,影响面广

共有媒体的出现带来了舆情形成和传播模式的巨大变革。它使用户在舆情中的角色由单纯的受众转变为了主动的创造者,通过鼓励“参与和分享”的共建体系改变了传统由权威机构或信息发布者集中控制主导的、“自上而下”的舆情传播模式,充分调度和利用集体智能,完成了舆情“话语权”由精英向所有社会大众的扩散。

共有媒体大大增加了舆情的时效性,将虚拟性和现实感做了很好的结合。在个体化互动的舆论空间,小到坊间琐事大到国际争端,只要“有看点”就会立马吸引人们的眼球,他们自发地关注事件,或悄无声息地点击、转发,或写下长短不一、嬉笑怒骂的跟帖留言。在这个由用户言论构筑起的庞杂舆论空间中,不论多么细小的事或是不起眼的人,也许只是一小段文字或是一个细节,都可能被不断发掘细节,成为新的舆论热点[2],无形中又会吸引了更多人持续地关注。极高的公众参与热情使共有媒体舆情对事件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尤其是民生、司法、反腐败等社会热点问题更容易成为舆情的敏感点。如2013年“张家川少年发帖被刑拘”事件的始末及后续的“张家川发帖被拘少年称被赶出学校”事件都受到了舆论的持续关注,一度成为网络上一个舆情热度较高的热点事件,网友对“发帖刑拘”事件的“围观”甚至还牵出“公安局长有案在身”和“张家川县豪华行政楼”等引申热点。仅“退学事件”当天的相关网络新闻就超过200篇,相关微博则超过5.7万条。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当事人最终“可以重返学校学习”[3]。由此可见,共有媒体舆情的导向足以影响到事件发展和处理结果。

(二)共有媒体舆情可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共有媒体用户虽然以虚拟的形式参与舆情互动,但关注或希望解决的事情都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事件。由于我国社会目前处于深刻的转型期和利益调整波动较大的时期,涉及公民维权、公权监督、社会道德、法治公平等重大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现实生活中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在非实名的形式下,会抛弃现实生活中的很多束缚进行一些自由的表达,其中不乏许多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社会地位人们的真知灼见。共有媒体实际上营造出了一个“去中心”但互相监督的“舆论广场”,来自不同方面的陈述、思想和认识会被迅速搅拌、对冲,“形成建立在个人意志与群体共识之上的公共交往,最终形成多层次言论、思想、行为的公共影响,从而构建出由虚拟插入现实的公共领域”[4],在网民日益增多的今天,可为各级政府进行决策的有力参考。数字化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优势也有助于决策者减少舆论传播的中间环节,更快、更全面地了解民意。

(三)共有媒体舆情具有消极的作用

共有媒体的初衷是鼓励集体智能的汇聚,但在现实中却常有偏差。首先,参与者随时随地的随性表达免不了会制造出一些与事件毫无关系的“信息垃圾”,在这信息爆炸的年代无异于为接近事实的真像制造了巨大障碍。其次,尽管“广场式”的舆论环境能起到监督言论真实性的作用,却也有一定的滞后性。共有媒体的舆论组织形式在广开言路、尊重自由表达的同时也给一些别有用心之徒或敌对势力提供了可乘之机。最后,容易形成意见集群。由于人们处理海量信息的能力有限,加上选择信息和建立联系时会夹杂着个人喜好,这就导致了看似观点荟萃的共有媒体舆情实际上却极易形成以立场观点划分的不同意见群体,出现了严重的“群体极化”倾向,排斥不同意见的人,甚至对异见者诽谤和谩骂。这种极化容易产生社会的离心力,不利于团结人心。

二、共有媒体舆情对高校思政课的影响

共有媒体的发展不仅使舆情的参与变得更加自由便捷,还为学习和信息获取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共有媒体普及的过程中也将大批高校师生纳入其中,成为舆情的制造者或参与者,这无疑对高校思政课有着深远影响。

(一)共有媒体舆情为高校思政课提供机遇

将具有很强时效性的共有媒体舆情内容与高校思政课相结合,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可以同时激发教与学的热情,对提升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有诸多裨益。

首先,可以为思政课提供丰富的资源。在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适当列举案例能帮助学生理解理论、启发思维,提升课堂参与性。虽然在高校思政课的教材中不乏丰富的实例,但随着编写和出版年代的日渐久远,相应的实例常常是滞后的,难以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而共有媒体舆情恰能为高校思政课提供大量鲜活案例,如每年的“道德模范”和“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以及当下网络舆情中的热点事件都可为高校思政课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其次,可以拓展思政课教师的视野。高校思政课教师担负着塑造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崇高使命,这对教师本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更要通过不断关注时事,丰富社会经验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而共有媒体舆情一定程度上是当下社会热点、创新理论和政策导向的反映,能够帮助高校思政课教师拓宽知识面、更新教学观念以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给高校思政课堂带来的变化。

