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磨蚀研究在中国——基于相关文献分析

2015-05-22汤朝菊马玉玲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二语外语教学母语

□汤朝菊 马玉玲 汤 甜 张 丽

[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 610054]

引言

语言磨蚀是在研究语言习得的过程中产生的。正如有记忆就有遗忘,有习得就有磨蚀,磨蚀是语言习得过程的伴生物[1],这与病理性的语言损伤性质不同,是自然发生的。早期对磨蚀现象使用的术语一直不统一,主要借用相关学科名词①,1980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召开主题学术研讨会进一步确定了语言损失(或语言流损、语言耗损)的客观事实,之后Van Els等学者确定使用language attrition(语言磨蚀)这个术语以别于其他语言现象如濒危或消亡[1~3]。

根据Van Els[4]语言磨蚀可以分为四种情况:(1)母语环境下母语本身的退化或磨蚀,比如多语环境下或民族共同语(如普通话)普及形势下;(2)外/二语环境下母语的磨蚀,如双语者或有长期国外经历者母语的不同程度退化;(3)母语环境下外/二语的磨蚀,是各国语言学家及语言教育工作者广为关注的现象;(4)外/二语环境下外/二语的退化,比如移民定居群体。早期主要研究外/二语磨蚀。Seliger &Vago[5]合编的论文集《First Language Attrition》的出版标志着母语磨蚀从外/二语磨蚀研究中独离出来,成为语蚀研究的另一对象。

研究语言磨蚀,对语言学习和教学都有指导作用,如果我们明确了磨蚀的规律和成因,就可以有意识的减少磨蚀的发生,从而巩固外语或母语能力。

20世纪初期,语言磨蚀研究已经在欧洲开始,我国学者在21世纪初开始引介国外语言磨蚀研究和相关理论,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研究中。在中国知网(CNKI)上通过关键词“语言磨蚀”检索,得到相关论著发文量趋势图,发现语言磨蚀至今仍然是研究热点,其学术关注度也是呈增长趋势(图1)。我国语言磨蚀论文从二十世纪末陆续出现,自2008年始发文量显著性增长,刊物类型涵盖期刊论文(272篇)、学位论文(97篇)、会议论文(3篇)、著作(3本),其中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7篇、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17篇、中信所统计源刊8篇、CSCD中科院引文库1篇、美国人文艺术A&HCI索引1篇;语蚀相关研究大多得到基金资助:国家社科基金(6项)、自科基金(2项)、教育部基金(3项)、省市基金(5项)②

图1 “语言磨蚀”发文量趋势图

同时,从中国知网(CNKI)上查阅到的关于语言磨蚀的年度发文量统计表中(表1)可以看出,自2006年以来,该类研究成果呈逐年增长,且最早研究文献的被引率有的达到227次。

表1 国内语言磨蚀年度发文量(2006~2014)

表2 按关键词条目搜索统计的语言磨蚀文献数量比对

从学科领域看,我国语言磨蚀研究涉及语言、教育、数学等一级学科,其研究重点在外语磨蚀上,论文的学科比重占70.95%,其次是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占24.32%,而外语磨蚀方面,“英语教学”是同现高频相关词,下面就外语和母语磨蚀两大方面的研究分别进行概述。

一、外语磨蚀研究

外语磨蚀研究于20世纪初就开始在欧洲进行,我国学者于21世纪初开始引介国外语言磨蚀研究,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对我国外语磨蚀进行实证研究和成因探讨。当时在国内还属于较新的研究领域,无论从概念定义到研究内容和目标都需要了解和理解,还没有多少人进入该类研究,所幸的是,几位学者对这方面的论文在国内几大重要期刊上得以发表:《外语教学与研究》、《当代语言学》、《心理科学》、《外语教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山东外语教学》等,体现了这门新兴学科的学术价值和研究前景[6~11]。随着学科发展,在国内外氛围的助推下,磨蚀研究成为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关于我国语言磨蚀学科发展的历程,倪传斌[12]在其专著里面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本文略过。

