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澳港不同文化背景下澳门文学发展路向

2015-03-21张剑桦

关键词:澳门香港文学

张剑桦

(广东培正学院人文系,广东 广州 510830)

一、澳门文化与香港文化的比较

1.不同的文化风格

澳门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拉丁文化相结合的典范,而香港文化则深受以英国为代表的盎格鲁撒克逊文化的熏陶,两者在语言、艺术、饮食、习俗、建筑风格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虽然同为欧洲的强势文化,但英国人因其国势较强而具有更多的强制性,强制本地华人接受英国文化和英国教育;而葡国人因其国势渐衰而少具强制性,不强制本地华人学葡语或接受葡国文化。香港培养了一套以华人为主体的英式管理制度和管理人才,而澳门则仍保存以祖家的葡人为主要统治者,辅之以本地的双语土生葡人充当中下层官员,以便与本地华人沟通。此外,香港实行的是不成文的欧洲海洋法,而澳门实行的是成文的欧洲大陆法。管理模式和法律制度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也可证明澳门文化与香港文化是不同风格的两种文化。澳门文化的外观是多元并存,内质则表现为平和、宁静、圆融。澳门拥有比香港更为宁静、宽松、富有文化气息的环境,到处弥漫着“欧陆小镇”的休闲情调。香港信息业发达,是自由开放的“国际文化橱窗”,都市文化气息浓厚,自由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占主导地位,商业文化是香港文化的主流。

2.不同的族群文化

“所谓文化特征,就是与众不同、在中国或其他地方难以找到的文化独特性。”[1]63港澳社会都是以华人为主体、华洋杂居的移民社会,但中西文化的融合状况是不同的。澳门土生葡人(尤其是在澳门出生的与本地或外地人通婚的欧亚混血后裔)是澳门社会的一个特殊族群,在澳门历史上担当了沟通葡人社会与华人社会的重要中介角色。在16世纪中叶,葡人要从大西洋绕过好望角经印度洋东部来澳门,行程为11 890海里。当时航海技术尚处于帆船时代,这是一种十分冒险的行为,妇女或家眷一般很难参与。这样,由于葡国妇女的缺乏,产生了第一代欧亚混血的土生葡人。与英国人不同,葡人鼓励不同种族通婚,因此,在四个多世纪的人口繁衍过程中,土生葡人在澳门已形成牢固的根基和强烈的认同感,构成澳门社会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特殊阶层。这是香港社会所不具备的。英国占据香港的历史较短,与葡人占据澳门的时代条件不同。在大国文化心理的作用下,英国并不鼓励异族通婚,在港的英国人多是政府派来的官员、技术人员、香港企业的工作人员及其家属,对香港没有归属感。因此,土生葡人成为澳门文化与香港文化相区别的重要标志。

3.不同的文化成因

香港是个全面开放的自由港和国际性商业大都会,其经济活动、政治运作以及社会趋向都是自由开放的,香港文化不是从中国内地流入,便是从世界各地输入。因此,香港文化是以自由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为主体,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和殖民主义文化深刻烙印的多元化、混合型文化。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其国际市场型经济的发达和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进一步促进了香港文化多元性的增强。这种多元性,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国际性,这种国际性主要是通过文化的传播和借取来实现的。

澳门没有香港那样高度发达的商业经济,也没有像香港那样高度开放的国际地位,经济发展对文化的影响较为微弱。但澳门却有比香港更长的开埠史,澳门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地位是香港所不能比拟的。而且澳门比香港及中国其他区域幸运的地方,是基于澳门在历史上的特殊际遇,使它成功地避过几次战争的破坏,从而使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包括历史悠久的建筑物,连同保存在教堂、庙宇、洋行、当铺内的书面资料和档案,以及在中国内地已经失传的某些习俗,都能够完整无缺地保存下来。所以,澳门文化的多元性,以历史传承为主,传统成分居多。同时,澳门微型海岛型经济和经济增长的外生性,以及特殊的历史原因,造就了澳门独特的博彩文化,以“东方蒙地卡罗”的赌城风貌闻名世界。

二、澳门文化发展的若干特点

澳门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模式主要表现为:(1)中葡民族混居,和谐相处;(2)双语社会,两种语言文字并用;(3)建筑中西合璧;(4)习俗、礼仪美食多元化;(5)艺术形式互补借鉴。近几十年来,新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6个层面:

