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西夏公文避讳制度
2015-03-21洪越
洪越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浅谈西夏公文避讳制度
洪越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历史与文化现象,在长达数千年的封建社会里人物姓名或所尊之名的避讳,是上下臣民不可不懂的一门学问,不能不遵从的一项制度。西夏作为与宋、辽、金相抗衡的西陲小国,在李继迁、李德明两代人所创基业的基础上,对西夏公文进行了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使西夏公文工作最终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为中国公文工作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西夏时期公文避讳制度进行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以探索这个特殊的西陲小国在公文避讳制度方面对中原王朝的继承与发展,继而纵观全局,对西夏公文避讳制度的特点及成因作综述和分析,用辩证的方法探讨中国古代避讳制度对西夏时期公文写作的影响以及对现代公文研究工作的影响,以期更加宽泛、细致地审视中国古代公文避讳制度。
西夏公文避讳制度
一、中国古代避讳制度与西夏公文避讳制度概述
(一)中国古代避讳制度概述
避讳,为中国特有之风格,其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终于清,持续时间长达二千年。避讳的含义在《辞海》中解释为:“封建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避讳直接说出或写出。”避讳的形成与古老的禁忌有着直接的转化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可以说它与民俗、礼仪、阶级统治等方面皆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其作用领域是比较广的。古代避讳的对象主要有四类:一是帝王,对当代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进行避讳,属于当时的“国讳”或“公讳”。二是讳长官,即下属要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三是避圣贤,主要指避至圣先师孔子和亚圣孟子的名讳,有的朝代也避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之名,有的还避周公之名,甚至有避老子之名的。四是避长辈,即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是全家的“家讳”或“私讳”,与别人交往时应避对方的长辈之讳,否则极为失礼。
中国古代公文避讳则是避讳制度的一个方面,即公文避讳制度是避讳制度长期发展的产物之一。
(二)西夏公文避讳制度概述
西夏是与宋、辽、金抗衡的西陲小国,它自然而然地会引进和效仿中原王朝公文避讳这一制度。西夏公文避讳制度与唐宋一样,都是比较复杂的。
1.西夏国人为本国避讳
西夏建国之初,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地位,巩固政权,维护皇室尊严就开始在公文撰制中为本国避讳。譬如,公元1032年冬十月,“德明卒”,元昊继位后,“既袭封,明号令,以兵法勒诸部”,为了实现成就霸业的宏愿,于是开始了西夏国建立年号的制度。元昊开始使用的年号是引用宋朝年号,但很快意识到其与李德明的名讳相冲撞,为了避父亲李德明的名讳,改宋“明道”为“显道”,称于国中,这是见于史籍记载的西夏最早的避讳现象了。到了公元1034年又改“显道三年”为“开运元年”。不久,因为有人说“开运”这个年号正好是五代石晋破亡的年号,为了避免灾祸,就改“开运”为“广运”,隐讳其不吉利的事实[1]。于是,西夏公文避讳、建立年号之制从此开始。