(一)外语磨蚀实证研究

语言磨蚀的发生在为期数月、数年甚至数十年的证实研究中早有定论[13~14],而且研究证明语言各个要素和学习者语言技能各个方面都有磨蚀[1,15~17],只是磨蚀程度不一样[18]。我国外语磨蚀的相关实证研究围绕这几方面展开:语言本体磨蚀、学习者语言技能磨蚀、影响语言磨蚀的因素、有关磨蚀假说如阈值假说验证等[9,18]。在语言本体要素方面,以词汇磨蚀为主,研究发现词汇磨蚀与磨蚀前外语水平负相关[19~20],高频词汇和掌握较好的词汇最耐磨蚀[19];对词汇磨蚀的成因探讨是多角度的:学习者动机、认知因素如遗忘规律或者是信息读取障碍、词汇本身的语言学表征特点(词频、词形、词义、词性等)[20~22]。其他方面如语法、句法、形态、语音等方面也有零星探讨。技能方面围绕学习者的听说读写等技能的磨蚀展开研究,我国大多数研究结果与国外结论相吻合,即产出性技能比接受性技能更容易受到磨蚀,磨蚀速度也相对较快。王湘云[23~24]的论文和专著解析并总结了语言磨蚀内外机制及模式,对语言磨蚀的实证研究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二)外语磨蚀影响因素

目前经研究可导致学习者外语能力磨蚀的因素归纳起来就是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语言因素主要有:磨蚀前外语水平、语言环境(与受蚀语的接触、社区语言环境等)、外语习得方式、母语影响因素如外语语种与母语的相异程度;非语言因素如情感因素、学习者个体差异(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认知因素)等[9,23~28]。

国外研究表明,磨蚀前外语水平与磨蚀的量或/和速度成反比,磨蚀前学习者习得外语时所达到的终极水平最为关键[13],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学习者的终极水平与外语磨蚀呈显著性的负相关,Bahrick[14]发现对于语言水平高的学习者,语言磨蚀总量只占到他们语言总量的很小一部分;另一方面,不同的终极水平对外语磨蚀的影响力度大不一样,其间存在一个明显的分界线即关键阈值[29~30]。从语言磨蚀的角度看,如果一个学习者想维护习得的二语能力,有效地防止二语能力的磨蚀,他们必须首先达到或超过关键阈值[1,15~17]。这些结论同时反过来又证实,磨蚀关键期以前的外语读写能力水平可以有效地阻止磨蚀发生,有些甚至保持40年之久。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也是属于验证性质,国内学者根据国外的研究结论,对我国学习者的局部外语水平与外语本体某个方面的磨蚀进行了很多验证性的研究,比如倪传斌和刘治[28]的研究证实了低水平二语使用者的孤立语言信息易被磨蚀。李艳红[19,21]论证了磨蚀前外语水平与词汇磨蚀程度成负相关,刘巍[20]的研究也支持这个结论。同时,国外研究者发现学习者与受蚀语的接触方式与磨蚀相关:自然状态下学习者与受蚀语的接触多,磨蚀程度明显低[31~33];人工干预状态下与受蚀语的接触可以有效防止外语磨蚀[29,34]。此外,不同的外语学习方式,诸如课堂教学与否、正式学习与否、学习的侧重点和强度等不一样,磨蚀的程度也表现不一样[35~37]。但是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以课堂教学来认定,对于学习者课堂以外的语言接触环境没有进行研究报告,属于空缺。母语与外语的差异容易导致干扰和磨蚀在国外研究中已有定论[1,15,29,38~42],而汉语和英语的结构差异是不言而喻的,国内关于外语磨蚀与语言结构差异的相关研究还很少。情感因素方面比较全面的是倪传斌的研究[12,18],动机和态度方面都有探讨,但是对于各因素之间的交互影响作用,还期待更多的文献。目前国内的研究遇到的问题是如何对我国外语学习者的整体外语水平有个客观和科学的界定,其次如何确定关键阈值