再次,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大学生是共有媒体用户的构成主体,同时还是未来社会的参与者、建设者和管理者,他们掌握了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在课业之余参与共有媒体舆情能方便快捷地了解社会热点事件和舆论导向,培养大学生敢于表达、平等交流的处事态度和社会主人翁意识,更有助于其活用课堂知识,进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实践,使思政理论不至成为空中楼阁。大学生也会在参与共有媒体舆情的过程中,加深对课堂所学思政理论的体会,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由课堂内延伸至课堂外,为探索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新模式提供可行性思路。

(二)共有媒体舆情对高校思政课提出挑战

当然,在肯定共有媒体舆情对高校思政课有诸多促进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其组织和传播特点,客观上也对大学生的成长和高校思政课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

首先,容易造成大学生情感异化,增加思政课的教学难度。共有媒体舆情使大学生接收信息量暴增而眼界大开的同时,也拉平了现实生活中个体的情感差异。当“信息狂侵蚀了我们对于意义的容纳能力,把思维的弦绷在信息之上后,我们注意力的音符便短促起来。我们搜集的是支离破碎的断简残篇。我们习惯于抱住知识的碎片而丧失了对知识后面那智慧的感悟。所获得的信息越多,可能的意义便越少。”[5]大学生尤其容易沉迷于这种舆情互动,占用所有闲暇时间甚至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却在海量信息的浸染中逐渐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或对许多原本能引起人们强烈情感共鸣的舆论,早已见怪不怪。大学生多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是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有着很强的可塑性,但这种舆论参与易造成他们情感异化、自我迷失。长此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将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有得于心”和“内化于行”更是无从谈起,这给高校思政课造成了新的难点。

其次,负面道德影响不利于青年学生成长。虚拟的互动给主体带来了空前强烈的个性与思想的解放,给人们的行为提供极大自由,同时也把人引进了道德和法律暂未光照到的空场中,使平等的自由表达很容易滑向了“主体膨胀”。人们容易在自我膨胀的状态下部分甚至完全丧失现实中应有的理性,自以为是地站在道德制高点对事件的当事人进行道德审判,而实质上这是一种“网络暴力现象”。如“初中生丁某某在埃及神庙浮雕上涂鸦”的事件被部分网民过度处理,干扰了丁某某家庭和所在学校的正常工作生活,带给他们巨大的精神压力,使本以道德为出发点并打着道德旗号的行为最终走向反面。此外,更值得警惕的是,在共有媒体舆情的影响下,大学生很容易不自觉地受到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价值观的侵蚀,这对大学生的自身成长和社会发展都有严重的副作用。如2014年初,东莞的扫黄打非行动本是正义之举,却被一些人以娱乐心态看待,质疑甚至嘲弄。这些不良的道德引导极易造成大学生是非不分、善恶不辨、甚至以丑为美,这显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背道而驰,大大加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课堂教育的任务。

再次,对思政教育者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共有媒体舆情出现和普及造成的影响,高校思政课堂也必须做出有针对性的改变。承担高校思政课教学任务的教师对自身的要求不能再停留在“教书匠”的定位上,除了要求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将思想政治教育所要传递的思想和理论讲完、讲透,更要讲好。讲好思政课必然地有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热点、授课方式新颖等诸多具体方面的构成因素,给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了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备课量,教学模式也相应地有了改变的需求。共有媒体实现了人与人“随时随地的互动”,这种交流方式被普遍接受也使传统高校思政课“课堂灌输”、“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居高临下”的授课模式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节奏,难以继续提起学生的兴趣,甚至容易让学生产生本能的抵触,虽身在课堂,心思和行动上却在参与舆情互动,使高校思政课教育流于形式。

三、共有媒体舆情对高校思政课影响的对策思考

诚然,共有媒体舆情大大丰富了高校思政课的内容和手段,但也极易对大学生群体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对高校思政课提出了新的难题和挑战。因此,积极寻找应对策略并不断探索高校思政课教育的新模式势在必行。

(一)树立自信,明确思政课的重要性

树立自信是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提出的要求。树立自信,首先是树立对所教授课程其内在理论和逻辑的自信,对思政理论解释力的自信和发展性的自信。共有媒体舆情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提出了创新的要求,却也容易走入实例堆砌,弱化理论的误区。需要明确的是,新环境下的高校思政课并非是要弱化理论教育,反倒是要用新的形式和手段加强理论教育,用共有媒体舆情提供的现实案例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感悟。教师的理论自信还应体现在其参与共有媒体舆情、选择教学案例的过程中,面对共有媒体舆论环境的复杂性,能够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的原则,明辨是非,自觉抵御侵蚀。