2.西夏为宋、辽避讳
西夏国不仅为本国避讳,而且还对南面的宋朝、北面的辽朝避讳。
首先,为宋避讳。西夏名义上为宋之属国,因此西夏国从宋初开始,为了割据为政,以求自保,最后实现霸业,无奈地捧宋、尊宋、臣宋。所以作为宋朝的一级地方政权的夏州就为宋避讳了。譬如,史籍记载,“彝兴,彝超之弟也,本名彝殷,避宋宣祖讳,改‘殷’为‘兴’。”另外,“克睿,初名光睿,避太宗讳,改‘光’为‘克’。”[2]夏国为了达到立国建邦之宏图,暂时与宋处好各种关系,开始避宋宣祖、宋太宗讳,这都是以臣属之夏州仰宋而图存的政治策略。
其次,西夏作为属国,也为辽避讳。譬如,“李德明”避讳写作“李德昭”:“统和二十一年夏五月丁已,西平王李继迁瓷,其子德昭遣使告哀”(《辽史》)。原因很简单,因为辽穆宗耶律景曾经更名为明,辽景宗耶律贤初名“明记”,为了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需要,只好委屈求全,尊辽、臣辽来进行避讳。
3.借鉴汉族辈次排列
中原地区汉族辈次排列是非常严格的,这一中原地区传统的礼仪形式不仅渗透在西夏各项政治生活之中,而且在西夏公文中也普遍使用,这也是避讳的另一种形式。西夏建国后沿袭了这一制度并将其写入法律之中,同时,西夏规定,在撰拟公文联合押署之时,要讲究先后次序,不能颠倒。一般情况下,是官职位高者在前,但是在官位相同时,必须是蕃人在前,汉人或其他少数民族官员在后。这一系列的公文撰写习惯和礼仪制度,从西夏先祖拓跋思恭开始,夏州及西夏继承人的辈分秩序仿照中原礼节排列的情况已经很明确了。
二、西夏公文避讳制度的特点
笔者通过查阅相关书籍和资料,对西夏公文避讳制度的特点做出简要概括,大致分为三点,分述如下:
(一)西夏避讳制度深受汉文化影响
拓跋部同其它党项部落一样,早期只有语言而无文字[3],更谈不上文字符号形式的名字。然而,在同广大汉族人民的长期交往和接触中,他们不但学会了汉语,而且部分贵族学会使用汉字,进而用于与汉族相关人士的书信往来及消息传递。西夏先祖有汉名者,最早可上溯至唐初的拓跋赤辞。但这其实并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汉名,因为赤辞、思太、守寂等名字具有明显的译音特征,即可能呼之以党项语名号,然后以汉语汉字记录。分析夏州李氏世族谱系,大约从拓跋思恭这一辈人开始,才真正接受并采用了以汉族习惯命名和排列辈次的形式。至此以后,夏州李氏以及西夏当政者亦如前例。因此,公文避讳制度作为西夏向中原王朝学习的一项重要制度,深受汉文化的影响。
(二)西夏公文避讳比较混乱
西夏制定了有关公文避讳的法律制度,一旦违反就要依律严惩。尽管如此,西夏的公文避讳还是混乱不堪,有时避讳,有时并不避讳。
首先,在公文撰制中会出现不避先朝皇帝名讳的现象。譬如,西夏第五代皇帝仁孝以及其兄弟仁友、仁忠、仁礼、仁爱等一辈人并不避西夏祖先仁福等一辈人名讳,他们的名字中都有“仁”字。
其次,有时公文撰写中也有不避当朝皇帝名讳的现象。譬如,张元、吴昊不仅不避夏景宗元昊名讳,而且有意为之,为此,“元昊责以入国问讳之意,二人大言曰:‘姓尚不理会,乃理会名耶?’时曩霄未更名,且用中国赐姓也。闻言悚然,异而释之,日尊宠用事。”[4]
最后,西夏也有不避宋朝皇帝名讳的公文实例。譬如,西夏崇宗乾顺于夏永安二年(1099)十二月向宋朝撰写的《再上宋誓表》中有“饬疆吏而永绝争端,诫国人而恒尊圣化”一句。这句话并未避宋真宗的庙讳“恒”字。为此,宋哲宗下诏责问:“夏国主誓表内‘诫国人而’字下一字犯真宗皇帝庙讳,令保安军移牒宥州,闻知本国,应失点检经历干系人,并重行诫断。”[5]
由此可见,西夏的公文避讳制度并不严格,存在混乱的现象。
(三)西夏在避讳问题上,具有较强的政治目的