(三)外语磨蚀的时间节点

外语磨蚀的时间节点主要是指研究磨蚀开始的时间跨度和磨蚀发生的关键阈值。时间跨度的范围非常大,从数月到几十年。而关键阈值的假设验证一直是国外磨蚀研究的追踪点,第一个提出关键阈值假说的是Cummins[30]。Bahrick[43]的研究充分证实了这个理论(受试者为773个西班牙外语者,时间跨度为3到50年)。Bahrick的研究对于验证关键阈值假说可以说具有里程碑性质[14,43]。国内主要是论证关键阈值与语言水平相关性[28]或者关键阈值假设验证[46],因为跨学科研究的条件限制以及跟踪受试者的困难程度,这类文献不是很多。

(四)外语磨蚀成因分析

国内对外语磨蚀成因的分析角度是多方面的,除了个体差异、认知风格差异外,还有从语言能力或学习策略等多角度进行探讨。在探究磨蚀成因的研究中,学习者个体差异(比如年龄)导致不同程度的磨蚀。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语言磨蚀程度的确和学习者年龄存在显著性相关关系,但是目前结论较有争议,国外研究认为儿童的外语磨蚀比成年人快,年纪小的比年纪大的磨蚀更快[16,30,43~50]。Köpke&Schimd[51]进一步发现8~9岁是儿童语言磨蚀的关键期,超过这个时期的儿童语言磨蚀速度和程度明显下降;国内有讨论最佳或者适合的外语学习年龄阶段,但是无法证明儿童语言磨蚀的事实,所以相关研究未见于主要文献。学者们注意到性别差异可能是语言磨蚀程度的一个关键指标[35],倪传斌基于704名大学毕业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外语磨蚀程度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女生的外语磨蚀程度明显高于男生[52]。于中根等对300余名大学生的磨蚀测试结论:1.外语磨蚀程度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2.女生在快速阅读能力方面的磨蚀程度明显超过男生;3.女生写作能力在切题性、连贯性以及清楚性方面的磨蚀程度显著大于男生[53]。语言磨蚀的认知因素解析主要是从记忆规律来讨论[8],进而各种认知记忆理论如提取失败说、干扰说、倒置假设等也用来解释技能磨蚀及其磨蚀差异、语言本体要素磨蚀等[54]。同时有学者对词汇磨蚀进行了认知方面的解释。李可夫指出,外语词汇磨蚀的实质是大脑对记忆内容读取能力的退化或读取速度的减慢[55]。国外有文献发现,学习者受教育水平越高,经济状况越好,其接触受蚀语的机会多,磨蚀程度越低(尤其是书面语)[56]。同时,语言社团的集体语言磨蚀也与学习者个体差异相关。但国内还没有这方面的研究,认为这个变量也不好界定。

不难看出,我国语言磨蚀实证研究在各种因素的关联性以及深层磨蚀原因方面还有一定的研究空间,而且可以结合我国外语学习者的人文属性和语言环境进行互动相关性分析。比较全面的是倪传斌[12]和王湘云的专辑[57],对磨蚀成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并根据这些成因讨论了防止磨蚀的对应策略;同时,这样的专著也是对我国语言磨蚀研究的全面总结,所以是学科领域的重要文献。

二、母语磨蚀研究

人们在研究双语或多语使用者外语磨蚀现象的同时,发现双语使用者的母语也存在磨蚀的情况,主要因为双语或多语使用者为了有效地使用外语(或第二母语如普通话),可能潜意识或者有意识在减少使用本土母语,甚至排斥母语,或者是他们融入了新的语言环境,不再接触母语的结果。这种现象叫做母语磨蚀,也称一语磨蚀。

国内学者已经注意到了母语磨蚀的现象,并进行了探讨,倪传斌和刘治[10]通过引介影响母语磨蚀的各种相关因素对国内母语磨蚀研究起了启示作用,闫新红[58]进行了母语磨蚀成因的实证研究,李雪松[59]对母语环境中母语磨蚀的思考和困惑表明在研究我国外语磨蚀的同时,母语磨蚀也有待关注,刘雪丽和林立红[60]研究了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汉语词汇磨蚀情况,李更春[61]对母语磨蚀的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介绍。同时,有少量文献关于少数民族母语磨蚀的研究[62]。但总的说来,关于母语磨蚀的研究不是很多。

