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桥梁基桩检测声波透射法存在的不足及对策

2015-03-21陶光智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5年11期
关键词:测管桩头基桩

陶光智

(广东华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浅谈桥梁基桩检测声波透射法存在的不足及对策

陶光智

(广东华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概述了桥梁基桩的检测方法,介绍了基桩声波透射法检测的基本原理。结合现场实际检测经验,分析了目前声波透射法在现场检测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处治措施,以供参考。

基桩检测;声波透射法;不足;对策

1 声波透射法的基本原理

基桩声波透射法检测的基本原理是以人为激励的方式,通过在基桩预埋声测管之间发射和接收声波,通过分析接收声波的声学参数和波形的变化情况,确定桩身混凝土缺陷的位置、范围、程度,从而推断桩身混凝土的连续性、完整性和均匀情况,进而评定桩身完整性等级。

2 声波透射法检测存在的不足及对策

2.1 预埋声测管质量从多个方面影响声波透射法检测结果

要进行声波透射法检测,须在桩身中预埋声测管作为检测通道作。当桩径不大于1 500 mm时,应埋设三根管;当桩径大于1 500 mm时,应埋设四根管,且声测管应互相平行、定位准确,并埋设至桩底。预埋声测管质量,包括声测管的材质、厚度、内径大小、管间连接方式、声测管绑扎定位是否牢固、作为耦合剂的清水是否混浊等,均会对声波透射法检测结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例如,当声测管内径过大时,声耦合误差将明显增加,且声测探头在管内晃动幅度大,严重影响数据采集的稳定性,引起接收声波参数和波形异常变化;当作为耦合剂的清水含有较多杂质时,导致声波能量被吸收、扩散,造成接收到的能量降低,波形畸变,这些都将直接影响了基桩完整性的评定;由于声测管绑扎定位不牢固,导致声测管在混凝土挤压下移位、变形,也对声波透射法的检测结果判定产生影响,甚至引起误判。

2.2 声波透射法不能检测桩底持力层状况

预埋声测管通常绑扎在钢筋笼内侧,在混凝土灌注之前,随预制钢筋笼放至桩底,没有嵌入桩底持力层中。声波透射法只能检测预埋管深度范围,所以不能检测到桩底持力层状况。

2.3 声波透射法存在检测盲区

基桩检测声波透射法检测采用的振源,是一种轴向有限长度、单一主频的柱面波。以换能器为圆心的同心圆相交点的连线便是接收换能器的理想“接收声场”的空间分布。其连接轨迹满足椭圆方程,有效“接收声场”在空间的完整分布实际是一个椭圆球体。当混凝土缺陷在有效“接收声场”范围外时,声参数将不能做出反应。

可见,声波透射法检测存在一定范围的测试盲区,只能测出声测管之间一定范围内混凝土是否存在缺陷,不能准确测出桩身整个断面是否存在缺陷。在现场实际检测过程中,常遇到钻芯法发现明显缺陷而声波透射法未能检测到的情况,基本上因检测盲区所致。如广东惠州某高速L161-2#桩,桩长33.9 m,桩径1.5 m,混凝土设计强度C25。采用声波透射法进行检测,判定类别为Ⅰ类桩。强制性抽芯结果显示,桩身在25.5~26.3 m局部存在严重的沟槽、离析。

2.4 桩身横向缺陷易漏检

声波透射法对桩身水平向范围较大而桩长方向很小的缺陷易漏检,如桩身受外力产生的横向裂缝。由于横向裂缝桩长方向范围小,发射声波沿着裂缝两测横向正常传播,声参数将不会产生异常变化。此时,桩身横向裂缝将不会被检测到。同时,由于桩身位于地表下,裂缝缝隙中填充的是水而非空气,当声波穿过裂缝时,声参数的变化几乎可以忽略,所以采用斜测法也难以发现横向裂缝。

如广东肇庆某高速,由于地陷导致桩体倾斜,为确定桩身是否断裂,检测单位对地陷地区的预埋声测管的基桩进行声波透射法检测,同时辅以钻芯法和钻孔电视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声波透射法未发现桩身横向裂缝;而钻芯法和钻孔电视检测,均发现有部分基桩存在横向裂缝,钻孔电视清晰显示裂缝处有泥水渗出,钻芯法芯样显示的裂缝位置与钻孔电视发现的裂缝位置相吻合。

2.5 测点间距较大时,可能漏检缺陷

声波透射法检测测点间距对实测波速准确性没有影响,但测点间距加大,漏测缺陷的可能性增加,一些缺陷可能被漏检。《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JTG/T F81-01-2004)规定,检测步距不应大于20 cm。若现场检测时,测点间距大于20 cm,那么对于小于测点间距量级的缺陷就有可能漏掉。

2.6 桩头混凝土质量易误判

基桩检测前,通常把桩顶混凝土面破除至设计桩顶标高,在桩头破除过程中,易造成桩头部分混凝土与声测管剥离。当存在此类现象时,桩头部位的最后一个或几个测点的声参数将急剧下降,容易造成误判。

3 对策及建议

(1)明确声测管质量对声波透射法检测影响的各个方面,在现场检测时,收集基桩施工资料,发现并消除不良影响,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2)当基桩设计对于嵌岩质量有要求时,应在声波透射法的基础上,增加低应变法或钻芯法检测,验证基桩嵌岩效果,确保工程质量;

(3)通过提高由声测换能器及超声检测仪的性能,可增大有效“接收声场”的范围,减小测试盲区;通过增加声测管的埋设数量,可有效的减小测试盲区,但需要增加检测成本;

(4)当对基桩质量有怀疑时,应采用多种检测方法进行检测,优劣互补,相互验证,排除工程隐患;

(5)测点间距过大容易造成漏检,现场检测时,建议测点间距不大于10 cm;

(6)现场检测中,注意检查桩头声测管与混凝土是否存在剥离现象,及时处治,避免误判。

4 结 语

基桩完整性检测技术发展至今,其检测技术日趋完善。声波透射法是一门成熟的检测技术,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在桥梁基桩现场检测过程中,明确声波透射法存在的不足之处,对排除影响声波透射法的不利因素,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进而提高桥梁基桩完整性判定的准确性、避免误判有着积极的作用。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荐性行业标准.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JTG/T F81-0l-2004)[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 陈凡,徐天平,陈久照,关立军.基桩质量检测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2015-09-11

陶光智(1978-),男,广东省广州人, 工程师,主要从事公路工程基桩检测工作。

U445

C

1008-3383(2015)11-0131-01

猜你喜欢

测管桩头基桩
混凝土灌注桩桩头环切破除施工技术的应用
灌注桩水下扩大桩头施工技术
环切七步法破桩头施工技术
低应变基桩完整性检测技术研究
基桩检测中的静载试验法与高应变法的应用探讨
声测管对声波透射法检测桩身完整性的影响
螺旋式声测管在基桩工程的应用
考虑侧阻增强效应的基桩极限承载力解析算法
高速铁路桥梁桩基声测管防堵的控制措施
地热井套管外水位测管系统的设计与试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