1.夏州政权时期,定难军节度使西平王李彝殷及其继承者李光睿均因犯宋帝名讳而易名。这一时期的夏州政权,完全采取的是“保全实力”的政策。虽然宋朝厉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策,特别注意削弱地方割据势力,但是,对夏州李民这样具有地方和少数民族两重性质的政权,处理起来却非常棘手。夏州李氏也非常注重在一些名份、礼节性的交往中投宋之所好。如宋建立伊始,彝殷即更其姓名,为宋帝避讳,并率众表示臣服,帮助宋太祖抵御北汉。正因为采取了臣属恭顺的姿态,才使夏州政权能在夹缝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2.李元昊初用宋仁宗“明道”年号,因避父亲德明讳,改为“显道”称于国中。联系元昊此后一系列独立称帝的政令和举动,这种因名讳而改易年号的行为,完全可看作是改弦易辙的号角,并非确为避其父之名讳。还有一个例子,在宋不得志的张元、吴昊为了引起元昊的注意,达成自己投奔西夏的政治目的,故意入国而讳,元昊“竦然异之,日尊宠用事”。显然,这里名讳问题已退居其次,经国人才乃元昊所急需的。通过这些事例,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元昊否认李、赵赐姓,改号嵬名,更名曩霄,自称“吾卒”,布令秃发,新制蕃字等一系列的标新立异之举了。
3.元昊曾将“显道三年”改为“开运元年”,后因石晋故,改年号为“广运”,这显然是对石敬塘后晋破亡这一不吉利事件的隐讳。作为新兴的西夏,自然不愿使用那样的年号。无独有隅,宋仁宗于公元1038年曾改元“宝元”,后因元昊以河西叛,且又改姓元氏(元昊上表称元魏之后裔),朝廷恶之,于是改元“康定”[6]。夏、宋各讳国恶的作法,无疑也是政治斗争的一个折射。
三、西夏公文避讳制度特点的成因
(一)文化因素
西夏公文避讳不严格的特点,是西夏民族文化在汉文化冲击下的顽强姿态的体现。西夏自身民族文化与汉文化之间的冲突,贯穿于西夏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各个方面,也对西夏公文避讳制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新唐书·党项传》载:党项“俗尚武,无法令、赋役,人寿多过百岁,然好为盗,更相到夺,尤重复仇”,“无文字,候草木记岁”,“妻其庶母、伯叔母、兄嫂、子弟妇,惟不娶同姓”。其它诸书记载亦大体相若。从党项人早期的生活情形看,他们根本没有汉族封建社会那么繁复的伦礼纲常制度,而是过着比较单纯质朴的原始生活。即使发展到数百年之后的西夏,虽然汉文化对其影响巨大,但是相对形成于西汉时期的汉文化,西夏国内的汉文化因素毕竟显得成熟度不够。[7]更何况汉族社会中的那些繁文褥节、清规戒律,尤为崇实尚武的党项民族所不赞成。这在元昊的建国方略中就有明确的表示,即所谓“制小藩文字,改大汉衣冠,革乐之五音,裁礼之九拜”。[8]那么,像避讳中又是君讳、家讳,又是避嫌名、缺笔讳等等细而又细的枝节,对于以“忠实为先,战斗为务”的西夏,又有多少实际意义呢?因此,西夏虽然在公文避讳上制定了严格的法规,但是受文化因素的冲击,避讳混乱现象不可避免。
(二)政治因素
西夏作为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多民族王朝,很多方面都会借鉴中原王朝的管理模式,尤其是唐、宋两朝,公文制度也不例外。在借鉴和学习中原王朝及周边国家公文工作理论之时,西夏统治者对公文避讳制度进行了因地制宜的改革,使其更适合于西夏这一党项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国家的实际。
历来民族矛盾与政治斗争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西夏时期尤其如此。对南有宋,对东北有辽、金和蒙古,而尤以与北宋的斗争占全国对外政治及民族关系处理的主流。李彝殷为宋宣祖讳,李光睿为宋太宗讳,均以臣属之夏州仰赵宋而图存,避讳以尊宋、臣宋,实则割据,以求自保。为了巩固政权,维护统治,进一步地发展本国实力,西夏统治者在制定公文避讳制度时,不免会使其从侧面透露出浓重的政治意味,这也是造成西夏公文避讳混乱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辩证看待公文避讳制度的影响
(一)避讳制度带来的不利影响
1.避讳制度对西夏时期公文写作的不利影响