三、讨论

语言磨蚀与语言习得一样,是一个缓慢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国学习者的语言磨蚀表现出几个特点:(1)磨蚀的多样化。语言磨蚀现象的产生不仅在母语环境下二语或外语的习得过程中,而且发生在二语或外语环境下母语能力的保持过程中。母语的干扰使得二语或外语习得过程减缓,磨蚀速度加快;(2)语蚀的发生受心理、社会情感和环境、学习时间等因素的影响;(3)孤立习得的语言知识(如词汇)的抗磨蚀性相对差一些;(4)对于综合形式语言学、社会学、神经语言学和心理学的MOGUL(Modular On-line Growth and Use of Language)理论框架[63]在中国语境下的具体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见,有待更多语言加工过程中习得和磨蚀的相互关系的发现;(5)我国外语磨蚀多以英语为研究主体,其他语种的文章还不多。语言要素以词汇磨蚀研究较多,语音、句法、语用方面的磨蚀研究还有待进行;(6)对于个体和社团语言之间语言磨蚀的甄别和界定还不明确;(7)多语之间的交互影响(如三语习得会引起二语的磨蚀)以及各语之间不同程度的磨蚀还没有具体的实证和结论[26];(8)磨蚀的起始时间节点还不能明确界定;(9)个别研究结论不一致或者相矛盾的情况,有可能是研究方法不一致,或者是受当时条件制约,所以语言磨蚀方法范式化也是今后的研究方向;(10)跨学科(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研究方法是一条新的途径[64]。

四、小结

我国语言磨蚀研究在一批领军学者的引领下,逐渐凸显自身的特色,研究方法已经自成完整的体系[26],研究角度和研究领域都向创新和纵深方向发展,归纳起来主要围绕如下几大方面进行研究:(1)语蚀现象产生机制(大脑机制、认知过程、外在因素);(2)语蚀现象的理论解释及实际应用(语法理论及语言生成机制等);(3)语蚀现象的情感影响因素(动机、态度、身份认同)。

(一)语言磨蚀研究的启示

语言磨蚀各方面的研究,最终都归结到对语言教学的启示和对教学的建议等具有实践意义的问题上,所以还有很多研究空间,主要是有些假说需要进一步验证,理论方面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有些研究空缺需要我们去探讨。

(二)语言磨蚀研究空间

中国是一个语言大国,在研究语言磨蚀这块领域还有很多空间,需要结合认知语言学和心理学甚至医学等进行跨学科研究。比如:(1)在母语环境下外语磨蚀程度的量化以及磨蚀轨迹的呈现;(2)多语环境下母语的磨蚀情况(如普通话普及下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的磨蚀);(3)在多语环境下母语和外语磨蚀的交互效应是新的研究焦点。

注释

①这里相关学科术语如病理学:language loss(语言丢失/丧失)、language atrophy(语言衰退/萎缩)、language aphasia(失语现象);心理语言学:language forgetting(语言遗忘)、language regression(语言回归)、language erosion(语言侵蚀/削弱)、language deterioration(语言退化)、language decay(语言消退)、language disintegration(语言解体)、language weakening(语言弱化)、language mutation(语言变异)、language reversion(语言逆转)、language decay(语言衰减);社会学:language change(语言变化/演变)、language shift(语言更替)、language death(语言死亡/消亡),language obsolescence(语言废弃/废退、language decline(语言衰落))

②以上统计结果资料来源:http://fx.uestc.superlib.net/s.do?sw=%E8%AF%AD%E8%A8%80%E7%A3%A8%E8%9A%80&go=q&x=-583&y=-322,2014-12-24

[1]OLSHTAIN E.Is second language attrition the reversal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Studies in Language Acquisition,1989,11(2):151-165.

[2]LAMBERT R D,FREED B F,eds.The loss of language skills [C].Rowley,MA:Newbury House Publishers,1982.

[3]VANELS T,DEBOT,WELTENS B.Language attrition research:A european perspective [R].Princeton,N.J:Foreign Language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1983.