1.语言多元化

澳门是个华人社会,夹杂少量英、葡语成分,汉语中的广东方言是社会主体语言,长期以来作为官方语言的葡语和当代作为商业交际语言的英语也占有相当的地位,加上澳门较为开放,旅游业也较为发达,每日抵达澳门的成百上千的各国游客操着各自不同的语言,出现在街头、海边等处,使澳门成了“语言的博物馆”。

2.载体社团化

澳门目前拥有约2 300个各类型社团,青年社团、文化艺术社团、专业社团、体育社团、乡谊社团、宗教社团、土生葡人社团都较活跃。既有长逾世纪、半个世纪的传统社团,又有近年来涌现的新兴社团;既有联谊为主的社团,又有学术交流或议政的社团。由于澳门学术自由、言论自由较有保障,各种民间社团举办相关活动的积极性很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回归祖国的进程,由社团举办的文化、艺术、体育、学术交流活动常年不断,已成为文化与学术交流的主体,对提升澳门对外形象,促进文化、艺术、体育、学术活动整体水平的提高,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澳门不再是所谓的“文化沙漠”。

3.网络区域化、全球化

由于澳门是个享有自治权的地区,享有对外联系的较高自由度,可以用单独地区身份参加众多国际性协议或公约,回归祖国后又可继续用“中国澳门”身份参加有关活动,所以,澳门代表无论在官方还是民间性对外交往中受到格外重视,澳门同中国内地之间以及同香港、台湾之间的全面联系,同亚太地区和欧盟之间的联系日益增多。这既有利于澳门居民增广见闻、大开眼界,又便于及时吸纳世界各地各民族发展文化艺术的积极成果和有益经验。

4.主调民族化

澳门居民同内地的各种经济、文化、乡情、亲谊联系从未间断,强大的族缘、血缘、情缘、俗缘纽带把他们和祖国大家庭,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祖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全面推进和澳门特区政府的成立,在澳门,于各项事业推进中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本地中国籍居民已成为决定性主体因素。因此,在澳门文化、艺术、体育和学术活动中,虽有较为强烈的本地特色,但其主调始终是中华文化,主旋律始终是本地华人具有推动引导作用的主角演出。

5.层次日趋现代化

澳门各项活动日趋国际接轨化。澳门是个较为典型的二元社会,也是现代化日趋占主要地位的社会。由于近几十年来经济发展已有相当不俗的成果,达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水平,所以文化领域和社会生活也随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加上地理位置相对较为便利,交通通讯逐步完善,信息传递较为快捷及时,所以,文化事业无论是整体还是某些具体领域都在进一步同国际社会接轨的过程中,一些文化交流盛事具有区际性、国际性影响,使得澳门小城像一颗耀眼明珠,越来越受到外界重视,回归祖国所引发的回归效应也使澳门的知名度空前提升。

6.观点、流派兼容化

特殊的历史演进背景和特殊的社会现实造就了澳门与众不同、独具特色的文化发展模式,但在语言、艺术、宗教、习俗等方面,澳门又是全方位开放、全周边接触,互相尊重、互不侵犯、互补互济、共同受益的宽松兼容典型。国际机场、澳门博物馆等重大建设项目开幕时,既有天主教主教诵经文,又有佛教大师的虔诚祝福。在澳门,言论可以自由表达,观点可以充分坚持,真理与谬误由实践来检验,健康与病态通过增强免疫能力来鉴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由历史作出抉择[2]33。