在网络发达的今天,高校思政课对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来说作用非但没有弱化,反而应该更为必要和重要。“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课堂教学形成场域所给人的激励和启发是虚拟空间难以替代的。课堂教学的氛围更容易地使在场者认真、投入、持续地思考,“正如我们知道柏拉图与他的弟子们在学院树荫下散步间的争论才有了理想国的千年追求;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等中国书院的问道求索不断铸造出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名士干将”[6]。相比网络上良莠不齐的舆论碰撞偶尔闪现出智慧的火花,课堂的紧凑和凝练更有利于话题的相对聚拢和深入挖掘。

(二)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模式

“人文教育效果不明显,思政课学生不爱听”成为了许多思政工作者共同面对和思考的问题。这种现象的产生背后有诸多因素,其中与人对科技的异化不无关系。共有媒体和搜索引擎给大学生造成了“足不出户可知天下事”的假象,却在阅读量激增之余压缩了对事物本身意义的思考。教师也常受制于这种异化,借助多媒体等使教学形式更为新颖之余弱化了对课堂组织技巧和所教授知识点的“雕琢”。如幻灯片在提醒教师课堂思路的同时也限制了其现场互动时新灵感的迸发。一节思政课若在一场“视听盛宴”之后戛然而止,没有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效果毕竟是有限的,也容易给学生带来审美疲劳。

创新教学模式,不仅需要把共有媒体舆情的实例带进思政课堂,还需要更为深入地模仿共有媒体的传播形式,鼓励发言、尊重言论。传统的教室座位基本是按照面对讲台横、竖排方式设计的。它假定处处均匀,没有任何位子有特殊之处,老师在高处讲学生在座位上听的空间分布,无形中也造成了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交流鸿沟[7]。共有媒体舆情是以一个去中心化的方式组织起来的,为个体之间平等的交流建立了良好的空间架构。高校思政课堂的改革亦可以参考这种架构,对学生进行“圆桌型”的空间摆设或鼓励教师走到学生中间去,做好话题引导,“挑起”话题,“逼”每个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或进行思想交锋,最后再进行结合理论的总结,既能做到将共有媒体舆情和课堂教学两种模式优点的结合,也为因材施教做好了前提准备。

创新教学模式,还可以逐步探索将高校思政课与共有媒体直接结合。高校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探索将部分课时或部分专业班级的思政课与共有媒体舆情做直接结合,如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话题让学生参与网上讨论,模拟共有媒体舆情发生发展的过程,一方面为专题研究提供更有价值的实证数据,另一方面也能成为课堂剖析的典型案例。学生在亲身体验之后也会对理论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更容易使思政教育的成果内化于心。

(三)因势利导,发挥理论教育优势

理论本身的内在逻辑往往有着令人信服的魅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有内在的逻辑关联。不论社会和舆论环境如何变化,将这些理论讲清楚、讲明白是思政课长期以来不变的基本任务。首先,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得出令人信服的回答,甚至能主动在课堂上回击和解答舆情中夹杂的偏见和质疑。其次,高校思政课教师可根据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社会需求,摈弃生硬的说教,将思政理论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修养论相结合进行道德教育,用情感熏陶培养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帮助他们塑造健全人格。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能够了解和参与共有媒体舆情。一方面教师通过经常性地关注,收集积累时下最新的与高校思政课紧密结合的舆论素材;另一方面教师通过亲身参与掌握共有媒体舆情的发生、发展规律,了解学生关心什么、困惑什么,在参与的过程中还应发挥思政工作者的专业敏锐性和理论优势,在网络空间“主动导帖、积极跟帖、善于劝帖、注意收帖、适时结帖”[8],积极适度地进行课堂外的教育和引导。

当然,思政课并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应对共有媒体舆情对高校思政课的影响,课堂教学之外的努力也并不可少。在教学方面,应保证高校思政课合理的课时数量,这是保证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的直接前提;在管理方面,不能将抵制不良舆情对学生思想冲击的任务全部压在思政课上,应进行综合治理,在不妨碍学生合理诉求表达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言论管控,尽可能地减少有害言论污染清净纯洁的校园环境。共有媒体使舆论实时化、平民化、互动化成为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认清其特点,掌握其规律,借其丰富高校思政课的内容,提升课堂教学实效,使思政课堂避免沦为枯燥无味的宣教所,而成为能给解决现实问题提供合理建议的实训场。

[1]胡泳.众生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5.

[2]甘文华.网络的个人乌托邦想象与伦理构建[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1(5):90.

[3]何新田.今日舆情解读:张家川少年被退学事件背后的舆论生态[EB/OL].(2013-11-19).http://yuqing.people.com.cn/n/2013/1119/c212785-23593995.html.

[4]宋石男.互联网与公共领域构建——以Web2.0时代的网络意见领袖为例[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71.

[5]迈克尔·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M].金吾伦,刘钢,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9.

[6]萨日娜,原丽红.网络普及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挑战[J].中国成人教育,2012(5):139.

[7]吴国盛.技术哲学讲演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5-26.

[8]纪红,马小洁.论网络舆情的搜集、分析和引导[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07.

猜你喜欢

思政课舆情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三线”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启示——以四川工商学院教改为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消费舆情
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