[4]VANELS T.An overview of European research on language acquisition[C].// WELTENS B,DEBOT K,VANELS T,eds.Language attrition in progress.Dordrech:Foris Publications,1986.

[5]SELIGER H W,VAGO R M.The study of first language attrition:an overview[C].// SELIGER H W,VAGO R M,eds.First language attri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3-15.

[6]钟书能.语言流损研究对我国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启示[J].外语教学,2003,24(1):66-69,70.

[7]蔡寒松,周榕.语言耗损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4,27(4):924-926.

[8]李萍,郑树棠.外语损耗与保持[J].山东外语教学,2004,102(5):9-11.

[9]倪传斌,延俊荣.外语“磨蚀”的影响因素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38(1):50-55.

[10]倪传斌,刘治.影响母语磨蚀的相关因素分析[J].当代语言学,2009,11(3):224-232.

[11]杨连瑞,潘克菊,刘宏刚.国外语言损耗研究现状调查[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32(5):42-47.

[12]倪传斌.外语磨蚀的影响因素[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

[13]KENNEDY L.The retention of certain Latin syntactical principles by first and second year Latin students after various time intervals[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32(23):132-146.

[14]BAHRICK H P.Fifty years of second language attrition:Implications for programmatic research [J].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84,68(2):105-118.

[15]OLSHTAIN E.The attrition of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with speakers of hebrew[C].//WELTENS B,DEBOT K,VANELS T,eds.Language Attrition in Progress.Dordrecht,Holland:Foris.1986:187-204.

[16]HANSEN-STRAIN L.The attrition of Japanese by English-speaking children:An interim report[J].Language Sciences,1990,12(4):367-377.

[17]HANSEN L.Language attrition:The fate of the start[J].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2001,21:60-73.

[18]倪传斌.外语磨蚀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41(3):179-185.

[19]李艳红.英语词汇磨蚀的词频与终极外语水平的相关分析[J].外语教育,2008,(00):71-76.

[20]刘巍.英语水平与学习动机对词汇磨蚀影响的实证研究[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17(1):74-80.

[21]李艳红.外语词汇磨蚀的语言学表征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4(3):425-432.

[22]金晓兵,倪传斌.外语磨蚀词汇的语言学特征[J].外语学刊,2011,161(4):45-50.

[23]王湘云.论语言磨蚀机制与模式[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133-138.

[24]王湘云.中国大学生英语磨蚀实证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

[25]杨连瑞.国外语言损耗研究的社会心理因素[J].外语教学,2011,32(2):40-43.

[26]倪传斌.外语词汇磨蚀的动态过程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45(6):909-922.

[27]陈春田,陶育纯.大学生外语磨蚀和外语保持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外语教育,2013,6(4):14-20.

[28]倪传斌,刘治.二语习得与磨蚀的基本目标水平对比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218(5):28-31.

[29]LOWE.P.Jr.The U.S.Governments foreign language attrition and maintenance experience[C].//Lambert R D,Freed B F,eds.The Loss of Language Skills.Rowley,Mass.Newbury House,1982:176-190.

[30]CUMMINS J.Linguistics interdependence and the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of bilingual children[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79(49):222-251.

[31]EDWARDS G.Second language retention in the public service of Canada[M].Ottawa:Public Service Commission of Canada,1977.

[32]CLARK J L D,JORDEN E H.A study of language attrition in former U.S.Students of Japanese and implications for design of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materials——Final project report[C].Washington D.C:Center for Applied Linguistics.1984.

[33]GARDNER R.C,LALONDE R N,MACPHERSON J,EVERS F T.Social factors in second language attrition[J].Language Learning,1985(6):519-540.

[34]YOSHITOMI A.On the loss of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by Japanese returnee children[C].//L.HANSEN,eds.Second language attrition in Japanese context.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35]HANSEN L.Second language attrition in Japanese Context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36]RUSSELL R.Lexical maintenance and attrition in Japa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C].// HANSEN L,eds.Second language attrition:Evidence from Japanese context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114-141.