近20年来,学术界对澳门文化的研究论著日益丰富起来。这主要表现在:一是澳门通史、专门史著作的陆续出版;二是澳门文化的专题研究。这些著述都有关于澳门文化的论述。通史主要有黄鸿钊的《澳门史纲要》(1987年),费成康的《澳门四百年》(1988年),元邦建和袁桂秀合著的《澳门史略》(1988年),黄启臣的《澳门历史(自远古至1840年)》(1991年)和《澳门通史》(1999年),邓开颂等人的《澳门历史(1840—1949)》(1991年)、《澳门沧桑》(1991年)和《九九归一》(1999年),汤开建的《今日澳门》(1999年);专门史主要有戴裔煊的《〈明史佛郎机传〉笺正》,黄启臣、郑炜明合著的《澳门宗教》(1994年)和《澳门经济四百年》(1994年),刘羡冰的《双语精英与文化交流》(1994年),谭志强的《澳门问题主权始末》(1994年),吴志良的《澳门政制》(1995年),邓开颂等人的《粤港澳关系史》(1996年),吴志良的《生存之道——论澳门政治制度与政治发展》(1998年),汤开建的《澳门开埠初期史研究》(1999年),戴裔煊、钟国豪的《澳门历史纲要》(1999年)等;澳门文化专题研究主要有吴志良的《东西交汇看澳门》(1999年),章文钦的《澳门与中华历史文化》(1995年),郑妙冰的《澳门:殖民沧桑中的文化双面神》(2003年),程曼丽的《蜜蜂华报研究》(1998年),李向玉的《澳门圣保禄学院研究》(2001年)等。进入21世纪短短的几年,澳门历史文化研究出现了许多新的成果,诸如金国平的《中葡关系史地考证》(2000年)、《西力东渐——中葡早期接触追昔》(2000年),金国平、吴志良合著的《镜海飘渺》(2001年)和《东西望洋》(2002年)、《过十字门》(2002年),韦庆远的《澳门史论稿》(2005年),黄庆华的《中葡关系史(1513—1999)》(2006年),谭世宝的《澳门历史文化探真》(2006年)等等。上述论著中,都有对澳门文化的专门阐释。引人瞩目的是,由吴志良、金国平、汤开建主编,澳门基金会2008年出版的4卷本《澳门史新编》,用大量篇幅,开辟专章专节、分门别类地论述了澳门文化。由龚刚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澳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文选·文化艺术卷》,对“澳门文化的定位”“澳门文化发展”“历史文化与澳门”“中西文化与澳门”“澳门文学与澳门文化”“澳门传媒文化”“书法与篆刻艺术”“中西绘画艺术”“雕塑与建筑艺术”“音乐艺术”等论列,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汤开建在谈到澳门文化的内涵时认为:

澳门文化从地域上讲,应属于中华文化这一个大的系统,但由于该地区长期以来一直由葡萄牙人统治管理,再加上几个世纪繁荣于澳门的国际贸易,拉丁文化及日本、印度、东南亚文化都给这一地区涂上了缤纷的色彩。因此,从文化特质上讲,澳门文化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中华传统文化。

澳门文化的内涵异常丰富多彩,可以说,一般文化所表现的任何一个层面在澳门文化中都能找到。正如陈树荣先生所言,澳门“有华人文化、葡人文化(包括土生文化);有传统文化与时兴文化;有纯粹文化与通俗文化;有宗教文化、建筑文化、语言文化、法律文化、风俗文化、体育文化、饮食文化、节日文化、节令文化;还有澳门特色的博彩文化;华人文化中还有龙舟文化、天后文化、观音文化、关公文化等。麻雀虽小,肝胆俱全”。

倘若我们从人口整体结构上将澳门文化归类的话,那就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华人文化,二是葡萄牙文化,三是土生葡人(混血儿)文化。

……

华人文化、葡萄牙人文化和土生葡人文化是澳门文化发展史上的三大支柱文化,不同的历史时期三种文化的表现有着很大的不同。一般说来,葡萄牙人文化和土生葡人文化在早期的澳门社会生活中表现得较为突出,而愈到后期华人文化愈渐成为主体,乃至几乎覆盖澳门社会。……

澳门文化中表现得最有特色、最具影响力和生命力的文化应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宗教文化、语言文化、建筑文化、教育学术文化、传播文化、文学艺术文化及旅游博彩文化。[1]13

刘然玲认为,在中西文明的博弈中,中国传统文化秩序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并非止步不前,而是呈现出一种生动活泼的历史性结构。其中一个重要观点,即澳门文化具有明显的本土性和世俗性[3]。

如果说文学是一种艺术,那么文化则是一种社会和历史的现象。李观鼎较为深刻地分析并阐释了庄文永提出的“澳门文化透视”观点。“文化透视”即以文化分析为中介,通达文学评论于研究。而“澳门文化透视”,则是把澳门文学的发展与澳门文化的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他说:“虽然澳门自16世纪以来渐被葡国人管治,但由于文学的性质最终取决于它寄生的母体,而澳门文学的文化母体乃中华文化,因此,澳门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1]184从这里可以看出,研究澳门文学,把它置于澳门特定的文化语境,当然不失一种文学的研究方法。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澳门文化的特色决定了澳门文学的特点。