不同于其他朝代,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西夏时期公文避讳是非常复杂和特殊的。例如前面所述的公文避讳混乱现象,统治者为了达到自身的特殊政治目的,有时避讳有时不避讳,它给文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障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西夏时期文书工作的效率。
2.避讳制度对现代公文研究工作的不利影响
避讳虽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一种传统陋习,虽然已成为历史,但它在我国历史上延续了二千多年,对古代公文的撰写造成了极大的混乱。其产生原因是统治者对自身地位的尊崇,对自己威严的维护。由于避讳,古人改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处甚多,这就在文书工作上造成了许多混乱甚至讹误,给我们阅读理解文献、辨别真相带来许多麻烦。我们在阅读古代公文史料时发现,行文中有的出现空缺字,有的用“某”字代替,文字有的改变了形体,有的缺笔画,有的改用同音字或同义字,还有改名改姓,改官名、改年号、改干支、改书名等等。各朝代避讳不同,一名多次更改,有时同地异名,同书异名,一人二名,一官二名,弄得人们迷惑不解。给阅读古代公文造成极大困难。如果不懂点避讳学的知识,整理古籍、研究中国公文发展历史就会困难重重,对某些问题无法解释,甚至会闹出笑话。
(二)避讳制度带来的有利影响
虽然避讳制度的产生对于现代公文研究工作造成了一些障碍与烦恼,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如果懂得了避讳学、掌握了避讳的基本要点和规律,巧妙地运用到训诂学和校勘学中去,它就成为历史学的辅助科学。不但可以解决阅读古籍的某些疑难,帮助我们阅读古籍,而且可以利用它来辨别古代文书的真伪,并可以审定其年代。
我国朝代更替频繁,政权易手,避讳亦随之改变。各朝避讳不一,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历代学者利用避讳发现问题,订正伪误,为我们阅读古籍,研究古代公文史排除了不少障碍。掌握了这一知识。就像掌握了一把钥匙,帮助我们打开古籍的大门,加快阅读速度,提高阅读质量,增长大量的学问,周游历史的长河,为研究古籍和深入研究中国公文发展历史打下良好基础。我们学习避讳知识,透过避讳这一历史现象,探索事物的本质。如依据历朝公文避讳的宽严程度推知皇权专制的程度和民众精神枷锁的轻重;宋、辽、金、西夏互讳,可知当时民族关系及互相影响;宋朝避孔子讳,告诉我们儒学在宋朝的地位,儒学对维持统治的巨大作用;清朝的避讳从无到有,从疏到密,以至达到极点,一方面反映了避讳制度的发展,更重要的可以看出满族统治者是如何吸取汉族统治经验进行强化统治目的的。避讳可反映出每个朝代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心理状态,使我们更加形象地认识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伦常礼教的丑陋与荒谬。
所有这些都有利于我们对中国历史遗产的批判继承,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
[1]赵彦龙.西夏公文写作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4,第一版.
[2]陈鸣.古代避讳制度漫谈.2004.9:23.
[3]王新华.避讳研究.齐鲁书社,2007.1,第一版.
[4]周晓霞.古代文书避讳制度的演变.文教资料,2007年4月号下旬刊.
[5]陈垣.史讳举例.中华书局,2004.5,新1版.
[6]赵彦龙.西夏文书档案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2010.3,第一版.
[7]韩小忙.西夏避讳制度初探.宁夏社会科学,1994(5).
[8]赵彦龙.略谈西夏文书用字及署名排列制度.秘书工作,1999(6).