[37]NAGASAWA.S.Learning and losing Japa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A multiple case study of American university student[C].// HANSEN L,eds.Second language attrition in Japanese content.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169-200.

[38]GEOGHGAN,B.The retention of certain secondary school subject matter over the period of summer vocation.[D].New York:Fordham University.1950.

[39]EDWARDS,G.Second language retention in the Canadian public service[J].The 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1976(32):305-308.

[40]BERMAN,R,OLSHTAIN E.Features of first language transfer in second language attrition[J].Applied Linguistics,1983(3):222-234.

[41]CLYNE M.Typology and grammatical convergence among related language in contact[J].IT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1980(50):23-36.

[42]REETZ-KURASHIGE A.Tracking returnees retention of English speaking skills:Changes in verb usage over time[C].// HANSEN L.Second language attrition:Evidence from Japanese context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21-58.

[43]BAHRICH H P.Semantic memory content in permastore:50 Years of Memory for Spanish Learned in School[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General,1984,113(1):1-31.

[44]于中根.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否定句磨蚀的回归和阈值假说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2014,35(1):59-63.

[45]NEISSER U.Interpreting Harry Bahrick’s discovery:What confers immunity against forgetting?[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General.1984,113(3):32-35.

[46]JIMENEZ A F J.Linguistic and psychological dimensions of second language atrition during and after a study abroad experience[D].University Park: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2003.

[47]SNOW M,PADILA A,CAMPBELL R,Factors influencing language retention of graduates of a spanish immersion program[R].Los Alamitos,UCLA:National Center for Bilingual Research.1984.

[48]HANSEN L.Fitting together the pieces:Attrition curves in the long term attrition of a second language[C].//Language attrition from cross-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Finland:University of Jyväskylä.1996.

[49]KOIKE I.How the Japanese children lose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Z].Paper presented at the AILA 9th World Congress of Applied Linguistics.Thessaloniki.1990.

[50]KAUFMAN D,ARNOFF M.Morphological disinteg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in first language attrition[C].//SELIGER H W,VAGO R M,eds.First language attri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51]KÖPKE B,SCHMID M.Language attrition:the next phase[C].//SCHMID M,KÖPKE B,KEIJSER M,WEILEMAR L,eds.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irst language attrition: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on methodological issues.Amsterdam:John Benjamins,2003.

[52]倪传斌.外语磨蚀的性别差异[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241(4):1-5.

[53]于中根等.外语能力磨蚀的性别差异初探[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2):96-101.

[54]李旭奎,左金梅,杨晓声.心理学的遗忘理论对二语损耗的解释力[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92-94.

[55]李可夫.作为外语的英语词汇磨蚀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28(6):23-24.

[56]JASPAERT K,KROON S.Social determinants of language loss[Z].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I.T.L),1989:75-98.

[57]王湘云.语言磨蚀原因与应对策略[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51(3):121-124.

[58]闫新红.新疆双语教师母语磨蚀的成因及其语言学特征[J].2011,32(2):95-98.

[59]李雪松.母语磨蚀中母语磨蚀的几点思考与困惑[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2,27(12):36-39.

[60]刘雪丽,林立红.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汉语词汇磨蚀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45(8):719-731.

[61]李更春.母语磨蚀的发生机制[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3,33(3):66-70.

[62]王仲黎,王国旭.语言传播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母语磨蚀:以镇雄县丁目术苗族社区为例[J].2012,30(3):130.

[63]TRUSCOTT J,SMITH M.Acquisition by processing:A modular perspective on language development[J].Bilingualism:Language and Cognition,2004(7):1-20.

[64]杨连瑞,潘克菊.语言损耗研究的理论框架及途径[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77-81.

[65]钟守满,孙崇飞.跨学科的语言磨蚀研究——从语言磨蚀的定义谈起[J].外语教学,2012,33(2):8-12.

猜你喜欢

二语外语教学母语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母语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母语
“透视”第二语言习得心理过程*——关于二语加工的一次学术访谈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当代二语习得研究中介语对比分析方法理论与实践
《教学二语习得简介》述评
二语习得中母语正迁移的作用分析
外语教学法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