三、澳门文学与香港文学发展流向的比较

1.澳门之有澳门文学,要比香港之有香港文学出现得早

从澳门文学发展历程来看,澳门有自己的文学历史要比香港长得多。澳门普济禅院(俗称观音堂)的开山祖师大汕是一位富有民族思想的文学家。他写的《侬梦寻欢》竹枝词卷,有“侬梦寻欢路万重,欢在江南亦梦侬,欢梦来时侬梦去,欢侬依旧不相逢”“忍看花田双燕飞,行人春日换替衣,最怜昨夜花田月,如见夫君春正归”等诗句。大汕还著有《离六堂集》12卷和《海外纪事六卷》。金堡《丹霞日记》记述了他在丹霞寺中的日常生活,对研究南明史很有参考价值。吴历著有《三巴集》《澳中杂咏》等诗集。魏源在澳门写过一首《澳门花园听夷女洋琴歌》,并有长序,其中说道:“澳门自明中叶为西洋市埠,园亭楼阁,如游海外。怪石古木,珍禽上下,多海外种。其樊禽之所,网其上以铜丝,纵横十丈,高五丈。其中池沼树木,飞浴啄息,空旷自如,忘其在樊也。”这里所描绘的是澳门白鸽巢公园。郑观应《盛世危言》对后来的维新变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澳门之有澳门文学,要比香港之有香港文学早三四十年,20世纪20年代才有严格意义上的香港文学。此前,香港也有文学,但那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香港文学,因为那时虽然香港的政治体制已经改变,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在香港从事文学创作的作家,其文化心态和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还没有太大的变化。这时期所出现的文学不能称香港文学,因为它并不具备香港文学的特质,可以称之为在“香港的大陆文学”。

澳门早有澳门文学不足为怪,1553年被葡萄牙所占据,此后社会形态往葡萄牙资本主义模式演变,文化也受到西方现代文化的渗透,到19世纪末也就是三百多年之后,澳门已与祖国内地的体制有很大的差别,成为一个具有独特时空的地区,生活在这里的作家的文化心态和生活方式,已被打上澳门这一独特地区的烙印,作品也具有“澳味”。不过,从上述列举的澳门作家作品看,从文学性质上说,还是以旧体诗词为主体的旧文学,而不是新文学。具有新文学性质的澳门文学,20世纪30年代随着抗日救亡运动才出现。这样,具有新文学性质的澳门文学,又比具有新文学性质的香港文学迟了一些年头。值得注意的是,澳门文学一旦出现,基础就显得非常扎实,而且有非常优秀的作品。例如,大家所知道的蔚荫写于20世纪30年代末的长诗《在街上》,长达687行,内容与形式都是比较成熟的。30年代的香港诗歌少有这样的长篇,而且艺术上较为成熟的诗作也不多见。

2.澳门文学与中国内地文学的关系,其传统与渊源比香港久远和密切

如前所述,清代至民国,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诸如屈大均、魏源、何绍基、丘逢甲、汪兆镛等130多人,都到过澳门,或写有关澳门的诗文,达400多篇,这是留给澳门文坛的一份宝贵遗产。这些诗文不仅说明澳门文学与祖国内地文学的关系久远,而且毫无疑问,它将对澳门文学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香港开埠比澳门晚将近300年,香港开埠之前也不过只是一个小渔村,清代、近代的著名文人少有到香港的,能留下诗文的更是凤毛麟角了。所以说,在澳门的文学发展历程上,可追溯的时间和可探询的渊源要比香港更早、更深远一些。

3.澳门现当代文学发展与香港相比,有后来居上的势头

在某些文学门类中如现代诗,它在澳门的出现要比在香港晚十几个年头。香港在20世纪50年代中就有马朗主编的《文艺新潮》杂志,张扬现代主义文学。60年代,随着香港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人的思想也倾向现代思考,现代主义文学在香港迅速发展起来,出现了戴天、羁魂、蔡炎培、西西等一批现代主义诗人。然而,澳门则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现代主义文学中的诗歌思潮才被引进。不过,这股文学创作思潮,尤其是现代诗创作一经进入澳门文坛,就不同凡响,它使澳门诗坛增添了鲜艳的色彩,也给澳门整个文坛带来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过去,有人担心“澳门文学形象”究竟能否树立起来,自从澳门有了现代诗,有了现代主义诗人,“澳门文学形象”便树立起来了。现代诗是澳门文学发展历程中最值得称道的门类。我们说,澳门现代诗之所以不同凡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追求现代诗艺术的诗人相当多。据说,澳门每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就有两位现代诗诗人和新诗诗人。如果说,香港也有一批现代主义诗人、诗社、诗刊,那么,澳门不同于香港的是,澳门现代诗人的数量和作品的质量与香港相比,不遑多让,乃至后来居上。仅1985—1995年10年间,“五月诗社”就出版10多部诗集,加上在其他出版社出版包括非五月诗社的诗人的作品有近20部。人们常说,澳门是弹丸之地,人口只有香港的十二分之一,能出版这么多诗集,实在是一种令人瞩目的文学成绩;(2)表现在诗歌创作的艺术成就上,澳门诗歌不仅产量多,而且艺术水准达到了相当高的层次。在澳门,像陶里这样的诗人,他在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诗作的基础上,不断开拓、追求、深化,到80年代初期开始创作现代诗。他的诗对现代艺术手法的运用极为娴熟,意象的营造于含蓄中显示繁复的内涵,象征暗示又与多层次结合,耐人寻味,艺术氛围诡秘而又新奇别致,但也并不晦涩难懂,如《稻草人》《露塔斯》《风在澳凼大桥上》。80年代以来,澳门现代诗人中已经有所谓“新生代”诗人的崛起。他们思想敏锐,思维灵活,艺术刻意求新,起点相当高。如林玉凤《失踪少女》写一个在夜总会少女的悲剧。诗作揭示她内心的痛苦和所隐藏的危机让人心悸:“夜总会响起高跟鞋的节奏/敲起十六岁美腿的旋律/红灯伴着令人销魂的舞步/顺着摇滚乐震撼红尘的步伐/指尖时而缠进一头浓密卷发/让不知名的手臂搂紧腰肢/偶尔也让双肩裸露出成长的故事。”然而,这一切都掩饰不了“藏在心头的疮疤”;“在红灯伴着令人销魂的舞步/让不知名的手臂搂紧腰肢”中的这朵“没有刺的玫瑰”,已经深陷“危机”。作者的现代意识相当成熟,她从16岁少女身上感悟到人生沧桑是深切的、令人难忘的。这首诗在艺术上,既没有一般新诗的直露,也没有过于“现代”的晦涩,语言清新精巧,失踪少女的沉迷、麻木心态和夜总会醉生梦死的沉沦氛围,都被作了细腻而传神的描摹,结尾“报纸编辑又得空版位/用一张相片加几行黑字/告诉小城的猎奇者/镜海又要捞起另一件憾事”的悲剧性结局,与夜总会的“美腿”“销魂”互相映照,给人强烈的艺术震撼。总之,香港的现代诗历史较长,有不少诗社、诗刊,也有不少著名的现代诗作品,澳门现代诗坛也有不少清新可读,令人耳目一新,艺术性较高的现代诗作品。

4.澳门文学发展的历史脚步,较之香港缓慢

澳门原本有发展文学的良好的文化土壤,那引发怀古幽思的中古欧陆建筑,那静穆怡人的神庙禅院名胜古迹,还有那淳朴的风俗和渔舟唱晚的情调,都是富有诗情画意的。同时,澳门开埠较早,文化积淀雄厚。清末至民国的100多位文人墨客,留给澳门的400多篇诗文,就是催化澳门文学成长的发酵剂。20世纪30年代,澳门新文学随着抗日救亡运动,已经迈出坚实的步伐。但是,人们也不无遗憾地看到,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至70年代末,澳门文学发展的速度是相对缓慢的。内地学者王剑丛在谈到澳门文学发展独特足迹时,有过这样的描述:“澳门文学的发展脚步却十分缓慢,有如小脚女人,走路颤颤巍巍,前进的脚步小到几乎等于零,显而易见的原因是,30~40年代由于祖国炮火纷飞,战争环境扼杀了文艺女神的灵思;50~70年代,澳门的经济曾有所发展,但偏向畸形,不仅绮丽的自然风光被异化,人性也被纸醉金迷、赌爹赌妈、人欲横流所异化,文艺女神被冷落于一旁。”[4]47这一阶段,作家似乎缺乏创作的积极性,留存下来的作品不多。另外,在这一段时期里,澳门没有或很少有文艺刊物,报纸副刊也仅是综合的。在我们看来,“缓慢”也应该看做是澳门文学发展的一个特点。澳门资深作家鲁茂说:“澳门的写作环境、文学市场、文化形态跟其他地方不一样。我们互相竞争的心态不强,澳门地方又小,人和人的联系比较紧密,每一位作者都另有一份稳定的职业,写作自然能各安其分,不会像其他地方那样天天处于作战状态;在专栏中化身为刺猬,既担心被人刺伤,又不忘先刺伤人。更重要的是,我们争名夺利的情况比较少,所以大家都写得温和。”[5]620世纪80年代,澳门文学开始复苏。1983年,《澳门日报》文艺周刊“镜海”面世,虽为澳门文学作者提供了园地,但现在看来在当时的步子仍然不大。我们常说,80年代是澳门文学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这没有错,这是从它自身的发展历程而言的,这是符合实际的。但它与香港相比,就显得发展缓慢和滞后了。仅就散文来说,20世纪80年代的香港,散文非常发达,作者众多,品种繁盛,每天见诸报刊的散文、杂文作品不少于几十万字。在香港,个人及各文艺团体所推出的散文集子也有可观的数目。在澳门,从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的10年间,出版的散文集不到10部。在这一时期,虽然是澳门文学走向自觉的时期,但所出版的小说集也只有《心雾》《爱心树》《云和月》《春风误》《今夜没有雨》《我身我心》《他来自越南》《错爱》等10部左右。在香港,个人能出版二三十部小说集的不在少数,更不用说金庸、梁羽生、古龙搅动得全世界华人社会沸沸扬扬的武侠小说了。

20世纪80年代以后,澳门的经济初见繁荣。但由于香港这位“老大哥”无论是经济、文化都大大地走在澳门的前面,香港巨大的身影把澳门遮掩了,人们的注意力大多投向香港而忽视澳门。诸如内地的学者,研究香港文学的人多,研究澳门文学的人少。而且,比如内地学者中的研究澳门文学的学者,大多是以研究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为目标,澳门文学研究只是“附带”研究而已,很少有把澳门文学当作自己研究方向的学者。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隐隐约约地影响澳门文学的发展进程。

澳门文学的特点大体上可以用8个字概括,那就是:小中见大,一体多元。澳门的文学作品一般小巧玲珑,没有或少有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大部头。风土人情、历史变迁都是作家创作惯用的素材。澳门文学当然是中华民族文学的一部分。澳门与珠江三角洲的文化联系最为密切,但又有澳门地方独特的特点,包容性强,因为它是开放的。

澳门生活节奏相对来说没有像香港那么快,快餐文学没有像香港那样繁荣。澳门人喜欢闲适、玲珑、比较耐人琢磨的文学作品,比如我们都熟悉的周作人的散文在澳门就很受欢迎。还有,像梁实秋、董桥等人的散文也是澳门人的文学食粮。澳门也有自己的文学精英,像澳门笔会理事长陶里的诗歌、小说、散文、评论都很精致。例子很多,不一一列举。

葡萄牙人统治了澳门那么长时间,对澳门的文学上当然会有影响,尤其是对澳门土生葡人的影响较大,但对澳门当地华人影响不大,澳门当地华人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更多,属于岭南文化系统。澳门批评家庄文永认为,“澳门的文化底色是中华文化”。他写道:“我们或许可以说,澳门并非是葡萄牙实际意义上的殖民地,回归前葡萄牙只有治权没有主权,所以澳门仍然保留较好的中国传统文化,不像香港回归前大英帝国主义那种文化强势对香港的渗透,没有直接进入‘殖民文化’的氛围;另一方面,澳门学界没有对‘后殖民’的论述,我认为是由澳门的文化生态所决定的。澳门是多种文化、多种语言、多种宗教、多种信仰和而不同的地区,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因此,‘后殖民’并没有表现出来。”[6]文化如此,文学亦如是。澳门土生葡人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像马若龙,他曾经当过澳门文化司司长,既是建筑师、画家,又是诗人,写过《我的中国祖母》,反映对中国文化的向往。

澳门文学确实很有意味,很有特色,耐人寻思,一块被分割的狭小地方,文学竟然如此繁荣。而且,被葡萄牙人统治的400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和民族文学传统竟然没有丢掉。

[1]龚刚.澳门人文社会科学文选:文化艺术卷[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吴志良,杨允中.澳门百科全书[M].修订版.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

[3]刘然玲.文明的博弈——16至19世纪澳门文化长波段的历史考察[M].广州: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

[4]王剑丛.香港澳门文学论稿[M].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4.

[5]黄文辉,邹家礼.澳门作家访问录(一)[M].澳门:澳门日报出版社,2006.

[6]庄文永.澳门为何没有“后殖民”[J].南风窗,2006(23):40-41.

猜你喜欢

澳门香港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澳门回归20周年:“一国两制”的回溯与思考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繁华背后,是一个念旧的香港
香港之旅
澳门回归日
香港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
发生在澳门的几场微型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